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4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

A.加权算术平均法

B.首末折半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答案】C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3.下列对时点数列特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取得,是通过一次性调查登记而来的

【答案】A

【解析】A项,时点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答案】D

5.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解析】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首末折半法,其计算公式为:

6.设(甲)代表时期数列;(乙)代表时点数列;(丙)代表加权算术平均数;(丁)代表“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数。现已知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求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则该数列属于______,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______。()

A.甲;丙

B.乙;丙

C.甲;乙

D.乙;丁

7.某银行1月1日至1月813平均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9日至1月2113平均存款余额为108万元,1月22日-1月31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19万元,则1月份平均存款余额为()万元。

A.(102/2+108+119/2)÷2

B.(102/2+108+119/2)÷3

C.(102×8+108×13+11.9×10)÷31

D.(102+108+119)÷3

【解析】此题为分组资料的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因此1月份平均存款余额为:=(102×8+108×13+119×10)÷31=110(万元)。

8.几何平均数所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数值大小()。

A.不受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的影响

B.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C.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几何平均法计算公式为:,其中X为环比发展速度;R为总速度。因为R的大小仅取决于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故几何平均数所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数值大小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9.已知某企业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人、295人、293人和301人,则该企业=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290+295+293+301)/4

B.(290+295+293)/3

C.(290/2+295+293+301/2)/(4-1)

D.(290/2+295+293+301/2)/4

10.以1976年为基期,2009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次方。

A.33

B.32

C.31

D.30

【解析】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其中n为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题中,n=2009-1976=33,所以平均发展速度应开33次方。

1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做结论

【解析】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题中,由于年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处于分母位置的前一期水平逐年增大,逐期增长量不变,故产品的环比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小。

12.某公司将现金10000元投资债券,投入本金每年可获得15%的利率,按复利计算,三年后本息总和将为()元。

A.14500

B.14854.38

C.15208.75

D.15917.5

【解析】三年后本息总和=10000×(1+15%)3=15208.75(元)。

13.若2004年到200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1.76%,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1.9%,则()。

A.2008年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1.45%

B.2008年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0.14%

C.2008年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0.129%

D.2008年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1.34%

【解析】设2004年的水平为a0,2007年的水平为a3,2008年的水平为a4,根据题意可知,故2008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增长速度=发展速度。

1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

B.102%×105%×108%×107%

C.2%×5%×8%×7%

D.(2%×5%×8%×7%)-1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1+2%)×(1+5%)×(1+8%)×(1+7%)-1=(102%×105%×108%×107%)-1。

15.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

A.13%

B.13.19%

C.14.10%

D.17.81%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1+10%)×(1-2%)×(1+5%)-1=13.19%。

二、多项选择题

A.总体范围不一致的数字资料

B.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数字资料

C.抽样调查所得到的数字资料

D.计算单位不一致的数字资料

E.通过连续登记加总而得的数字资料

【答案】BCE

2.下列选项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量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答案】BC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

A.年末职工人数数列

B.年出生的婴儿数数列

C.年国家黄金储备额数列

D.年平均工资数列

E.月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数列

【答案】ACDE

B.为计算一系列动态分析指标提供依据

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反应现象的普遍程度、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

E.为统计预测提供资料

【答案】ABE

B.总体范围要可比

C.经济内容要可比

D.计算方法要可比

E.计量单位、计算价格要统一

【答案】ABCDE

7.下列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ABDE

8.定基增长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途径求得()

A.由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求得

B.由定基发展速度减1求得

C.由平均发展水平除以最初水平再减1求得

D.由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求得

E.由平均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再乘以逐期增长量项数求得

【答案】BDE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的基本计算公式为:①定基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最初水平;②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因此B、D项正确;E项,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则由平均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再乘以逐期增长量项数的结果为:逐期增长量之和/最初水平=累计增长量/最初水平,即基本公式①,因此E项也可以用来计算定基增长速度。

9.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解析】C项,相邻的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对应期的逐期增长量。

三、判断题

1.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答案】√

3.由两个时期数列的对应项对比而产生的新数列仍然是时期数列。()

