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练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字典中准确而快整速地选择义项。
3、区别三组近义词,能正确运用。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两句富有哲理的话。
7、通过议论训练,增强学生在陈述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8、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练习3第一教时总第42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3”的第1—3项习。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问:你知道这一段话出自哪篇课文?(《大江保卫战》一课)
2、学生朗读这一段后,讨论欣赏:你觉得这段话的书写美在哪儿?
3、学生再读一段,注意生个字的字形。
4、这段话中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相心实照)
5、讨论该怎第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示示范。
6、学生描红。要求:一边描一边记忆,要从字的整体上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并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
7、反馈学生作业,评点优劣,进行强化练习。
三、自学第二、三题
第二、三题练习类型,我们以前已经遇见过,请同学们先看清题目的要求,试眷做一一做。
学生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馈第二题
1、审题,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映示本题训练内容。
3、汇报交流。
4、学生自行订正
5、小结。
五、反馈第三题
1、出示本题训练内容。
2、分辨这三组词,每组词的意思有什么羿同。
3、朗读六个句子,体会每句话表达的意思,想想用哪个词更确切。
4、交流、汇报。
5、朗读填好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三组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区别。
六、作业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再读一读。
格外更加渐渐常常居然果然
1、过了清明,天气()暖起来了。
2、久别重逢,大家()亲热。
3、他说要下雪,()下雪了。
4、公家的书,应该()爱护。
5、他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受到表扬。
6、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练习3第二教时总第43教时
完成第4到6题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2、明确练习要求。
3、多种形式朗读第题中三段话,说说出处。
4、认识排比句式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⑴自由读三段话,体会这类句子和别的句子和什么不同。
⑵汇报、交流。
5、再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拓展练习。你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三、教学第五题
1、复习旧知。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歌。
2、学习新知。
⑴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⑵多种渠道,理解词义。
①这些成语哪些是你早就会的?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②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③你认为还有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大明白,请你提出来。
⑶边读边想,注意联系。
⑷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⑸熟读成诵,巩固积累。
四、教学第六题
1、复习旧知。背诵学过的含有哲理的名言。
⑴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
⑵读懂句意。
①结合插图,读懂第一句。问:你能说说这幅图画了些什么,是哪句的意思。
②点拨关键词,读懂第二句。
⑶熟读成诵。
⑷巩固积累。
练习3第三教时总第44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激趣导入。
2、揭示话题:在电视节目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辩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辩论,开个“小小辩论会”。
(板书: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3、明确怎样“辩论”。
4、学生朗读辩论记录,要求读熟练。
5、讨论: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有什么欠缺,正确的结论是什么?
6、分角色演练。
⑴分小组练;
⑵指名上台练;
⑶再分小组练。
7、拓展练习。
辩论题目:写完作业后该不该请家长帮忙检查
正方:应该请反方:不该请
⑴正方、反方分组讨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
⑵正方、反方推荐优秀选手进行辩论。
⑶师生共同评价辩论情况。
⑷同桌演练。
8、课后征集辩题,举行主题队会。
练习3第四教时总第45教时
1、练习写“画”、“闹”。
2、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3、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国回
1、“画”字下框呈下包上之势,它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扰。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2、“闹”字呈立长方形,外面的“门”字部呈上包下之势,“闹”字形可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往外展开之势。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
2.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楷运笔的活泼,简洁与保持字体工整、端正的关系,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3.诵读与积累: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种孙悟空形象的词语。
4.口语交际:拓宽阅读《三国演义》,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
5.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和生活:通过《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认识笑的各种形式,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红楼梦》中描写笑的片断
1、阅读《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十分精彩。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说说文中所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2、读后交流
3、同样是笑,笑的形态各不相同,仔细阅读有关句子,你能想像出当时的情景吗?
4、有感情朗读片断,脑中再现当时情景。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明确题义。
2、“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分别是怎样的笑?集体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填空。
4、交流订正:(1)大笑(2)哄笑(3)微笑(4)讥笑
5、齐读句子。
三、照样子写词
1、审题。
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填写。
3、集体交流。
4、总结:笑有如此多的'形态,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笑时多观察多用心,把笑写得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诵读与积累和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的12个词语。
写好钢笔字。
一、写好钢笔字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形。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一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
第三课时
1、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2、学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
1、课前,老师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或重温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并选择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点准备,说说三国英雄,做好准备了吗?
2、课堂交流,漫谈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生动?
