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年级语文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狐狸的一些故事吗谁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

1.检查自学情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wō),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dòng)里。

(2)狐狸对乌鸦说:“您的羽(yǔ)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à)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ǔ))吧!”

(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à)……她刚一张嘴,肉(ròu)就掉(diào)下来了。

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

窝洞羽毛差多了

肉哇几句掉下来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语: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分段读讲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知道什么(两句话。知道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他们是邻居,彼此是了解的。)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直流”的意思。)

3.重点讲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狐狸“想了想”,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

第一次:“笑着”是装出一副笑脸,“您”是“你”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

第二次:称“亲爱的乌鸦”、问孩子好,表示亲近、关心,再次讨好乌鸦。

第三次:“羽毛漂亮”、“嗓子好“,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使乌鸦张口。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第一次:“不作声”,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还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极了,高兴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结果乌鸦受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

4.朗读指导: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狐狸:第一次,尊敬、问候的语气。(讨好)

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气。(献媚)

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气。(巴结)

乌鸦:表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高兴,读“哇……”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学二人分角色朗读。

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读。

有条件的班级,可带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

1.课文中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一只怎样的乌鸦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懂得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要采用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阿谀奉称,如果你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容易失去警惕,受骗上当。)

三、识记字形。

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16-17上】【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肉:共6笔,和“内”相比较记忆。

差:半包围结构,和“着”相比较记忆。

看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的人还看:

1.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蓝色的树叶

2.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案

3.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4.二年级上册语文《欢庆》教案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正确读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5个字,会写“户、新、迎、扑”这4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挂、坐”等字词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下雨的情景。

板块一

巩固生字,回顾前文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

压力

蝉鸣

窗户

垂下来

扑过来

2.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3.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背一背。

在复习检查第一课时内容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板块二

理解感受,雷雨中景象

2.作者听到了什么?

3.理解“哗,哗,哗”。

(1)作者为什么连用3个“哗”?

(2)学生交流:连用3个“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雨下得大,下得急。

(3)指导朗读。

4.理解“看不清”。

(1)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雨下得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想象:雨越下越大,能看清什么?

(3)词语积累:这么大的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5.体会雨的变化。

(1)理解“渐渐地”: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这种句式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比如:雨越下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雨越来越小,雷声也越来越小。

(3)结合图片,朗读第4~6自然段。

6.试着背一背第4~6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是语言文字的内化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雷雨的美妙。

板块三

理解感受,雷雨后景象

1.默读第7~8自然段,说说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2.边读边想象画面。

(1)感受天空的变化:天亮起来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①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哪些感受?

②理解“挂”。

(2)感受空气的变化。

仔细闻一闻,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3)感受小动物的变化。

蜘蛛又坐在网上。

①体会蜘蛛的心情: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

②对比体会“坐”,与“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达出的蜘蛛的心情。

(4)和雷雨前的景象对比朗读。

(5)试背第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是语文课上的主要训练点,也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朗读体会景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板块四

迁移表达,整体提升

1.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变化。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指名说。

2.朗读全文。

3.试着背诵课文。

4.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1.学会本课的3个一类字,认识1个二类字。

2.了解4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4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个成语,都是什么呢?(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璧归赵、狐假虎威),说一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四个成语。

二、认读成语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愚公移山)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声音洪亮)

3.齐读。

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任选一个成语即可,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1)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盗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谁能说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区别。

4.课件出示填空题。

(1)我们做事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有()的精神。

(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

(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啊!

(5)我等妈妈出去了,偷偷地开了电脑来玩,没想到(),爸爸却提前回来了,抓了我个现形。

四、自主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矛、盾、掩、盗”。书写、扩词。学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测。

2.指导书写“矛、盾”,让同学们讲一讲哪个字容易写错,强调“矛”的字形,注意撇不要落下。

五、课后练习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成语扩展。

(1)阅读课后的成语,想一想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成语朋友。

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塞翁失马毛遂自荐孟光举案

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颠倒黑白颠来倒去是非分明

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马到成功鸡鸣狗盗狗急跳墙

六、总结

同学们,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长矛)鹬蚌相争,

自相矛盾(盾牌)渔翁得利。

掩耳盗铃(掩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故事》的第二课时。本课一共有八个成语组成,其中有两个八字的成语,其余的都是四字成语。个别成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比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本课的成语故事,所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失落、生气。当其他学生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还会补充。通过成语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3.课外拓展,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带有人物的成语、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兴趣盎然。同时,有些学生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林纾的翻译钱钟书“化”境“媒”“诱”“讹”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主要使用antconc3.2.1w软件中的clusters、collocates、worldlist、concordance等工具来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词汇的型例比、单双音节词汇的多寡、词类的分布情况、词汇的搭配情况、平均句长以及句类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优劣之处,以下为分析报告。

