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粘豆包,粘住了整个 东三省

如何在人群里一眼认出东北人?很简单,如果这个季节手里还攥着粘豆包的,一定是。

粘豆包,过去只在冬天才能吃到的它,也是为数不多能调动起东北人同一根味觉神经的食物。“腊月到,蒸豆包,热气冒,香味飘”,对于东北人来说,吃了粘豆包才算过年。

如今,一年四季,粘豆包想吃就吃。身处异乡的东北人要是想家,粘豆包的味道总是率先从脑海里冒出来。夏天的粘豆包,成了独属于东北的乡愁。毕竟,很多东北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妈妈包粘豆包的身影。

粘豆包,不仅是东北人抹不掉的味觉记忆,它也是“白山黑水”里,土生土长的“东北之根”。

南方的青团温润乖巧,北京的艾窝窝精致可爱,和这些糕点相比,冻硬实了拿袋子扛的粘豆包,自带东北的直率粗犷气,更像是与馒头比肩的主食。说它只是小吃,东北人首先不服气:“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清末民初,地广人稀的东北解除移民禁令,关内成千上万的人涌了过来,“闯关东”风头正劲。搬迁建城、开垦荒地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扛饿的黄米糕是必备干粮,“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白面饿断腰”。粘豆包更是作为糕中“上品”,为这股建设东北的大军提供能量,保驾护航。

粘糯Q弹的表皮,沙绵香甜的豆馅,隐约还能嚼到一两颗没被捣碎的豆子。单独吃,品味的是原生态的粗粮香气;蘸点白砂糖或是桂花蜜,则多了抹幸福甜蜜,分外好“磕”;终极吃法是在热乎乎的豆包正中挖个小洞,加适量猪油和白砂糖,等猪油和白砂糖不见踪影,融合为一层透明的膜裹在豆沙外闪闪发光,就可以一口将粘豆包送入口中,“哏揪揪”好吃。

夏天吃蒸熟的冻豆包降温防暑,冬天吃热乎的粘豆包爽口开胃。剩余的粘豆包用油煎一下,起了干巴再蘸上糖,吃起来又脆又甜。作为带馅面食,粘豆包兼具粗粮与豆类之营养,既能当主食又可作副食,如此神仙食物,难怪东北人爱它如命。

粘豆包自带东北基因,早已打上了这片土地气候、民风的印记。“粘”“豆”“包”三个字,也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它能成为“东北之根”的原因。

粘:不粘不好意思上桌

东北的传统主食都叫饽饽:玉米饽饽、粘饽饽、高粱饽饽、白面饽饽……其中的粘饽饽就是粘豆包。这股“粘”劲儿,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各家豆包蒸出来,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豆包粘不粘?”

做粘豆包的粮食一般有两种:黄色的是黄米面,白色的是圆江米(粳糯米)。最受欢迎也最传统的搭配,还是粘性、劲道俱佳的黄米面。

粘豆包使用的黄米,是由五谷之一的“黍”脱壳去皮而来,黍也就是俗话说的糜子。在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糜子以其生育期短、耐瘠耐旱,与杂草竞争力强等优点,成为东北最早种植的粮食之一。不过,由于它产量很低,玉米、水稻这些高产量作物相继在东北安家后,糜子便少了许多。当然,为了吃粘豆包,东北农民依然会留出一块地种糜子。

黄米粘性十足,用来做粘糕、粘米饼正好,还可以直接做成黄米饭。黏糯糯的黄米饭,拌上白砂糖,粒粒香甜。“南北大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切碎端上。四个盘子,先吃血肠。”大碗吃米,大口吃肉,是东北人在猫冬日子里难得的乐趣。

用黄米做粘豆包,还要会发面,这项技术活也只有多年发面经验的人才能胜任。黄米面不像白面,不能通过酵母粉、苏打粉来发酵,而是靠东北天然的空调——热炕。大缸大盆被黄米面填满后,码在热炕头上,用大棉被盖好。等过了两三天,再掀开盖帘,闻一闻、拍一拍、揉一揉,就知道面是否发好了。发好的面,透着淡淡的酸味,韧性刚好,这样的面才能做出粘性刚好的豆包。

