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10篇

解释: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草木黄落】

出处:《汉武·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解释: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橙黄桔绿】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华秋实】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解释: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天高气爽】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解释: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一叶知秋】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落叶知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春花秋月】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兰秋菊】

出处:《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羊》:“春来秋去泉东泻,芳颜不似前潇洒。”

解释: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去秋来】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

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解释: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望秋先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解释: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解释: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风落叶】

出处: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路途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解释: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平分秋色】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二·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解释:秋色,秋天景色。把秋天的景色平均分配;昼夜各得一半;多指中秋或秋分这一天。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九春三秋】

出处:清·周亮《书影》卷四:“九春三秋,天景清丽。”

解释: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金风送爽】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间可贵且短暂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爱情男女相短暂相逢时光的弥足珍贵。

【秋月如珪】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解释: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

出处: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解释: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解释: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蒲柳之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一、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弃置不用。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二、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三、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四、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五、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六、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七、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八、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九、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十、桂子飘香:代指秋季,象征着秋天了。

十一、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十二、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十三、秋色满园: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庭院。

十四、秋风红叶:红叶随风飘荡,看上去好像是在与秋风共舞。

十五、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十六、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十七、一丛火红:代指一般指像火一样红的枫叶。

十八、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十九、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二十、橙黄橘绿:指秋季景物。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

二十一、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二十二、稻谷飘香:形容金秋时分庄稼成熟的丰收景象。

二十三、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二十四、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二十五、一丛金黄:描写秋天的景色一眼望去流动的金色。

二十六、天高气清: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二十七、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二十八、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二十九、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

三十、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三十一、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三十二、北雁南飞:去北方的雁子向南飞去。

三十三、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三十四、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三十五、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三十六、枫林尽染: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

三十七、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三十八、桐叶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三十九、秋色宜人:指秋天的景色,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四十、林寒涧肃: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四十一、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四十二、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四十三、天末凉风: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四十四、秋风扫叶: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四十五、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四十六、林寒洞肃:寒:寒冷;肃:肃杀。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四十七、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四十八、秋风习习:意思是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四十九、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五十、香飘四野:到处都是香气,形容香气很浓的样子。

五十一、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五十二、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五十三、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五十四、秋雨绵绵:意思是这雨下的没完没了,也作秋思解释,特别是逆境中的思念。

五十五、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五十六、丹枫迎秋:很多火红的枫树迎接着秋天的到来,丹:火红;枫:枫树或枫叶。

五十七、鸿飞霜降: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五十八、秋风扫叶:比喻威力大、气势猛。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

五十九、枫林如火: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六十、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六十一、秋意深浓:乡下的惬意,莫过于在秋意深浓时斜坐于山坡,看层林尽染,赏丰收美。

六十二、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

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1、西风落叶

出自: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2、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自: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3、橙黄桔绿

出自: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4、一叶知秋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5、望秋先零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6、金风玉露

解释: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自: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7、春蛙秋蝉

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出自: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8、春兰秋菊

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9、春花秋月

出自: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0、落叶知秋

解释: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11、春去秋来

出自: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12、秋雨绵绵

解释: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还可解释为心情十分惬意,温柔似水。

13、秋风萧瑟

解释:萧瑟(xiāosè)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出自: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全诗如下:步出夏门行·其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秋色宜人

释义: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1、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出处: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凄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于此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明夏完淳《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峻青《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15、秋兰飘香

释义:秋季兰花飘香四溢.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16、秋意深浓

释义:指秋天的气息更加浓厚了。

17、秋风习习

释义: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18、五谷丰登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19、硕果累累

解释: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20、瓜果飘香

解释:描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21、秋高气爽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自: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22、金秋时节

解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多数农作物在此时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色(实际是植物叶子枯萎了),所以形象地称为“金秋”。

23、枫林尽染

解释: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描写秋天枫林的景象。

24、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25、雁过留声

解释: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26、春生秋杀

出自: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27、秋收东藏

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出自:《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28、西风斜阳

出自: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路途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29、洞察秋毫

解释: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30、春兰秋菊

近义词: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反义词:半斤八两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比喻各有特色和专长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例子: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时。(鲁迅《偶成》诗)

31、暗送秋波

近义词:眉目传情、脉脉传情反义词:明目张胆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解释: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

例子: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32、春蛙秋蝉

33、春华秋月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指春秋佳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华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例子: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于漪《我与〈千家诗〉》)

