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在字典中的解释,京说文解字解释,京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五笔86编码:yiu五笔98编码:YIU郑码:SJKO

笔划:8部首:亠笔顺:捺横竖折横竖撇捺

四角号码:00906仓颉:YRFUnicode:U+4EAC

【卷五】【京部】京

人所爲絕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凡京之屬皆从京。舉卿切

人所爲絕高丘也。釋丘曰。絕高爲之京。非人爲之丘。郭云。爲之者,人力所作也。按釋詁云。京,大也。其引伸之義也。凡高者必大。从高省。丨象高形。舉卿切。古音在十部。凡京之屬皆从京。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又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又姓。漢京房,宋京鏜。又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又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又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又與强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莊子註】作禺京。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註】京猶齊也。卿音羌。

考證:〔【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jīng①<名>高大的土丘。《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②<形>高大;大。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③<名>京城;首都。《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④<数>一千万。《察变》:“京垓年岁之中,每每员舆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京华】京城。【京畿】国都及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师】京城。

京jīng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大。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姓。thecapitalofacountryɑeijing笔画数:8;部首:亠;笔顺编号:41251234

THE END
1.形容秋天硕果累累的成语有哪些?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三、写出三个描写秋天丰收?象的四字词语 春华秋实 硕果累累 秋风瑟瑟 天高云淡 叶落知秋 四、关于秋天和丰收的景象的成语有那些? 成语话“秋” 《浙江老年报》文理 形容对人思念或盼望殷切——“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望穿秋水”。 https://www.henanrenshi.com/sizichengyu/67153.html
2.2025年六大趋势预测:生活或将迎来这些巨变!卜曰︰蛇头值岁初,谷食盈有余。早禾莫令晚,蚕亦莫令迟。夏季麦苗秀,三冬成实肥。岁至乙巳蛇年,气候大概率会变化剧烈。根据《地母经》的预测:上半年降雨较多,大水及泥石流隐患高悬,气温起伏冲击健康防线,人员流动频繁,漂泊感弥漫。然岁末将迎转机,丰收之象可期,恰似风雨后见彩虹,艰难时局终迎曙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48027535886705&wfr=spider&for=pc
3.常用文言文句子这种情况, 在成语中也随处可见。如:“受制于人”“金石为开”“见笑大方”, 成语中“于”“见”“为”是典型的表示被动的词语。而“兔死狗烹”, “狗”和后面的“烹”则自然形成了一种被动关系。 4. 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古汉语省略成分很多, 成语也如此, 例:“不见棺材不落泪”省去了主语, “一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x4ectz.html
4.穰文言文意思,“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穰”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穰(简繁同形) 拼音:ráng “穰”字的古汉语解释 ráng 1.名词 稻麦等粮食作物的茎杆。《齐民要术·杂说》:“场上所有穰、谷稖等,并须收贮一处。” 2.形容词 丰收。《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之矣。 ráng 形容词 多,盛。《汉书·张敝传》:“京兆http://hanchacha.com/ghyzd/rang891892dtv.html
5.今年我区小麦丰收总产比上年增加11.7%现代农业1995年11期今年我区小麦丰收总产比上年增加11.7%,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小麦种植面积,比较效益,今年我区小麦丰收总产比上年增加11.7%小麦,一直是我区细粮中的主要品种,同时,它作为我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更居于重要地位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DNY511.006.html
6.穰在文言文及古文中的意思穰字古汉语字典解释拼音「穰」古汉语字典 “穰”在文言文、古文中意思解释汉字 穰 繁体 拼音 ráng 怎么读 部首禾(禾木旁) 笔画 共22画【穰】在文言文及古文中的解释 穰ráng ①〈名词〉稻麦等粮食作物的茎杆。《齐民要术·杂说》:“场上所有穰、谷稖等,并须收贮一处。” ②〈形容词〉丰收。《论积贮疏》:“世之有饥https://zidian.gei6.com/7A70__gu.html
7.冬雪爸趣谈诗三百汉语思维花果山家长社区花果山-古汉语思维-QQ群:165956197 今天先做一个简单交流,把《诗经》大的流变交待一下,让大家有一个概念,后面《风》、《雅》、《颂》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读,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首先声明:我说这些,绝对不是专家,欢迎交流讨论。 《诗经》是周朝到春秋时期的诗文总汇,为中国第一部诗歌集。传说是孔子删定,恐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
8.古汉语数量表示法3篇(全文)⑧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李贽《赞刘谐》)2、表示数量少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少一般常用“半”、“一”、“三”、“一二”等表示。例如: ①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③夜阑扶策绕中庭,云罅xià三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zipkzxi.html
9.2024年05月浙江金华东阳市公安局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90人(三61、变文和连文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变文是指为了避重而在相临近的句子中采用同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连文是指本来要表达甲,而连带说到乙,使两个相关联的词连在一起,但突出表达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使用了连文这一修辞方法的是: A、《史记·淮阴侯列传》:“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12/623302200401014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