豆:吃豆捣豆,乐趣无穷

东北人格外“爱豆”,这片沃土也是各种豆类生长的天堂。吃豆包,选什么豆也很重要。能成为豆包的馅料,必须要沙软,比如有红芸豆、红小豆。但是东北人最喜爱的还是属好看的花豆,紫红色的豆皮缀有白色花斑或者条纹,这种花豆和黄米面才是标配。

豆子变成豆馅,还有三道工序要做:烀(hū)、捣、攥。烀豆馅考验的是耐心,必须要小火慢烀。两个小时蒸汽的洗礼下,花豆烀得稀烂,在大铁锅中“豆生”完成蜕变。炸开的花豆豆皮香味扑鼻,豆子算烀好了。

而捣豆馅则解压又解馋。用铁勺,或者直接用啤酒瓶子,将一颗颗爆肚的豆馅压扁“怼碎”,简直舒爽,但要注意不能全部捣碎,留几颗豆粒的豆馅才最好吃。小时候,帮家里捣豆馅的东北娃儿都会偷尝几口,那种沙软的口感,还没吃豆包就已过足了瘾。捣碎的豆沙趁热攥成一个个蛋黄大小的圆球,就等着和黄米面皮结合,实现“豆生巅峰“。

包:是名词,也是动词

“包”,是粘豆包的最终形态,也是做粘豆包的最后一步。东北人只要家里包豆包,必有大事发生。要么过年过节,要么祝寿盖房,包豆包,可是不容错过的东北大party。

做豆包不容易,所以每次都要蒸好几锅,自家人肯定忙不过来,平时玩得好的姐妹、左邻右舍的大妈、七大姑八大姨都得来当帮手,忙得不亦乐乎。几盆攥好的豆馅、发好的面放在炕上,包豆包就正式开始了。捏皮、放馅、攥紧,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手上忙活,嘴上也一点没耽误。讲笑话、唠大嗑,彼此调侃开玩笑,屋里不时听见阵阵笑声。

包好还没下锅的粘豆包,看上去就像山东的家常馒头。下锅的豆包,一个挤着一个摆放,东北人生动地描述成“撞豆包”。为了防止粘锅,有的人喜欢在蒸屉上铺一层苏子叶,可别小看这层暗绿色的菜叶,它不仅能防止豆包粘锅,还能增添一股特别的馨香。

包好的豆包要先蒸出一锅犒劳大家。软糯香甜的豆包,配上大炖菜,再酌壶温酒互相碰杯,是专属东北的温情时刻。哪怕一人食,豆包配上东北大酱,再夹一口清凉爽利的芥菜疙瘩小咸菜,也能吃出滋味。

身在异乡的东北人,要是想吃粘豆包不用等到过年,无论是购买还是自己做,都可以一解思乡情。虽然少了些仪式感,美味却是有增无减。冲破了季节桎梏的粘豆包,同样跃出了传统口味,面皮可以加黑米、玉米面、紫薯,豆馅不妨试一些花生、红豆、栗子,今天的粘豆包如川剧“变脸”般活跃在东北餐桌上。

可走南闯北的东北人,最念念不舍的还是老家屯里的粘豆包。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吃一口土生土长的粘豆包,那些磨米捣馅包豆包,还有背着妈妈偷偷尝豆馅的记忆,就一一浮现在脑海,那或许是一段永远都回不去的时光。