【答案】×

【解析】发展水平一般是指总量指标,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6.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现的速度分析指标。()

7.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解析】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①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②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8.只有增长速度大于100%才能说明事物的变动是增长的。()

【解析】增长速度大于0就能说明事物的变动是增长的。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A.与总体范围无关

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

【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

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A.价值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实物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它能够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经济现象的数量过渡到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

6.某厂总产值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上年提高了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A.4%/

B%/4%

C.(104%/108%)-1

D.(108%/104%)-1

【解析】在提高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4%)/(100%+8%)×100%=104%/108%×100%,那么,计划执行提高程度:104%/108%×100%-1。

7.某厂2008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9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5%

B.5.5%

C.15.5%

D.115.5%

【解析】在提高率形式时,实际的提高率=(231-200)/200×100%=15.5%,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5%)/(100%+10%)×100%=105%,那么,超额完成程度=105%-1=5%。

8.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为计划单位生产成本的()。

A.97.9%

B.98.2%

C.102.3%

D.140%

【解析】在降低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降低率)/(100%-计降低率)×100%:(100%-7%)/(100%-5%)×100%=97.9%,即比计划超额降低了(1-97.9%)=2.1%。

9.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解析】对于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结果的评价,因指标的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①对于愈高愈好的正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②对于愈低愈好的逆指标,计算结果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A项,“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为正指标,大于100%,意味着超额完成计划3.5%;B、C、D项中各项指标为逆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意味着没有完成计划。

10.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解析】水平法是长期计划任务中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因此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项,累计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11.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产值资金占用率

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

【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志将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将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题中,净产值属于总产值的一部分,故B项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2.结构相对数一般以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

A.只能是总体单位数

B.只能是总体的标志值

C.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的标志值

D.只能是时期指标

【解析】结构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指标,可以是总体单位总量,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总量。例如,2004年某地区企业单位数中,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54.3%,第三产业占35.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16.2%,第二产业占61.7%,第三产业占22.1%。

13.两个地区小康水平综合得分对比,属于()。

A.动态相对指标

B.总平均数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解析】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一般用倍数表示。题中两个地区小康水平综合得分对比,属于比较相对指标。

14.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06.7:100,这个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解析】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内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题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均属总人口的一部分,它们对比得到的综合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

15.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6.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职工,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老员工的工资水平高于新员工的工资水平,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

A.降低

B.不变

C.提高

D.无法判断

【解析】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取决于次数和标志值,当标志值较大的组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就会趋向较大的组的数值;当标志值较小的组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就要趋向较小的组的数值。题中,青年职工的次数变大,但是标志值较小,故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降低。

17.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项数值,则采用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解析】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基本公式的'分母项数值,则直接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项数值,则须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

18.下列关于几何平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列

B.适用于具有等差或近似等差关系的数列

C.几何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大

D.几何平均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解析】B项,因为几何平均数的应用范围较窄,它主要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列;C、D项,因为几何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

19.比较各种平均数可知,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解析】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均受极端值影响,但是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要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众数和中位数是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20.假定某人5个月的收入分别是180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8800元,反映其收入一般水平应该采用()。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调和平均数

【解析】题中,存在极端值8800元,故适合采用众数,因为众数不受极端值得影响,而简单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均受极端值的影响。

21.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下列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的是()。

A.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22.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解析】标准差是绝对数变异指标,其数值大小与标志值绝对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当两总体平均数相等时,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差;标准差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好。当两总体平均数不相等时,不能利用标准差直接比较,而应该计算变异系数。

23.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

B.平均值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解析】全距(极差)是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由于全距仅取决于两端的极端数值,所以它最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2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意义不同

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

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解析】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数学处理方法不同。平均差是用绝对值消除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正负值问题,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各个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的正负值。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

1.总量指标的作用有()。

A.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

B.用来反映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趋势

C.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D.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E.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协调性和均衡性

【答案】ACD

【解析】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的作用有:①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②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③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2.下列统计指标为总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流动资金余额

C.人口密度

D.职工人数

E.人均国民收入

【答案】ABD

【解析】总量指标是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指标是质量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题中A、B、D项的具体数值表现为绝对数,故属于总量指标;C、E项的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故属于相对指标。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出生数

