2019年上海市初一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点精编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底部有许多小圆孔的陶盆蒸米饭。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第3课华夏之祖

1、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2、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

3、涿鹿大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4、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5、.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6、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选贤任能的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禅让制的宗旨是“让贤”。

尧:生活节俭,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夏朝。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世袭制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西周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分封制

东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6年

洛邑

周平王

公元前475年(战国)

公元前221年

一、夏朝

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王国。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3、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把人当坐骑)

二、商朝

1、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亡,商建立。

2、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迁都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3、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酒池肉林)

三、周朝

1、牧野大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2、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A: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西周的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贵族(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

4、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

1、在原始社会未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3、西周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4、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三星堆”文化。

5、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陶瓷业、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二、农业和畜牧业

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2、我国古代稻、黍、粟、麦、豆被称为五谷。

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4、“青铜文明”又是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指夏、商、西周时期。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业作坊里做工。

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有的奴隶又戴着枷锁,受到非人的待遇。

奴隶主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

更悲惨的是,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先祖,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P30-34)

一、春秋争霸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目的

富国强兵

指导思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家思想)

内容

经济: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军事: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政治: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性质

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

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功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D: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E: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A: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

B: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C:还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甲骨文

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金文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

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

西周毛公鼎上铸刻这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

二天文、历法、医学

成就

地位

天文

商朝

甲骨文里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

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春秋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世界上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历法

夏朝

“夏历”

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闰年增加一个月。

历法逐渐完备

战国

二十四个节气

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医学

春秋战国之际

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2、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二十四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的重大成就。

4、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离:遭遇骚:忧愁。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贡献

儒家

春秋晚期

孔子

创始人

①“仁”和“礼”②“爱人”

③“为政以德”,主张以礼治国④广收门徒

⑤创办私学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⑦谦虚好学⑧“温故而知新”

孟子

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②“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③“反过捕,按令伐”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辩证法: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②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①“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

②“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战国末期

韩非子

①主张改革②提倡实行法治

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鼻祖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膑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1、春秋时期的孔子晚年回到鲁国,编成了《春秋》。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3、战国时期的韩非著作是《韩非子》。

4、春秋晚期的孙武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

6、孔庙、孔林、孔府合称“曲阜三孔”。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一、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的疆域:东--东海;西--陇西;南--南海;北--长城一带。(考图)

二、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强;嬴政的雄才大略;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东方六国力量分散等。

2、意义: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第二,使人民安居乐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军事

3、地方政府: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四、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对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反击匈奴,修筑长城

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开发南疆

统一东南、岭南;兴修灵渠

为中原与东南、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表现:1、徭役、兵役沉重。(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2、赋税繁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株和连坐)

4、秦二世更加残暴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发戍边,遇雨误期当斩。

二、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引发农民起义,在陈建设政权,陈胜为王。(起义失败)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起义胜利)

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四、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来源:视频综合) 2024年5月2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家团队的论文。 研究告诉我们,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这条证据链,在长江下游地区钱塘江流域找到了。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的诗词欣赏》(通用18篇)篇4:关于端午节的典故 端午节的起源 很多人知道,端午节因屈原而起——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 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纪念屈原只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还有以下几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25q9t3t.html
3.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二十四节气立夏的由来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https://m.renrendoc.com/paper/89463039.html
4.休闲以下哪一个是太阳系最大最重的行星,被称为“行星之王”《千字文》可以提供很多的字和词,此外它所提供的知识也比别的启蒙读物要宽广和系统,能够帮助初学者学习典故,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全文从自然环境说起,再到远古历史、个人修养、历史地理、制度文化等,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非常严谨完整。 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5.“葛巾漉酒”典故,来源于南朝梁萧统的《陶渊明传》。文中记载“葛巾漉酒”典故,来源于南朝梁萧统的《陶渊明传》。文中记载: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过滤)酒,漉毕,还复著之”。其中,旅泸诗人( )曾借用此典故并写有诗句,云:“葛巾漉酒原潇洒,莫讶陶潜归云来。”A.清代虞景星B.清代张问安C.清代张https://www.shuashuati.com/ti/7081f4d4eb5b41e78dc1211e44627afba1.html
6.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知识点提炼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发展。 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746228
7.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禁忌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21/15/9863648_308774198.shtml
8.袁氏的起源袁氏族谱袁隆平(Yuan Longping,1930.9—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郡望堂号 1、郡望 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https://www.bmcx.com/yuan__baijiaxing
9.蚂蚁庄园形堂今日答案蚂蚁庄园最新今日答案2.25:猜一猜:成语“白云苍狗”的典故与哪位诗人有关? 答案:杜甫 2.24:新春美食小贴士:为了避免汤圆粘到锅底,应该? 答案:开水下汤圆 2.24:猜一猜:“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是哪—种节日美食? 答案:汤圆 2.23:古代有一种官职名为“染人”,猜猜主要是做什么? 答案:管理染色事务 2.23:成语“爱屋及乌”中的https://m.duotegame.com/mgl/35822.html
10.崩坏:星穹铁道/典故一种视频题材,起源不可考,于2020年期间在视频平台爆火;由于制作者过多,导致视频质量良莠不齐,具有一定争议性。 柔韧性很好开拓任务「云树百丈蔽重楼」过场动画 (待补充) 开拓续闻狐斋志异任务标题及其相关要素致敬了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 https://mzh.moegirl.org.cn/%E5%B4%A9%E5%9D%8F%EF%BC%9A%E6%98%9F%E7%A9%B9%E9%93%81%E9%81%93/%E5%85%B8%E6%95%85
11.公共关系总结范文8篇(全文)不同量级的接力肥对水稻叶长序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接力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节间长度对undefined产量的影响, 冠层叶长序对穗粒数的影响, 冠层叶片的绿叶数对千粒重的影响, 冠层叶片对产量的影响。 1.3 试验设计 水稻接力肥采用不同量级即尿素7.5、15.0、22.5kg/hm2, 在水稻7叶、8叶、9叶不同生育期进行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0yraa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