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Modality,whichexpressesthespeaker'semotionorattitudetothethingsherefersto,involvesnotonlythemodalmeaningofthepredicatecenter,butalsoextendsitsscopetoallpossiblemeansofexpressingthespeaker'ssubjectiveattitude.Thediversityofmodalmeaningisrelatedtothemulti-dimensionalfeaturesofmodality,whichmainlyinvolvesobjectivityandsubjectivity,realisandirrealis.Therearemanymeanstoexpressmodality,coveringalmosteveryaspectofthelanguagesystemanditsrelatedelements.ThestudyofChinesemodalityisinurgentneedofSinicization,whosegoalistoexploretheaccuracyofmodalmeaning,theinfluenceofcontext,andthecognitiveandfunctionalexplanation,onthebasisofdetaileddescriptionsintothemeansofmodalityexpression,inpursuitofestablishmentofacompletesystemofmodalityexpression.

人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同时也是语言的核心要素。言语的生成具有主观性(subjectivity),同时也负载了说话人对言说对象的某种情感或态度,即情态(modality),由不同的言说策略或方式所体现。就概念本身而言,主观性跟情态虽关系紧密,但并不就是情态,前者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反映在言语中则体现为说话人认识事物的主观立场,即从说话人自身出发去认识客体;而后者体现说话人以自身的情感或认知出发去看待或认识客体。因此,情态都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止于情态,还涉及指称、言语行为等。

“情态”这一概念源于模态逻辑学(modallogic)中的“模态”(mode),指事物发生或认识事物的可能性、概然性和必然性等特征。模态逻辑学对模态词和模态表达的研究以揭示意义为目标,其研究方法虽然为语言学研究情态所借鉴,但并没有为情态的语义研究提供完整的分析模式,也没有把有关模态词意义的分析总结成一套系统的适用于自然语言情态表达的普遍理论[12]。

自现代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情态范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正如Lakoff[13]所指出的,情态因为有关词汇在句法和语义上往往不可预测,且很少有规律可循,因此一直是令人感到迷茫的领域。也因此,语言学界一直难以对情态做出准确的界定,至今未见系统的分类描述以及综合而全面的研究成果。

表1情态类型系统Table1Modalitytypesystem

各种类型的情态还可以进行下位分类。显然,上述对情态的认识不仅涉及谓词或句子谓语的情态意义,其范围还扩展到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一切可能的表达手段。事实上,通过情态助动词以外的情态副词、情态形容词、情态名词等,以及各种语法语用手段,甚至篇章手段,也可以表达情态意义,获得预期的言外语力。

相对于狭义情态,广义情态广泛涉及情态问题,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谓词及句子谓语的情态表达,还扩展到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所有可能的表达手段,有利于全面、综合认识情态范畴及其表达系统。

情态意义的多样性,跟情态的多维度特征有关,主要涉及客观性(objectivity)与主观性,现实性(realis)与非现实性(irrealis)。前者还涉及各种类型的语气、语调和口气等,后者还涉及可能性(possibility)、盖然性(probability)和必然性(necessity)等。

认识事物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还与说话人和受话人认识事物的深度与广度,以及知识背景有关。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却被“地心说”论者视为异端邪说,尽管现在看来前者具有相对客观性。可见,主观性也有客观的一面,即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存在没有客观事实为基础的主观性。因此,即使是主观性较强的虚拟句也有客观成分。例如:

1)我要是一只小鸟,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该句表达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观愿望,但客观世界存在“鸟”这类动物,而且典型的鸟类能够在天空中飞翔。就情态而言,这种被说话人加入主观立场或态度的话语,因其情态意义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可称为主观情态(subjectivemodality)。

不过,根据Lyons[15]797-798,一些主观性认识情态也可能存在客观性解释。例如:

