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汇总9篇)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学生情况:

我们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学生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学生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自己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总理与傣族*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

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咖啡*

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

(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⑴学习第三节:

(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

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

傣族*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⑵学习第4~6节:

①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的节日盛装

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

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③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

④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

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

⑤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

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

(祝福傣族*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

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⑶引读最后两节:

周总理不远万里从*来到傣族,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傣族*和总理一起在锣鼓喧天,花*声声,龙舟疾驶中泼啊,洒呀,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幸福哇,──。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4、朗读全文。

三、总结,延伸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

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

一、导入

听着这旋律优美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看着这几个词语,(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回忆起了什么?(生)

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闹欢快吧!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二小节,想一想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一说你对泼水节的看法。

3、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4、你看到了什么?(生)

(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有很多人在相互泼水)

5、(1)请学生表演灌和泼。你觉得人们泼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里体会出人们的欢乐来的?(互相追赶、灌、泼)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指导读出欢乐:泼得再用力点!泼得再开心点!)让我们边泼边读,体会一下那欢乐的场面。

(2)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录象中有很多人,那么在课文中你是从哪儿体会出人多的?(老人、小孩、姑娘、小伙、个个、人人)哪个词又表现出人们的欢乐?(乐开了花)

6、看谁把这句话读得最开心。

(出示句子: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自己可以先练一练。请几个学生读,并评价。

7、为了过节人们做了哪些准备呢?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从书中找出句子来,并且做上记你找到了吗?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在位置上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比一比谁来得最早。(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

8、带入情境:小朋友们,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了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小组讨论,模拟情境)

9、师进行采访:

(1)我是源源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觉怎么样?

(3)小姑娘,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你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10、采访回来,我有一个疑问,谁能为我解答?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11、(在学生的回答时相机出示)出示语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12、怎么能不高兴呢?换句话说就是那书上用怎么能不高兴呢?有什么好处呢?(用了反问,高兴的语气就更加强烈了)我们再来高兴地读一读。

1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14、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第三节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

2、出示。读一读。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人们除了泼水,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你们看(课件)

(1)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2)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唱起来,跳起来吧!(孔雀舞)小朋友们,如此开心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生)你们的心情可以用书上的哪句来表达呢?(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3)你能把你的快乐,你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

四、指导背诵。

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伴着音乐,来练习朗诵这篇课文配音乐

(齐诵)

五、拓展延伸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在小组里面交流你收集的资料。大组交流。

六、练写祝愿的话。

我们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那么在傣族*欢度泼水节的时候,你想怎么向傣族*祝贺呢?请你把对傣族*的祝愿写在卡纸上,并在小组内交流。再大组交流。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傣族*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在摘抄好词佳句和练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们和总理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体会傣族*和周总理心连心。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

⑴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错的字并且多读几遍。

⑵指名读(中等生、差生)。

⑶齐读。

⑷标一标。

2、复习课文: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特别高兴,是因为______。是呀,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还做了精心的准备。让我们带满腔的热情再来读一读一二三自然段。

(齐读)

二、学习第四、五段

学习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头巾,笑容满面的来到人群中。

1、看图说话,感知情境:

师:看,和蔼可亲的周总理满面笑容地来了,他走到傣族*中间来了(出示图),这就是当时周总理和傣族*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当时的周总理是怎样子的

(观察穿着和表情)

3、作者也把周总理当时的样子用文字给他描画出来了。请你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一想: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一些地方看出来

三、品词析句,促进感悟

其实不仅仅总理的穿着让人们感觉到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他的可亲可敬。读一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这样的句子:

1、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一起跳舞。

⑴从哪些地方你能感觉到总理的可亲可敬

⑵出示资料,自由读。

⑶有没有和他一样找了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和他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完了之后,还有没有补充的

⑷带着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⑴简单介绍泼水节。

⑵启发想像,进行写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交流。

3、如果你是傣族*,你当时得到了总理的祝福,你会怎么样

四、感情的升华,朗读6~8

师:是呀,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能得到总理的祝福是多么让人激动与兴奋的事!谁能用朗读把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五、作业练习

1、再次感受周总理与人们的深厚情义。

2、学了这篇课文周老师也特别激动,同学们可以再去读读这篇课文,把课文中觉得特别让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多读几遍,甚至可以把背下来。

六、附作业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傣族*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在摘抄好词佳句和练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们和总理心连心。

1、复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

⑵指名读(中等生、差生)。

2、复习课文:

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特别高兴,是因为______。是呀,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还做了精心的准备。让我们带满腔的热情再来读一读一二三自然段。

(齐读)

1、看图说话,感知情境:

师:看,和蔼可亲的周总理满面笑容地来了,他走到傣族*中间来了(出示图),这就是当时周总理和傣族*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当时的周总理是怎样子的?

(观察穿着和表情)

3、作者也把周总理当时的样子用文字给他描画出来了。请你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一想:你觉得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一些地方看出来?

1、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一起跳舞。

⑴从哪些地方你能感觉到总理的可亲可敬?

⑶有没有和他一样找了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和他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完了之后,还有没有补充的?

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傣族*,你当时得到了总理的祝福,你会怎么样?

