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练习,附答案组词多音字部首ng近义词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帆船: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红领巾:红色的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标志。文中指小年先锋队员。

七、句子解析

1.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

2.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

一方鱼塘,绿油油的秧苗,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图。

3.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座”指建筑;“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群”指数量比较多的动物。

八、问题归纳

1.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所以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说一说文中有哪些数量词?

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一道小溪,一座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3.课文前三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前三个小节是描写的静态的景色,最后一小节是描写的活动场景。

九、课文主题

本文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十、教材课后习题

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一(方)鱼塘一(块)稻田

一(孔)石桥一(丛)翠竹

一(只)海鸥一(条)帆船

选择你熟悉的一处场景,仿照课文,写一写。

三个小朋友一棵棵小树

两只小鸟一片片白云

识字2树之歌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杨yáng(白杨、杨柳、杨树)

壮zhuàng(壮士、强壮、壮丽)

桐tóng(油桐、桐华、梧桐)

枫fēng(枫叶、枫树、枫木)

松sōng(松树、松柏、松子)

柏bǎi(柏树、柏油、柏木)

棉mián(棉花、棉被、棉衣)

杉shān(杉木、油杉、云杉)

化huà(变化、化石、化学)

桂guì(金桂、桂花、桂林)

梧wú(梧桐、梧叶、魁梧)

掌zhǎng(手掌、掌心、掌握)

装zhuāng(装扮、服装、春装)

桦huà(白桦、桦树、黑桦)

耐nài(耐心、耐寒、忍耐)

守shǒu(守门、守护、守卫)

疆jiāng(新疆、北疆、疆土)

银yín(银杏、银白、银行)

柏bó(柏林)bǎi(柏树)

绿lù(鸭绿江)lǜ(绿芽)

壮—强披—穿喜—乐

高—低暖—寒香—臭

耐寒—耐热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边疆。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1.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金桂。

2.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红、绿”可以看出什么?

“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读一读,记一记。

pàotónɡbáihuàyúnshāncuìbǎi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ɡuìhuāfēnɡyèsōnɡzǐbáiɡuǒ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3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树"是培养的意思。出自先秦管仲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大意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大意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识字3拍手歌

歌gē(唱歌、听歌、歌曲)

丛cóng(丛林、草丛、花丛)

深shēn(深处、深海、深山)

处chù(住处、到处、好处)

六liù(六只、六年、六条)

熊xióng(狗熊、熊猫、棕熊)

猫māo(小猫、山猫、猫咪)

九jiǔ(九张、九个、九人)

朋péng(朋友、亲朋)

友yǒu(友好、友谊、友人)

世shì(世界、世上、人情世故)

界jiè(地界、国界、界限)

雀què(孔雀、麻雀、山雀)

锦jǐn(锦鸡、锦旗、锦绣)

雄xióng(英雄、雄壮、雄鹰)

鹰yīng(老鹰、鹰眼、鹰爪)

翔xiáng(飞翔、滑翔、翱翔)

雁yàn(大雁、雁群、鸿雁)

猛měng(凶猛、猛虎、猛烈)

灵líng(灵活、百灵鸟、机灵)

休xiū(休息、休闲、休整)

奇jī(奇数)qí(奇怪)

处chù(到处)chǔ(相处)

间jiān(中间)jiàn(间隔)

新奇—新鲜伙伴—同伴

嬉戏—玩耍保护—爱护

新奇—平常伙伴—对手保护—破坏

新奇:新颖奇特;新鲜奇妙。

锦鸡:鸟名。头上有羽冠,尾羽延长成巨大尾屏,开屏时如彩扇,尤为艳丽。

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

丛林:茂密的树林。

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

1.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

这一句是用打节拍的方式,告诉我们动物的世界是非常新奇的。

2.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云彩间。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云彩间”突出了雄鹰飞得很高,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雁群在天空飞,就像是在写字一样。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唱不休、嬉戏”表明黄鹂、百灵鸟、熊猫在自己的“家”里生活的自由自在,非常快乐。

1.根据课文插图和自己的经验说说,“天空雁群”为什么“会写字”?

大雁在飞行时,会有一个“领头雁”带领,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就像在天空中写字一样。

2.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节):告诉我们动物世界很新奇。

第二部分(第2-8节):描绘动物们生活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9-10节):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

十、课文主题

本文以拍手歌的形式,给我们描绘了一些动物在自然界里生存的美好画面。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雀、雁、鹰”都带“隹”字旁,“鸡、鹂、鹅”都带“鸟”字旁,它们都是表示鸟类的字。

识字四田家四季歌

季jì(季节、四季、春季)

吹chuī(吹气、吹牛、吹风)

肥féi(肥胖、肥牛)

农nóng(农田、农民、农事)

忙máng(忙碌、帮忙、慌忙)

归guī(回归、归还、归来)

戴dài(爱戴、穿戴、拥戴)

辛xīn(辛苦、辛勤、艰辛)

苦kǔ(苦战、苦学、苦读)

年nián(年级、过年、年会)

蝴hú(蝴蝶)

