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知识可以说是孩子最先接触的语文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学好语文的开始和基础,如果拼音没学好,可以豪不危言耸听的说,小学阶段将后患无穷,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但也不用特别紧张,因为只要不是天生平卷舌不分的孩子,拼音等孩子慢慢长大会无师自通的,下面我将拼音知识简单的做了小结,可能有不周到的地方,仅供参考!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三拼音节还包括:介母)
三、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四、韵母:
1、单韵母:aoeiuü(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五、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六、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七、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量词
常能听见某某小朋友有意或者无意的说:那里有“一头马”等等,听着其实挺可笑的,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小学语文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量词。顾名思义,量词就是表示数量的词语,也是小学语文的一个必考必会问题,下面我简单的做了小结,如有不全,仅供参考!
一、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量词的细致分类很多,例如名量词、动量词等,在这里我只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量词做以归类和小结,如果有不全,仅供参考“一个人、两只梨头、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做名量词。“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场”中的“趟、遍、次、场”,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做动量词。把名量词“驾”“人”和动量词合在一次,共同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计量单位,就是复合量词。刚一看这一简单的知识点量词就分成这么多细致的概念似乎很难掌握,但我个人觉得概念只作为了解就可以了,而真正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去正确的填写、运用量词,而不至于出现“一头马,一匹狗”这一类的笑话,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将小学常用、常考的量词做了一个归纳如下:
个头快匹条斤名位群座口阵双本道把份根次列架栋辆台片轮只棵颗朵艘场对封张件所杆瓶顶项幅部支枝首尊堆钩叶弯缕伙
(注:常用的量词多数都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出现,所以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正确的运用)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关联词
我教过的很多学生都对关联词掌握良好,但多数同学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总认为关联词是种固定搭配,比如说因为就一定和所以,虽然就一定要和但是一起用,往往在出现随即应用,或者某些关联词混合运用的时候就会出现差错,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孩子们,关联词其实就是能够让两句或者更多句话有机的、合理的联系起来的词语,运用时要灵活多变、通顺合理就可以,不要死教条!以下我对小学常用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关联词语做了小结,仅供参考!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么肯定是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修辞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不能忽视,以上粉色的修辞方法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接下来我做了如下小结,仅供参考!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如果想把修辞方法运用的恰当正确,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留心、留意,多积累,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每个修辞方法都背一到两个有代表的句子,并以此句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双引号“”顿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如何将标点运用的恰当正确,还需在日常的生活和练习中,多多留意,多多积累!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近义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一样,都是小学语文必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个人认为近义词要相对于反义词容易一些,就好象说同样一个意思的话,可以换不同的词来说一样,但是也不能忽视大意,越是看似简单的东西越是包含着越多的内涵,只要细心的去挖掘、思考,都会从中得到很多,接下来我对小学常用的、常考的近义词做了一下小结,仅供参考!!
1、单字类:
特别提示:在解答近义词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小窍门,那就是拿出原词的一个字去组词,组出来的能和原来词语意思大致的基本就是近义词。另外近义词也是一对一、二对二的字数形式,千万别犯低级错误噢!!
反义词可以说是让多数同学头疼的一个知识点,说实话这个知识就连很多老师都很为之郁闷,因为有的词就是有好几个反义词,而且每一个都可以说是正确答案,这就为同学的记忆和掌握增加了难度,但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也为同学降低了难度。顾名思义,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这类题我认为在解答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词语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虚拟语言环境中,这样就会很容易理解出正确的答案了!接下来我对小学常用的反义词做了一下归类小结,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反义词