34、春生秋杀

出处: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35、落叶知秋

近义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

解释: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出处:宋·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36、临去秋波

解释: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37、明察秋毫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反义词:不见薪新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例子: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谜语:显微镜

38、秋月春花

例子:~易老,赏心悦事难凭。(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出)

39、秋毫之末

近义词:无足轻重、轻于鸿毛反义词:庞然大物、重于泰山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解释: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40、秋毫不犯

解释:〖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例子:〖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41、望秋先零

近义词:未老先衰。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晋·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42、西风落叶

解释: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趋衰落。

43、一叶知秋

近义词:见微知著、落叶知秋用法:紧缩式;作定语;指从局部推知未来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44、盈盈秋水

解释:盈盈:清澈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45、天高云淡

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例句秋天里,找一个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日子一起去爬山吧!

46、秋风瑟瑟

解释萧瑟(xiāosè)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萧瑟在本词中取第一个意思。秋风萧瑟就是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出处出自曹操《观沧海》。

47、金风飒飒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

出处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48、秋高气肃

解释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49、秋色宜人

解释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出处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凄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50、层林尽染

解释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出处见于诗词《沁园春·长沙》。

51、橙黄橘绿

解释指秋季景物。指橙子金黄橘子翠绿时的季节。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释秋月春风,秋夜的月,春日的风。指美好的时光。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引》:“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52、果实累累

解释:果实累累,此处读léi。累累:连续成串。

53、五谷丰登

54、穰穰满家

解释: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55、硕果累累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56、丰收在望

解释: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在:马上。望:预料、希望

57、仓箱可期

解释: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58、麦穗两歧

解释: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59、年丰时稔

解释: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

60、五谷丰熟

解释: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61、盈车嘉穗

解释:盈:满。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形容粮食丰收。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周》:“成王五年,有因祗之国,去王都九万里,又贡嘉禾,一茎盈车。”

62、时和年丰

解释: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处:《诗经·小雅·华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成语解释: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63、春蛙秋蝉

成语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64、冰壸秋月

成语解释: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65、红衰翠减

成语解释: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67、华屋秋墟

成语解释: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68、叠翠流金

成语解释: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69、临去秋波

成语解释: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70、望秋先零

成语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71、秋风团扇

成语解释:秋风起后,扇子就弃置不用。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72、秋高气和

成语解释: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73、秋收冬藏

成语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74、秋风落叶

成语解释: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75、秋荼密网

成语解释: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76、晴云秋月

成语解释: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77、桂子飘香

成语解释:代指秋季,象征着秋天了。

78、秋风纨扇

成语解释: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79、秋色满园

成语解释: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庭院。

80、秋风红叶

成语解释:红叶随风飘荡,看上去好像是在与秋风共舞。

81、天高气爽

成语解释: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82、一丛火红

成语解释:代指一般指像火一样红的枫叶。

1、秋风萧萧:风雨急骤貌。

2、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3、秋风萧瑟: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4、秋风送爽:指秋天带来了凉意。

5、秋阳杲杲:秋天的太阳,明亮灿烂。

6、北雁南飞:去北方的雁子向南飞去。

7、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8、桂子飘香:代指秋季,象征着秋天了。

9、秋色满园: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庭院。

10、桐叶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11、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12、枫林尽染:整个枫林都被染成红色的了。

13、天高气清: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14、一丛火红:代指一般指像火一样红的枫叶。

15、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16、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1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18、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9、稻谷飘香:形容金秋时分庄稼成熟的丰收景象。

20、香飘四野:到处都是香气,形容香气很浓的样子

21、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22、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23、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24、一丛金黄:描写秋天的景色一眼望去流动的金色。

25、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26、叠翠流金:形容秋天美丽的景色,碧绿和金黄交相辉映。

27、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

28、秋风红叶:红叶随风飘荡,看上去好像是在与秋风共舞。

29、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30、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31、秋色宜人:指秋天的景色,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32、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33、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34、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35、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36、秋雨绵绵:意思是这雨下的没完没了,也作秋思解释,特别是逆境中的思念。

37、秋风习习:意思是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38、丹枫迎秋:很多火红的枫树迎接着秋天的到来,丹:火红;枫:枫树或枫叶。