2)张三可能未婚。

3)或许张三未婚。

按照主观情态的解释,例2)表达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不确定性从主观上认定张三未婚的确信程度。基于此,说话人可以在句末加上诸如“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多半就是如此”等表达不确定性意义的补充成分。这时,例2)表达了差不多跟例3)相同的情态,即主观情态。但是,Lyons认为类似例3)这样的句子仍有可能得到客观认识情态的解释:设想张三作为其中的一员生活在一个有90个人的社区,里边有30个人已明确未婚,但不知道这90个人中谁是已婚、谁是未婚。在这样的情景中,张三存在未婚的可能,而说话人也希望把这种可能当作一个客观事实说出来。因此,例3)跟例2)相比,除了可以表达主观情态以外,同样可以表达客观认识情态。

总之,情态既非是完全客观的,只反映话语命题和言外事实之间的关系,也非是完全主观的,只反映说话人与话语命题的关系,而是更像一种三面体,用语言中客观存在的手段对言外客观事物表达某种主观立场或态度[22]。客观情态与主观情态本质上都是说话人的主观反映,都具有主观性。因此,Palmer[14]16认为,情态涉及话语的主观性,主观性是衡量情态的基本标准,情态即是说话人主观态度和看法的语法化。

主观性在程度上存在强弱差异,可以通过相应的表达手段体现出来。例如:

4)a.两人私下/*私自交换了意见。

b.有的粮管所擅自/私自上路设卡堵截过境粮食,低价鲸吞。

c.周边居民住宅及高层建筑,禁止人员擅自/*私自上楼顶观看,以防发生意外。

有时主观性和客观性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语气、语调和口气等体现出来。

5)a.大家都鼓励他别泄气。

b.*大家都鼓励他没泄气。

6)a.她不又念唐诗了

b.*她不又念唐诗了。

否定句、是非问句具有非现实性,非现实性跟否定相通,所以例5)a和6)a是通顺的句子;而例5)b和6)b是现实句,不能被否定。

具有现实性的事物可以被人们直接感知,而具有非现实性的事物则存在于人们想象的情景中。非现实性具有不确定性,在程度上存在强弱差别,从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到可能性,到盖然性,再到必然性形成一个连续体:不可能<可能<盖然<必然。

可能性、盖然性和必然性都可以被客观验证。可能性指在说话人看来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并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可能发生的客观根据或条件,盖然性指有较强可能性但又非必然的趋势,必然性指在说话人看来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必然发生的客观根据或条件。例如:

7)细心的杭州人也许会发现,很多营业网点和商场门口的ATM机上最近都长了一只黑亮的小眼睛。

9)他和陈南燕的关系也令我诧异,陈南燕每天遇见他必定一笑,几遇几笑,相视无语尽在一笑。

例7)的“也许”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例8)的“通常”表示盖然性,例9)的“必定”表示必然性。

跟可能性相对的是不可能性,即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会成为现实的情景,不能得到客观验证。例如:

10)现在我都听你的,你现在是上帝。

11)你这个猪脑袋,现在用的不是鲁莽,而是智慧!

12)今天真是失策了,我是越想越觉得要抓狂,我要是提一句就好了!

人不可能是“上帝”,人的脑袋也不可能是“猪脑袋”,过去未做的事情不可能具有现实性。这些句子表达的是事物之间的某种虚拟关系。虚拟句具有不可能性,表达的是某种强烈的主观态度或愿望,是前文主观性讨论的对象。

情态可以通过具有情态特征的词来表达,根据这些词的情态意义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类:独立情态词、谓语情态词和句子情态词。

独立情态词由词自身表达情绪性情态意义,并不需要依附于句中别的成分来体现,主要有两类。一是情态动词,即以某些表示情感或态度的动词直接作谓语,如“想”“猜想”“设想”“建议”“提议”“盼望”“希望”“喜欢”“厌恶”“担心”“害怕”“恐怕”等,这些动词大多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及爱好、愿望等情绪。二是情态名词,例如下列句子中的“愿望”“信心”和“兴趣”:

13)我现在的愿望是一个星期能见你一次。

14)我有信心面对突发的事件和新奇的问题

15)老方的兴趣是做学问,他的专长是宗教文化研究。

谓语情态词在句法上做状语,其情态义需要依附于谓语或谓词性成分来实现,主要表达说话人对谓语或谓词性成分某种程度的认知,主要有三类。

二是情态形容词。一些表达情态的形容词其作用是对命题进行修饰或限定,并施加某种情态意义而不改变命题的内容。例如下列句子中的“努力”和“坦率”:

16)如果你努力去尊重别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

17)我把这两点意见坦率地写信告诉了阿飞。

18)a.不要指望麻雀会飞得很/*挺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意愿)

b.上次回学校看出你不是很/*挺高兴,希望下次见面你恢复以前的阳光!(否定)

c.我可以很/*挺高兴地向大家宣布,我们在水一方的居民都活得很开心。(能力)

d.我出高薪,是因为工作繁杂,你必须很/*挺努力工作才行。(强义务)

意愿、否定、能力、强义务等,这些都是非现实性语境。可见“挺”适用于现实性语境,它在非现实性语境中出现会受到限制,而“很”不受此限,既可以出现在现实性语境中,也可以出现在非现实性语境中。

句子的情态义一般由语气词体现,例如主语后跟语气词不仅使主语话题化,还使整个句子负载了某种情态义,例如“他呀,老是一干起活就拼命!”中的“呀”使句子负载了赞叹的情态义。不过,较为复杂的是句末语气词所负载的情态义,下文主要涉及句末语气词。汉语学界对语气词的认识几乎贯穿整个汉语语言学史,齐沪扬[31]、朱斌[32]等有专书讨论。语气词能直接体现说话人对所说对象的态度或情感,同一个命题语气词不同其所负载的说话人的情态也不同。例如:

19)a.昨天下雨的。d.昨天下雨呢哟。

b.昨天下雨呢。e.昨天下雨呢吧。

c.昨天下雨哦。f.昨天下雨了呗。

同一命题“昨天下雨”跟不同的语气词共现,以及语气词共现的多少显然使其具有了不同的情态意义。语气词的主观性最难把握,不仅要借助大量实例进行比较,而且更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揣摩出来[23]。例如“哦”:

20)a.爸爸!我们现在谈的可是吃中午饭哦!

b.老朋友们一批批来我这度疯狂周末,真的很享受哦!

c.累了就好好休息哦。

d.青花,13.00元,推荐给大家,别错过哦。

仔细体会,“哦”在感叹句中表达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认同该命题,态度亲切温和;“哦”在祈使句中带有恳求、叮嘱的意味。

就情态义而言,王珏认为该序列中A、B、C、D四组表达的是陈述语气,E组表达的是疑问语气,F组表达的是祈使语气,G组表达的是惊讶语气。

王珏对语气词迭用的探索很有启发意义,同时也触发了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比如语气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词类,但不同的学者对语气词范围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多到上百个,有的少到近十个,他所确定的28个语气词是否具有穷尽性一般认为“呗”和“喽”是比较典型的语气词,但它们在上述序列中并没有确定的位置。相应地,上述序列的各个次类是否具有穷尽性从情态意义的角度看,语气词迭用后其情态义是否等于它们独立情态义的简单相加是否表达了某种融合情态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大量语料调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更加深入的探究。

实词重叠不仅仅是句法问题,还能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情态义,长期以来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沈家煊[35]8-9认为重叠是汉语最重要的形态手段,汉语里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都能通过重叠变成摹状词(简称“状词”)。所谓摹状,是说话人对所说对象进行生动性和形象性描述,必然负载说话人或褒扬或贬抑等评判性情感或态度。例如:

21)a.虎:经几天的调理,腿部瘀塞的血脉己告畅通,已显虎虎之威。

b.盆/碗:桌上摆满了佳肴,盆盆碗碗冒着热气。

22)a.指点:我需要你指点,但是不需要你指指点点。

b.摇晃/踉跄:他用两只手捂着脸,缩着头,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地走着。

b.趟:昨天,光是从安徽到上海站的民工专列就开了8趟,趟趟爆满。

24)a.红:小芳皱着小脸,鼻头也哭得红红的。

b.悠扬/快乐:街上走过一队穿着红袄红帽镶着白绒领的唱诗班,悠悠扬扬、快快乐乐地唱着圣诞调子。

例21)是名词重叠,22)是动词重叠,23)是量词重叠,24)是形容词重叠,这些词重叠后都具有摹状的功能,其中例21)、23)b和24)的实词重叠表达了赞赏、欣慰、喜悦或爱怜等褒扬情态,例22)和23)a的实词重叠表达了厌烦或厌恶等贬抑情态。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少数数词和区别词也可以重叠,成为摹状词,例如“三三两两”“七七八八”“千千万万”“男男女女”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实词重叠后所负载的或褒扬、或贬抑等情态义由什么因素决定各类重叠词所负载的褒扬或贬抑等情态义是否各不相同各自在褒贬度上是否有区别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同一结构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可能造成评判性情态义的差异。例如某些语义上跟宾语相配的修饰成分也可以置于主谓之间或句首,由于句法环境不同,这些修饰成分所负载的主观性和非现实性程度也存在强弱差别。例如:

25)a.芳芳炸了盘脆脆的花生米。

b.芳芳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c.脆脆的,芳芳炸了盘花生米。

例25)c不能出现在非现实语境中,但25)a和25)b可以。比较:

26)a.听说芳芳炸了盘脆脆的花生米。芳芳是不是炸了盘脆脆的花生米。

b.听说芳芳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芳芳是不是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c.*脆脆的,听说芳芳炸了盘花生米。*脆脆的,芳芳是不是炸了盘花生米。

不过,例25)a和25)b仍有区别。例25)b修饰语置于主谓之间,表达说话人认为该行为动作的实施是经过努力或精心安排的,其主观性强于例25)a宾语前的定语。比较:

27)a.*芳芳精心地炸了盘脆脆的花生米。

b.芳芳精心地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c.脆脆的,芳芳精心地炸了盘花生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语义上跟宾语相配的词语置于句首表达较强的现实性和主观性,置于主谓之间其现实性较弱但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直接修饰宾语其现实性和主观性都最弱。

从情态范畴的角度看,句法构式大多能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对象持有的评判性情感或态度。例如动作性较强的主动宾句变为把字句后,主观性得以加强,“村里死了一头牛”和“村里有一头牛死了”相比,前者更强调“牛的死”对村里造成的损失,“A不到哪里去”“放着NP不VP”“有点+太+A”“V+他/它+数量短语”“没有比X更Y的(了)”等都能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或态度。又如“是”是汉语中的一个高频词,本为代词,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已经或正在演化为句法上羡余的情态成分[36]。张和友[37]讨论过以“是”字构成的三种构式:

一是“Subj(主语)+是+P(谓语)”,例如:

28)a.想必你是读过古龙的武侠小说的。

b.我实在是不知道答案,就交了白卷。

二是“是S1(小句),不是/还是S2(小句)”,例如:

29)a.是你主动提出要买假文凭的,还是对方首先问你的

b.是你不够努力,不是师傅不愿教你。

三是“X(副词或连词)是VP(动词短语,包括小句)”,例如:

30)a.发展高新科技,人才是关键,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很重要。

b.这么多年以来,不管“涵碧楼”哪一处有乱子,她都能即时赶去,无论是在做什么事,无论是在什么时候。

研究表明,尽管三种构式各自在语法化及其语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的“是”在功能上并无不同,都是表达说话人的一种语气断定,因此可以总称为“情态‘是'字构式”。将这种构式跟典型“是”字句,如“张三是学生”,语义特异“是”字构式,如“张先生是个日本女人”,聚焦式“是”字构式,如“老杨是昨天去的上海”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是”的语义特点。如下所示:典型“是”字>语义特异“是”字>聚焦式“是”字>情态“是”字。

即是说,“是”的语义现实性从典型“是”字到情态“是”字逐渐减弱,形成一个连续体。因此,典型构式中的“是”语义现实性强,是必有成分,不可以删除;语义特异构式中的“是”通常不可以删除,但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删除,删除后语义可能发生变化;聚焦构式中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删除;情态构式中的“是”通常可以删除,现实性最弱而非现实性增强。

31)你看,小孩子可不是好惹的,千万别惹到小孩子。

32)我看,这道理也完全可借来观照现实,为今之文明建设把脉施药。

“你看”“我看”还可以变换为“依你看”“依我看”,这时它们是现实标记,表达提请注意的情态义。例如:

33)你看(依你看),他所设计的游戏软件要打通关的可能性有多少。

34)我看(依我看),那个男人之所以感到受到伤害,全是出于他的自尊心的缘故。

郑娟曼等[39]考察了话语标记“你看你”,认为其语篇由两个语义成分组成:一是提出说话人的要求或认识,二是责备或否定听话人的某一事实。例如:

35)a.你看你,一次又一次陷我于不义。

b.你看你,为一个小孩生气,有必要嘛

c.你看你,只知道精打细算,人家讲的是派头!