1、单字类
大──小多──少上──下左──右
前──后冷──热高──低进──退
黑──白天──地男──女里──外
死──活公──私快──慢矛──盾
宽──窄强──弱轻──重缓──急
松──紧好──坏美──丑善──恶
是──非闲──忙来──去分──合
存──亡动──静浓──淡偏──正
饥──饱爱──恨升──降开──关
始──终胖──瘦迎──送盈──亏
真──假虚──实有──无雅──俗
是──否稀──密粗──细东──西
巧──拙恩──怨新──旧正──邪
通──堵止──行古──今张──弛
曲──直亮──暗亲──疏收──放
输──赢逆──顺苦──甜忠──奸
纵──横得──失南──北薄──厚
哭──笑文──武推──拉问──答
主──仆买──卖深──浅聚──散
干──湿彼──此生──熟单──双
首──末你──我敌──有警──匪
盛──衰胜──败加──减软──硬
阴──阳顺──逆反──正祸──福
信──疑错──对藏──露老──少
断──续钝──锐浓──淡雌──雄
醒──睡止──行咸──淡正──歪
2、四字类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3、词语类
正常──异常非凡──平凡特别──一般
扫兴──高兴轻蔑──敬重开心──苦闷
寻常──异常违背──遵循怀疑──相信
强盛──衰败尊重──侮辱激烈──平静
嘈杂──寂静美丽──丑陋信奉──背弃
失信──守信率领──追随退化──进化
凝结──溶解伟大──渺小聚拢──分散
增添──减少活泼──呆板鲜艳──暗淡
严寒──酷暑安谧──嘈杂温暖──凉爽
柔和──严厉拒绝──同意清醒──糊涂
荒芜──耕种清晰──浑浊坚强──软弱
微云──浓云纯熟──生疏陌生──熟悉
平坦──崎岖光滑──粗糙慎重──随便
喜欢──厌恶痛快──难受幽静──喧闹
崎岖──平坦刚强──软弱慌忙──镇定
熟识──生疏伶俐──笨拙怕羞──大方
镇定──慌张团结──分裂羞涩──大方
严寒──炎热洒脱──拘谨明朗──阴沉
沉重──轻盈迂回──径直清澈──浑浊
脆弱──坚强饱满──干瘪衰弱──强健
犹豫──坚定丰收──歉收复杂──简单
淡妆──浓抹相宜──不宜自在──拘束
平常──奇特勤劳──懒惰喜欢──讨厌
密集──稀疏胜利──失败挺进──撤退
宽敞──狭窄倾斜──竖直闻名──无名
认识──陌生有趣──乏味舒畅──苦闷
结束──开始紧张──轻松整齐──纷乱
安全──危险撒谎──诚实慈祥──凶恶
可爱──可恶紧张──轻松仔细──粗心
附近──远方赞许──反对淡水──咸水
高兴──难过飞快──缓慢精彩──平淡
笨重──轻便紧张──松弛有趣──乏味
听从──违抗诚实──虚伪承认──否认
高兴──伤心起劲──没劲简单──复杂
容易──困难熟练──生疏准确──错误
温和──严厉暴躁──温和近处──远处
气愤──欢喜粗心──细心美丽──丑陋
洁白──乌黑高兴──痛苦宽阔──狭窄
新款──陈旧兴旺──衰败团结──分裂
敏捷──迟钝危险──安全常常──偶尔
幼稚──老练含糊──清楚严重──轻微
茂密──稀疏光明──黑暗微弱──强大
杰出──平庸恶劣──良好灿烂──暗淡
特殊──普通异常──平常简陋──豪华
诚意──假意理屈──理直拒绝──接受
惩罚──奖励迟延──提前示弱──逞强
好心──恶意破碎──完整酥软──坚硬
炎热──寒冷诚实──撒谎仔细──马虎
聪明──愚笨空虚──充实伶俐──笨拙
狭窄──宽阔晦暗──明亮勇敢──懦弱
宽容──严格表扬──批评一向──偶尔
善良──凶恶寂静──热闹聪明──愚笨
穷苦──富裕精致──粗糙健康──虚弱
忧虑──放心糟糕──精彩潮湿──干燥
喜欢──讨厌危险──安全寂寞──喧闹
奴隶──主人紧张──松弛统一──分裂
繁荣──衰败精致──粗糙权利──义务
最后我要提醒一下同学,反义词的解答一定是一对一、二对二、四对四的方式,也就是说字书一定要相等,千万别出现两个字回答成三个字的低级错误呦!!!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歇后语
歇后语应该算日常应用最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我想应对考试或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歇后语的分类也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接下来我对小学阶段常用的歇后语做了小结,仅供参考!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1、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79、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83、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谚语
我把歇后语做了小结,这一篇是关于谚语的,如果不好好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还真容易混淆了。我认为歇后语和谚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书写的形式上,有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歇后语都是由“-------”符号分隔成的两个短语,而谚语就是一个独立的说明一定常理和道理的短语,所以在记忆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基本一样------易记、易用、生动、灵活,接下来我对小学比较常用的谚语做了一下小结,仅供参考!
最后我要在罗嗦一句,谚语和歇后语都是经过很多年总结出来的,所以结构和内容都很固定,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目的最好不要轻易改动!(虽说是谚语,但有一些确实包含很多为人处世的至理)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句子
1、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2、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4、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应该很负责的说,小学阶段如果能很好的掌握这几种句型以及这几种句型的相应变化的话,那么在小学阶段语句这个知识点上还是基本够用的,但是一定要学透、举一反三,不能自满,应该逐渐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去帮助孩子、鼓励孩子!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修改病句
病句产生的原因很多,不只是在做题方面,如果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的话都是病句,只是为了简单而把一些必要的成分省略了,这严格的来说都是错误的,小学阶段如果说让孩子从句子成分例如状语、宾语、补语、表语方面去体会句子恐怕有点起点太高了,所以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孩子能准确的找到病句原因,并且能够修改就可以了,但是一些基础知识还是要掌握的,接下来我做了小结,仅供参考!
