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方言

高密方言,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周边地区影响,境内也有差异。按语音发音的差异和同一种事物的不同说法,可分为中片、东南片、西南片、东北片和西北片五大方言片区。其中,中片包括城区、康庄镇、姚哥庄镇南部、柏城镇北部、仁和镇、姜庄镇、呼家庄镇北部;东南片包括柏城镇南部、拒城河镇、李家营镇、柴沟镇东南部;西南片包括呼家庄镇南部、柴沟镇西南部、注沟镇、井沟镇、双羊镇、阚家镇;东北片包括夏庄镇、河崖镇、姚哥庄镇北部;西北片包括大牟家镇、周戈庄镇。

第一章词语

第一节方言词汇

高密方言词汇非常丰富,下面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列出:

日头(太阳)

月明(月亮)

贼星(流星)

扫帚星(彗星)

傍明天(黎明)

头晌(上午)

过晌(下午)

下晌、后晌(晚上)

夜来(昨天)

大尽(农历大月三十天)

小尽(农历小月二十九天)

雾露(雾)

冻冻凌子(房檐上垂着的冰锥)

埝儿(地方或场地)

旮旯(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

高崖鼓(土岗子)

坩勾(砂礓)

白茬(收完庄稼未耕作的地)

冢子(古代的大坟)

年根儿(年底)

交九(冬至开始数九)

月儿半载(一个月左右)

五冬六夏(不论寒暑,常年)

隔隔、赶忙(稍等一会儿)

年头儿(年景)

(二)植物、动物

棒子、棒槌(玉米)

地蛋(土豆)

萋萋毛(小蓟)

扒扒宝(蔷薇)

夹桃花(凤仙花)

狗奶子(枸杞)

苍子(苍耳)

扁嘴(鸭子)

布嘎(鸽子)

长虫(蛇)

团鱼(鳖)

黄鼬子(黄鼠狼)

野秋(喜鹊)

老鸹(乌鸦)

土蚱(蟋蟀)

夜猫子(猫头鹰)

叫驴、草驴(公驴、母驴)

犍子、莳牛(公牛、母牛)

蚁蛘(蚂蚁)

苍蛘(苍蝇)

曲蟮(蚯蚓)

歪子(青蛙)

歇虎子(壁虎)

马鼠子、马蛇子(蜥蜴)

蚂蚱(蝗虫的总称)

乖乖(蝈蝈儿)

借柳(蝉)

巴肌毛子(刺蛾的幼虫)

蛤蟆各丁子(蝌蚪)

(三)房舍、器物

天井(院子)

夹古道(两墙中间狭窄的通道)

阳沟(院墙底部用来排泄水的洞口)

院棱墙儿(院墙)

正面、净面(房子向院子开门的一间)

釜台(陶制或用砖砌成的烟囱)

圈(厕所)

茅刀(麦草编成圆形带盖的盛食物的器具)

盖垫(用高粱蓬杆编的锅盖)

铺衬(破旧的碎布)

拄棒(拐棍)

绒子(棉絮)

褯子(尿布)

燎壶(烧开水用的壶)

电棒子(手电筒)

豆枕(枕头)

抽头(抽屉)

风掀(风箱)

气棒(打气筒)

钉钩(用来挂肉的钩子)

蓄铁石(磁铁)

(四)人品、身体、疾病、医疗

小厮(男孩儿)

嫚姑子(女孩儿)

光棍子(年纪大的单身汉)

杠子头(倔强而固执的人)

下三烂(被人瞧不起的贫贱之人)

酒头鬼(经常酗酒的人)

瞳仁儿(瞳孔)

雀子(雀斑)

闹腮胡、赖胡子(络腮胡子)

牙花子(牙龈)

卜脐(肚脐)

腰子(肾)

冻着了(感冒)

疮气(中暑)

热疙瘩(痱子)

鬼烦(荨麻疹)

偏枯(偏瘫)

瘫骨(下肢瘫痪的人)

