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教案集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古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夏日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朗读并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别样的夏天,看你们喜欢老师说的夏天吗。

播放配乐,朗诵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天还不是很热,在一个小池塘里,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竖起耳朵听听有传说中的泉水丁冬声吗没有,也许是流的实在太细了吧。不远处,柳树随着风轻抚水面,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见。好是这浓密树阴也爱上了晴天午后柔美的风光,放眼望去,几只蜻蜓在露出绿头的荷花投影上嬉戏呢。

这样的夏天美吗有位诗人叫杨万里,只用了个字写了首诗就把这样美的夏天描述了出来,小朋友想学学吗出示古诗《小池》范读一遍。

二、学习古诗。

1、讲解古诗大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的和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似乎爱上了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第一遍,跟读(并指出诗句对应图的位置。)第二遍,跟读(逐字读)。

3、小朋友们读的都非常的好,接下来我有个好注意,这样读太没意思了,我们给他遍上好看的动作读一遍好吗

4、小朋友们都读的非常好,动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诉小朋友,小池还有一首歌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遍,然后我们唱的时候把我们编的动作加上好吗好的,我们先来听一遍。

5、好玩吗接下来有更好玩的'呢,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太简单了,接下来我给小朋友一个任务。把你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给每句诗遍编个动作,老师来指派个小组长负责好不好

好的,现在老师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赶紧摆好动作好不好,我们来比一比那组最快。(可进行两遍)。

6、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们现在来检查下通过刚才的游戏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背这首始了呢

三、拓展活动。

我们在来做个游戏,老师呢给小朋友每人发一张画,但是它没画完,一会小朋友根据这首诗我们再在画上我们还认为要有的东西好不好

小朋友们,觉得这副画把夏天画完了吗,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去外边看看,还有什么,然后回来把他添在我们的画上好吗

一、教学目的:

1、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2、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三、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四、教学准备: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两张、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一盘。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法。

1、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2、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含义。)。

(二)指导学法。

1.抓字眼、明诗意。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

2.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

(2)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3)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3、悟诗情、咏诗句。

(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2)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总结学法。

(再次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1、抓字眼、明诗意。

2、提问题、想诗境。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五)独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布置作业。

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板书设计。

松下问童子,(兴奋)。

言师采药去。

(回答)。

只在此山中,(羡慕)。

云深不知处。(向往)。

(弥漫,缭绕)。

悟诗情咏诗句。

提问题想诗境。

抓字眼明诗意。

目的

要求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亲相爱。

准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容与指导

1、教师与幼儿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在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没有弟弟、妹妹、姐姐、哥哥啊?(有)那你们在一起玩的都好吗?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一首一个弟弟写给哥哥的古诗。

2、教师朗诵古诗。

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煮豆子的.时候把豆茎当作燃料,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着急迫加害于我。(教师以儿化的形式解释给幼儿听。)

4、幼儿学习古诗《七步诗》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教师再次带幼儿朗诵诗歌,让幼儿读准词句。

6、活动总结:小朋友们!学完这首诗歌后,你们觉得诗人在说什么呢?(就是兄弟之间呢不能不团结,要相亲相爱,不做欺负对方,对别人有害的事情。小朋友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做伤害小伙伴的事!)。

7、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

2、欣赏古诗,学习有感情、又起伏的吟诗。

3、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随音乐进行艺术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图片一体机课件贴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带领幼儿唱儿歌《我爱好妈妈》。

2、向幼儿提出问题“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你们为什么爱妈妈呢”?

老师总结:因我们的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也爱妈妈。

二、活动展开

1、结合图片,了解原文大意。

展开

2.打开多媒体,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3.学读古诗。

(1)师:现在老师要把这首诗教给我们的小朋友。——打开原文图片,老师划指(教棍)教读古诗原文。(向幼儿强调原文情感,师:孟郊舍得离开自己的妈妈?当孟郊快要离开妈妈时,他的心情是很所以我们读古诗的时候要用悲伤的语气来读哦。)

(2)结合肢体动作,老师再次教读古诗二遍。(不要忘记标题和作者)

4.朗读游戏

师:通过诗歌我们都知道了,妈妈为了我们很辛苦。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报答妈妈对我们的恩情呢?(引导幼儿回答:给妈妈锤锤背,揉揉肩)

