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讲解与训练试题

小学语文考试中的失分项,“的、地、得”可以说是最冤枉的了,看似简单的三个字,使用频率很高,用法却各有不同。下面详解各种用法和例句。

“的、地、得”用法小析

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

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

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

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

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

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注: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

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例句分析,明确用法

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

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

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用法不同,意思有别

“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

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

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练习

的“得”、“地”练习(一)

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

3、成功()喜讯

4、四面八方()人们

)思念起故乡来。

)大诗人李白。

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鲜花抛向天空。

)飞奔着。

)夜空,也映亮了狂欢(

7、五颜六色(人们。

)礼花映亮了北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10、喜滋滋(11、会唱歌(12、在我上学()捉回了一只绿色()送给了邻居家()蝈蝈。

)蝈蝈。

)盲婆婆。

)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14、想起往日难忘(15、您听,它唱()清波。

)欢乐。

)多好。

16、欢唱(17、盛开(18、美丽(19、动听()黄鹂

)野菊

)故事

)歌曲

20、小猪(21、谗嘴(22、有趣()肚皮

)猫咪

)发现

“的”、“得”、“地”练习(二)

1、小鹰飞到了大树(

2、小鹰飞到了大山(会飞啦!”

)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喊起来:“我真(

)上空,它又高兴()

3、飞()只比大树高

)喘着气

)扁担

4、小鹰急促(

5、朱德(

6、必须储备足够(

7、挑起满满()粮食

)一担粮食

8、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9、狐狸在树林里找吃(10、狐狸谗()直流口水。

11、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

12、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

)话,非常得意。

)水弄脏了。

)什么心?13、乌鸦听了狐狸(14、你把我喝(15、你安(

16、小羊吃了一惊,温和(

)说:“亲爱()呀!)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

)狼先生……”17、水是不会倒流(

18、狼气冲冲(19、骂我(20、滔滔(21、仔细()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洪水

)观察水流和地形

22、三次路过自己(23、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家门

)日子。

24、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料子

25、不是唱戏(26、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

)鱼儿。

27、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28、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29、日子过()很快乐。

30、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

31、春暖花开(32、我准备吃()时候,我再飞回来。

)饱饱()。

33、够吃上一个冬天(34、孔繁森是一位优秀()。

)援藏干部。

35、悄悄(36、献血所得(37、感动()流下了热泪)来到医院

THE END
1.添动词,()光芒,()来历添动词,()光芒,()来历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更多答案(3)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小升初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小升初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小升初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小升初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3ea9a9a2d3453bcf9223eb2b25e836f.html
2.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要点一(幅)图画 一(阵)清香 一(个)圆盘 一(朵)荷花 一(对)复眼 一(辆)小车 5、四字词语 烂漫无比 伶俐可爱 波光粼粼 翩翩起舞 四、重点句子 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比喻、拟人) https://www.meipian.cn/277xyhel
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1. 动词搭配:(变幻)颜色(洒满)光芒 (张开)翅膀黑夜(降临) 群星(闪烁)树枝(颤动) 树叶(飘落) 2. 形容词搭配: (1)形容词+ 名词: (奇妙)的世界(蔚蓝)的天空 (奇妙)的形状(诱人)的颜色 (波涛澎湃)的大海(宁静)的海底 (色彩多样)的植物(稀有)的金属 http://bookmarks.55px.com.cn/show-380190.html
4.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6篇(全文)五、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在句中临时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它的翻译一般在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动词,有时也根据意思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远: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老:尊敬。 六、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ccyu5i0.html
5.191写手编辑交流帖农人走天下191农资人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的、地、得”的读音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的不同的读音,但当他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https://www.191.cn/simple/?t353589_2.html
6.中考语文复习攻略: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备战中考例: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由“把”“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和中心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介宾短语后面,兼语前后都不能用逗号。 http://www.89school.com/index.php?a=show&catid=738&id=4061
7.部编版三年下册语文复习(平时读:1.单元知识要点汇总)机灵—迟钝别致—普通?凶猛—温顺?遵循—违背忙忙碌碌—轻轻松松八、词语搭配形容词搭配:(1)形容词+动词:(谦虚)地回答?(傲慢 )地问(惊讶)地说?(兴奋)地说(高兴)地叫起来?(痛痛快快)地喝(没精打采)地离开?(机灵)地支起(悄悄)地逼近?(蜿蜒)地贯穿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180842_1012977035.html
8.英语专四专八备考全攻略3.动词词组题 动词词组永远是考试的重点,尤其要注意同一个动词与不同介词组合可结合成含义不同的词组。以动词give为例:give out表示“分发物品”;give off表示“散发出光芒或气味”;give up表示“放弃”;give in表示“屈服、投降、让步”。考题常给出一个动词,而用什么介词与之搭配,就需要考生在选项中选词填空https://wgy.xjnu.edu.cn/2022/0223/c12788a12028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