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感官检验技术综述(3)

味觉与温度有关,一般在10~45℃范围内较适宜,尤其30℃时为敏锐。随温度的降低,各种味觉都会减弱,尤以苦味最为明显,而温度升高又会发生同样的减弱。味道与呈味物质的组合以及人的心理也有微妙的相互关系。味精的鲜味在有食盐时尤其显著,是咸味对味精的鲜味起增强作用的结果。另外还有与此相反的削减作用,食盐和砂糖以相当的浓度混合,则砂糖的甜味会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当尝过食盐后,随即饮用无味的水,也会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味的变调现象。另外还有味的相乘作用,例如在味精中加入一些核苷酸时,会使鲜味有所增强。

在选购食品和感官鉴别其质量时,常将滋味分类为甜、酸、咸、苦、辣、涩、浓、淡、碱味及不正常味等。

12、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13、食品质量视觉鉴别方法的注意问题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14、食品质量嗅觉鉴别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如核桃的核仁变质所产生的酸败而有哈喇味,西瓜变质会带有馊味等。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鉴别前禁止吸烟。

15、食品质量味觉鉴别注意事项

感官鉴别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品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味觉器官不但能品尝到食品的滋味如何,而且对于食品中极轻微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察觉。做好的米饭存放到尚未变馊时,其味道即有相应的改变。味觉器官的敏感性与食品的温度有关,在进行食品的滋味鉴别时,最好使食品处在20~45℃之间,以免温度的变化会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在进行感官评价时,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最后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在进行大量样品鉴别时,中间必须休息,每鉴别一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

16、食品质量触觉鉴别时的注意问题

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鉴别方法之一。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或腐败,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须鉴别其稠度等。在感官测定食品硬度(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15~20℃之间,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影响到食品状态的改变。

17、食品质量感官鉴别适用的范围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食物,其品质优劣与真伪评价,都适用于感官鉴别。而且食品的感官鉴别,既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在室内进行技术鉴定,也适合广大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食品时应用。可见,食品感官鉴别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其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1)肉及其制品:畜肉种类很多,禽肉更是不胜枚举,如猪、羊、牛、马、骡、驴、狗、鸡、鸭、鹅等畜禽肉及其制品都可以进行感官鉴别。各种畜禽肉都有其相应的特点,病、死畜禽肉与正常畜禽肉的鉴别方法,不仅对食品卫生或质量管理人员适用,而且对于为数众多的购买畜禽肉的消费人群也是适用的。

(2)奶及其制品:消毒鲜奶或者个体送奶户的鲜奶直接来用感官鉴别也是非常适用的。在选购奶制品时,也适用于感官鉴别,从包装到制品颗粒的细洁程度,有无异物污染等,通过感官鉴别即可一目了然。

(3)水产品及其制品:鱼、虾、蟹等水产鲜品及干贝类、海参类等经过感官鉴别,即可确定能否食用。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

(4)蛋及其制品:禽蛋种类很多,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能否食用或者变质与否,通过感官鉴别即可作出结论。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讲是很适用的方法。

(5)冷饮与酒类:冷饮与酒类的感官鉴别也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酒中的沉淀物、悬浮物、杂质异物通过感官鉴别都可以直接检查出来。。

(6)调味品与其他食品:调味品主要是酱油、酱、醋及酱腌菜,其他食品如茶,糕点等等。这些食品都可以通过感官鉴别,把宏观指标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者区分出来予以控制,严防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总之,各种食品原料及其制品质量的宏观评价,都适用于感官鉴别方法。

18、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应遵循的原则

要坚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因此,感官鉴别食品的品质时,要着眼于食品各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性考评,尤其要注意感官鉴别的结果,必要时参考检验数据,做全面分析,以期得出合理、客观、公正的结论。这里应遵循的原则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食品卫生法规是鉴别各类食品能否食用的主要依据。

(2)食品已明显腐败变质或含有过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含量过高或霉变)时,不得供食用。

(3)食品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供直接食用,必须加工复制或在其他条件下处理的,可提出限定加工条件和限定食用及销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食品某些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略低于卫生标准,而新鲜度、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均符合卫生标准时,可提出要求在某种条件下供人食用。

(5)在鉴别指标的掌握上,婴幼儿、病人食用的食品要严于成年人、健康人食用的食人、健康人食用的食品。

对食品进行感官鉴别时,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有关要求:

(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和其他进行感官鉴别的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感官鉴别经验。

(2)检查人员自身的感觉器官机能良好,对色、香、味的变化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3)非食品专业人员在检查和鉴别感官性状时,除具有正常的感觉器官外,还应对所选购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或对该食品正常的色、香、味、形具有习惯性经验。

19、鉴别后的食品其食用与处理原则

食品的食用或处理原则是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国家、集体或个人的经济损失,并考虑到物尽其用的问题。具体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1)正常食品:经过鉴别和挑选的食品,其感官性状正常,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供食用。

(2)无害化食品;食品在感官鉴别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经过处理后,可以被清除或控制,其危害不再会影响到食用者的健康。如高温加热、加工复制等。

(3)条件可食食品;有些食品在感官鉴别后,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供人食用。如有些食品已接近保质期,必须限制出售和限制供应对象。

(4)危害健康食品:在食品感官鉴别过程中发现的对*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食品,不能供给食用。但可在保证不扩大蔓延并对接触人员安全无危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如作工业使用。但对严重危害*健康且不能保证安全的食品,如畜、禽患有烈性传染病,或易造成在畜禽肉中蔓延的传染病,以及被剧毒毒物或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必须在严格的监督下毁弃。

20、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常用的一般术语及其含义

酸味: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苦味: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咸味:由某些物质(例如氧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基本味道。

甜味: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碱味: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涩味: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黏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又神经觉特性的复杂结合。它可能受触觉的、温度觉的,痛觉的和(或)动觉效应的影响。

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沾染:与该产品无关的外来味道、气味等。

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基本味道:四种独特味道的任何一种:酸味的、苦味的、咸味的、甜味的。

厚味:味道浓的产品。

平味:一种产品,其风味不浓且无任何特色。

乏味:一种产品,其乏味远不及预料的那样。

无味:没有风味的产品。

风味增强剂:一种能使某种产品的风味增强而本身又不具有这种风味的物质。

口感:在口腔内(包括舌头与牙齿)感受到的触觉。

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官特性。

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异常特征: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征(通常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质地:用机械的、触觉的方法或在适当条件下,用视觉及听觉感受器感觉到的产品的所有流变学的和结构上的(几何图形和表面)特征。

稠度:由机械的方法或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地不同而变化。

硬:描述需要很大力量才能造成一定的变形或穿透的产品的质地特点。

结实:描述需要中等力量可造成一定的变形或穿透的产品的质地特点。

柔软:描述只需要小的力量就可造成一定的变形或穿透的产品的质地特点。

嫩:描述很容易切碎或嚼烂的食品的质地特点。常用于肉和肉制品。

老:描述不易切碎或嚼烂的食品的质地特点。常用于肉和肉制品。

酥:修饰破碎时带响声的松而易碎的食品。

有硬壳:修饰具有硬而脆的表皮的食品。

无毒、无害:不造成*急性、慢性疾病,不构成对*健康的危害:或者含有少量有毒有害物质,但尚不足以危害健康的食品。在质量感官鉴别结论上可写成“无毒”字样。

营养素:正常*代谢过程中所利用的任何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色、香、味:食品本身固有的和加工后所应当具有的色泽、香气、滋味。

21、粮食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未熟粒:籽粒不饱满、外观全部为粉质,无光泽的颗粒。

损伤粒:虫蛀、病斑和生芽等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筛下物:通过直径20毫米的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玻璃、砖瓦块、铁钉类及其他无机物质。

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草籽、异种粮粒及其他

有机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颜色、气味:一批谷物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22、食用油脂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酸价: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游离脂肪酸含量越多,酸价越高,说明油脂的质量越差。

过氧化值:油脂最初氧化的灵敏指标。过氧化值超过0.15%时,即为油脂酸败的征兆。

溶剂残留量:提取油脂时所用的有机溶剂正己烷等在油脂中的残留部分。溶剂残留多时,造成食用油脂异味大,影响食用。

棉酚:存在于棉籽油中的一种黄色色素。棉酚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结合型无毒。棉酚一般是指有毒的游离型棉酚。

油脂酸败:油脂长期贮存于不适宜的条件下,产生一系列的化学成分改变,使油脂分解出醛、酮、低级脂肪酸、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造成油脂感官性状改变,如有哈喇味等。