游戏一:给妈妈捶捶背

玩法:全体幼儿先把椅子向后退。请小女生来当妈妈,小女生搬起椅子小脚丫上坐一排。小男生当孩子。站在小女生的后面给“妈妈捶背”。(大家一起边念原文,边游戏)游戏二:给妈妈揉揉肩。

小女生和小男生互换,小女生当宝宝,给“妈妈揉揉肩”。

5.阅读

为幼儿发放古诗课本,幼儿用手指读。教师发放奖励贴纸。激励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结束。

师:今天我们通过古诗《游子吟》的故事。体会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家时,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体贴妈妈。做一个孝顺妈妈的好孩子。今天晚上回到家,大家不要忘记把这首《游子吟》念给我们的妈妈听。老师还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晚上回家为妈妈洗一次脚。并对妈妈说:“妈妈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中班古诗《游子吟》教学教案—王青莲活动名称:《游子吟》活动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懂得感恩父母。2、欣赏古诗,学习有感情、又起伏的吟诗。3、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随音乐进行艺术表演。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图片一体机课…

让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_作文音像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内容。如《家访》、《烈士纪念碑前》等,分别由3-4幅画面的投影片和音乐组成,学生看了后感到有题材可写,教师也感到有内容可教,减少了学生写作时选材的难度,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2.增强形…

标识设计-设计你我的生活生活离不开设计、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一个简单易懂的标识标牌会给人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标识设计和景观设计在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都是在设计人的生活,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喜欢旅游的人常常会有…

和解剂中成药,具有疏泄调和作用,以舒畅气机调和脏腑,治疗少阳病或肝脾、肠胃不和等证。理气剂中成药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治疗气病。气分病包括气虚、气滞、气逆三方面。气虚宜补气,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补气在补益剂中论述)。行气以调…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字卡。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诗兴大发呢,请小朋友自己来编一编。你们编得真好,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卡片)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师解释难解词。

3、跟着卡片,大家练习朗诵一下

4、游戏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5、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附:古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咏柳》古诗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2.了解古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垂柳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小朋友,音乐响起来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吧。播放歌曲《小松树》。

二、新授,学古诗《咏柳》

1、小朋友,美丽的春天来了,在温暖的阳光下,小花、小草、小树都睡醒了。

谁能告诉我,你都知道哪些树的名字(幼儿答:……)

小朋友,你喜欢什么树为什么(幼儿答:……)

老师这里有一些大树的图片,看谁能先叫出他的名字(出示各种树的图片让学生猜)

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听:

播放《柳树姑娘》

柳树,多天真,多漂亮,多逗人喜爱呀!

唐代有个诗人叫贺知章,他也很喜欢柳树,还写了一首诗,赞美柳树姑娘,叫《咏柳》,我们一起听一听。(播放古诗录音)。

三、表演、唱古诗。

1、读诗,师领读,生跟读。

小朋友,我们看着柳树姑娘,和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好不好

1)老师这有一些柳树姑娘的图片。(出示图片)

春天柳树姑娘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指着柳枝问:这是柳树姑娘的什么呀柳树姑娘的`头发往哪个方向长的你觉得柳树枝还像什么(幼儿答:…)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的图片。(出示碧玉、绿丝带与柳树的对比图)小朋友你们猜猜这些绿色的石头是什么碧玉。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个词碧玉和柳树什么地方一样指着图中的绿丝带问:这是什么绿丝带。过去的人也给绿丝带叫做绿丝绦。“绿丝绦”你在哪里听说过这个词绿丝绦和柳树什么地方一样

2、柳树多可爱呀,我们再美美的读一遍《咏柳》。

3、根据《小松树》改编,旧曲新词唱《咏柳》。老师示范,学生跟唱。

老师把《咏柳》变成了一首歌儿,我们一边看着柳树姑娘。一边学歌,好不好

4、创编舞蹈,老师示范,幼儿跟做。

大家唱的可真好,边唱边跳,才更开心,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看谁的动作最优美

5、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跳。

四、手指游戏

又唱又跳大家一定累了,我们坐好吧。一起做个手指游戏放松一下,《大拇指是爸爸》

五、活动延伸,画柳树、贴柳树

小朋友,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的下,柔软的柳枝随风摇呀摇,春天多美好啊。柳树多美呀,谁想来画一画

画大树要先画什么先在桌子上用你的小手试一试。

柳树枝怎么画呢柳树枝上还长了什么

谁到黑板上画一画,画完了就回到座位上。

其他幼儿在座位上画柳树。看谁的柳树姑娘画的又快又美丽

1、分小组来画一画。

小朋友们一边画柳树姑娘,一边听配乐古诗朗读。

2、展示作品,把画贴到黑板上。

大家的柳树姑娘都非常漂亮。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爱护环境,做一个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六、结束。

《咏柳》教学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仙李白有首诗,告诉我们最长的头发有多长,大家能不能猜到?