蝶dié(蝶泳、蝴蝶)

麦mài(麦苗、小麦、麦子)

苗miáo(火苗、禾苗、豆苗)

桑sāng(蚕桑、桑叶、桑树)

场cháng(场屋、场院、打场)

谷gǔ(谷子、谷粒、稻谷)

粒lì(豆粒、米粒、一粒)

虽suī(虽然、虽说、虽是)

了liǎo(了解、了事)

场chǎng(操场)cháng(场院)

了le(好了)liǎo(了解)

肥—胖耕作—耕种辛苦—辛劳

嫩—老忙—闲晴—阴暖—冷

辛苦—轻松笑盈盈—哭啼啼

农事: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插秧: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

蚕桑:即养蚕与种蚕。

喜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上场:将新收割的谷物运到场上。

黄金: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

笑盈盈: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1.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可以看出农民夏季里正是农忙时节,早出晚归特别辛苦。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谷比作黄金,表达了农民因粮食大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3.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反映出农民心里愉悦的心情,一年的劳作在秋季大丰收,冬季农忙完了,心里特别高兴。

1.除了诗歌中的景物,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景物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示例:阳光、河水、燕子、春雨等都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2.你知道在夏天,还有哪些农事需要忙吗

在夏天,还有耕田、锄草、施肥、排水、灌溉等农事需要忙。

3.从“又”“勤”“戴”这三个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夏天是农忙时节,农民伯伯早出晚归,采了蚕桑又插秧,可以看出他们特别辛苦。

4.我们可以从这几句话中积累下面的诗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你喜欢冬天吗?冬天好玩的事情有哪些?

示例:喜欢。冬天好玩的事情有打雪仗、堆雪人等。

本文是一首时序歌,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

读一读,记一记

bōzhǒnɡchāyānɡɡēnɡtiáncǎisānɡ

播种插秧耕田采桑

chúcǎoɡēmàidǎɡǔjīféi

除草割麦打谷积肥

你还知道哪些农事活动

我还知道翻地、施肥等农事活动。

语文园地二

一、部首查字法

1.部首:为了查找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共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

2.观察(部首检字表>中的“部首目录,发现排列顺序,为第二步数部首笔画做铺垫。

3.知道"检字表"中的笔画是除去部首外的笔画数。

4.翻找页码时,可以快速翻阅字典正文的页码,可以根据页码大致判断。

二、日积月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THE END
1.形容秋天硕果累累的成语有哪些?一、形容秋天硕果累累的成语有哪些? 橙黄桔绿 秋收东藏 果实累累 硕果累累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二、秋天丰收的景象的成语 果实累累: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三、写出三个描写秋天丰收?象的四字词语 https://www.henanrenshi.com/sizichengyu/67153.html
2.什么的粮食填哪个词语恰当什么的粮食填哪个词语恰当叶随雨落 精选回答 1、宝贵的粮食,例句:对于当地人民来说,白面已经不是宝贵的粮食了。 2、来之不易的粮食,例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3、丰富的粮食,例句: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丰富的粮食。 4、匮乏的粮食,例句:抗日时期,解放军只有匮乏的粮食,却依然不放弃斗争,最终战胜了https://edu.iask.sina.com.cn/jy/gL2GPbSkVb.html
3.哪位老师整理的,真是太全了,快收藏!词语类 ABB: 红通通 白茫茫 灰蒙蒙 绿油油 黄澄澄 白皑皑 黑乎乎 金灿灿 冷冰冰 热乎乎 急匆匆 慢悠悠 灰溜溜 孤零零 傻乎乎 沉甸甸 干巴巴 皱巴巴 空荡荡 泪汪汪 AABB: 安安稳稳 朝朝暮暮 抽抽噎噎 大大咧咧 躲躲闪闪 浑浑噩噩 沸沸扬扬 纷纷扰扰 https://www.meipian.cn/37vni6n3
4.田家四季歌教案设计6篇(全文)“谷像黄金粒粒香。”这里把谷粒比作黄金。说明谷子的金黄美丽,还说明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 (3)面对丰收,人们的心里怎么样?(高兴)从哪里看出?(心里喜洋洋) “喜洋洋”是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哪些? (乐呵呵、乐哈哈、美滋滋、气呼呼等) 自由读,指读本节,读出人们的丰收的喜悦。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tln3ycn.html
5.幼儿园悯农教案(精选8篇)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幼儿园《悯农》教案2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650v4b4.html
6.母亲的心阅读答案范文第2题考查对重点词语蕴含的意义的理解和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这是作家在描绘人物时使用的评述类词语,它会帮助我们了解人物的个性、思想和生活态度。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能把这些词语还原到具体语境中,根据语境进行思考;还要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并能说出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表达效果。 https://www.gwyoo.com/haowen/45033.html
7.小学生古诗竞赛题和答案小学生古诗词竞赛题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 苍山远——( ) 窗含西岭——( ) 泥融——( ) 三万里——( ) 千山——(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 https://he2.zupu.cn/gushi/612247.jhtml
8.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1)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https://zw.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94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