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粮食的故事800字5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的一首古诗。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首诗的含义是:每一颗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每一粒粮食。哦,我懂了,我一定要节约粮食。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小时候,只要遇到不好吃的饭菜,就会把它们挑出来,偷偷地扔进垃圾桶里。有一次,爸爸发现后十分严厉地批评我:“你为什么要把食物扔掉你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你知道吗”我委屈的看着爸爸说:“不好吃,我不想吃。”爸爸把我拉到身边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从小就对你说,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你忘记了吗”爸爸继续说:“你知道吗,有很多山区里的小朋友至今还吃不饱肚子,每天只能饿着肚子上学,你想不想让这些小朋友能和你一样每天吃饱肚子好好去学习呢”我用力的点点头,大声回答:“想,我想让他们和我一样吃饱肚子再去读书,那样才能好好学习!”爸爸高兴地用手敲敲我的脑袋,然后对我说:“好,我们一起做节约粮食的好宝宝吧。”从那以后,我和爸爸真的开始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渐渐地,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如果世界上再也没有了粮食,那我们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们一定要好好节约粮食,不要再浪费每一粒粮食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还在被不断地蚕食。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爱惜粮食,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时刻以“珍惜粮食为光荣,浪费粮食为可耻”来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一切浪费行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和谐社会和美好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诗人李绅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爱惜粮食的古诗。是啊,每一粒粮食,正如古诗中所写的那样都是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来之不易啊!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应该从我们每个小学生做起。

在饭馆的饭桌上,有些人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订了一大桌饭菜请朋友吃,可到最后大量饭菜几乎没动筷子。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这种事情完全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完了再点,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

为了提醒人们节约粮食,为了避免更多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我会这样做:每天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饭、每一口菜;如果有剩饭剩菜放进冰箱,明天再吃;在饭店里请客吃多少点多少,不铺张浪费、不摆阔气......这些都是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珍惜一粒米开始,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粮食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吃了将近12年白米饭,可是只有亲自体验干农活的辛苦,才真正感受到白米饭的香甜。

金秋八月,庄稼熟了,我和妈妈回到外婆家去帮他们收玉米。老天爷也真是懂事,刚刚下了几天的雨,天气十分凉爽,知道大家开始劳动了,便给我们带来晴天。

下午两点钟,“收割大战”一触即发。现在的收割机因为更加机械化,所以也轻松了许多。只要有钞票,一切都好办。地里的庄稼,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搞定了。别以为就这么简单,剩下的事还多着呢!考验体力的时候到了——搬谷子。

地里散落着几十袋刚刚打出来的谷子。外婆、舅舅开始扛起麻袋干活,不一会儿已经是气喘吁吁。我也拿来扁担开工了。扁担两头各吊着一袋玉米,说实在话,比较蓬松,并不很重。但当我挑着两麻袋谷子,摇摇晃晃地沿着窄窄的山间小路向家里走去,一路树枝来骚扰,打得麻袋直转悠,感觉肩上的玉米越来越重了。还没到家,就已经透不过气来。实在很不方便,我只好把玉米扛在肩上带回家。可我人小,拉着麻袋的头,袋尾就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屁股,走起来比平时不知道慢了多少。我咬着牙坚持,好不容易到了院坝里,已经是筋疲力尽、体力不支了。顺手将背上的麻袋重重滑到了地上,然后拿起放在地上的水杯,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清凉可口的茶水趋走了我的疲惫。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扯了扯后背上衣服,在玉米上躺一会儿后,才回到地里继续干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苦。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节约每一粒米。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大都向往城市的生活,可是,去城市的人多了,农村的人也就少了,这意味着种田的人少了,那么,粮食哪来呢虽然能从国外进口,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将近2000亿元,是两亿多人两年的口粮。我们的国家的确强大了,富有了,可还是有一些贫穷地区的人民在忍受着饥饿,因此治病要治根,我们要从源头开始,倡导光盘行动,不在餐桌上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不为打包而羞耻,要为光盘行动做出奉献而感到自豪。我国餐饮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相当于GDP的7%。美国餐饮消费总额仅接近3750亿元,相当于GDP的3%,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既然外国人早就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那我们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每个人都知道诗的含义,但又有几人做到了

中国,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了,却又开始浪费了。在餐馆里,有人为了撑场面,点了一大桌子的菜,却又吃不下。自己的虚荣心满足了,农民的成果却被糟蹋了。

有一个饭店的老板曾说过:“每每看到客人剩的饭菜,我心里在滴血。”是呀!古时,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四菜一汤,还下令以后无论谁办喜事,都不能超过四菜一汤;现在,官员让自己的女儿捡起饭桌上的饭粒。节约的中国人数不胜数,提倡节约的呼声又揭竿而起,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支持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不挑食,不浪费,能吃多少打多少的窍门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用。每个人都要在心里牢牢记住:“浪费是犯罪,打包是殊荣,光盘行动从我做起!”黑暗不能驱赶黑暗,只有爱才能做到;浪费不能阻止浪费,只有节约才能做到。请大家在心中大声念一遍,珍爱粮食,从我做起!请记住:当你在浪费时,还有许多人饱受饥饿折磨。十三亿人的嘴巴比天安门的广场还要大,中国没有那么多粮食,因此要节约,就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THE END
1.吃不饱→吃得好饭碗里装满了中国味道水稻丰盛粮票北大荒收割大学生 陈羲:确实深刻感受到了当时他们那种艰辛,感觉粮食来之不易。饱时不忘饥时饿,丰年不忘灾年苦。 湖州市民 薛雨君:感慨还蛮多的,感觉我们真的是十分幸福了,至少没有这种粮食短缺,包括吃不饱肚子这种情况。 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很难想象粮食短缺时代的中国,粮票是如何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成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NS1S620514R9NP.html
2.珍惜粮食主题教案7篇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熟悉儿歌,巩固幼儿经验《爱惜粮食》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6478.html
3.爱惜粮食从我做起(精选12篇)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的“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ax46hyk.html
4.《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2. **揭示课题**: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即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之不易的粮食》活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感受农民的辛勤付出,从而学会珍惜粮食,树立节约意识。二、**新课学习(20分钟)** 1. **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1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包括耕种、施肥、除草、收割等环节。https://www.zxxk.com/soft/42354241.html
5.电影《大国粮仓》全国热映讲述中国粮食安全来之不易的党史课影片导演,河南影视集团总裁助理、国家一级导演熊延江在互动中说道,这部影片的主创团队是以袁隆平为首的清华、北大的农业学者,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科学家、“三农”人物,他们是我们的国之栋梁,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楷模,而拍摄这部纪录电影的目的正是为了向当代年轻人答疑解惑,认识中国粮食安全来之不易。 https://www.maoyan.com/news/9866896
6.[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粮食丰收来之不易正在播放[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 本期内容 [央视财经评论]农业农村部:全国秋粮已收81.3%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00:01:13 [央视财经评论]许峻铭:优化服务保障措施 有效控制灾害风险 00:02:13 [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 00:00:56 [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https://tv.cctv.com/2023/10/24/VIDEhkNdwcvKs6mRkne786bg2310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