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型例比分析

通过使用antconc3.2.1w中wordlist这一软件,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型例比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通过以上表一并根据词汇型例比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词汇型例比为24%,即词汇丰富程度为24%。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词汇型例比为26%,即词汇丰富程度为26%。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词汇丰富程度明显高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词汇丰富程度,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的。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单双音节词汇的多寡

通过antconc3.2.1w这一软件中clusters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词汇的音节长短分布情况,如下图表二所示:

通过上图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词汇总体来说是以单音节的词汇为主,双音节的词汇次之,多音节的词汇最少。就上下册来看无论是单音节词汇、双音节词汇还是多音节词汇的数量下册的都要多于上册的。这都是符合人类认知的复杂性的,由易到难。就上册来看以单音节的词汇为主,双音节的词汇次之,多音节的词汇最少,这是符合总体规律的。但是,就下册来看双音节的词语是多于单音节的词语的,多音节的词语依然最少。

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的分布情况

通过antconc3.2.1w中wordlist与cluster这一软件,并提取了部分词频表,我们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分布情况如下图表三所示:

频次表一: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词类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v代表动词、w代表标点符号、n代表名词、u代表助词、d代表副词、a代表形容词)

图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主要词类分布(注:图中的数据代表词汇的个数)

通过上频次表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类无论是上册还是下册都是以动词、名词、助词、副词、代词为主的,其中动词站总词数的比例最大。上图表三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动词、助词、副词、代词以单音节为主,名词以双音节为主,多音节的词汇无论是总体来看还是在不同的词类中来看都是最少的。

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主要词汇的搭配情况

我们主要使用antconc3.2.1w中clusters及collocates这一软件对主要词类做了搭配方面的分析,并提取了部分词频表。现分析如下:

(一)动词搭配情况

频次表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动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v代表动词、“w”代表标点符号、“说/v”表示“说”是动词、“v了”代表动词后是“了”)

由以上词频表二可以看出上册出现的最多的动词是“说”出现了88次,其次是“是”出现了56次,再次是“有”。下册出现的最多的动词是“是”出现了84次,其次是“说”出现了82次,再次是“有”。无论是上册还是下册出现在动词后的频率最高的都是“了”。由此可知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说、是、有”这三个动词占据了动词的主要部分,而且与动词搭配最频繁的是“了”。

(二)名词搭配情况

频次表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語文教材名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n代表名词、“w”代表标点符号、“n的”代表名词后是“的”)

由上频次表三来看无论是上册还是上册,名词后出现的除了标点符号以外最多的就是助词“的”了,这可能与名词常做定语修饰中心词有关,而“的”是定语

的标志。

(三)助词搭配情况

关于助词我们主要分析“的”“地”“得”的搭配使用情况。

频次表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助词分布频次表(注:freq代表频次、cluster代表词条、u代表助词、“w”代表标点符号、“着/u”表示“着”是助词)

由上频次表四来看在“的、得、地”三个使用最频繁的是助词“的”,而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由此可知小学二年级定中搭配的词汇相对于状中搭配与动补搭配的词汇来说是较多的。

五、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

通过antconc3.2.1w这一软件中clusters这一工具的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下册的平均句长,如下表四所示:

通过表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平均句长略短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平均句长,这是符合学生学习的难度的。

我们还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与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及三语文教材的平均句长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后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平均句长也在增长。

六、结语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来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安排是有优劣之分的。

其优势在于它的词汇的型例比、词汇音节的多寡、词类的分布情况、词汇的搭配情况、平均句长以及句类分布情况难易程度的分布是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情况的,即由上册到下册词汇越来越丰富,平均句长也是逐渐加长的,句类也是由数量多的陈述句到数量少的疑问句来分布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词语,学习“途、旅”两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澎湃”“蕴藏”“储藏”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4.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知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悟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同学们和孟老师一起初步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这节课由沈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继续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生:齐读课题。)

2.不知道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和词语掌握的怎么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些生字朋友。(复习词语)

3.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深处,那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4.浩瀚的海洋,奇异的世界,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海洋深处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谁来说一说有哪些声音呢?(生:汇报)

二、看生物

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奇妙,它们的活动更有趣,让我们一起去海底探秘吧!

