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2006级一年级新生的语言训练课。一个月前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
育学系刘春玲、马红英等教授对我班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评估,课前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语训经验结合专家提供的评估资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现状再次进行了观察评估,经过近2个月艰辛的语言训练,我发现在这个仅有7位学生的班级,语训工作难度系数有所缓解。
7位学生中有4位是自闭症患儿(其中许×属于高功能自闭症,他的唇部和舌部功能较好,强迫他叙述单幅图时能用上名词加简单动词。任×和蒋×两位属于中功能自闭症,前者舌部问题较多;后者唇舌部力量均较弱,口腔开口度小。徐×为低功能自闭症,气流量弱;说话重复最后两个字)。2位是脑瘫患儿(顾×的舌根无反应,听觉记忆能力极差,平时说话几乎没有声音;林的舌根有微弱反应,唇部和舌头灵活度极差)。1位是单纯性智障学生(钟×的呼吸功能较好,唇部和舌头灵活度强,能用简单句对熟悉的内容进行复述)。
(二)教材情况
根据本班学生的语言发展现状,为了满足他们的正音需求,在大多数学生已掌握6个单韵母和bpmfdtn等声母的前提下,从医学矫治角度考虑,本人继续使用以汉语拼音为训练主线的教材内容。本堂课使用的《汉语拼音l》属于2000年9月学校自编的校本语训教材之一——《汉语拼音训练全一册》,迄今为止已经过6轮起点班学生的语言训练实践论证。这套教材的编排顺序是依次排6个单韵母和21个声母,中间穿插零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且以音带出常用(字)词,配以常用简单句(句型),并过渡到几句连贯的话。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技术和资源选择
根据上海市的二期课改精神,我将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组别加以阐述。
组别及姓名
A组:钟×许×
B组:任×蒋×徐×
C组:顾×林×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能正确认读声母“l”及音节li”、“lan”;
2、能用简单句型“哪里有什么”说话:“篮子里有梨。篮子里有荔枝。”
1、能正确读声母“l”及音节“li”、“lan”。
2、能在教师指导下说简单句:“篮子里有梨。篮子里有荔枝。”
1、在师辅助下发声母声母“l”及音节“li”、“lan”;
2、教师帮助下指认篮子、梨、荔枝。
过程与
方法
教师课内指导、课外个训;学生课内合作观察对方发声母“l”时的唇舌变化、课外互相学习交流。
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发声母“l”时的唇舌变化。
培养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师加强指导,学生反复发音巩固。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声母“l”及音节“li”、“lan”;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句型“哪里有什么”说话:“篮子里有梨。篮子里有荔枝。”
教学技术和资源选择
传统教学媒体:正音时用的羽毛、压舌板;梨、荔枝、篮子(既有实物也有图片);一面大镜子;
现代教学媒体:电子琴一架;“认读l”的powerpoint;唇舌操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以下四个环节。
1.音乐渲染,两操正音
(1)师生问好:师奏电子琴弹,配以问候语。
(2)唇舌操和手势符号正音:播放录像“唇舌操”及手势符号powerpoint。
设计说明:
(1)注重音乐交流
开学后我去听这个班级学生的音乐课,惊奇地发现4位自闭症学生认真地听着简单的音乐旋律,并且试图跟着歌曲歌唱,在歌声中任和蒋的音频过快及音量过高的情况都不太明显了,而后我查阅了音乐疗法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等信息,发现音乐疗法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与教育能引发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欲望,以恰当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鉴于以上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我尝试把简单音乐作为语言训练的辅助手段引进一年级的语言训练课堂,如课前课后我利用音乐12345进行师生问好和师生道别,调整学生的音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语言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2)注重弱智教育和聋教育语训知识的融会贯通
2.巧设游戏,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一个大口袋。师:小朋友们猜猜大口袋有什么。学生上台取出,是一个大篮子,篮子上有布蒙着。师:再猜猜篮子里有什么,学生上台取出第一层上荔枝,第二层是各种各样的梨。
巧妙设计游戏引入
3.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在学生上台取出实物的时候,教师及时让学生认识篮子、梨、荔枝对声母“l”和音节“lan”、“li”进行正音训练。让学生借助大镜子具体观察l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重点对林×和顾×进行正音。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句子训练,A组主要是学生合作进行对话训练:篮子里有什么?篮子里有梨。篮子里有荔枝。B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句子。C组主要是教师说句子,学生指认实物。
(1)强调多种手段正音
(2)创设生活情境学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用简单句型“哪里有什么”说话。范句是篮子里有梨。篮子里有荔枝。为了简化难点,我设计了找篮子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寻找,通过反复地找一找、说一说,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注意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会新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知识。
(3)语言指令高结构化和清晰化
正如先前所评估的,在我班中有57%的学生能对简单指令进行理解,特别是自闭症学生,语言训练时更要注意指令清晰,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在“认读l”之类有组织的集体教学环境下,我尝试对他们提出高结构化和清晰的期望,要求找实物说“篮子里有什么”,也能找图片说“篮子里有什么”让他们清晰地知道老师希望他们能说什么。
4.师生评价,倾听交流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上谁学得最认真啊?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和学生一起数黑板上各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所获得的红花数目。
设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能较好的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考虑到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我事先在黑板上设计红花角,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用红花来激励。通过红花的数量使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可换取相应的物质奖励。在体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和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发展。
5.布置作业、亲子练习
(1)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本领?学生看板书说。
(2)师出示练习纸,作业:①找找家里是否有荔枝或者梨,拿一个来放在教室里,布置我们的水果角;②回家时,和爸爸妈妈一起记一记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路名。
(3)教师用电子琴弹奏,配以问候语。师:小朋友们再见。生:再见,再见,戴老师再见。
设计说明:作业布置不仅要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还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这堂课的亲子作业中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巩固新知,请学生们将荔枝或者梨拿来布置教室的生物角。另一个任务就是记一记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路名,为下一节课的语言教学设下了一个知识结构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