C.某农场每年年末拖拉机台数

D.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E.某城市在校生人数

4.逐年扩大的粮食播种面积和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

A.都是时点指标

B.都是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E.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

【答案】BE

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无名数

C.有名数

D.平均数

E.抽样数

【解析】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①无名数,它是一种抽象化的无量纲数,如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②有名数,它是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与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同时使用,是一种复合单位,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动力装备程度用千瓦/人表示等。

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E.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志将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将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题中,A、C、D项属于结构相对指标;B项属于动态相对指标;E项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同类指标的对比

B.不同时期的比较

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实际水平对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答案】ADE

【解析】B项适合采用动态相对指标;C项适合采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8.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有()。

A.某厂工人中,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比例是2:3

B.2009年甲地人均粮食产量是乙地的1.5倍

C.出生婴儿中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05:100

D.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

E.2008年某国农轻重比例是28:38:34

【答案】ACE

【解析】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内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题中,A、C、E项属于比例相对指标;B项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故属于比较相对指标;D项是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故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某市医院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

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

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

D.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

E.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答案】ABC

【解析】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题中,A、B、C项属于强度相对指标;D项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故属于比较相对指标;E项是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故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0.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答案】BCD

11.相对指标中,由两个不同的总体的数值进行对比的有()。

A.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答案】DE

【解析】A、B、C项的分子与分母均来自同一总体;D项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总体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E项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体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

12.经调查得知某地区每千人拥有病床位为1.2张,这一指标属于()。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D.数量指标

【解析】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题中,每千人拥有病床位为1.2张属于强度相对指标,也属于相对指标和质量指标。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受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

A.当标志值比较大且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B.当标志值较小且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C.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D.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E.当各个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对平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解析】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取决于各组的标志值和次数。当标志值较大的组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就会趋向较大的组的数值;当标志值较小的组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就要趋向较小的组的数值;当各个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加权算术平均数变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对平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1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15.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E.中位数

【答案】BD

16.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解析】中位数是指将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顷序排列,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标志值;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中位数和众数均是位置平均数,故不受极端值影响。

17.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是()。

A.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

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用分段速度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E.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答案】ABCE

18.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这是因为()。

A.平均数不一致

B.标准差不一致

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

【答案】AC

【解析】标准差是反映标志变异的绝对指标,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标志值的离散程度,还取决于数列水平的高低,并且这些指标都有计量单位,因此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应计算相应的变异系数,以相对数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以下为总体参数的是()A、样本均值B、样本方差C、样本比例D、总体均值

正确答案:D

以下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资金占用率

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C、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男性人口数对女性人口数之比

正确答案:C

统计法律在统计法律制度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规章的依据,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及统计规章均不得与统计法律相抵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根本模式包括()等主要环节。

A、推断总体

B、指标比照

C、发现问题

D、找出原因

E、提出对策

正确答案:BCDE

现有某公司各年从业人员总人数以及其中各个组成局部的人数资料,想要绘制统计图反映总人数及各组成局部结构在各年间的变化情况,适于选择()。

A、单式条形图

B、复式分段条形图

C、不等长单式分段条形图或不等圆结构图

D、非字形条形图

某企业编制了一张各生产车间全部技术工人的分组表。请答复81~85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第81题这张表是一张()分组表。

