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的作文12篇(实用)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成语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中国成语故事》,里面讲了许多成语故事,并带有插图,非常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后来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来大家一起吹改成一个一个的吹,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今天中午,我和姐姐以及对门的龙龙一起玩“成语接龙”的'游戏。

游戏开始了,首先由姐姐说了一个成语:“机不可失。”龙龙反应很快,马上接了一个成语:“失不再来。”我想了一会儿说:“来去匆匆。”姐姐竟然又接上了:“充而不闻。”龙龙一时没想到合适的成语,愣在那里。我连忙说:“闻鸡起舞。”这下,姐姐和龙龙都没能接上,我又自顾往下说了一个:“舞文弄墨。”就这样,第一轮比赛很快就结束了,我得了冠军。姐姐和龙龙都说:“你可真厉害呀!”

我想:这和我平时多看课外书是分不开的,以后,我一定继续努力,这样,我的知识一定会更加丰富的。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强多了。

【典故】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释义】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闲人

【相近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成语举例】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以与朋辈优游谑浪,炳麟亦不为也。章炳麟《与袁世凯书》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其中一个故事叫百发百中。

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箭术很高超的人,名叫养由基。

有一个叫泮党的人觉得自己的箭术也很高,要和养由基比一比。于是他们相约来到射箭场进行比赛。

泮党连续几次都射中靶心,养由基却说:“射中靶心,这算不了什么,能够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把柳树叶射中,那才算真本领。”

养由基拉起弓玄一连射了三箭都射中了柳叶。并且指到那里就能射中那里,没有一箭射不中的。泮党见了,立即下跪认输,说:“你果然是百发百中,名不虚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谦虚,向别人学习。

寒假中我阅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书中的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其中的语言十分通俗易懂,让我们在看故事的'过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例如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去田里看,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他觉得禾苗没有长高,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自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忙了一天,晚上到家,他高兴地告诉他的儿子,田里的禾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急忙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部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成长规律而主观改造,会把事情做坏,适得其反。

我感觉《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好帮手,请同学们都看一下吧!相信你看后一定会喜欢的!

狗尾续貂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叔叔赵王司马伦野心很大,他趁晋惠帝司马衷刚即位,国家还不够稳定的时候,就和手下一起计划一项阴谋,篡夺了王位。司马伦在当上皇帝后,竟然胡乱封官,让他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家里的仆人和差役,都当了大官或是成为他的近侍官员。当时的`近侍官员都使用珍贵的貂尾作为帽子的妆饰,可是司马伦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找不出那么多的貂尾,只好用相似的狗尾代替。

因为司马伦滥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而这些官员既没有真才实学,又不为人民办事,碉知道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令老百姓感到非常痛恨,就编了谚语讽刺他们:“貂不足,狗尾续。”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在下雪去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门外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程雪已有一尺深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习尊师重道,尊敬师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除了父母以外,老师是和我们最亲的人了。平时在校园里,是谁教我们知识,又是谁无微不至地给予我们关怀?那就是老师。

因此,尊师重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循的',就让我们向杨时学习吧!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所以称之为‘文’。”

所以,虚心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才能更好的进步。

改弦更张

西汉时期,儒学家董仲舒读书与做学问十分刻苦,他读书时曾经三年不到自家花园里看一眼。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让他提供施政方略。董仲舒认为秦朝的`一些旧制度已经不适应了,就好比琴上的旧弦必须要换掉一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成语故事》。我非常喜欢看里面的《望梅止渴》。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三国时期,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去讨伐张绣,在路上,天上骄阳似火,士兵们都口渴的走不动路了,可一时找不到水喝,有几位体弱的士兵都晕倒在路边,曹操一看,怕耽误打仗心里很着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士兵们说说;‘兄弟们,前面有一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酸又好吃。’士兵们一听马上都感觉嘴里酸酸地冒酸水,立刻来了精神。不由的加快了行军速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不要只知道着急发愁。要是我像曹操那样聪明该多好啊!