23、食糖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颜色:糖的外观品质指标。白糖颜色要洁白明亮,红糖要红亮。糖颜色深浅与糖的纯净度有关。

晶粒:糖的颗粒结晶而言。砂糖晶粒整齐、大小一致。富有光泽、晶面明显、晶粒松散、不粘手、不结块。

气味与滋味:糖应具有的正常的气味与滋味。糖汁处理不净则带有异味,保管不妥则易沾污其他商品味,被微生物(酵母)污染易产生酒味和酸味。

夹杂物:糖中不应含有的外来的各种异物,如砂土、泥块、草屑等。

24、调味品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1)酱油色泽:普通酱油所具有的棕褐色,不发乌,有光泽。香气:酱油应当有一定的酱香气,无其他不良气味。滋味:酱油咸甜适口、味鲜回甜,无苦、酸、涩等异味。生白:酱油表面生出一层白膜,是一种产气膜性酵母菌引起的

(2)食醋色泽:食醋应具有与加工方法相适应的产品的固有色泽。气味:食醋应具有酸甜气味,不得混有异味。滋味:食醋应具有酸甜适口感,不涩,无其他不良滋味。霉花浮膜:食醋表面由微生物繁殖所引起的一层霉膜。

醋鳗、醋虱:食醋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在醋中有两种形态不同的生物存活,即醋鳗和醋虱。

(3)酱色泽:各种酱应具有的相应色泽。

气味:各种酱的咸度适口,不涩、不酸、不苦、无焦糊味及其他异味。

25、肉类、水产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肉类、水产品的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有色泽、粘度、组织状态、气味、煮沸后肉汤等指标,具体含义详见本书中相应的肉类和水产品的质量感官鉴别章节。

26、蛋、乳及乳制品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1)蛋

新鲜蛋:蛋壳坚固、不格窝、无裂纹。灯光透视时气室高不超过11毫米,整个蛋呈微红色,蛋黄不见或略见暗影。打开后,蛋黄膜不破裂并带有韧性,蛋白不浑浊。

血圈蛋:受过精的鸡蛋,因受热而胚盘发育,呈现鲜红色小血圈。

孵化蛋:鸡蛋贮存日久或受热、受潮,蛋白变稀,水分渗入蛋黄使蛋黄膨胀,蛋黄膜破裂,透视时蛋黄散如云状,打开后蛋黄白全部相混。

泻黄蛋:由于蛋内微生物的作用或化学变化所致。透视时黄白混杂不分,全呈灰黄色。将蛋黄打开后,蛋黄、蛋白全部变稀,混浊,并带有不愉快的气味。

粘壳蛋(粘皮蛋、卷壳蛋、靠黄、顶壳):鸡蛋经久贮未曾翻动或受了潮,蛋白变稀,蛋白密度大于蛋黄,使蛋黄上浮,粘在蛋壳上。透视时气室大,粘壳程度轻者粘壳处带红色,称为红粘壳蛋:粘壳程度重者粘壳处带黑色,称为黑粘壳蛋:黑色面积占整个蛋黄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者,视为重度黑粘壳蛋,黑色面积占整个蛋黄面积二分之一以下者,视为轻度黑粘壳蛋。除粘壳外,蛋白、蛋黄界限分明,无变质发臭现象。黑腐蛋(臭蛋、混身蛋、坏蛋):这类蛋是严重变质的蛋,蛋壳乌灰色,甚至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作用而破裂,透视时蛋不透光、呈灰黑色,蛋打开后蛋内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暗黄色并带有恶臭味。

霉蛋:鲜蛋受潮或雨淋后发霉:仅壳外发霉,内部正常者称为壳外霉蛋。壳外和壳膜内壁有霉点、蛋液内无霉点和霉味,品质无变化者,视为轻度霉蛋。表面有霉点,透视时内部也有黑点,打开后见壳膜及蛋液内均有霉点,并带有霉味者,视为重度霉蛋。虫蛋:为寄生虫引起的,蛋打开后,蛋白内有小虫体。如发现血块者不属于虫蛋。