3、评一评,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4、读一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边读边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讨论、交流一下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评议。
7、小结:《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走进了“三国”,漫话心目中的三国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后再认真研读《三国演义》,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二、学写毛笔字
2、观察范字。
“画”字的三框儿呈下包上之势,“画”字的中间部分,须向下、向中间靠拢,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势,位置不要太高。
“闹”字呈立长形,“门”呈上包下状,“闹”字形稍阔,半包围的下部略有向外展开之势,“门”内部分须向上靠拢。
3、练习临写。
4、反馈。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关羽曹操诸葛亮等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学习行楷的运笔方法和技巧。
2、认识一些繁体字,了解一些汉字演变的情况。
3、理解和运用学过的成语,能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
4、给多义词按不同的词义分别造句。
5、熟记成语12条。
6、读背古诗《早春》。
7、通过口语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想像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8、学写毛方字。
四教时
练习2第一教时总第27教时
讨论:本次钢笔练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2、朗读诗句,注意每个字的字形。
3、提出难写的字。
4、讨论怎么写,可适当让学生说说行楷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
6、评价、交流。
①展示优秀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②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部分繁体字。
2、从以往学习繁体字的实践中,你发现汉字的简化有什么规律?
3、小结:认读繁体字我们可以记住主要部件、偏旁的`简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识记一批繁体字。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字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字和繁体字进行对照,比较,认读。
6、讨论:你认读之些繁体字有什么窍门?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以达到熟练。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学生逐条读题,读懂划线部分给出的意思。
4、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记忆中提取相应的成语,再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5、指名板演。
6、教师小结,点拨方法。
练习2第二教时总第教28时
一、复习
认读上节课所学习的繁体字。
二、明确课时任务
完成第4~6题练习。
三、教学第四题
1、明确练习要求。
2、出示例题,学生反复朗读。
3、学生朗读例句,体会“分外”一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4、教师点拨。
5、学生认读“骄傲”、“结实”的不同意思,弄清使用对象和情境。
6、学生口头造句。
7、交流、评价。
四、教学第五题
1、背诵学过的成语歌。
①这些成语哪些是你早就知道了的?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③你认为哪些成语的意思还不明白,请提出来。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时,还发现了什么?
五、教学第六题
1、复习旧知。
2、学习古诗《早春》。
⑴简单地作介绍。
⑵准确认读,自由试读,指名朗读。
⑶读懂诗意。
①结合插图,试讲诗意。
②教师点拨,重点击破。
⑷反复吟诵,想像画面。
练习2第三教时总第29教时
⑴揭示课题。
板书: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布置房间。
⑵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学生绘制布置房间的草图。
②把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说出来。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丰富的想像,绘制出布置自己房间的草图。
3、练习。
⑴学生将自己的设想有顺序地自由试说。
⑵指名一个中等学生来说。
⑶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⑷每组指出一名组员到台上来试说,进行比赛。
⑸教师对学生的讲说进行评点、小结。
⑹让学生把所说的写下来。
练习2第四教时总第30教时
1、继续练写外框形的字。
2、写字要有一定的速度。
3、书写端正、整洁。
一、教师午解字的书写要点
1、“回”字是卧长方形,呈上展下收之势,字的四角出内宫,外框的“口”字要向内收缩,忌大。
2、“国”字呈立长方形,大部分在内宫内,起笔竖和横折的收笔可适当出内宫。
二、教师范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
五、学生间交流、评价
六、教师总结
七、练习书写
教学目标
通过“语文与生活”中精彩片段的阅读,品味不同人物的笑,积累有关笑的词语,掌握其用法,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练习写钢笔字,掌握钢笔字的章法与行款格式。
积累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丰富语汇。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导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我们下面要阅读的这个片段,主要是围绕众人笑的神态展开的。片断中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笑的形态,笑中又尽显各人的性格。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
语文与生活
自己读读片段,根据片段前的提示,说说文中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生:史湘云笑得喷饭,可见她开朗活泼。
生:林黛玉笑得叫哎哟,可见她娇弱婉约。
生:贾宝玉恃宠,贾母娇惯。
…………
同是写笑,笑的神态各不相同。同学们能联系一下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大家愿意再现当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那富丽堂皇的.贾府,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演员,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下当时的场景。
(生分组表演)
小结:同学们的表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老师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贾府里,众人听到刘姥姥的一番话笑倒的热闹场面。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笑的词语?
