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礼仪和讲究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礼仪和讲究,供大家参考。

除夕,接神守岁祈求平安

大年三十又称“除夕”,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早在周、秦时期,每年岁末皇宫都要举行驱逐疫疠之鬼的仪式,称为“逐除”,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并逐渐形成置天地桌、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和接财神等习俗。

贴春联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战国时代的一部著作里有这样一个神话记载,东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盘曲3000里的巨大的桃树,其枝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所有的鬼怪来往皆从此出入。树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櫑,专门监视鬼的行为,发现哪个鬼胡作非为,便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吃。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置以门侧,以御百鬼骚扰,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在徐州农村新春贴春联的同时,还在门楣上贴门笺(也叫“门吊子”、“门钱”),一般用红纸或彩纸剪刻而成,长方形,镂空的背饰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上有吉语题额,中有吉祥图案或福禄寿喜等字,下有多种多样变化的穗,用意是祝吉纳福。此外,徐州人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都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地桌

相传除夕夜是各路天神下界的时刻,所以民间形成了接神的习俗。天地桌则是专门为除夕接神时使用的。天地桌上供有的挂钱、香烛、瓜果等祭品,受祭的偶像大多是“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或“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神像有的在接神后即可焚化,有的则须到初五、甚至到元宵节时才焚烧。而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如室内地方宽大便置于屋中,若屋内无地就摆放在院子里。

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就是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开始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暧带人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笑语连连。“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除夕守岁自汉代成为最重要的年俗活动,被人们流传至今。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起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隔年饭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年夜饭桌还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示着“年年有余”之意。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说好话

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有更多的禁忌,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

1、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到人。

2、忌恶声谩骂,大声呵斥、小孩哭闹;相传这种态度对神灵不敬。

3、忌讳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就念叨“碎碎(岁岁)平安”化解。

4、忌讳挑水,担心惊动龙王,影响到来年的风调雨顺。

5、除夕守夜,灯要彻夜不灭,忌黑暗。

6、禁忌开箱柜,以免财物丢失;7、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否则来年日子会越过越糊涂;8、病人要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9、说话禁忌:“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

初一,拜年聚财不能少

农历正月初一古时称为“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这天的年俗活动很多,如开门炮仗、拜年和聚财。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作用公元纪年,并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传统新年。

鸡生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何谓五德?它头上有冠,是文德;它足后有距,能保卫家人,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把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这五德也是中国人的德行典范。初一不宜杀生,不见血光,如果在正月第一个早上把五德之鸡屠杀,人们的“德”又去了何方?

开门炮仗

元旦早起,几乎是全国各地通行的习俗。一般来说鸡鸣即起,有些地方鸡未鸣就要起床。春节早晨,人们出门走亲探友之前要先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被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在苏州,新年开门之时,要放爆竹三声,是“高升三级”的意思,也有的说可以解除疠疫。在无锡,人们相信开门炮早放会早发。民间认为,“开门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征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拜年

“簇新衣服耀眼前,礼数依然未变迁。路上相逢共长揖,发财恭喜贺新年。”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给人贺年要说吉利话,比如“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受贺的人,也要回些吉利话。

聚财

相传正月初一是“扫帚星”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还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屋外往屋里扫,意为将运气和福气扫进家来。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不往外泼水,怕因此破财。同时,要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如果不小心失手打破了碗碟,得赶紧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吃完饭不能说“吃完了”,要说“吃好了”。这天不能动刀剪,否则会断绝仕途财路。妇女也不得动针线,否则这位女子一年到头和别人争吵不休或浑身会有针刺般的不舒服。另外,饺子煮破了,忌说破,要说“挣了”。

初二,“开年”回娘家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初一,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广东韶关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在饮食习俗方面,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初二还是狗生日,狗不嫌家贫,您只要养了它,它就会忠实于您,帮您看家、牧羊、打猎,和您逗乐。

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有很多讲究,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单数则不吉利。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祭财神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一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财神画像焚烧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祈望今年要发大财。民间关于财神是谁的说法并不统一,大多认为赵公明是正宗财神,范蠡称为文财神、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金星、齐天大圣或招财童子为财神的。

每到腊月乡间就会出现“送财神”的习俗,送财神的人在人家门口唱道:“财神财神进门来,又有喜来又有财;财神财神家里坐,金钱银钱两大摞;财神财神家里望,哪年不打万石粮;万石粮插金花,不数头家数二家。”每唱一句,旁边有人应和一声“好”,以此索取钱物和吃的东西。对登门售财神像的,不想购买时,只能回答“已有”,不能说“不要”,以避不祥。

初三,“老鼠娶亲”小年朝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人们盼望着肥猪拱门,日进斗金。民俗说初三“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都劳累,这日可以好好调息!