耳背(听力减退)

嘲巴、痴巴(傻子)

野巴(疯子)

颠木(疯癫)

雀瞽(夜盲症)

也龙盖(额头)

拨龙盖(膝盖)

(五)服饰、饮食

春秋衣(针织内衣)

遮巾(围嘴儿)

搀铤(皮带扣)

苇笠(斗笠)

古扎(水饺)

饽饽(圆形的馒头)

卷子(长方形的馒头)

茶食(点心)

就菜(佐餐的菜肴)

面汤(面条)

青汤面(不加卤的面条)

焦面(炒面)

单饼(用鏊子烙成的单层薄饼)

干饭(不带汤的熟米饭)

忌讳(醋)

麻山(豆饼)

(六)红白喜事、日常生活

将媳妇(娶媳妇)

小礼儿(新娘结婚带的糖果等)

看三(结婚第三天,新娘的母亲等去看望新娘)

过百岁(庆贺婴儿出生九十九天)

送汤米(女儿生孩子后,娘家去送鸡蛋、小米等礼物)

老了(对死的褒称)

添土(清明或其他祭日到长辈坟上添土,以示悼念)

饥困(饥饿)

吃烟(吸烟)

营生儿(干的活、工作)

搐腰(系腰带)

(七)交往、语言

拉呱(闲谈、聊天)

闯门子(串门儿)

伙家(朋友)

瓜蔓子亲亲(远亲)

借光(请……帮助)

疏淡(冷落)

吃屈(受委屈)

拉皮条(撮合男女私情)

予急(在需要的时候予以接济)

打饥荒(还债)

调怂(唆使)

引登(引诱)

拿(憋)凡(刁难)

掉架儿(失掉身份)

呛应(挑起事端)

戳弄(挑拨)

颠楞(言语刺激使难堪)

咋呼(吆喝,嚣张)

抖擞(不自重,不稳重)

固搐(紧缩起来,不舒展)

顾拥(蠕动)

仰嘎(面朝上躺着)

赔不(道歉)

哭穷儿(有意诉说自己穷困)

嘘呼(吵闹、呼喊)

跟问(追问)

呲啦(训斥)

嫌吼(责备、训斥)

话备(数落)

(八)农工商学文等行业

上坡(到地里干活)

小车儿(独轮手推车,小汽车)

驴犋(木犁)

碌碡(带棱的石磙)

门头(临街的经商处所)

赶山(赶庙会)

馆子(饭店、酒店)

小摊儿(摆在地上卖商品的摊子)

打草儿(起草稿)

上学屋(上学校)

对子(对联)

肘鼓子(茂腔戏的前身)

大戏(京剧)

大鼓书(胶东大鼓)

悠千(秋千)

(九)心理、感知

烦气(厌恶、厌烦)

欢气(欢喜、高兴)

点哄(欺骗)

恶涌(恶心)

齁咸(很咸)

低(倒霉、运气不好)

屈枉(使受委屈或冤枉)

二思(犹豫不决)

谋量(估计、揣度)

打谱儿(打算)

觉惊(心虚害怕)

讨愧(自觉惭愧)

懊唤(后悔)

草鸡(认输、服软)

(十)动作、行为

瞅睺(偷看或到处乱看)

哺咂(上下唇连续发出得声音)

坐蜡(陷入为难境地)

剜打(恶意指划)

扑拉(手抚物体表面,使其平整或洁净)

拌拉(搅拌)

窝搓(把布、纸之类弄皱)

掂量(拿在手里估计重量)

夹拿(夹在胳臂底下)

劈拉(两腿分开)

听说(听话)

咧喳(撒娇)

谝能(有意在人前显示)

拉倒(作罢)

瞎戏、瞎耍儿(没有指望)

出上(豁上、拼上,不讲理)

拽(扔)

踡(用脚踢)

(十一)性质、状态

不是(错误、无理)

不离儿(不错、差不多)

疵毛(差)