1.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3课,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给你印象最深的动物是什么?谁来和大家说一说。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出示。

预设:

(1)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①海参是怎样活动的?(生:靠肌肉伸缩爬行)师做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伸缩”。你见过什么动物也是这样前进的?(生:毛毛虫、蚯蚓、蜗牛等)

②它们的活动有什么特点呢?(生: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只能前进四米)我们走四米(生:一块黑板长)只需几秒钟,它却要花整整一个小时,可真够慢的。

③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活动的速度慢读出来?生生互评

(2)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①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生:快)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每小时几千米)还有吗?(生: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火车的前进速度怎么样?梭子鱼的速度——比火车还要快。这种说明方法是?(生:作比较)能有几千米是什么说明方法?(生:列数字)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①乌贼和章鱼是怎么活动的呢?(生:突然向前方喷水)什么叫反推力?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谁能有一两句话来补充说明一下乌贼和章鱼的活动特点?

材料:乌贼和章鱼在水里活动时,经过身体侧面的孔和前面的特别漏斗,把水吸入腮腔,然后通过漏斗用力把水压出体外!就得到反向的推力!使它们能推动身体游走了。

你能来表演一下吗?那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这样活动的吗?

②乌贼和章鱼多可爱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接着谁再来接着汇报?

(4)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①“巴”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生:贴)

②指导朗读: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啊,自己不动,轮船航行到哪儿,它们就旅行到哪儿。谁来读?

(5)

学习生字:大家来看看这个生字,谁认识?

“途”:开火车读,齐读,说说它是什么结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演示笔顺)师板书生书空,请同学们在本上描红这个字。

“旅”:齐读字音,说说它是什么结构?观察一下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老师板书学生书空,请学生在本上描红这个字

孩子们谁能继续来介绍你感兴趣的动物

(6)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在漆黑的深海里,有一闪一闪的亮光,那就是——深水鱼。这儿把什么比作什么呢?这又是什么说明方法?(生:打比方)

师:在一片漆黑中,深水鱼如点点星光,十分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奇妙的海底世界吧,播放视频。

3.请同学们端起书来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一自然段。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似乎畅游在浩瀚的海底世界里,真是身心舒畅。

4.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这一自然段,这次要大家边读边思考:这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生: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总领全段,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分别来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这样的段落结构就是先(生:总起)后(生:分述)也就是总分的结构特点。

过渡: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海洋植物和矿产有什么特点?

5.汇报:你对文中的海底植物有哪些了解?差异很大?具体说一说

海底植物的差异大体现在哪里?(生:色彩多种多样,形态各不相同)

(生:颜色多,有褐色、有紫色、有红色)

(生:以海藻为例,小的肉眼看不见,大的长达几百米,而且有“八千多种”可以想象形态的多种多样。)

用一两句话说一下你搜集到关于海洋植物的资料(生汇报)

师: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差异就不再举例了。

三、知矿产

过渡:谁来继续汇报?(生:海底的动物真多,海底的植物也很多,那海底的矿产也多)

1.从“富含”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生:海底的矿产多)

生1:矿产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

师:这些矿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

生2:海底的地形也是很复杂的,有山峰,有峡谷,真是奇妙!

师;也许还有什么地形呢?(生:森林、草原……)

2、指导朗读:你喜欢哪一部分内容就读哪一段。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1.师:正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矿物,所以海底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又因为海底有这么多的动物、植物,地形也复杂多变,所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也就是说,海底世界景象的奇异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这么奇妙的海底世界,难怪作者要赞叹:海底真是个——(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这也是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

3.延伸: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这形形的海洋动物,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大海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实,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这座宝库就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开发。今天我们努力学习本来;明天我们就向大海进发。

五、板书设计

声音---窃窃私语

动物---多种多样景色奇异

23.海底世界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1.重点: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3.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句,请用“_____”画出来。

4.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空生活既惊险又有趣

航天员在飞船里第一次照镜子,会惊奇地发现自已的面孔发生了变化:肌肉变松了,颧骨高高凸起,脸变肿了,眼眶大了,连额头和颈项上的血管也突出来了。

初到太空的几天中,航天员的腿部显得瘦多了,尤其是小腿显得更细了,这种现象叫作“太空鸟腿现象”。

1.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肌肉

变大

颧骨

肿胀

脸部

变松

眼眶

凸起

血管

突出来

2.我能把短文中的词,替换成另外一个词。

惊奇——(

尤其——(

3.什么是“太空鸟腿现象”?用“

”画出来。

4.按要求写句子。

(1)“有趣”排在句子的前头:有趣的_______。

(2)“有趣”排在句子的后面:________有趣!

(3)“有趣”排在句子的中间:______有趣的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澳大利亚的报时“怪石”

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是天方夜谭(tán),但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sī)西南的茫茫沙漠中,确实有一块能“报时”的怪石。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报时“怪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早晨

棕色

中午

红色

傍晚

灰蓝色

参考答案

一、1.六

2.

