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的散文:纪念袁隆平,从节约粮食开始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5.26

2021年5月22日,是举国上下悲恸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离世,享年91岁。人们用各种方式追悼这位共和国脊梁。

当端起饭碗,看着热腾腾的白米饭,不禁泪如泉涌。袁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念,还有警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饥饿的日子我们并不陌生,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挨饿的经历,但多多少少都会从祖辈父辈那里有所耳闻。有证可查,一九四二年河南大饥荒饿死300万人,中原大地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粮食短缺,几乎所有人都在忍饥挨饿,能够吃饱饭是人们的最高理想。以至于人们见面打招呼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在高粱刚刚吐穗儿,玉米刚刚打包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青黄不接的季节,家家柜里都没有多少粮食。时常见奶奶在米里加上多半野菜熬成粥。还见大人们吃过炒糠疙瘩(用米糠拌上水炒成的东西),这样的饭大人不让孩子吃,看着一个个疙疙瘩瘩的小球球,好奇地放进嘴里,原来那东西那么拉嗓子,根本咽不下去。过些时日,看见大人们脸色苍白,全身浮肿。即使现在,还有很多非洲人民食不果腹,仍旧饱受饥饿之苦。

为了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国家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是杂交水稻的不断改进,由1958年亩产400公斤到2017年亩产1150公斤,仅仅六十年,水稻产量整整翻了3倍。从靠天吃饭到“遇荒年不挨饿”,从不够吃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袁老付出了毕生精力。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随之而来的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多。比如,网络直播里的“大胃王”吃了很多,直播结束再催吐,靠着弄虚作假哗众取宠;三个人吃饭要点五六个菜和一大盘米饭,酒足饭饱之后,还有一半饭菜剩在餐桌上,不打包带走,最后变成垃圾倒掉了;我们的冰箱,每隔几天就要清理出一部分因为过量采买而腐烂变质要扔掉的饭菜。在一些单位和学校食堂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

粮食从生产、储藏、运输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浪费。据《人民网》2014年统计报告,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700亿斤以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在1000亿斤左右,大约相当于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此外,餐饮环节的浪费大概在300亿斤左右,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多么痛心疾首的数字,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如果我们把浪费的粮食给挨饿的人们,那世界上可能就没有饥饿了。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很多人会问,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何还要提倡节约?纵观全球,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可能会出现天灾。就拿新冠肺炎疫情来说,谁能预料到会泛滥成灾?水灾、旱灾还有蝗灾,又有谁知道哪天会从天而降?

我国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国树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就是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国现在粮食年年丰收,看起来供应很丰富,但中国的食物资源远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才有了现在餐餐都可以吃上大米饭的好日子。“大米干饭炖猪肉”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美食标配,如今我们实现了。

前几天去饭店吃饭,点餐的时候,服务员主动介绍本店的菜量,并根据就餐人数为我们提供了用餐数量,最后还加上一句,不够吃再点,也很方便的。多么贴心的服务,避免了顾客因为不了解菜量而盲目点餐,当场好几个人为这个服务员竖起了大拇指。

珍惜粮食从幼儿教育开始,家长首先做好表率,在家里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饭菜。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校也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品格。

民以食为天。袁老说,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袁老说,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可能不知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记者说,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会再次出现。袁老肯定地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为了让我们能吃饱饭,袁老几乎把一生都浸泡在稻田里,他的汗水几乎滴遍了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今他老人家走了,我想,最好的纪念方式应该是节约粮食,不让他老人家的汗水白流。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每个人都要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用餐意识,适当点餐、科学用餐,不攀比消费。

尊重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在悲伤的同时,我想说,袁老,一路走好,请您放心,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杂交稻覆盖全球,禾下乘凉梦。

