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賣得出飯碗端得穩

今年秋糧旺季收購超1.6億噸,日均收購量超200萬噸——

眼下,全國各地秋糧收購進入高峰。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2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各類糧食主體累計收購秋糧超1.6億噸,日均收購量達200萬噸以上,收購進度快於上年同期,守住了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

各地秋糧收購進入高峰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類糧食主體累計收購秋糧超1.6億噸,同比增加約10%﹔日均收購量達200萬噸以上,收購進度快於上年同期。

分品種看,中晚稻收購7000萬噸,其中河南、江蘇、黑龍江和安徽四省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中晚稻超400萬噸,政策托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玉米收購9000萬噸,其中東北地區超5000萬噸。農民售糧順暢,企業收糧積極,市場購銷趨於活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糧食要種得好,還要儲得好。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儲糧方式向精細化管理轉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以來,各地積極推進高標准糧倉建設和現有倉房升級改造,糧倉氣密、隔熱等關鍵性能明顯提升。

截至目前,全國實現低溫准低溫儲糧倉容超2億噸,應用氣調儲糧技術倉容5500萬噸。目前國有糧庫儲糧周期內綜合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各地充分發揮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作用,強化農戶科學儲糧技術指導和服務,助農減損增收。近10年來農戶儲糧損失率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

此外,今年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中儲糧集團公司在河南、江蘇、黑龍江、安徽四省符合條件的地區先后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目前,中儲糧公布最低收購價收儲庫點217個,單日入庫能力超17萬噸,收購整體平穩有序。

各類支持政策發力顯效

2024年,中國糧食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達1.41萬億斤,比上年增加221.8億斤、增長1.6%,在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基礎上,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台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表示,各類支持政策發力顯效,推動了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今年,中國出台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繼續提高小麥、早籼稻最低收購價,穩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等政策,擴大完全成本保險、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多措並舉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播種面積。2024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7.9億畝,比上年增長0.3%,連續5年保持增長。

同時,各地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和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廣合理增密、水肥一體、“一噴三防”“一噴多促”等技術,有效提升糧食單產水平。加之今年全年大部分農區氣象條件總體有利,光溫水配合較好,2024年全國糧食畝產達到394.7公斤,比上年增長1.3%。單產提升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80%。

在落實糧食生產責任方面,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支持力度。“2024年,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26個增產,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增產作用明顯,充分體現了‘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的要求。”付凌暉說。

提升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糧食產量何以再創新高?“從耕地看,今年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525.8萬畝,且耕地質量提升速度加快,農田基礎設施改造穩步推進,中央財政提高了對高標准農田建設的補助標准。從農業科技看,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達到新高度,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護航糧食增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鐘鈺說。

“總的看,盡管今年局部地區發生了較嚴重的自然災害,但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再上新台階,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付凌暉說。

日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對2025年“三農”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安排,為做好糧食生產工作、穩住“中國飯碗”明確了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表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嚴格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監測體系”,有助於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耕地主要用於糧食生產。

“農業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必須強。”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處長朱娟表示,隨著中國糧食產量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的難度也隨之增加。下一步將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端牢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強糧食收購統籌組織,認真抓好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引導多元主體積極入市,增強市場購銷活力。

THE END
1.180句民间谚语精华,记住的不是知识,是智慧!4、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5、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6、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7、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9、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10、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11、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06/12/7108612_1143887487.shtml
2.关于丰收的谚语整合(整理8篇)27、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28、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29、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0、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篇3:关于丰收的谚语整合 1、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 2、拿到场里算庄稼,收到家里算粮食。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67743.html
3.农谚大全范文16篇(全文)4.3 “少留头花果,选留二花果,疏除三花果,年年丰收结大果” 该条石榴谚语在我国广大石榴产区,特别是我国北方石榴产区家喻户晓,应用也最为普遍,效果也比较显著。在我国北方石榴产区正常年景下,当地山地收割小麦之时,多是石榴初花期(果农俗称头花、头茬花、头喷花、头批花);平原地区收割小麦之时,正是石榴盛花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pgubnx1.html
4.150条谚语,小学1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7.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jE4NzE1Ng==&mid=2649913040&idx=3&sn=319d4c0f4381b677cf16b967b2f7f0af&chksm=8ede9316c09c9aa1fa8568a7ac64ed9f4dcb10528c386aee47d075435b5d0c5f0a0564b55803&scene=27
5.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形容这四个地方是粮食大省 26298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写出了两湖(湖南、湖北)这些地方的什么特点? “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意思是说,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说明了两湖是我国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水稻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祖国的一个粮仓. 26298 湖广熟 天下足 这句谚语写出了两湖(湖南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dfacebbcddd40abd70f711bff9bd675e.html
6.五谷丰登的意思五谷丰登是哪五谷五谷是哪五样→MAIGOO百科谚语 歇后语 谜语谜题 对联春联 公式算术 笑话段子 问题提问首页 品牌 知识 网店 产品 招商 投票 旅游 城市地区 聚焦 展会 名人 排排榜 网点 美图五谷丰登 0 赞数:0 #趣味成语# 五谷丰登,汉语成语,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出自《六韬·龙韬》:“战胜于外;功立于内;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https://m.maigoo.com/citiao/267763.html
7.关于丰收的谚语关于丰收的谚语 丰收,是所有农民都祈求的,丰收,意味着生活的.改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丰收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1、小麦发了黄,秀女也下床。 2、三分在于种,七分在于管。 3、春天多一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4、正月初九寒,早秧多满田。 http://mip.3g.yjbys.com/yanyu/2095917.html
8.丰收的俗语谚语秋天来了,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yuwenmi小编整理了丰收的`俗语谚语,欢迎欣赏与借鉴。 1) 一年劳动在于收,谷不到家不算收。 2) 麦子上了黄,不能地里放。(青海) 3) 田塍三面光,害虫无处藏。 4) 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 5) 人养地,地养人,锄头底下出黄金。 https://www.yuwenmi.com/yanyu/449974.html
9.关于农业的谚语(15篇).docx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谚语吧,谚语大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还记得都学过哪些谚语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农业的谚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农业的谚语1 小麦 旱九水三春,烂断大麦根。 麦怕清明连夜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0/8040045001006143.shtm
10.常见俗语九百句形容穷困之极。 494、平地起孤丁——比喻无事生非。 495、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496、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497、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498、破鼓乱人捶——https://zhuanlan.zhihu.com/p/8248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