安然(安详文静,大方自然)

儒尔官服(像模像样、本本分分)

乍狂(张狂、嚣张)

慢毒(面善而内心险恶)

尖馋(嘴馋挑食)

差迟(差劲)

黏糊(办事不利索、拖沓)

出条(人的才能和相貌出众)

喜相(面容和悦)

粗拉(粗心、粗鲁)

近便(距离近)

夹密(细密、结实)

派赖(脏、不整洁)

能一(能干,本领大)

方(翻)骨热(非常热)

窄巴(地方狭窄或生活困窘)

不糙(不错,好)

拙古(拙笨)

死轴(不灵活)

各一路(与众不同)

露卫、板正(整洁)

埋汰(脏乱)

张狂(不稳重)

失慌(不谦虚、不稳重)

二乎(没把握)

(十二)程度、范围、时频、情状

八成(大概)

定准(肯定、一定)

碍(挡、背)不住(说不定)

统然(总共)

一遭儿(统统、全部)

成的(非常)

亏着(幸亏)

成心的(特意)

急忙现促(匆匆忙忙)

附就(顺便)

怪不当儿地(难怪)

门是(难道)

赔当儿(权做)

遥那来(到处)

光(常常)

净(全是)

己自(本来)

(十三)方位、指代、数量、介引、连接

一半瘪子(旁边)

行(读xing)(层)

嘎拉(一圈)

四稍(四边)

坐窝一溜(四周、近处)

旮哈旯儿(角落)

背腚后来(背后)

张(这样)

囊、娘、聂(那样)

备得(非得、非……不可)

急赶(等到、到……时候)

敢自(特别、太、很)

管总(老是、永远)

执为(因为)

第二节词的变化发展

词的消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密方言中有些词已经成为历史,走向消亡。如“觅汉、钱褡子、岔裤、火盆、围子、石笔”等。有的词消亡后已经被普通话的词语所代替。如“香油馃子、饽饽、胰子”已经分别被“油条、馒头、肥皂”所代替。

词的再生高密方言在使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生词,如“瞎耍儿、瞎戏、抓大头、上口气、狗皮局儿、爬大釜台、”等。随着对外开放,很多外来词也运用到高密方言中,如“大款、回扣、钢镚儿、傻冒儿、帅呆、酷毙、哇噻”等。

词义的扩大方言中有的词义比原来扩大了。“小车儿”,原来专指独轮手推车,现在还指小汽车。如:他坐着小车来的。“城”原来指城市和城镇,现在还指饭店、商店等。如:火锅城、鞋城、食品城、服装城等。再如“好孩子”一词,现在除指好儿童少年外,还指那些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寻衅逞能的青年。

第三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

反义词常见的有:

好——糙丑——俊

欢起——恼脆生——皮筋

明白——混沌爽快——粘缠

小作——大方娇气——泼实

和气——阴毒实诚——刁滑

连利——拖拉技量——拙古

多义词有代表性的:

1.低:a、倒霉:你低了吧。b、不受欢迎的人:你真是个低。c、应该:他想得便宜吃了亏,活低!d、令人厌恶:看看你这个低样!

2.扎箍:a、治疗:扎箍病。b、修理:扎箍车子。c、打扮:这衣裳挺扎箍人。d、整治:咱今天扎箍扎箍他!

3.拾掇:a、修理:拾掇车子。b、整理:拾掇一下桌子。c、拿:拾掇出饭来。d、责备:他挨了父亲一顿拾掇。e、惩罚:明天咱拾掇拾掇他!