初三还被称为“小年朝”,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不扫地、不起火、不泼水。民间又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在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为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

初四,三“羊”开泰“抢路头”

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民俗中说的“扔穷”。在北方有些农村风俗是大年初四,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灶王爷查户口

民间认为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人间行为的善恶。而正月初四这天,诸神再返回人间继续监督人们言行,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灶王爷也在这天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

经商的人“抢路头”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在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

初四占羊,“三羊(阳)开泰”本应吉祥,可是偏偏有人编了一个“红羊劫”的浑话来骗人,让大家不要出门。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

初五,“破五”送“五穷”出门

正月初五是牛的生日,为什么俗称“破五”呢?因为正月前几天的诸多规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都可以打破了。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

“送穷”清理垃圾

破五的主要习俗是“送穷”,所谓的“穷”是指从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

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拿来一个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还要吃饺子,预兆招财进宝。唐代诗人姚合的《晦日送穷》说:“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又有“送五穷”之说,唐代文学家韩愈过一篇诙谐幽默的《送穷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

“破五”吃饺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儿今儿个一定要做的俩事儿。“破五”后,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按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相传,姜太公的老婆马氏是个嫌穷爱富之人,在姜太公受穷的日子里,马氏就跟他闹离婚,不跟他过穷日子,为此,姜太公很生气,在封神时就故意将她封成了穷神。老百姓当然不喜欢穷神,但三十晚上迎神时,她还是和众神一块儿进了百姓家。老百姓厚道,不想在过年时因她而惹得众神不高兴,忍气忍到初五,就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天“送五穷”,拿起扫帚,连垃圾一起将她扫地出门。

路路遇财神

正月初五,对商家铺户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东家要设便宴,晚宴还是比较丰盛的,酒后照例必吃包子。席间,东家首先举杯祝贺大家过年好!便要宣布新一年的人事安排,如生意好,东家会说:大家都辛苦啦!谢谢大家!今年人事不变,照旧。大家自然会开怀畅饮。按照商俗的老规矩,辞退人是十分注意礼俗的,在席间东家会说:过去的一年买卖不好,对不起大家了。念完“苦经”之后,等包子端上来,便亲自夹起一个包子放在决定被辞退人的碗里,辞几个人就会夹几个放在几个人的碗里,暗示他已被辞退。这样做不伤和气,被辞退的人饭后会自然收拾自己的行李告别而去。所以,店铺开市前的这顿便宴,俗名叫做“吃滚蛋包子”。

初五是五路财神生日,商家在路边摆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发利市,同时正式开张。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正好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当天商家闻鸡鸣即起,放鞭炮,在招幌上挂红布,共喝财神酒。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为利的谐音,故称该鱼为“元宝鱼”。初五早上必有叫卖元宝鱼的,各店铺争购,用线穿鱼脊并挂在房梁上,鱼头朝内,身上贴红纸元宝,寓意可以“招财进宝”。民间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说:“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清嘉录》还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初六,辞旧迎新庆开业

初六是个好日子,没有任何的禁忌,大家不必要忌讳什么,放心的宴请朋友,或者去做客。苏北和鲁南地区有“三六九往外走”习俗,所以这天也是春运最繁忙的时候。

初七,人日煮羹祛病辟邪

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娘娘先造六畜后造人。一开始天是一团混沌,地是一堆泥巴,女娲娘娘掺水抟泥巴玩。《中原神话))中说:女娲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先用泥巴捏出了一只鸡,看其形:一只船,两头翘,只屙屎,不屙尿。鸡一叫,天门开了,日月星辰一起出来了,于是正月初一为鸡日。大年初二女娲又捏出了一只狗,看其形:瓜子脸,尖下巴,走路梅花脚,狗一跑地门又开了,于是正月初二为狗日。第三天女娲捏出了一只羊,看其形:一杆杨叉,自胡子拉碴,用羊祭天神,天神赐福,吉祥如意,于是初三为羊日。第四天女娲捏出了一只猪,猪为家中宝,无豕不成家,于是正月初四为猪日。第五天女娲捏出了一头牛,看其形:四个铜锤,两把铁钻,一人扫地,两人赶扇,于是正月初五为牛日。第六天女娲捏出了一匹马,于是正月初六为马日。这样鸡、犬、羊、豕、牛、马合为六畜,造出六畜无人管理,于是女娲在第七天又造出了人,世上的事从此由人来做。从此,鸡司晨,狗守门,牛耕田,马拉车,羊上山,猪满圈,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人日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节日。根据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两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日习俗是:“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也就是说:人们在大年初七这一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后可以祛病辟邪。再用五彩丝绢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贴在屏风上或戴之于头鬓,作装饰辟邪求吉,或剪纸花相互馈赠。

