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哪五种?高粱小麦水稻糜子小米

中国人常用“五谷丰登”,来表示粮食丰收,生活富足。五谷,就是中国最早种植的五种农作物,关于五谷具体是哪五谷,有几种说法,一说是:黍、稷、菽、麦、稻;一说是黍、稷、菽、麦、麻。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这应是南北方“五谷”的差异。但,无论是黍、稷、菽、麦、麻,还是黍、稷、菽、麦、稻,对于其所代表的作物,一直存有争议,今我们就探讨下五谷究竟是哪五谷,是我们熟知的哪几种作物。

甲骨文的“黍”字

先说黍。“黍”,象形字,“黍”的甲骨文(上图)就是黍这种植物的象形:下部表示植株的根部,中间表示枝干,上面的分叉表示植株的叶,字形还突出了黍散穗的特征。杜甫在《羌村》诗之三:“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由此能看出黍是酿酒的主要原材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稷》说:“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归结一下黍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有黏性,二是可酿酒。

在黍的看法上存有两种争议,主要是小米还是高粱的问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黍不是普通的小米(黄米),根据其黏性的特征,黍应是区别于硬米的黏小米,北方之前包粽子用的都是这类黏米,有些地方也叫软米(糯小米),它还有个另一个名字叫糜(mei)子,或者软糜(mei)子。第二种看法认为黍应是高粱,因高粱常被用来酿酒,高粱也被称为蜀黍、番黍。

糜子

笔者认为,黍应是糜子,甲骨文“黍”的字形,和糜子最为相似,同时糜子脱壳后的(糯小米)也是可用来酿酒的,其酿的酒有香气,酿出来的酒称之为米酒,所以黍是糜子的可能性最大。

谷子

接下来,说下稷,根据《本草纲目》中“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的记载。稷就是小米中不黏的那类,也就是黄小米,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认知意义上的谷子,脱粒后的籽称为小米。黍和稷就是小米黏与不黏的区别,对应着水稻中大米和糯米。当然还有看法认为稷是高粱,但据记载其特性,包括重要性,稷大概率不是高粱,而是谷子的可能性最大,因稷在古时被称为五谷之长,是绝对的主食,即使到了20世纪,抗战时期,红军在陕北的主食仍是小米。所以,稷应是谷子。

大豆

说完稷,我们来说下菽,根据《说文解字》中解释:“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诗·小雅·小宛》记载:“中原有菽,小民采之。”所以菽就是今天的豆,这个没有什么争议。至于这个豆是什么豆,黄豆、黑豆、绿豆还是红豆呢?根据元代王祯著的《王祯农书》记载:“菽者,众豆之总名。”,我们可以把菽当成所有豆类的总称。

大麻

接下来,我们说下麻,麻类植物的总名,有大麻、亚麻、苎麻等,在古代专指大麻。大麻为大麻科大麻属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供纺织等。因为“麻”是一种茎皮纤维植物,由于将纤维麻弄成织布原料需要将麻纤维一根根的剥离出来,所以麻字也有“纷乱”之义,比如由麻构成的词“麻烦”,比喻做某件事极其纷繁复杂。当然大麻的用途对古人来说,不仅仅是用来织麻布,做衣服。还可用来编鱼网、做绳索,种子还可榨油,大麻种仁也叫火麻仁,具有润燥滑肠、利水、活血的功效,大麻对古人来说真正做到了一物多样。

水稻与小麦

最后我们统一说下麦和稻,麦和稻作为现如今仍是中国人主食必不可少的两种作物,在历史上一直承担着主粮的作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承担着部分货币的职能,税收也是以麦、稻为主。它们的名字和代表的作物和我们现如今认识的麦、稻没有本质区别,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麦,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水稻。

所以五谷,我们可将其简单分为北方五谷和南方五谷,北方五谷为:黍(糜子)、稷(谷子)、菽(豆类)、麦(小麦)、麻(大麻);南方五谷为:黍(糜子)、稷(谷子)、菽(豆类)、麦(小麦)、稻(水稻)。

THE END
1.五谷是哪五谷?五谷是指哪五谷?五谷是哪五谷?五谷是指哪五谷?以前的时候形容一个人懒,会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是两手和两足,那么“五谷”是什么?“五谷”是指麦、黍、稷、稻、菽这五种粮食。麦就是小麦,就是指普通的面食。小麦秋天播种,冬天生长,春天茂盛,夏天收割。麦在五脏中对应肝,肝气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23449143048103&wfr=spider&for=pc
2.二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试卷,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试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1 一、 拼音,写词语。(20分每个2分) https://www.ruiwen.com/shiti/2163683.html
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二年级上册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 一、多音字: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èi(背诵)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http://www.zhihuishan.com/gushi-view-3032.html
4.人们常说五谷杂粮,“五谷杂粮”中的五谷都是什么?五谷包括稻、黍、稷、麦、菽,现代五谷一般指稻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1241089/answer/68978871030
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二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注:此为3、4、7、8、单元课文内容填空。目的巩固生字(包括四字词语和平时容易写错的字)。1、田野献上(),()举起(),蓝天飞着()的鸽子,()奏起()。十三亿孩子()这()的日子,()月()日——()妈妈的生日。2、北京是我国的(),是一座()的()。3、天安门在北京城的(),红墙、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9/11/17721242_438038408.shtml
6.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docx她长什么样子?在文段中找出来。 15.小蝌蚪最后变成了青蛙,他们天天捉害虫,因此,我们应该(①保护②逮住)他们。(填序号)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第二天) 一、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词语。 biànchénɡ yípiàn hǎiyánɡ jíxiǎo fánɡwū xiǎoxī 2.想一想,然后填空。 (1)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220/8121011056006017.shtm
7.2017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 学科:;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17-2018学年度第 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二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每周 节数 9节 总授课 节数 180节 时间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出入原因第 1 2 周 第一单元 课文 1小蝌蚪找妈https://www.mayiwenku.com/p-6571167.html
8.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1 教材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有识字2、《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二》,蕴含丰富的https://www.liuxue86.com/a/4937954.html
9.免费2017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免费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学案2017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http://www.ychedu.com/ywcs/YWJA/SEJA/57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