四、感情的升华,朗读6~8

师:是呀,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能得到总理的祝福是多么让人激动与兴奋的事!谁能用朗读把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1、再次感受周总理与人们的深厚情义。

2、学了这篇课文周老师也特别激动,同学们可以再去读读这篇课文,把课文中觉得特别让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多读几遍,甚至可以把背下来。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习课文3-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周总理和傣族*过泼水节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总理和傣族*心连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写生字。

1、引导学生入情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总理和傣族*的浓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驶、串、贵、闭,正确规范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师: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一一高兴。

3、师:傣族*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

二、图文结合,拨动情弦

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指名反馈。

3、出示cai,

师描述图意。

①、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

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什么词?练读笑容满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5、周总理呢?cai,出示句子。(自由读)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载歌载舞什么意思?

6、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7、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师生律动)

8、让我们留住这幸福的时刻,(全班读)。

9、和总理在一起,能不幸福?能不令人难忘吗?

10、(齐读)

多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三、创设情境,会文悟情

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师小结:原来过泼水节是他们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

①、cai显示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②、人们为什么这么欢迎周总理?

③、cai显示总理图片资料,师深情描述。

④、人们欢呼什么?祝福什么?(相应指导感情诵读)

4、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泼水的呢?(板:周总理)

①、自由读,指名反馈。

②、cai显示句子,介绍银碗、柏树枝含义。

③、谁收了总理的祝福?(指名读)。

④、不光我们收至打,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⑤、我们的爷爷奶奶也收到了祝福。(分组读)

5、有两个人特别幸运,谁呀?〔分角*读)

6、(cai)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练读)

7、难怪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相应指导感清诵读)。

8、(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9、周总理热爱*,*敬爱周总理。周总理和傣族*心连心(完成板书)。

10、感情朗读第五段

四、*导读,升华主题。

1、读中升华:

师:47年过去了,傣族*依然清楚的记得,身穿傣族衣服,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的周总理。(全班读)

师:傣族*不会忘记给他们送去祝福的周总理。(齐读)

师:傣族*永远不会忘记深深爱着他们的周总理。(再读)

五、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收集有关周总理的其他故事。

六、指导写字。

1、出示驶、串、闭、贵怎么记住它们呀?

2、师范写贵字。

3、学生练写。

七、板书设计:

8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音乐《爱我中华》、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泼水节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5、读后,你一定想问:

周总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知道有关周总理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瞧!傣族*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

(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诉我,你们还有疑虑,能告诉我吗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7、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想请你们帮助解答,书上有欢乐的鼓点在那种场面可能还会有欢乐的什么呢地毯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1、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2、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1、多么热闹、多么难忘的场面啊!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下面三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不同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

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句话,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傣族*与总理的深厚友谊,那份友谊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你一定感慨万千,快吧你的心理话对大家说说吧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自由读第三段。

⑵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学生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学生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出示要求认识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字型。

⑵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THE END
1.一年级语文上册动词填空,让孩子做一做!( )碗,衣服 ( )玻璃 ( )秋千 ( )水 ( )棋,象棋 ( )事情 ( )图画,地图 ( )报纸,电视 ( )雪景 ( )大雪 ( )课文 ( )雪人 ( )球,电话,电脑, 篇幅有限,完整版添加严老师微信免费领取!!! zi 资 liao 料 ling 领 qu 取 特别注明:一到六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UwOTI5Nw==&mid=2247563321&idx=4&sn=4860a596ac8622dd7f3047cdcddcd812&chksm=9e6d6a13ee14786d5188444755c980c816fff6e6e396f120017b6b2b8cf8f7c850a5e3e0f415&scene=27
2.初中各年级单元重点词汇词性转换及填空检测汇总:人教版八年级下册like v.喜欢prep.像——___ v.不喜欢——___ prep.不像——___adj.可能的——___adj.不可能的 home n.家——___adj.无家可归的 possible adj.可能的——___adj.不可能的——___adv.可能地 easy adj.容易的,简单的——___adv.容易地,简单地 normal adj.正常的——___adj.异常的 Unithttps://www.jianshu.com/p/275af710c9ca
3.人教版中考一轮复习重点单词短语背诵版+默写版Day+15.docx中考一轮复习单词背诵版Day151.kitchenn.厨房*inthekitchen在厨房里2.kiten.风筝*flyakite/kites放风筝3.kneen.膝;膝盖;膝关节4.knifen.(pl.knives)刀5.knockv.敲;敲打;碰撞;击n.敲击声;敲击*knockat/onthedoor敲门6.knowv.知道;了解(2018.78)*knowabout知道;了解7.knowledgen.知识;学问8.kungfun.功夫(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764145.html
4.2023③根据表格,尝试自己查字典,并填好相关信息。 要查的字 部首 部首页码 除去部首有几画 字的 页码 读音 组词 亏申丹 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看看谁是查字典达人 贝马专必 比比谁最先用部首查字法找到它们。并说出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雾把大海藏了起来。 读一读,说说从哪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4/5030104100010314.shtm
5.感悟文本情感(精雅篇)三、“银碗”和“柏树枝” “总理泼水祝福”的情节中,许多老师重点抓“一手……一手……”及动词“端、蘸”进行教学,同时想象“总理在泼水时会向傣族人民祝福些什么”,而忽视了文本中有很深用意的两个词“银碗”和“柏树枝”。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除邪气”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zm0h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