一、初读知诗意

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首《秋浦歌》是在公元753年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

二、细读解诗句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缘:因为。

个:这样。

秋霜:指白发。

整首诗意思: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三、精读想诗境

这首诗用“白发三千丈”夸张说自己的白发很长,又告诉读者是因为“愁”而生长的.白发,再次对着镜子提问,为什么会有这萧萧白发,进一步强调了“愁”。

四、美读悟诗情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已经五十多的李白,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真的是使人心生白发,鬓染秋霜啊。

五、吟读记诗文

我们在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对于每句的停顿、韵脚、节奏都有一定的体会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下它吧。

活动内容:古诗《悯农》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理解大意;

2、使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幼儿教材

准备一些米和面

一、谈话爱惜粮食

1、提问:小朋友你们每天都吃什么呀?

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观察与体验,区分米和面

(1)、提问: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米都应该珍惜,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教师将书发给幼儿

三、教师有感情的朗读

四、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

2、集体背诵。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

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2)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

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

(1)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

“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

“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

“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朗诵古诗

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这首诗从神态、颜色、香味3方面描写了梅花的特点: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树冒着严寒独自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过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虽仅有20字,却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高洁、坚强的性格。此诗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大班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朗通,感受古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体会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和梅花的特点,知道“凌寒独自开”的寓意。

2.能按照古诗的的律、节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梅花》、古等曲(渔舟唱晚)、“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的作者。

(1)引导幼儿讨论画面内容。

提问:画面中是什么季节?梅花盛开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2)简单介绍古诗的名称、作者。

教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

2.请动儿倾听古诗,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1)教师有感情地朗通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和节奏。

(2)组织幼儿交流、讨论,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提问: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诗突出了梅花的特点?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结合幼儿的.回答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诗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几枝梅花在墙角坚强地挺立着,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

3.鼓励幼儿尝试按节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的律美。

(1)引导幼儿尝试模仿教师朗诵通的的律、节奏,和教师一起看图朗通古诗。

(2)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朗通,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3)组织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配乐等形式进行朗通表演,体会古诗的意境。

(4)组织“小诗人朗通会”,鼓励幼儿大胆朗通古诗。

4.引导幼儿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请幼儿围绕“你认为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为什么”进行讨论、交流,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延伸】

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14页,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小资料

梅的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是5解,或者是5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的梅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只有一层,那么它有很大可能鲇果,它的果子味道酸;如果它的花有两成两层以上,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赏了。梅花有大红、红、白色、黄色等多种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顺色的梅花呢。梅花在百花调本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事受

中班奥尔夫音乐歌唱《小黄鸭合唱队》优质课视频+课件+教案+音乐

1、增进幼儿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古诗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等多种游戏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1——10的数字卡。

2、挂图:一去二三里

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筷子、积木。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1)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2)提问:你们听说过用数字做的诗吗?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1)教师用缓慢的语速朗诵古诗一遍。

提问:你听到诗歌中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叫什么诗?

(2)师出示挂图,再次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借助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1)古诗中有什么景物?

(2)借助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3)引发思考并回答:你对这首诗有什么感觉?

4、教师引领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幼儿回答后,跟念古诗两三遍。

5、教师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1)幼儿跟着教师打节拍念古诗。

(2)师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教师念一句,幼儿接着念一句。

(4)幼儿用筷子或积木敲击节拍,边念边为古诗伴奏。

6、活动延伸:

出示古诗字谱,引出下次活动的内容(认识古诗中的数字)。

教学活动:

游子吟

1、理解故事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

2、感受故事的凝练,能够按照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增进浓厚的爱妈妈的情感。

1、《游子吟》教学挂图、幼儿课本、语言CD。

2、古筝曲、《游子吟》音乐CD。

3、幼儿课本第1册第17页。

1、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或幼儿课本1第17页,以故事形式讲述部分译文,理解母亲对孩子的恩情。

事先提问:图片中有谁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故事。

一一位慈祥的老母亲,手中拿着针线,给准备到外地做事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一些。