第二章熟语

第一节成语

高密方言中的成语是高密人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短语,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熟语中的主要成员。如:

杀鸡问客稀里马哈热羊死偎

二郎八蛋皮脸狗腚里翻外和

嗷天呜地撇腔拿调神念杂语

狗臭臊脑猴头六脑儒尔官服

福态福相五大三粗缉缡打撒

实实落落差一抹二胡打狗干

一窝当块啦二撇三

第二节惯用语

口语中较为通行的短语,高密方言中常见的有:

甩大鞋看相声出洋相

扯后腿出上出献殷勤

检洋料插舌头下架子

捞外快胡闹台上讲究

窝囊废花架子走过场

吃护食口头语马后炮

砸杠子吹大牛

第三节谚语

谚语中,有自然农业方面的,还有社会生活方面的。列出部分:

过了惊蛰节,种地不停歇。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三春不如一秋忙,三秋不如麦上场。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小满不满,芒种不忙。

芒种三日见麦茬。

六月六,看谷秀。

豆子开花,墒沟摸虾。

麦种黄泉谷露糠,豆子种在地浮上。

只割伤镰麦,不割伤镰谷。

谷高成,麦高秕,秫秫高了不晒米。

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大雪不封地,过不了三二日。

日落北风死,不死刮三日。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旱了的东风不下雨,涝了的北风不开晴。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眼经不如手经,手经不如常拨弄。

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饥时帮一口,强起有时帮一斗。

吃饭先喝汤,强起开药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三章童谣

拉大锯,扯大怀,

姥娘不来妗子来。

擀单饼,熬菠菜,

撑得妗子起不来。

背草,拾草,

一拾拾了个大棉袄。

拽了吧,不割舍的,

穿着吧,虱子咬。

第四章歇后语

刘连仁吃山韭菜——没有办(拌)法儿(1944年刘连仁被抓到日本当劳工,后逃到深山里,吃山韭菜充饥)

南山顶上滚碌碡——石(实)磕石(实)

石头蛋子腌咸菜——一言(盐)难进

葛家庙子雇人——葛(各)雇葛(各)(葛家庙子多是姓葛的)。

刘大人的靴子——底儿强(刘大人即清代刘墉)

西北风刮蒺藜——连风(讽)带刺

轴子里卷灶马——画(话)里有画(话)

注沟打仗——乔(翘)吵(注沟多是姓乔的)

道乡起了火——煳(胡)阎(言)(道乡姓阎的居多)

半壁店子去赶集——齐下呼家庄(从前店子村做买卖的多,离呼家庄近,每逢呼家庄集时,店子村多数的人都去呼家庄集做买卖)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词法

(一)用单音节词表示双音节词的意义。如:眼(眼睛)、牙(牙齿)、窗(窗户)、舅(舅舅)、姑(姑姑)、客(客人)、儿(儿子)、集(集市)、谷(谷子)、席(席子)、园(菜园)、灰(灰尘)、被(被子)、梳(梳子)、镰(镰刀)、面(面粉)等。

(二)词的重迭很灵活。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能重迭:

车儿车儿、虫儿虫儿、包儿包儿、拌拉拌拉、扫巴扫巴、拍打拍打、大高高、大远远、大粗粗、精瘦儿瘦儿、精细儿细儿等。

(三)词缀构词很广泛。用在名词前表示人品的有“汉”“厮”“巴”等。如:瞎汉、聋汉、小厮、秃厮、哑巴、结巴等;有些动词能带“巴”“拉”“查”“嘎”“弄”等。如:撕巴、捏巴、划拉、抹拉、扒查、挖查、仰嘎、嚼嘎、摆弄、翻弄等。

普通话里的词缀虽然有“子”,但高密方言里“子”的用法更广泛,普通话里不带“子”的词,在高密方言中可以带“子”。如:蟹子、馅子、胰子、公子、母子、媳子、树枝子、嫚姑子、孙女子、牙刷子、澡堂子、雨点子、茶缸子、酒瓶子、电棒子、手背子、马扎子、苦菜子、疙瘩子、指介盖子、秫秫壳罗子等。

