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教案(通用7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

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音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

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

2、生生、师生交流,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自己写。

4、评价。

(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励。

(2)互赏、互评。抽生上台展示,评好在哪儿。

九、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

2、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诗,小组讨论学习,熟读成诵。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交流。

十、作业:(任选)

1、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

2、收集古诗。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二、三岁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学这首古诗,对于中班幼儿要求背诵并不难,能作过多的要求。于是,教学中关键重点引导小朋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为此,我从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感受“辛苦”来展开教学活动。

1、让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儿教学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凭空开展,一定要在幼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他们做弯腰姿势保持五分钟来感受“辛苦”,他们个个都觉得累。这种亲身体验比凭空解释效果好。另外,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粮食,特准备了水稻,让幼儿进行实物观察。看到幼儿脸上摆出好奇和惊喜,我别提有多高兴。我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到收获,再到稻谷变成米饭的漫长经历以及期间的农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2、看图了解“辛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早期阅读教学的自主化、个性化。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时,我不作任何要求,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再让他们举手发言。有个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说:“我知道这是夏天,很热很热的,我外公去种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有太阳的。”这时,妞妞也说是夏天,我也要她说明理由。她说:“那农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问:“农民伯伯这么热,还在干活。那你们觉得怎样的太阳好一点?”这一问,激发了孩子热情,课堂就热闹了。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比春天与夏天的太阳。孩子们就更加了解了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的辛苦。

3、以朗读感受“辛苦”: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合作读,引读,范读等,让幼儿从朗读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种表示劳动艰辛的句子,我作了重点引导。更是提醒他们中午用餐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面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孩子们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教案目的: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

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

教案准备:

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

教案过程:

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

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

2)、为什么要有蜡烛?

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教学目标:

1.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字。

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

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诵读感悟

1.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

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诵读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还可以配上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

1.分小组演读。

2.小组代表展示。

3.师生评议。

4.(出示图片)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愿意一起来背一背吗?(全班齐背)

四、课外延伸

读一读,背一背。

李绅

春种一粒栗,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诵读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学习古诗《悯农》

活动准备:

米饭、馒头、花卷等幼儿常见的食物;农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出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出活动的主题

出示图片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请幼儿观看农民耕种的FLASH的动漫,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2、教师大志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3、幼儿学习朗诵古诗《悯农》

三、结束活动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泥塑区

在泥塑区投放采泥,指导幼儿学习团、搓、压、捏的技能,练习制作好吃的面食

2、其他活动:比比谁最节约粮食

制作一张大表格,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谁吃的最干净就给谁盖上小印章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四、简要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本次活动由儿歌导入,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挂图,老师讲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幼儿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辛苦”字,通过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

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

5、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7、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能够不断地去学习思考,反复诵读古诗,表现真不错,农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才换来珍贵的粮食,我们要

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六、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投影仪

一、激趣导入:

1、有个小朋友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陈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应该浪费粮食)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

(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理解:

悯:同情,怜悯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谁,农,午,辛,苦)

午和牛的区分!

辛注意是前鼻音

谁读好拼音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a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锄禾:用锄头锄禾苗周围的土

农民中午的时候正在田地里为禾苗除草

b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c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这句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2、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3、指名读,齐读。

4、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辛苦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THE END
1.七律·腊八粥杂粮五谷七律·腊八粥,燕窝,杂粮,七律,五谷,腊八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374FRV0553TANT.html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说明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诗句.说明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里的“辛苦 .对人来说主要体现在体力劳动方面.对农作物来说.是因为农作物开花后要经过 . 等过程.才能结出种子成为粮食.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3_id_3943011?_t=t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精选15篇)1、知道水、电、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节约水电,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学生观察哪些地方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怎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7886.html
4.节约粮食的诗句爸爸看见了,板着脸说:“粮食来之不易,它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小朋友从小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听了爸爸的话,我想起了一首古诗:锄 关于节约粮食的诗句 -小学生作文大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关于节约粮食的诗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https://www.unjs.com/h/b/24526.html
5.粮食有多来之不易?看看李子柒和江小白就知道了最近,全社会都掀起了一股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热潮,虽然我们从小就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还是有不少人对粮食的来之不易不以为然。 李子柒最近就更新了一则种水稻的视频,完整地展现了水稻的一生,看完之后让人更加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它让我们感受到,桌上不起http://blog.fcc.qinggl.com/page-86972.html
6.幼儿园悯农教案(精选8篇)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适合小班幼儿朗读和背诵,本首古诗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谈话引出古诗,看图了解“辛苦”,读诗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绎“辛苦”。从而把幼儿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650v4b4.html
7.红河日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难看出,粮食来之不易,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怎么能浪费粮食呢?怎能枉费劳动者的一片苦心呢? 春天的黎明,当孩子们还在梦境中睡得正香的时候,农民伯伯早已在稻田里挽起袖子拿起锄头,开始了一天的劳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0-11/27/content_15875_3655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