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即“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应源于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或问题的观察,可以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等方面的。这个想法需要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具有积极的改进意义。
选材
2.社会生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食品安全问题;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环境保护问题等。
3.学校生活:同学间的攀比现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课堂纪律问题等。
(三)、列提纲
开头
中间
结尾
总结自己的想法,强调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表达自己对实现这个想法的期待和信心,鼓励读者共同参与。
(四)、写作技巧
1.观察细致:学生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2.思路清晰:在写作前,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4.逻辑严密:在阐述想法和提出建议时,要注意逻辑关系的清晰和严密,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二、重难点分析
难点一: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
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限,可能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或提出有建设性的想法。
难点二:如何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想法比较笼统或不切实际,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可行性分析。
对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来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同时,通过范例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分析:学生在写作时可能只注重内容的表达而忽略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一:生活场景再现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或实物道具来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如家庭客厅、学校教室、公园等。在这个场景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改进建议。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情境创设二: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情境和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家长和孩子来讨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扮演市民和环保志愿者来讨论环境保护的问题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情境创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四:实地考察与调研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社区或市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或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来调研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等。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和背景信息,从而为他们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想法和建议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地考察步骤
1.准备阶段:在出发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明确考察的目的、地点、任务以及所需收集的信息类型。同时,提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