THE END
1.从粮田到餐桌:中国粮食史话与袁隆平的贡献然而,在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之前,你知道中国人是如何种植出优质的粮食的吗?为什么说对粮食的敬重和对土地的敬畏,早已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呢? 在《中国食物:粮食史话》这本书中,作者就给读者清楚的讲述了关于中国粮食的历史。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从中解了到粮食对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性,还了解https://www.jianshu.com/p/32c2c60df052
2.融媒对话丨谷守贤:与袁隆平相识的岁月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天津宁河,有一位名叫谷守贤的老人,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与稻谷有着不解之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来天津考察小站稻,谷守贤陪同过很多次。袁隆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谷守贤水稻育种前行路。他坚守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A4NDc3MA==&mid=2656238193&idx=1&sn=67abf3f0318f8fa590d42fafe18e871a&chksm=852b9c9da0a2d2d22d91076174f9257fb0b2a31a5e502b1c4b38b3c8bef3055206ddabe73721&scene=27
3.袁隆平去世悼念文案合集23.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缅怀 25. 先生千古,学生定当报效祖国 26. 怀念袁隆平的说说 愿逝者一路走好的句子 27. 谢谢您的努力!谢谢您的付出!谢谢您的大爱!一路走好 28.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29. 真的要节约粮食啊,你浪费的粮食,是有个人用一辈子殚精竭虑为你https://cdxzywx.cn/qu/gsyl/lzyl/5999.html
4.袁隆平节约粮食图片袁隆平节约粮食图片素材免费下载千库网为设计者提供袁隆平节约粮食素材大全,为您省却袁隆平节约粮食图片素材搜索时间,这里有海量袁隆平节约粮食素材图片供您下载使用,本次搜索千库网为您找到106张素材https://m.588ku.com/image/95201483.html
5.袁隆平节约粮食作文素材7篇.docx袁隆平节约粮食作文素材7篇.docx 5页VIP内容提供方:ll8903 大小:17.14 KB 字数:约2.49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10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4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袁隆平节约粮食作文素材7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07/8135106135004115.shtm
6.纪念袁隆平——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https://www.meipian.cn/3m3jkvzz
7.节约粮食袁隆平手抄报节约粮食手抄报节约粮食袁隆平手抄报 节约粮食手抄报 幼儿园的节约粮食手抄报. 郭丽 摄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720830.html
8.今天袁隆平90岁了,节约粮食是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是袁隆平农历90岁生日 网友们纷纷为袁隆平送上生日祝福 “下田最快乐”的“工作狂”袁老 在生日前一天 特地来到光顾了17年的理发店 还说理发后的自己 “又年轻了5岁” 新晋“90”后愿望只和粮食有关 说自己handsome的袁老 一直做着帅气的事 怀着帅气的梦想 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NIUlR5yrWKvCNNuespUq200827
9.#委员建议将袁隆平逝世日设为全国节约粮食来自K9#委员建议将袁隆平逝世日设为全国节约粮食日# 我支持将5.22设为全国节约粮食日[心] https://weibo.com/6619156512/Kh7uJEauX
10.节约粮食海报节约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怀念!袁隆平院士逝世后,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5月22日设为“全国节约粮食日”。一组节约粮食的公益海报被分享,倡导大家珍惜食物,用实际行动缅怀袁隆平院士。联合国报告显示,疫情导致全球粮食危机加剧,更多人面临饥饿。节约粮食,刻不容缓。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WHLin22/article/details/117252022
11.为什么要节约粮食?袁隆平说:“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为什么要节约粮食?袁隆平说:“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一部分,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了,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少,18亿亩红线但是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能够种水稻的,将近2亿亩,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了,之前增加一亿亩耕地是个什么概念呢,多养活一亿人口。土壤修复前景广大!全部http://guba.sina.cn/view_376_207016.html
12.缅怀袁隆平:从节约粮食开始 9月7日,是袁隆平诞生的92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许多人在网上自发地缅怀他:“一稻济世,万家粮食,致敬袁老!”“稻菽千重浪,禾下好乘凉,我们一定好好吃饭。” 在湖南长沙,当地村民以水田为纸,秧苗为笔,在600亩彩色水稻田中种出了巨幅袁隆平的画像。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袁老,因为他让我们的粮仓变得满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56379169389340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