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2)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鹜。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A.从而不管失之
B.进而尽管有失
C.进而尽管失之
D.从而不管有失
2.下面各句中介词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C.客场作战的广东队在伤停补时阶段,抓住对方的一个失误头球建功,进而以1∶0艰难战胜对手。
D.今年要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DA项“从……里”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这两个字;B项应在句首加上“从”;C项进球与赢得比赛不应是递进关系,“进而”改为“从而”。
3.下列加点的连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无论是选材和主题,都极具匠心。
B.不久,小王和小李及其几个朋友也被叫了去。
C.怎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决定去或者不去
D.河南是小麦、棉花以及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区之一。
解析:DA项“和”应改为“或”“还是”,因为“和”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而A句所提供的是一种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连词与“无论”搭配使用,表示普遍性;B项“及其”应改为“及”,因为“及”连接的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它所连接的各项之间通常有主次、轻重、前后之分;C项“或者”应改为“还是”,因为连词“还是”或“或者”虽然都表示选择,但用法不同。“还是”可以用于疑问句中,含疑问语气;“或者”只表选择不表疑问。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老将军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终于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牛棚里。
B.辩证唯物论者并不反对把个别问题从历史的大联系中抽出来,做精细而深入的研究,相反,他提倡这样的研究。
C.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或取消作业。
D.晚饭后我去找他,他不在,恰好在球场碰上了他。
解析:CA项“终于”与“最终”都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但“终于”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合语境。依照B句我们可以另造一个句子:“他不反对这样做,他提倡这样做。”显然前后分句间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B项宜用“而且”。D项“恰好”侧重表示“正好、正合适”,这里宜用“恰巧”,表示偶然的巧合。
5.填入下句横线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是她的秀颜,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伸向腹部的曲线,是她的脊背,你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
A.无论还是或不管
B.除非只要只要无论
C.无论无论无论无论
D.如果只要只要就不管
解析:A本题中前三个分句构成一个层次,具有列举性质。与下面一个层次中的“哪儿”呼应。其中又分两层:“秀颜”为一小层,“曲线”和“脊背”为一小层。第一小层为条件关系,第二小层为选择关系。B项显然不符合“条件”和“选择”关系的要求。C项没有显示层次,代入第三个横线处“无论是她的脊背”也不能成句。D项使用假设关系与语意的表达相距甚远。只有A项能体现句与句之间的合理关系。
课案训练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人失业,连华尔街许多金融精英都不得不重新就业,甚至降低身价,去从事他们原来的职业。
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心灵的相通,是真诚的,是脱却世俗的升华,是信任理解的体现,是生生死死的相随相依。
③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这固然不错,但物欲怎样膨胀,作为一个企业,不应该丧失起码的社会良知。
A.鄙视赋予纵然/也B.蔑视付与纵然/也
C.蔑视赋予无论/都D.鄙视付与无论/都
解析:D①“鄙视”意为“轻视,看不起”;“蔑视”意为“轻视,小看”,搭配对象一般是人不是物。②“赋予”一般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是特殊用法;“付与”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③“纵然/也”表示让步假设关系;“无论/都”表示条件关系。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懂得很多好道理,未必真有用处,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如果那么无论都就
B.如果那么即使也因为
C.因为所以无论都因为
D.因为所以即使也就
解析:B此题主要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此句为一假设复句,故可排除C、D;“懂得很多好道理”与前面表示的是让步假设关系,用“即使”,故可排除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B.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D.修长的竹叶经风吹拂,那哗哗的声音,使人沉醉欲眠,在阳光的照拂下,尽管不闪光,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也令人陶醉。
解析:AB项改为“而且”;C项改为“就”;D项是假设关系,非条件关系。“尽管”改为“即使”或“纵使”“纵令”均可。
4.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②却是③更④但⑤随着
解析:注意虚词的语气,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分析时要明确“总要”的强调作用,“却是”“但”的转折作用,“更”的递进作用等。
答案:①(总要)夹上②(却是)白字连篇
③(更)应该④(但)同时⑤(随着)中国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中秋以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乡土成为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②绿色GDP尚未获得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目前有少数省份要求退出试点,它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③各种美食之间,常常相冲相撞。如果将这些相冲撞的食物同食,不会得到美的享受,会损害身体。
A.情节核算不但而且
B.情结核算不但反而
C.情结合算不但反而
D.情节合算不但而且
解析:B“情节”指事情发展的具体经过;罪行或错误的具体情况;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经常凝聚在心中的某种感情。①句应选后者。“核算”指核查计算;“合算”指考虑、计算。②句应选前者。“不但……而且”“不但……反而”都表示递进关系,“不但……反而”有转折意,③句应选“不但……反而”。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理论是有层次的,判定理论层次的高低,根据理论应用了多少概念,根据理论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根据这一理论是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A.只是不是而是还
B.因为要还要更要
C.所以或者是或者是或者是
D.但不是也不是而是
解析:D解答此类题目必须理清句子的结构层次。在分析推断句子的意思关系时,不能从局部入手,而应先通读所供文字,把握全段内容,从宏观入手,在此基础上选填关联词语就可靠得多了。通读本题可以推知,一、二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末句与前两句之间是正、反关系的并列关系,唯有用“不是……也不是……而是”连接最为连贯达意。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