THE END
1.英语口语:“玉米”的英语你会说多少?过年了,在家里买回几个玉米煮吃,觉得吃玉米帮助“清肚油”。却突然想到一个“英语学习问题”:“玉米”的英语你会说多少? 1:“用”中文“学”英语: 1) 对于从初中就开始认真一点“学英语”的同学,我们以为对于英语的“玉米”表达我们还是“知道”一点的:至少corn也叫maize和pop corn我会说啊! https://dy.163.com/article/DAQ6JSBE0516R43T.html
2.齐鲁·春玉米是个动词(散文)【齐鲁·春】玉米是个动词(散文) 玉米是一粒种子的时候,父亲就很珍惜,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只布口袋里,的确良布,透风散气的布,不然,玉米会憋得慌。玉米常常坐在一间房子的阴凉干燥处,看着平淡如水的日子,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阳光通过玻璃射进来,窗在冬天开一道缝隙,不大的缝隙,像邻居二大爷咧着的嘴,风进来https://www.vsread.com/article-1000114.html
3.我会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①扛②扔③摘④抱⑤掰⑥捧⑦打⑧听(1)小我会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①扛②扔③摘④抱⑤掰⑥捧⑦打⑧听 (1)小猴子在玉米地里( )了一个玉米,( )在肩上。 (2)在公共场所,我们要做一个文明使者,不乱( )垃圾,不随便( )花。 (3)哥哥正在( )音乐,他说他过一会再下楼( )一会儿篮球。 https://zujuan.xkw.com/24q18198248.html
4.玉米的英语怎么说2. 阅读相关文章:阅读关于玉米的文章,了解不同语境下的玉米相关词汇和表达。3. 观看英语视频:观看有关农业或食品的英语视频,增加对玉米相关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四、主要考点在英语学习中,与玉米相关的主要考点有:1. 名词单复数:玉米作为可数名词,要掌握其单复数形式以及冠词的使用。2. 相关动词短语:了解与玉米https://m.dandanzkw.com/article/70500.html
5.corn玉米可数吗corn是物质名词,没有单复之分,都是不可数。corn,作动词的意思是“腌;使成颗粒”,作名词的意思是“玉米;谷物;鸡眼;科恩”。 1corn基本含义 n. (小麦等)谷物; 谷粒; (尤指脚趾上的)钉胼,鸡眼; [例句]The field had been ploughed and planted with corn. http://m.gaosan.com/gaokao/340748.html
6.优质课一等奖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幼儿教育4.给不同的物品,配上合适的动词。 (出示图片:苹果,草莓,南瓜,甘蔗) (孩子们给这些图片配上合适的动词) 教师适度评价。 (三)学习把事物的可爱说具体 1.小猴子扛玉米、捧桃子、抱西瓜、追小兔,但最后怎么样呢? (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齐读)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呢? http://youer.en369.cn/aricle/168674728245465.html
7.玉米玉米地:corn field 玉米桩桩:corn stubble 玉米秆:corn stalk 玉米叶:corn leaf 玉米穗壳:corn husk 玉米芯:corn cob 玉米棒子:corn on the cob 一个玉米棒子:an ear of corn 玉米须:corn silk,beard 玉米粒:corn kernnel 玉米粉:corn flour 玉米:maize=Indian corn https://www.douban.com/note/608465035/
8.高一英语第八单元FoodAroundTheWorld(世界上的食物)通过课文阅读“Food Around the World”,了解玉米这种植物是如何传到中国的。中国的许多果子又是如何被引进到世界的其它国度的。下面是一篇有关玉米 (corn)的趣味短文,请你阅读后看看玉米都有那些妙用。 Corn is the American name for maize . America is the biggest producer of corn in the world .“Sweet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yiyingyujiaoan/213703076221370354544700.htm
9.玉米棒子的意思玉米棒子是什么意思玉米棒子的含义⒈ 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 什么是玉米棒子引证解释 ⒈ 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地方要找 绍兴 罎子大的倭瓜,棒槌壮的玉米棒子,只怕还找得出来。”老舍 《老张的哲学》十一:“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https://cidian.yw11.com/ci/%E7%8E%89%E7%B1%B3%E6%A3%92%E5%AD%90
10.玉米棒子是什么意思玉米棒子的解释是什么玉米棒子 又名玉米 、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 字义分解 玉读音: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e822f43ac9e82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