THE END
1.命令的成语关于命令的成语描写命令的成语大全比喻紧急的命令。 收回成命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更多成语大全 关于遭难的成语 关于智能的成语 关于待用的成语 关于医的成语 关于爱好的成语 关于境遇的成语 关于僻陋的成语 关于祝福的成语 关于倾心的成语 关于数目的成语 关于仇视的成语 关于情与法的成语 关于庸人的成语 关于念头的成语 关于专情的成语 关于http://www.cisha.org.cn/tag/3927.html
2.命令主义成语命令主义解释及出处命令主义【成语】:命令主义 【拼音】:mìng lìng zhǔ yì 【简拼】:mlzy 【解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凭强迫命令的办法来推行工作的领导作风。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https://www.guoxuemi.com/chengyu/55194m.html
3.命令开头的成语4个命令开头的词语大全4个命令开头的成语及词语 查词 命令,mìng lìng 命令主义, 命令句, 命令式, 所有命令开头的成语及命令开头的词语大全由沪江网提供https://www.hujiang.com/cidian/listf_e5_91_bd_e4_bb_a4/
4.60个关于纪律的成语!急60以上也行⊙▽⊙3、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说明.再三命令和告诫.4、严以律己:〖解释〗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循: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46073c11fc0c905daf809025d5eedb2b.html
5.指挥的成语及解释关于表示描写指挥的成语关于指挥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秉旄仗钺】:秉、仗:拿着;旄:古代军旗的一种;钺:古兵器,象斧。手执指挥全军的旗帜和受命出征的黄钺。比喻掌握着军事大权。 【常胜将军】: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大富大贵】: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http://www.hydcd.com/cy/fenlei/cy06708.htm
6.命令命令词典释义命令的意思,拼音汉语词典【命令】成语接龙助手 命字开头的4字成语 命薄缘悭 命中注定 命辞遣意 命词遣意 命若悬丝 命在朝夕 命世之才 命途多舛 命若悬丝 命运多舛 命世之英 命与仇谋 命薄相穷 命在旦夕 命蹇时乖 命俦啸侣 命里注定 命染黄沙 命字结尾的4字成语 https://www.hancibao.com/cheng/t9fOdbt
7.最新服从上级的命令的成语(优秀6篇)服从上级的命令的成语篇一 2.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3. 如果我们单位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说,是导高远指挥有方,功不可没。 4.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5. 夫唱妇随:随:附和。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http://cooco.net.cn/zuowen/2627272.html
8.命令主义的意思命令主义是什么意思命令主义的命什么意思:命字含义为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 ,救命 ,逃命 ,拼命 ,命脉 ,性命 ,相依为命的意思。命的意思 命的成语:包括知命不忧、相依为命、身家性命、命世之才等带命字的成语。 命令主义的令什么意思:令字含义为〔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的意思。令的意思 https://chengyu.yw11.com/cy/%E5%91%BD%E4%BB%A4%E4%B8%BB%E4%B9%89
9.灾情就是命令(打一成语)灾情就是命令(打一成语)更新时间:2024-12-05 02:21:31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查看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别: 男女 出生日期: 立即测算相关推荐 专制胖人加肥装(打一成语) 12-05 专业作家(打一成语) 12-05 http://m.m761.com/my_02575aE4c0e43B58.html
10.已找到一个成语梗或者表达是命令式的语气但是使用人错用成谦卑最早来源于微博一个画手博主po出来的私信,大概是20年-21年。私信博主的人年龄不大,前面几条私信都很有礼貌,最后一条突然使用命令式的成语但还是很礼貌的语气,博主感到很蒙蒙的,于是发了微博。当时大家都在哈哈大笑,很快扩散开来成为一个梗,非常典型。 请大家帮忙回忆回忆。 “请不要不识抬举”赞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1509394/
11.求问一个成语,意思是刚刚下达命令就改变它求问一个成语,意思是 刚刚下达命令就改变它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朝令夕改.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相似问题 问大家一个成语的意思, 早上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是什么成语 问一个英文成语的意思(Idioms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757befce84926358fdc1e828f4a2405.html
12.形容领导指挥的四字成语.docx形容领导指挥的四字成语.docx,形容领导指挥的四字成语 言听计从 服从命令 麾之即去 军令如山 令出如山 受命令约束 唯命是从 顺从的 唯唯听命 全国听证令 言听计从 [拼音]:Yantīngjìcóng 【解释】: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服从命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22/6001020013004202.shtm
13.郎中主之”的记载,进一步强调了发布命令的角色和重要性。在用法第52集|“发号施令”是一个汉语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它通常用于形容指挥别人或机构采取行动。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尚书·冏命》中的“发号施令,罔有不臧”,意味着发布命令并施行,没有什么是不好的。另外,《管子·轻重乙》中也有“发号出令,郎中主之”的记载,进一步强调了发布https://m.sohu.com/a/801528613_125099/
14.奉令唯谨意思解释及典故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奉令唯谨的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奉令唯谨的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小心谨慎服从命令 奉令唯谨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奉令唯谨的意思成语发音:fèng lìng wéi jǐn成语解释:奉:敬受;http://www.flydk.com/namedict/idiom-10374.html
15.政令不一政令不一的拼音成语意思近反义词成语造句成语意思: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成语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05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