雨前

雨中

雨后

3.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4.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二、1.

2.惊讶

特别

3.初到太空的几天中,航天员的腿部显得瘦多了,尤其是小腿显得更细了。

4.(1)故事

(2)这个孩子真

(3)这些

东西是我的

三、1.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

THE END
1.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年级上册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 一、多音字: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èi(背诵)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http://www.zhihuishan.com/gushi-view-3032.html
2.美得什么填空二年级美得什么填空二年级上册美得什么填空二年级 美得什么填空二年级上册故乡的云 小学教育 精选回答 1、美得惊艳。2、美得极致。3、美得清新。4、美得出奇。5、美得迷人。6、美得窒息。7、美得独特。8、美得不可方物。9、美得超凡脱俗。10、美得无可挑剔。选词填空主要考察的是孩子对于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这里有两种比较实用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3g3WcGKbwY3.html
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1——字词专项(三(3)兴高采烈(形容高兴的成语)___ ___12.按要求填空。(1)“乌”的第二笔是( ),“鹿”的部首是( )。(2)“结”的部首是( ),和“结”有相同部首的字有( )( )。(3)用音序查字法,“破”字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13.照样子,写一http://zy.21cnjy.com/16264253
4.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考试练习题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考试练习题 一、填上数量词。 一( )竹子 一( )漆黑 一( )玫瑰 一( )轻松 一( )周末 一( )清泉 一( )水塔 一( )镜子一( )空地 一( )蔷薇 一( )花瓣 一( )牛奶一( )树林 一(https://m.51test.net/show/7302162.html
5.小学语文二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学会正确使用形容词二ppt课件.pptx该【小学语文二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学会正确使用形容词二ppt课件 】是由【xiang198207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看图写话指导:学会正确使用形容词二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https://www.taodocs.com/p-956696083.html
6.股票论坛小学二年级什么的山峰的话题与回复及小学二年级什么小学二年级什么的山峰什么的山峰填空二年级 二年级语文什么的山峰 什么的山峰一年级 什么什么的山峰 二年级上册什么的山峰 二年级什么样的山峰 什么的山峰填空形容词 一年级什么的山峰填合适的词 什么的山峰填合适的词三年级 填上合适的词语什么的山峰竞价王【龙首精品】龙头火箭 大牛高手 超级神龙 妖股极品《竞价https://www.55188.com/search-%D0%A1%D1%A7%B6%FE%C4%EA%BC%B6%CA%B2%C3%B4%B5%C4%C9%BD%B7%E5.html
7.小学二年级语文1.()飘,括号内填动词2.()()透明,括号内填成语小学二年级语文1.( )飘,括号内填动词2.( )( )透明,括号内填成语 世界( )( ),括号内填成语3.( )( )地挺立,括号内填形容词4.一( )卷尺,一( )音乐,一( )降落伞,括号内填量词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bbd8b7b028ed71da1c48a1f996dadc12.html
8.的地得用法小学语文二年级三年级语文形容词副词动词专项训练作业本重叠词语大全小学语文AABB、ABAB、ABCC、AABC句式重叠词专项训练试卷作业本练习题课业本册 的地得用法小学语文二年级三年级语文形容词副词动词专项训练作业本练习题课业本册_1-6年级通用【关联词语】 类别:课业本/教学用本 品牌:全优以及重叠词语大全小学语文AABB、ABAB、ABhttp://product.dangdang.com/1689245967.html
9.小学二年级上册填空练习复习.docx1.1填空练习的类型:包括名词填空、动词填空、形容词填空等。 1.2填空练习的题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场景和自然环境为主。 1.3填空练习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填空题,以保证教学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填空题的基本解题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04/5223344224011342.shtm
10.短文阅读及写作指导理解形容词专项(试题)二年级短文阅读及写作指导---理解形容词 (一)理解形容词的作用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 1、 形容词常常加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的作用。如:大草原、红苹果、宏伟的建筑、庄严的毕业典礼。在形容词的后面,长加助词“的”。 练习:指出下列的形容词 长鼻https://www.zxxk.com/soft/41559518.html
11.填空造句好工具造句栏目为您提供2025年的填空的造句相关内容,本栏目原创编辑和精选收集了108条填空的造句一二年级例句供您参考,同时也为您推荐了填空的解释(永远地;无例外地)、近反义词和组词。 填空造句 1、这次期末考试,填空题占了试题的大部分。 2、按语言连贯、句式相近的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https://m.hao86.com/zaoju_view_9b251143ac9b2511
1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15篇汇总)时间:2024-03-15 05:14:04 二年级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优秀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0个字。重点会写http://www.jiaoyubaba.com/yuwen/7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