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诗词鉴赏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翻译」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赏析」

《悯农·春种一粒粟》这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悯农·春种一粒粟》这首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2)餐:一作“飧”。

李绅的这首《悯农·锄禾日当午》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悯农·锄禾日当午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诗人李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春天种下一料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THE END
1.节约粮食的名言从现在做起!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https://www.ximalaya.com/ask/q11534596
2.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素材语言活动:珍惜粮食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活动准 页数:4页格式:doc 下载文档 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班会-珍惜粮食班会3篇.doc 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班会|珍惜粮食班会3篇下面是网小编整理的珍惜粮食班会3篇,供大家参考!珍惜粮食班会3篇珍惜 页数: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17937-0-0-8.html
3.爱惜食物名言名句140句(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名言名句)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3、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4、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6、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7、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https://www.wenanmao.com/a/646434306ce9e32d22001f75.html
4.的含义组织学生去田间亲身劳动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其哲某教师为让学生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组织学生去田间亲身劳动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其哲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8/41684164.html
5.小学古诗练习题(通用9篇)5、体现粮食来之不易的诗句: 。 6.体现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诗: 。 7、白居易写草顽强精神的名句: 。 8、歌颂伟大母爱的诗句:: 。 我们即将毕业了,我想用王勃的诗句与好朋友共勉:“。” 9、周恩来在皖南事变(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同学们可以自己查资料或是询问父母了解一下。)发生之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r477o5s.html
6.一粥饭来之不易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好看利用手抄报形式牢记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 各班主办手抄报黑板报让学生体会到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每一口饭都 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我班通过珍惜粮食厉行节约主题班会和做手抄报 通过此次手抄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3年6班世界勤俭日手抄报美篇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616190.html
7.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或作文或古诗“粮食就是生命”没有滴滴汗水换来的粮食供给我们解决温饱,那么一切的权贵情感都不会出现。粮食是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我们珍惜眼前的每一粒粮食,也是珍惜全人类的生存。下面一些关于珍惜粮食的名言,希望大家认真看下,知道粮食的重要和来之不易。 http://m.ye-su.cn/yy/aaae2eatn22vs9y2ys9.html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0个字,就说出了节约粮食的千古名句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可以收许多粮食。而普通之下,没有一块土地是荒废的,农民虽然辛劳耕作,但依然有人饿死。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天地耕作,每一滴汗水流在土壤中。有谁能够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这份心酸,更知道每一口饭的来之不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2KSL460541BD8Q.html
9."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全诗赏析“终有数月粮”既透出劳有所获的一丝安慰,更点明了粮食来之不易;后半部分先写“素餐”的“豪华子”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知稼穑之艰难,与终年辛勤劳作的农家形成鲜明对比,揭露出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后通过议论,表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对劳动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流露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2e0e216776a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