A、单向复合

B、并列式简单

C、双向复合

D、单一式简单

某商品销售额本年同上年相比没有变化,而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

THE END
1.粮油仓储管理员(三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pdf粮油仓储管理员(三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粮权()O A、中储粮集团公司 B、有关省份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 C、国务院 D、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参考答案:C 2.租赁库点及周边()内无易燃、易爆、毒害危险品和污染源。 A、1000米 B、500米 C、400米 D、300米 参考答案:A 3.主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31/6051213052011020.shtm
2.食品行业技能鉴定考试:粮油保管员试题及答案(每日一练)1、单项选择题 根据仓房类型、风网布置、设备条件、粮食种类、粮堆体积、冷却作业要求等,确定谷物冷却机在仓房的通风()及使用数量。 A、位置 B、部位 C、方法 D、形式点击查看答案2、单项选择题 在通风进风口盖板密闭时,采用()形式没有考虑操作的简便性。 http://www.91exam.org/exam/87-4550/4550340.html
3.粮油检验员技能竞赛试题(带答案)(通用7篇)粮油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括号中。每题1.5分,满分30分) 1、我国现行稻谷质量标准规定,一等粳稻谷的整精米率应≥(B)。 A、60% B、61% C、55% D、没有要求 2、红色小麦中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应≥((D)。 A、60% B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gq64s8f.html
4.节约粮食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2科技(正确答案) 增产(正确答案) 进口(正确答案) 节约 29.粮食消费观是粮食精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粮食消费起引导作用的是()。 价值取向(正确答案) 生活理念(正确答案) 审美意识 平抑市场粮价 30.我国倡导光盘行动的宗旨是()。 餐厅不多点(正确答案)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becf5b85917e46f1be3930b501981b04
5.中学生卫生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6篇(全文)中小学生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题及答案(3) 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B) 1、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被称为生命的基础。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矿物质 (D) 2、指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饮食习惯? A、为节约时间,可以不吃早餐 B、边吃饭边喝水 C、剧烈运动后喝大量水 D、吃饭时细嚼慢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02ddbay.html
6.爱粮节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pdf文档介绍:该【爱粮节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爱粮节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https://m.taodocs.com/p-1069423827.html
7.农业农村知识大全及答案,农业农村知识大全及答案 本文简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者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将所选项字母标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5分,每小题1分)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https://www.3-v.net/zs-35-36-5115-zf.html
8.农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与解析农学概论试题库 农业专业知识考试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种子指作物生产上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或植物学上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3、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154343
9.2022仓库保管员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3)试题答案:D 3、按照用途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四种,仓库的常用的主要是()。(单选题) A. 普通游戏标卡尺 B. 高度游标卡尺 C. 深度游标卡尺 D. 齿形游标卡尺 试题答案:A 4、对物流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单选题) A. 节约物流服务成本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930059_1126668463.html
10.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强化模拟题4第1页:《基础知识》强化模拟题 第2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 试题答案:AD 审稿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时的审稿制度。根据1994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规定,凡是选题需要进行专项报批的,其稿件也必须按规定送交国家有关部门审读,出版单位必须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另一种https://www.wangxiao.cn/cbzg/2768410_2.html
11.国家粮食局公布《粮食流通管理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标准答案国家粮食局公布《粮食流通管理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标准答案 国家粮食局公布《粮食流通管理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标准答案https://www.lswz.gov.cn/html/tzgg/2018-06/12/content_215970.shtml
12.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及答案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及答案免费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及答案_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及答案免费 一、单选题: 1. 烹饪中最基本的四大类原料是( )。 A. 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 B. 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 C. 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海鲜 D. 蔬菜、水果、水产、调料 正确答案是 B. 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https://coffee.cn/xican/post/314780.html
13.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经济类)真题及答案.pdf2021年11月17日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经济类)真题及答案 一、专业知识。根据题目要求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下列政策安排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https://doc.mbalib.com/view/76a54dd4839a28dc856fc4e16d3d03c2.html
14.中式烹调师高级理论知识试题莱芜技师学院中式烹调师高级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344题。) 1. 距今55万年左右,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的( )已经会用火。 A、元谋人 B、北京猿人 C、河姆渡人 D、磁山人 2. 从夏朝起,农业比原始社会有了很大发展,进入( )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名菜“八珍”。 A、夏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https://www.lwjsxy.com/a/jpkc/pengdiaojishu/jinenjiandingtimu/2018/0803/455.html
15.2022粮食知识竞赛题库粮食法规知识竞赛题库试题解释(07.23)答案和必典考网发布2022粮食知识竞赛题库粮食法规知识竞赛题库试题解释(07.23)的答案和解析,更多粮食法规知识竞赛题库的答案解析请访问必典考网卫生职称考试频道。https://www.51bdks.net/view/6v9j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