人日除了剪彩,镂箔作人胜、华胜之外,旧时还有人日“熏天”的习俗,人日在庭院里点火烙煎饼,以烟火来熏天。有些地区,人们认为如人日这天天气晴朗,就预示着日后定会人丁兴旺。《燕京岁时记》说:“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既然人日是生人岁人之日,所以,旧时就有在这一天“求子”之俗。过去,在陕西渭南地区人们把人日称为“人齐节”,家家户户在土地庙前放一只油碗,家里有几口人便在油碗里放几根灯捻,点燃后长久不熄,谓之“长命灯”用以求子,名日“偷灯”。

人日,是人们庆祝自身的节日,这一日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与人之间思念之情表达之日。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写出了这种情思: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入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作为人胜节,古人把这一天当做吉日,而文人们喜欢在这一天登高赋诗作画,出游郊野。在成都,从宋朝开始,人们都喜欢去杜甫草堂游,相传至今,已成为了一种人日习俗。胜有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舂胜等。人日习俗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是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们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是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现代的花结,用以装饰、馈赠。

一、拜年礼仪

1、给祖国拜年: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福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福我们的家乡——聊城越来越美丽。

2、给每一个关爱你的人拜年:春节拜年,长幼有序,首先是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拜年,然后再按次序一个个拜年。

3、学会祝福语言,真诚拜年:家长要教会孩子不同的祝福语言,遇到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人要会用不同的话语祝福。

二、进餐礼仪

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坐在什么位置,如何夹菜,如何用餐,都有讲究。家长要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这些细节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三、做客礼仪

1、春节带孩子外出,父母要教导孩子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会自然一些。如果孩子到时候不肯叫人,那爸爸妈妈也不要强求,更不要骂孩子,否则就会造成尴尬。

2、出门时,家长最好带着孩子喜欢的玩具,如漂亮的小汽车、会发声的娃娃等,帮助孩子与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顺利交往。

3、去做客的时候,告诉孩子千万不可以随便翻主人的物品;主人赠送礼物时,要双手接过,鞠躬并致谢。

四、待客礼仪

1、尊重孩子介绍孩子:

春节期间,家中客人来往较多,在家里待客正是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极好机会。家长首先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逐一介绍孩子,不论孩子的年龄多小,都要一个不落地介绍给客人。

2、有客人来怎么做?

礼貌待客。除了问寒问暖,要有行动哦!给客人敬茶也有学问: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茶凉了可续茶;敬茶时,手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斟酒也有学问哦,敬酒要斟满,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所以要记得遵循“茶半酒满”的待客之道。

五、接受礼物礼仪

1、亲戚朋友给红包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感谢。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2、压岁钱代表着祝福,大人给压岁钱时,小朋友不能当着大人的面说钱太少之类的话,不论多少都是大人对小朋友的祝福,小朋友应该表示感谢!

干果拼盘

在家宴开始前,为了避免先到的客人受冷落,端上茶,摆上几碟茶食果品,如瓜子、花生、干鲜、和糖点、糕饼等。此时是与宾客交流感情的好时机。

客人到齐就座,奉上几碟自家精致的开胃小吃,如腌萝卜、怪味花生米、泡菜等,可排成图案,以增添菜的品色和形美。这样既让客人能有个好胃口,更能体现出主人的精心。针对不同客人的酒兴与酒量,准备相应的酒和饮料品种。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但敬酒劝酒切勿过量过度,以热烈气氛为主,宴会也进入佳境。

家宴晚餐

饮酒正兴,可先上热炒,根据客人多少决定数量,4-8盘不等,家常的热炒一般为小炒肉丝、炒腰花、炒什锦等,等吃到酒过三巡时,就可上例如红烧鱼、清炖鸡等之类的大菜。

饭后甜点

宴席尾声,可上点心、汤水,有条件的,再做点甜羹,以解油腻。随后给来宾送上条热毛巾、餐巾纸。最后再端出去皮的桔子、香蕉、苹果,还应备竹签以便取用,亦可每人一杯绿茶,清爽宜人,同时播放一些悦耳动听的轻音乐,以增加节日的热烈气氛。