(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
读读下面四个句子,看看每个句子该填什么样的笑?你能结合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写好钢笔字
指导。
读这段话,指出出处——《读书要有选择》。
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练习。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
诵读与积累
诵读词语。
自由认读。
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劳。
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
第六组词语讲的是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
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积累。
练习背诵。
集体练读、练背。
口语交际
启发谈话:《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现在久让我闷一起走进三国,说说各自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吧。
阅读准备:阅读《三国演义》,或回忆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选择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做重点准备。
课堂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漫谈、交流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
评议: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读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学写毛笔字
指导学生观察。
自由练习,巡回指导。
拓展引申相同结构的字。
展评。
1、用钢笔描红,努力写得入体。
2、读读每组词语,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3、选词填空,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一、钢笔描红
这次钢笔描红的一段话选自课文《秦兵马俑》。我们先来读一读,从“惟妙惟肖的模拟”、“生动地再现”、“形象地展示”中,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非凡创造力,字里行间流溢着赞颂、自豪之情。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钢笔字的特点,细细揣摩一下运笔方法。同学们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二、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每组的词语,想想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原来,我们发现普通话中的轻声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呢!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让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
三、辨析词义
读一读每个句子,再进行尝试性填写。你填的合适吗?
关于对于为了由于自从经过
(1)(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一连看了好几遍。
(2)(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3)(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4)(为了)弥补身体条件的不足,邓亚萍常在双脚上绑上沙袋练习打球。
(5)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经越来越少。
(6)我(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身体强壮多了。
(练一练)为了由于关于对于自从经过
写好字()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学校过去一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学期,()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学校组织开展了写字“大比拼”活动。()开展活动以来,同学们写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同学们近一学期的努力,大家写字的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这些词造句呢!试试看。
四、[标点符号]
读一读书中的一段话,试着给它点上标点。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游览了黄山。黄山上的怪石千姿百态,有趣极了。其中比较奇特的有“猴子观海”、“仙人踩高跷”、“梦笔生花”、“金鸡叫天门”……远远望去,真是惟妙惟肖。回来后,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黄山怪石》。每想到,这篇作文竟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了。我高兴极了!
(练一练)
最近我读了海洋的秘密学到不少知识对被人们称为蓝色宝库的海洋发生了浓厚兴趣要是有人问我你长大了当什么我就会自豪地告诉他我要当一名潜水员投身大海的怀抱里探索海洋的秘密
教学要求:
1、熟记12个成语。
2、读背一段选自《三字经》的话。
3、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4、学写毛笔字。
一、熟记12个成语
它的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能适当运用。
1、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有12个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同学们很好的学习切入口。如: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相见恨晚交浅言深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情同骨肉十指连心在学习时,我们先来读一读,再想一想这12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从从整体上感知这12个成语都是表达朋友多、情谊深的,而且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接着,们再逐一了解成语大意。
二、读读《三字经》
《三字经》是古时候一部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从内容上看,它提倡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又用较长篇幅告诉了自三皇五帝到宋代的史事,还讲了许多我国历史上发奋求学、终至成才的名人故事,内容广博,非常丰富。特别是它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信,试试看。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摘自《三字经》
三、口语交际
畅想未来
(老师想对你们说:)只要我们有梦想,我们就能实现
假如没有想象,爱迪生就不会发明电灯,我们可能夜间还生活在黑暗里;假如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汽车、轮船、飞机……假如没有想象,又怎能会有宇航员一次次登上月球。……
有了想象,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孙悟空、阿童木、匹诺曹……有了想象,才有了我们爱看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鲁滨逊漂流记》、《小灵通漫游未来》……
想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展望未来,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的梦想,对未来的憧憬,在无限的空间,天马行空,创造出一个个神奇的人,一件件离奇的事,一个个奇幻的景,一件件奇妙的物……
四、毛笔字
本次毛笔临写的“司”、“氧”都是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和口”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整个字的重心平稳。“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这一笔: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峰向上轻快挑出。
1、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5、学写毛笔字。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⑴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⑵让学生比较:哪一句更生动?
⑶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
2、教学第二部分:
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
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⑶让学生写一写:读完每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生动有趣?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写下来。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师生评议,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⑴自由认读。
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⑶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⑷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⑴练习背诵。
⑵集体练读、练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练习:
⑴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⑴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⑵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⑴思考: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⑵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
⑶分组分方面练习介绍。
⑷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请几个同学演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