2、教师观看教学挂图,请幼儿欣赏、感受古诗的凝练,学说古诗。

(1)观看教学挂图前四句部分,朗诵古诗前四句。

(2)分句提问。请幼儿结合诗句,说一说每句的`意思,并逐句学说古诗前四句。

(3)讨论:故事中这位母亲是位怎样的母亲你是从哪里感觉出来的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母亲。

(4)继续欣赏挂图。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意思教师重点讲解译文,并朗诵古诗后两句,幼儿逐句学说。

讲解:小草应为有了春天阳光的照射,才能发芽长大,但小草却很难报答阳光的恩情。儿子也在母亲的照顾下长大成人,做儿子的又怎样才能报答母亲那深深的恩情呢

(5)介绍古诗名称、作者。

3、学习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1)播放语言CD,请幼儿完整欣赏。

(2)教师完整朗诵,幼儿轻声跟读。

(3)引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表达的感情,并再次尝试朗诵。

(4)播放古筝曲,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表达对母亲的爱。

4、请幼儿静静欣赏歌曲《游子吟》。

活动延伸:

1、继续阅读幼儿课本,根据画面自由朗诵。

2、播放《游子吟》歌曲,供幼儿学唱。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

《小池》教案

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非常的画,你们来看一下,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蜻蜓、荷花、树、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会在春天开,但有一种花它是夏天才开的,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花吗(荷花)山上有一个洞,从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儿跟读)泉水静静地流着,池塘边的树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现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角叶伸出水面,你看那调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们说这景色美不美

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本诗浅显易懂,编排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之中,非为理解诗词含义,应重在让学生了解苦吟诗人作者贾岛,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形式——隐者。故而教学本诗,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补充的课外资料,深刻认识古诗所蕴含的语言密码,了解古典诗歌所深藏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资料补充,读写结合。

【学习方法】阅读感悟,对比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本诗凝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本诗的思想内涵——隐者的精神内涵。

一、借助故事,初识苦吟的作者(3分钟)。

1.出示《推敲》故事,让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人?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但他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他自己也写诗自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贾岛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有一次,贾岛骑驴访李款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但又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贾岛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无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诗,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并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板书课题,及诗人,指导书写寻,隐,遇。

解题:题目中的寻,什么意思?隐者什么意思?从题目看,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寻找隐居的.人却没有遇到的情境写出来的呢?让我们走进诗中,细细品味吧。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文的大意。(5分钟)。

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朗读,划出节奏,概述诗句意思,试着默写。

检查:1.有节奏的朗读;

2.解释诗句含义(一人两句,小组完成,两组),(两人一组,对话完成)(一人完整解释)。

3.尝试背诵。

三、读写结合,感悟语言的凝练(8分钟)。

1.这样浅显易懂的语言,能算得上是苦吟而得吗?(学生发表见解)。

2.补充诗句,感悟文体。(老师将这首诗变一下表达形式,期待你们填上你们认为合适的句子。)。

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同桌两个合作,填写合适的诗句)。

松下问童子,?(汝师在何处?)。

言师采药去,?(采药与何方?)。

只在此山中,?(山中哪一隅?)。

云深不知处!(何日得仙迹,无心其奈何!)。

大家看,这首诗是否还可以这样写:。

课件出示:

诗人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

师父只在此山中,山间云深不知处。

你们同意这样写吗?为什么?

总结:这就是诗歌的凝练!可以用四句,就绝不用八句;可以用五个字,就绝不用七个字。写诗,可不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可以去凑字数,否则,那就不是诗了。

四、品析词句,认识隐者的高洁。

1.改编故事,发现文字密码。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老师用课件出示改编后的小诗:

树下问童子,言师采菜去。只在此田中,菜多不知处。

(待学生笑声停下后,师说,看来题目也得改改,叫作——寻菜农不遇,这样才会匹配。)。

你发现了什么?

2.品析词句,解读文字密码。(四人小组探究完成)。

预设:

(1)松,你会想到什么?“寿比南山不老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岁寒三友”----所以松象征着隐者的——高洁,不屈。(透过文字,我们读懂了作者的意图,这就是文字密码。)。

(2)药,在本诗中,到底指什么呢?(治病之药,济世之药)。

古代读书人崇尚“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一般的读书人,多少都会一些医术,有一些世外高人,更是精于医术。本诗“药”字一字,可以认为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也可能是济世救人的良方。

所以,由药字可见,这是一位身怀医术的高洁之士。

(3)山,看到这个山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险峻的峭壁,巍峨的高山,俊秀的山岭,郁郁葱葱的林木,等等,你想到了哪些山的名称?