(四)“的”字短语用法很普遍。各种专业人员大部分能用“的”字短语称呼。如:种地的、说书的、要饭的、唱戏的、剃头的、赶马车的、跑买卖的、扎箍车子的等。

第二节句法

(一)处所补语常省略介词。如:把饭端(到、在)桌子上。把它撂(到、在)天井里。

(二)跟普通话中带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的“把”字句相当的句式。如:抓起他来(把他抓起来)。关他门外来(把他关在门外边)。

(三)很多地方用“开”作补语,而且不能用别的词代替。如:刮风〈开〉了(刮开风了)。发报纸〈开〉了(发开报纸了)。

(四)比较句不用“比”而是用“起”或“赶”。如:他走路快起我(他走路比我快)。我赶不上他学习好(我不如他学习好)。

(五)疑问句句子成分比普通话少,但表达的意义很明确。如:张?(这样吗?)吃了没?(吃饭了吗?)你上哪?(你到哪里去?)

THE END
1.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有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有:不计其数、堆积成山、人山人海、数不胜数、成千上万、不胜枚举、琳琅满目、人山人海、多如牛毛、千千万万、千军万马、摩肩接踵、恒河沙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车载斗量、比比皆是、铺天盖地、星罗棋布、过江之鲫、满山遍野。优选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8TKYhgsge1.html
2.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有哪些诗界网络52bangboer.com在汉语中,有许多四字词语用来形容数量众多,这些词语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有效传达出事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难以计算。 不计其数:表示无法计算的数量,形容非常多。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以千计、万计,非常庞大。 人http://52bangboer.com/show-zf7uu543nt.html
3.形容数量多形容数量多的词语有:成千上万、数不胜数、不计其数等。 形容数量多的多种方式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人们经常需要形容数量之多,以表达某种事物的丰富、庞大或繁多。本文将通过基本词汇、成语或俗语、文学修辞手法、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以及数量多与数量少的对比,来全面探讨如何形容数量多。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2615584&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E5%85%B6%E4%BB%96&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4.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千千万万、千山万水、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以千计、数以万计、数以亿计、多多益善、千变万化、人多势众、堆积如山、千军万马、车载斗量、琳琅满目、眼花缭乱。 1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千千万万、千山万水、不计其数、多如牛毛、数以千计、数以万计、数以亿计、多多益善、千变万化、http://www.chusan.com/zhongkao/317048.html
5.数量多的四字词语(精选6篇)篇2: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3y93r3p.html
6.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综述/什么是文本分类和英文文本处理分类相比,中文文本预处理是更为重要和关键,相对于英文来说,中文的文本处理相对复杂。中文的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并且单个汉字具有的意义弱于词组。一般认为中文词语为最小的语义单元,词语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所以中文文本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分词。 https://blog.csdn.net/a1097304791/article/details/121472163
7.译法分析6.动词+数量补语: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次数以及数量上的差异,这样的数量词语就叫做数量补语。数量补语分为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 a.句式: 动词/形容词+时量补语: 睡了三天、走了两个多小时、等了半天、坐了一会儿、摆了四十年了、写了一辈子了、休息半个小时了、忙了一下午了; https://www.meipian.cn/1ipbnakn
8.2022国考行测言语理解细节理解之巧用数量词语公务员考试网根据细节理解的提问方式可知,在碰到此类试题时,一定要优先在提问方式中识别该题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其次观察四个选项的话题,去文段当中找对应信息;另外,还要留意选项设置的时候是否出现一些陷阱提示词,比如选项中出现数量词语,一些具体的数据,那么一定要留意文段中对应的数量词语。https://www.huatu.com/2021/0830/2273403.html
9.形容数量很多的四字词语形容数量很多的四字词语 形容数量很多的四字词语如下:1.众多-数量大,很多人或物,通常用于形容人员、群众、事物等。2.繁多-含义与众多相似,指数量众多,种类繁杂,更强调 多 的程度和种类的复杂性。3.纷繁-指混乱不清的样子,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但并没有特别的秩序启升和https://wenda.so.com/q/1689030705210599
10.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 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 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https://scsqw.cn/scyx/scgkt/2000nyh/yw/content_9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