利用话语功能词也可以表达说话人对上下文或语境的态度,体现为说话人在言谈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这方面具有启发意义的如邵敬敏等[40]对话语功能词“好”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好”可以表达三种功能:积极应对功能,消极应对功能和话语衔接功能。“好”的积极应对功能又可以有赞赏、应允和确认功能,分别转引例句如下:

36)李:石清还有一张嘴,对不该说的事,就是哑巴。

潘:好!痛快。(《日出》)

37)四:不,你先别给我看,让我猜猜。

鲁:好,你猜吧。(《雷雨》)

38)黄:李秘书,这是你要的紧急抄件。

李:好,放这儿吧。(《日出》)

三种类别的分别主要依据引发语和“好”的语调的不同。赞赏功能的引发语为陈述句,应允功能的引发语是命令句、祈使句或者以“好不好”构成的附加问,确认功能的引发语是提醒性质的陈述句。从“赞赏”到“应允”,再到“确认”,积极的功能意义逐渐减弱。

消极应对功能即表面上说“好”,实际上并不以为然,只是一种交际需要,为下文起到过渡作用,又有礼貌、让步、讽刺三类,分别转引例句如下:

39)甲:我要去超市,你要带点什么吗

乙:不用了,谢谢。

甲:好。那我先走了。

40)孙燕:对,我说你虚伪。你说你是不是虚伪

翟志刚:好,我虚伪,虚伪。(《空镜子》)

41)陶秀云没想到他会反击,她气得发抖。好,要掀旧帐大家一起掀。

三种类型的区别主要是看上下文以及“好”后共现句的不同。礼貌功能有引发语表示对方的拒绝,让步功能的共现句常常重复对方批评的话语,讽刺功能后有描述双方或对方失利的事情。从“礼貌”到“让步”,再到“讽刺”,消极意义逐步增强。

话语衔接功能表现在,“好”可以作为话语阶段的分界线。根据“好”在话语中的位置和作用,存在三种情形。一是说话人用“好”提示前面非话语阶段结束,重点表示新话题的开始。例如:

[学生阅读第二段]

教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下一段课文。

二是当谈话告一段落时,用“好”表示话语的边界,重点表示旧的话语结束。例如:

43)耿林:晚上还是在老地方见吧没什么变化吧

娄红:除非你有变化。

耿林:我哪能有变化,好,晚上见。(《如此女人》)

三是用在某个话语中间,作为两个阶段的转换标志,既提示一个话语阶段结束,又预示下一个话语阶段开始。例如:

44)看人就要看人的眼睛,要看定!好,看着我!(《橘子红了》)

总的来看,“好”的上述三种话语功能都是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定情态。“好”单独出现语义往往不太明显,因此可能导致歧解,可以添加语气词“了”“的”“吧”“啊”等,它们可以起到区别不同功能的作用。

除“好”外,常见的话语功能词还有“是”“对”“行”,以及词语“得了”“好了”“算了”“行了”等。

根据需要,说话人也可以通过插入语表达对上下文或语篇反映的情境所持的观点或态度,主要有以下三类。

45)……企业的投资也一定要在无形的事物上面加大投资额。总之,21世纪无形胜有形,软件胜硬件。

46)情感较脆弱或缺乏勇气的孩子,大多会选择紫色。大体而言,选择中间色或紫色的小孩子,多缺乏冲劲与勇气。

47)没有装饰的建筑是粗糙的,严格说来,没有真正的价值。

48)效率和公平都是发展所要追求的价值,从根本上说两者不可偏废。

49)雅思总分为9分,初学者也许获得1分,但毫无疑问,如果你抄袭的话,只有0分。

三是情态规避语(hedgewords)。顾名思义,情态规避语具有规避功能,以闪烁其词的方式表达规避性情态意义,常见的有“从这个角度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某种程度上看”“依我看”“我怎么说呢”“要我说的话”。例如:

50)第一次看完一部完整的动漫,怎么说呢,心情怪怪的,结局有点虐心。

51)有间家,就是王东寄住的那家人啦,要我说的话,都是些相当好的人,一家子很幸福的样子。

从文献看,很多框式结构具有表达说话人对命题描述的情景所持态度的功能。例如:

52)a.产权关系要明晰,你是你,我是我,互不混淆。

b.说归说,做归做,这是她一向做事的原则。

53)a.您别总是可能啊,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敢说到做到不

b.你高兴听就听、不高兴听就别听,我逼你了吗

54)a.你爱干也得干,你不干也得干,这事由不得你。

b.这事儿你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不然老酒鬼的事我老人家撒手不管!

总之,话题标记、话语功能词、语篇插入语以及框式结构这些手段表达的意义,不能只看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它们情态意义的浮现很大程度上是在语言环境中言语互动的结果。因此,对这些手段语义功能的认识必须联系上下文,在一定的语篇环境中才能得到准确把握。

表2现代汉语情态表达系统Table2ModalityexpressionsystemofcontemporaryChinese

本文探讨了情态的定义、特征及其表达手段。对情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特征学界的看法比较一致,因此,本文讨论的重点是情态的定义及其表达手段。

通过梳理代表性学者对情态的认识,我们认为,对情态范畴的认识不宜过于狭窄,只涉及谓词或句子谓语的情态意义,也不宜过于宽泛,将时、体等因素也囊括其中;对情态的认识应该建立在人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基础上,不仅涉及逻辑认知,还涉及句法、功能和语用。这有利于将“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值或事件的现实性状态表达的主观态度”的认识、道义、动力情态,以及句子功能类型、口气和语气等统一纳入研究的范围。以此为基础,本文将情态表达的词汇、句法与语用以及篇章手段概括为包括3大类10中类20小类的类型系统。

从本文揭示的情态表达手段多样性的角度看,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局部发力的局面,缺乏系统性思考,对情态范畴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离从宏观上建立情态表达系统仍有一定距离。鉴于汉语情态表达有自身特点,因此对汉语情态的研究急需中国化。本文的讨论也只是初步的,汉语情态的类型还需细化,汉语情态的表达手段也仍有许多课题值得探索,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各子系统的内部成员,并探讨其语义的精确度、语境的影响度和认知功能的解释度,最终建立起完整的情态表达系统。

THE END
1.物产丰富造句20、陆良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土特产很多。最出名的有:又酥又甜的麻依馓子;汁多味香甜的蜜香梨、小黄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鲇鱼、金线鱼;营养丰富的乳饼等。 21、秀洲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b232843ac9b2328/
2.七律·腊八粥杂粮五谷七律·腊八粥,燕窝,杂粮,七律,五谷,腊八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374FRV0553TANT.html
3.描写秋天的词语或成语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描写秋天的词语或成语_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_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描写秋天词语有哪些描写秋天的四字词【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http://yw.ychedu.com/YWJA/SWJA/600119.html
4.关于收获名言句子(通用14篇)篇4:关于收获名言句子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6y5poo3.html
5.英汉句子结构对比与翻译很多汉语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而不像英语那样有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汉语句子的话题可以是任何要谈的事物、时间、地点、事件、方式等。综合起来,我们将汉语话题句归纳为以下几种: 1. 动作承受者为话题: 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5442480?courseId=85442467
6.关于描写民以食为天的优美好句子,写一句话,怎么形容(47个)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栏目介绍:句子大全为您找到13条关于民以食为天唯美句子,描写民以食为天优美句子,形容民以食为天的经典语句,用民以食为天写一句话,关于民以食为天怎么形容,民以食为天美句,民以食为天诗句,民以食为天好句子等信息。 相关信息: 民以食为天段落 民以食为天作文 民以食为天开头http://zaoju.xuexiaodaquan.com/juzi/ci27e5872049a511eb8f01246e9609f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