引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李白眼中飞流直下的庐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悠然采菊的南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塞山?

到底是哪座山,重要吗?由这个山字,你又读懂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隐者?(胸怀宽广,虚怀若谷,与世无争,愤世嫉俗)。

3.总结:诗读至此,你是否发现,贾岛笔下的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与题目的隐者有关系?每一句,每一个词语,都是围绕着隐者的特点来写的。

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带着我们现在的理解,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示范读诗,读出平仄音调。

作者贾岛,真是当之无愧的“苦吟诗人”。短短的二十个字,用问答的形式使一位世外高人跃然纸上,也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作者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一遍《寻隐者不遇》吧!

THE END
1.有关珍惜粮食的古诗(精选23首)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小卫士!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珍惜粮食的古诗(精选23首),欢迎阅读! 1、《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田上》 唐·崔道融 https://www.ruiwen.com/word/youguanzhenxiliangshidegushi.html
2.谁有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农民辛苦耕作的古诗词?双簧节目节约粮食,爱惜粮食,不要太搞笑的 老李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医生说,只有换心才能保住性命。 老李听说了,就把夫人叫版到床前,叹了口气说权:当年我曾对你发过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手抄报的内容200字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这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https://wenda.so.com/q/1361533112068557
3.有关节约粮食的诗词谚语有关节约粮食的诗词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有关节约粮食的诗词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3、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4、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5、精打细算半年粮。 6、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https://m.360docs.net/doc/f53332778.html
4.节约粮食的名言节约粮食的诗词 1.《农臣怨》【唐】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2.《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https://www.liuxue86.com/k_%E8%8A%82%E7%BA%A6%E7%B2%AE%E9%A3%9F%E7%9A%84%E5%90%8D%E8%A8%80/
5.有关节约粮食的诗词谚语74句15、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16、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7、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18、爱衣常暖,爱食常饱。 19、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20、粗茶淡饭,细水长流。 21、自备碗筷,保护环境。 22、节约粮食,造福人类。 23、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24、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https://edu.iask.sina.com.cn/zw/2sR6CgBJKfx.html
6.珍惜粮食的诗句珍惜粮食的诗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丰富,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也深刻表达了粮食来之不易的哲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珍惜粮食的诗句: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唐·白居易)节选: 足蒸暑土气,背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1030116&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7.粒粒皆辛苦。宝贝们要从小爱惜粮食哦!@河南诗词大赛#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宝贝们要从小爱惜粮食哦! @河南诗词大赛 #古诗手势舞 #国学启蒙古诗手势 #诸葛少年 - 诸葛少年于2022050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63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video/7092568935165398308
8.节约粮食的古诗的意思节约粮食的古诗有哪些淘豆网为你提供节约粮食的古诗的意思、节约粮食的古诗有哪些和节约粮食的古诗在线阅读下载的服务,相当于节约粮食的古诗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239950-0-0-1.html
9.《悯农》教会孩子珍惜零食爱惜粮食的唐诗!《悯农》教会孩子珍惜零食爱惜粮食的唐诗! +追 超清画质 评论 收藏 下载 分享 选集 02:56 燕京啤酒“新晋代言人”! 2023-07-12 00:34 不同版本鳄鱼配音对比(陈林圣,孙尧东,史华著,张伟,颜凡津,陈光) 2023-07-10 01:07 《选购被汽车创思》豆瓣评分3.4 2023-07-09 12:22 不钓鱼是不可能的 在有熊出没的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4OTg5NTAxMg==
10.节约粮食(精选8篇)学生4: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 学生5:粮食确实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以前我们浪费了许多粮食,太不应该了,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 学生6:我知道了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e2k8y45.html
11.做个“识食”又“惜食”的桂城吃货,争当舌尖上的文明人!而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推行文明餐桌,践行光盘行动,现场还设置了一个别具用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打卡点——“粮食在诗里”,市民通过互动游戏,深入了解古诗词里面关于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为文明实践打call。在怡海三小上二年级的伦柏轩和妈妈邝女士抽到《咏史》的填词游戏,虽然尚未学习过这首诗词,但母子俩通过https://content.foshanplus.com/newsDetails.html?newsId=5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