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复制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子:自从有了孩子后,寅吃卯粮,生活更加困难了。
歇后语:兔子宴请老虎——寅吃卯粮
谜语:老虎食百草(谜底:寅吃卯粮)
臣窃忆年来搜括之烦,沃土亦鲜遗力;参罚之频,循吏几无完肤。凡可为督逋计者,臣部不惮,尽力行之矣。乃时将季夏,初限大半愆期,岂有司之愚,甘以其官为射的,而狃缓征之小仁,忘岩疆之大恤耶?大都民间止有此物力,寅[1]支卯[2]粮,则卯年之逋[3],势[4]也。郡县止有此敲扑,趱新偿旧,则新额之逋,亦势也。
[1]寅:音yín,地支的第三位,农历用以纪年。
[2]卯:音mǎo,地支的第四位,农历用以纪年。
[3]逋:音bū,拖欠。
[4]势:形势,指必然发生的情况。
语义比喻收入不够支出,预支以后的用项。
类别用在“预支别款”的表述上。
①像你这样寅吃卯粮,难怪存不了钱。
②这种寅吃卯粮的日子,你怎么过得下去?
③小李花钱毫无节制,常常陷入寅吃卯粮的窘境中。
④小明只要一拿到钱就乱花,所以经常是寅吃卯粮。
⑤她花钱毫无节制,经常寅吃卯粮,连老本都快要花光了。
⑥只要你肯量入为出,很快就可以脱离这种寅吃卯粮的窘况。
⑦今年的营运不佳,本公司已经寅吃卯粮,动用到预备金了!
⑧因为哥哥擅于理财,所以我们家不必再过著寅吃卯粮的日子。
⑨他不擅理财,又常向公司预支薪水,寅吃卯粮,弄得惨兮兮的。
①.地支的第三位,属虎。如:寅吃卯粮(喻入不敷出)。
②.用于计时。如: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③.敬。如:寅饯(恭敬地送)。寅畏(敬畏)。
①.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如:吃饭。吃药。吃斋。
②.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如:吃掉敌人一个连。
③.吸。如:吃烟。
④.感受。如:吃惊。吃紧。吃一堑,长(zhǎng)一智。
⑤.挨。如:吃官司。
⑥.承受,支持。如:吃不消。
⑦.船身入水的深度。如:吃水深浅。
⑧.被。如:吃那厮砍了一刀。
⑨.说话结巴。如:口吃。
①.地支的第四位,属兔。
②.用于记时。如: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正(早晨六点)。点卯。画卯。
③.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如:卯眼。卯榫。
④.期限。如:比卯(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
①.可吃的谷类、豆类等。如: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②.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如:公粮。钱粮。
寅吃卯粮,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ínchīmǎoliáng朗读)。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寅吃卯粮意思是: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一般作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