1、成分残缺:通常情况下句子都是“谁”或“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组成的,但有时候在这方面就会出现残缺。
例:(1)看了这个电视剧,受了很深的教育。(2)哥哥钓到了一尺来长。
2、用词不当:这就和用错了量词差不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到位,用错了近义词、褒贬义词等。
例:(1)李明和我热烈的握手。(2)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搭配不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的修饰、限制等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不妥当。
例:(1)大声吵闹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2)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很快克服了错误。(3)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4、词序混乱: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违背了词语在句子中应有的位置。
例:(1)某些广东省的人也说普通话。(2)我国人口是世界最多的国家。
5、重复: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有加上了多余的词语。
例:(1)在班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2)盛开的菊花完全开放,非常美丽。
6、分类不当:把不同类的事物分到了同一类事物中。
例:(1)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2)图书馆里有《儿童文学》《少儿文学》《少年报》等课外书。
以上这几条只是病句这一专题中比较常见并且有代表性的几种,如果想完全掌握病句这一知识点还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用语和习题方面多加留心,多多积累!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长,而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古诗词更是迷人,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出口成章、提笔成文,那么古诗这方面的底蕴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不只是小学阶段必须要学习的知识,毫不夸张的说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多背、多学、多领会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接下来只对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诗词题目做一小结,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古诗
年级
书中古诗
课外应背古诗
一年级
上学期:
2、春晓(孟浩然)
3、静夜思(李白)
4、悯农(李绅)
下学期:
6、村居(高鼎)
7、所见(袁枚)
8、一去二三里
1风(李峤)
2、鹿柴(王维)
3、寻隐者不遇(贾岛)
4、登鹳雀楼(王之涣)
二年级
1、赠刘景文(苏轼)
2、山行(杜牧)
3、赠汪伦(李白)
4、回乡偶书(贺知章)
5、草(白居易)
6、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7、望庐山瀑布(李白)
8、绝句(杜甫)
1、江南(汉乐府)
2、古朗月行(李白)
3、池上(白居易)
4、清明(杜牧)
5、绝句(杜甫)
6、悯农(李绅)
三年级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夜书所见(叶绍翁)
3、望天门山(李白)
4、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咏柳(贺之章)
6、春日(朱熹)
7、乞巧(林杰)
8、嫦娥(李商隐)
1、凉州词(王之涣)
2、春日(朱熹)
3、敕勒歌(北朝民歌)
4、游子吟(孟郊)
5、别董大(高适)
6、江南春(杜牧)
7、游园不值(叶绍翁)
8、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四年级
1、题西林壁(苏轼)
2、游山西村(陆游)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过故人庄(孟浩然)
6、独坐敬庭山(李白)
7、望洞庭(刘禹锡)
8、忆江南(白居易)
9、乡村四月(翁卷)
10、四时四园杂兴(范成大)
11、渔歌子(张志和)
1、早发白帝城(李白)
2、示儿(陆游)
3、凉州词(王翰)
4、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5、元日(王安石)
6、题临安邸(林升)
7、出塞(王昌龄)
8、夏日绝句(李清照)
9、枫桥夜泊(张继)
10、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五年级
1、泊船瓜洲(王安石)
2、秋思(张籍)
3、长相思(纳兰性德)
4、浪淘沙(刘禹锡)
5、牧童(吕岩)
6、舟过安仁(杨万里)
7、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3、乐游原(李商隐)
4、江雪(柳宗元)
5、蜂(罗隐)
6、塞下曲(卢纶)
7、江上渔者(范仲淹)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9、小儿垂钓(胡令能)
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11、墨梅(王冕)
六年级
1、诗经采薇节选
2、春夜喜雨(杜甫)
3、西江月夜行黄道中(辛弃疾)
4、天净沙秋(白朴)六上
5、七步诗
6、鸟鸣涧
7、芙蓉楼送辛渐
8、江畔独步寻花
9、石灰吟
10、竹石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2、己亥杂诗
13、浣溪沙
1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以上只是小学阶段要求背的古诗,诗词应该是背诵的越多越好,加油吧!等背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没准自己都能成为诗人了!
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阅读理解
人们阅读习惯总是从左到右,从上一行到下一行,从词到词组然后到句子最后是段落,这一过程给人的感觉是人的眼睛总是在不停的移动。既然阅读时人的眼睛一直在移动,那么不妨用铅笔或手指着书上每一行左右移动,一边阅读一边轻声读,这样虽然比较精确,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会分散一些注意力,因而可能会影响阅读速度,也影响阅读理解的程度。
1、如何对待阅读中的生词(即不懂的词)
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或许会有帮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解释,即找同义词。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这就需要细心去观察。
(3)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竟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的猜出词义。
(4)充分利用你关于所阅读的内容已有的知识。
(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1)结合作者的想法、观点及其要说的目的进行推理。
(2)寻找作者直接陈述的诸多事件之间的联系。
(3)仔细体会一些重要词的含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
(4)从作者的语气、语调、措辞等文体特征,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5)得出推理后,尽量从上下文中寻找证据。
4、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读问题及选项,仔细品味问题的所指及选项之间意思的差别,切勿草率处之。
(4)另外一些常识也可以帮助一些选择项。
小学语文基本顺口溜(口诀)
小学阶段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语文常识知识,有很多特别实用而且朗朗上口的口诀,接下来我做了一个小结论,仅供参考!
1、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3、j、q、x遇到ü,两个小点坐飞机!
4、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自有数!
5、缩句时,着了的地得、前面成分全去舍,留下主干就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