39、秋意深浓:乡下的惬意,莫过于在秋意深浓时斜坐于山坡,看层林尽染,赏丰收美。

40、枫林如火: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41、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42、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或诗词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疾风扫秋:叶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洞察秋毫: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

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冰壶秋月: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1、秋色满园:秋天的景色充满了庭院。

2、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3、一丛火红:代指一般指像火一样红的枫叶。

4、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5、稻谷飘香:形容金秋时分庄稼成熟的丰收景象。

6、香飘四野:到处都是香气,形容香气很浓的样子

7、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8、秋风落叶: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9、秋兰飘香:秋季兰花香飘四野,渲染一种收获和谐的气氛。

10、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11、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12、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13、秋风习习:意思是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14、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THE END
1.形容非常多而全的成语形容非常多而全的成语形容非常多而全的成语有:包罗万象:形容事物多而全,应有尽有。比比皆是:形容事物很多,到处都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极多,数 不胜数。车水马龙:形容车马很多,连续不断,非常热闹。堆积如山:形容物品、材料、资料等堆得像山一样高。多如牛毛:形容数量极多,数不胜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231/15/85277615_1143431407.shtml
2.形容商业繁荣的成语有什么?网上有关“形容商业繁荣的成语有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形容商业繁荣的成语有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共有以下几个: 1、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释义: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https://dl.yingkaiwangyou.com/wydq/202501-18164.html
3.在潦草的人生里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人生很短在潦草的人生里 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 人生很短: 宽心、淡事、顺其自然。https://www.toutiao.com/w/1820106643203084/
4.形容广阔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广阔的成语有哪些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04 05:32:08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一马平川: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 无远弗届:形容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茫无涯际:http://m.qicaisi.com/bk-773127.shtml
5.描写秋天的成语最新17篇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描写秋天的景色的成语 1 1、 西风落叶 解释: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出自: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http://www.yueduku.com/zhishidaquan/chengyu/15/15174.html
6.粮仓的成语及解释关于表示描写粮仓的成语关于粮仓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倒廪倾囷】: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关仓遏粜】:遏粜:停止出售粮食。关闭粮仓,不再卖粮食。指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http://www.hydcd.com/cy/fenlei/cy17331.htm
7.精编2018元宵节灯谜及谜底大全—中国教育在线5、“谢霆锋趴在日历上”(打一四字成语) 答案及解析:风和日丽(霆锋和日历) 6、粮仓(打一足球明星的名字) 答案及解析:米库(粮仓和米库都是储存粮食的地方) 7、陈国兴 (人名打人名, 谜底为一明星) 答案及解析:梁朝伟(陈和梁都是国号,国对应朝,兴与伟都形容国家昌盛) https://gaokao.eol.cn/zhidao/yw/201802/t20180228_1587228.shtml?from=groupmessage
8.搞笑成语谜语精篇双手赞成(打一成语)。 谜底:多此一举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 谜底:同甘共苦 单方告别(打一成语)。 谜底:一面之词 照相底片(打一成语)。 谜底:颠倒黑白 字谜语大全及答案爱好旅游(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公用毛巾(打一成语)。 谜底:面面俱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x7s53q9.html
9.不知道该怎么说,憋在心里很难受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一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cc0358e74c48e38ec444c72c57dcf0.html
10.盈满则亏是成语吗春夏秋冬梦盈满则亏是成语吗 柳湘盈一直以为丈夫对自己一心一意,直到他死后,轻点财产,柳湘盈发现了他养在别院的外室。外室不过清秀,有了六月身孕,被婆母接进府邸,只待生下孩子就能和自己平起平坐。——柳湘盈笑盈盈地喝了外室敬的茶,死人丈夫的纳妾之夜,她踩着丈夫兄长的肩膀,催促他快些。谢远岫挺着肉棒,就要低头。柳https://bylwen.com/to/3251741.html
11.韩信创造20多个成语(转)几乎可以这么说,没有韩信,刘邦很难打败项羽而成为大汉皇帝。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汉语里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这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https://www.meipian.cn/35re36ca
12.认识能力测试10.“月盈则亏” “水满则溢” 以上两个成语的意思: 相似 相反 既不相似也不相反 11.以下成语中哪两句意思相似? 【请选择2项】 勿以善小而不为 知易行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志者事竟成 12.一个长方形粮仓全部装满后可以存粮640立方米。如果粮仓宽8米,长10米,它的高度应该是https://www.wjx.cn/jq/1034492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