当然春节去好友处串门或参加家宴也要注重礼仪,这几点是大家要注意的。

1、在朋友家,您可以不需要拘谨,但千万不要随便动朋友的物品。

2、不要随意破坏朋友家的风俗习惯。

3、饭桌上要注意礼仪,如不要发出不雅的声音。

5、夫妻二人同去朋友家,不宜在朋友面前表现过度亲密。

6、教会您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并让他认真遵守。这会让您一家更受主人的尊重。

THE END
1.公安机关查处网络谣言大米检出重金属超标?传播谣言,罚!“镉”毒大米,一级致癌物 看到这些,你是否恐慌? 是的,网警也“恐慌”。 这是又有人在传谣了? “南京网络辟谣”就已经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针对“‘镉’毒大米”发布了辟谣信息,表示网传信息不实。随后“微博辟谣”官方账号转发该条博文。 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TIwODUwOQ==&mid=2654461028&idx=2&sn=c72dfa88e28a94f96fa64a98fcf43c13&chksm=f190e6c9cc14df0213680bcc433b19ba8f44934cbab54ebddbf796383bbe120b7ec58168ba58&scene=27
2.梦见有人送大米是什么预兆意思孕妇梦见有人送大米,预示会有很多追求者。 离异的人梦见有人送大米,意味着你与家人间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家庭和谐温馨。 不同身份梦见有人送大米预示着什么? 读书的人梦见有人送大米,预示工作运势非常好,心态能够积极,会有好的发展,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获得不错的收获。 https://m.jiemeng.tw/n/1450549/
3.一袋大米让我觉得美团优选的操作太恶心人19楼帮帮团后来提货点负责人联系我,说送货员确实送漏了一袋,但是这个大米没货了,所以不能补货了,让我申请退款https://www.19lou.com/forum-79-thread-63021626150551673-1-1.html
4.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1996年,53岁的赵英山由于身体不好无法劳作,独自生活也成了大难题,村里有人提议将他送到镇上的养老院去。陈万祥得知后,心生怜悯,他想:同是一个村生活这么多年的邻里乡亲,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如今他老无所依,我作为一名老党员,绝不能袖手旁观! 和老伴商量后,陈万祥就把赵英山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顾,洗衣、做饭http://jl.wenming.cn/gongzuotishi/yjsxx/202308/t20230815_6651213.html
5.国铁商城国铁商城每年不定期组织招商工作,具体标准及开放时间以国铁采购平台对外公布的招标公告为准。 2. 企业的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可以入驻国铁商城吗? 企业的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符合商户入驻的基本条件,不能入驻。 3. 企业一般纳税人资质证明去哪里截图上传? 在国税网进行一般https://mall.95306.cn/mall-view/noticeRe?id=17
6.《毛泽东大传》第158159章(第四卷风流人物)尽管毛泽东于3月15日在给饶漱石的电报中,对陈毅在井冈山时期及红4军七大两度取代他前委书记及工作上的错误,做出了宽容的总结和评价,但是在整风运动中,在清算“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陈毅也难免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后来的历史证明,陈毅也免不了对这些批评耿耿于怀。否则,他就不会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闹怀仁堂时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7/08/382187.html
7.回复@和逸:超市门囗只要送鸡蛋与大米,中老年人能把超市门堵死,2018回复@和逸: 超市门囗只要送鸡蛋与大米,中老年人能把超市门堵死,2018年时随机观关过,购物商超广场是在疫情的第二年,也就是2020年开始出现倒闭潮的,如今五年,去年前年是第一笔新资介如试探性操作,一败涂地,今年又是闹的欢的一年。。。没卵用,换汤不换药,几十年的老店都找到背锅侠了,会有啥新鲜事。。。https://xueqiu.com/1793919114/318640319
8.绝不让中国人吃中国大米!似曾相识的「计划通」?如今,帝国主义反动派们不能不让中国人吃中国大米了,就企图忽悠中国人不能吃肉。相较“经济犯”的硬刀子,软刀子被装饰得更加“清新脱俗”,还频繁有中国的“优秀演员”来甘当配角,摇旗呐喊,声情并茂。 问题是美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117公斤,澳大利亚123公斤,咱中国人每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人家的一半,62公斤而已。可即便如https://m.hswh.org.cn/wzzx/xxhq/yz/2021-12-05/72660.html
9.广西什么特产最出名适合送人的广西特产礼品排行榜→MAIGOO知识而对于广西特产,自然也是广西的名片之一,广西特产种类众多,有手工艺品、酱料、水果、三花酒和有名的合浦南珠、柳州螺蛳粉等,那么广西什么特产最出名?下面,maigoo小编小编盘点了几款适合送人的广西特产,一起来看看吧。 01百香果 盛产于广西的百香果的果汁十分多,吃起来口感酸甜,有着“果汁之王”的美称。还含有多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