流清蛋(破损蛋、流汤蛋):蛋壳受外界力量震动而破碎,蛋白流出。破口直径小于1厘米者,视为小口流清蛋。

格窝蛋(瘪头蛋、熄嘴蛋):蛋受挤压使蛋壳局部破裂凹小成嘴状而蛋膜未破、蛋清不外流。

裂纹蛋(哑板蛋、瘪嘴蛋):蛋受压、碰撞,使壳裂成长破缝,将蛋握在手中相碰发出哑板声音。

(2)乳及乳制品

这类食品质量的感官局部术语主要有色泽、气味、滋味、组织形态等,其含义详见本书中乳及乳制品质量感官鉴别章节。

27、饮料、糕点类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常用术语及其含义

(1)饮料类

色泽:各种酒类和饮料应具有的相应的色泽。如白酒应是无色透明(个别的可带有本品种特有颜色)、无沉淀,无悬浮物的液体。

香气:各种酒类和软饮料应具有相应的溢香气。如白酒的香气分为溢香、喷香、留香。一般白酒都具有本身特有的醇香。

滋味:各种酒类和软饮料在品尝时应体现出的本品种固有的味道。如白酒的滋味有浓厚、淡薄、绵软、辛辣。纯净和邪味等。

(2)糕点类

回潮:糕点在存放保管期间,从空气中吸收水气而引起色、香、味、形的变化。

干缩:糕点在存放保管期间,失去水分,引起皱皮、僵皮、减重等,口感也发生变化。

走油:含有油脂的糕点,在存放保管期间,油分外渗,糕点失去光泽和原有风味。

变质:糕点在存放保管过程中被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而引起品质劣变,导致不能食用。

变味:糕点在存放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或与强烈异味的物质同贮,或由糕点内油脂氧化而产生异味,失去原味。脱色:糕点在存放过程中失去原有的色泽而变得乌暗,特别是受日光照射后失去原有的鲜艳色泽。

虫蛀:糕点在加工过程中原料不洁、工艺不佳,夹杂混入虫卵发育为成虫;或是存放过程中被昆虫蛀蚀。

THE END
1.“三报一刊”光明日报:说“浊酒”:从叔夜陶令到杜甫但到了西汉邹阳《酒赋》那里,浊酒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在赋予酒之清浊以政治意味时,也赋予了贵贱之别。曹魏时期,有以“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的称呼,酒之清浊与高下的区分亦显见。https://news.xmu.edu.cn/info/1801/490481.htm
2.俳赋茅台酒赋兰陵酱香赖茅酿酒时也,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精粹酱香之工艺,深耕茅酒之传承。开新局,破坚冰,扶上马,做头鹰。锻造品牌,携手文旅;创新模式,邀商海朋。举爵古今之饮者,铭恩贤圣于怀膺。我辈再逢尧世,醉看中国梦之飞腾! 注: 1.得醑醴于三贤:“三贤”,指仪狄酿酒、杜康酿酒、黄帝与歧伯论酿。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02NLIG05569NH5.html
3.为什么说“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对于酿酒人来说的是一方水土酿一方酒。酿酒中有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的说法,接下来酒赢中国培训营带您了解其中的含义。 粮是酒之肉 中国地域广阔,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各不相同,造就了大自然丰富的物种,同样是粮食作物,不同地区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放眼http://www.9rcw.cn/news/news-show.php?id=372
4.哪位老师整理的,真是太全了,快收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历史故事的成语: 闻鸡起舞(祖逖) 惊弓之鸟(更羸) 画龙点睛(张僧繇) 凿壁借光(匡衡) 胸有成竹(文与可) 纸上谈兵(赵括) 四面楚歌——(项羽) 败走麦城——(关羽) https://www.meipian.cn/37vni6n3
5.蚂蚁庄园形堂今日答案蚂蚁庄园最新今日答案4.3: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猜猜肉指的是什么? 答案:人的歌声 4.3:春游踏青时,哪种颜色的衣服更容易吸引蚜虫等小飞虫? 答案:黄色 4.2:以下哪个成语指的是童年好友? 答案:竹马之交 4.2:你知道吗?孤独症其实是以下哪种疾病的别称? 答案:自闭症 4.1:白居易诗句“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中的“牡丹时https://m.duotegame.com/mgl/35822.html
6.生肖文化羊年说羊禽兽昆虫之孝十首·其七·羊羔 宋·林 同 唐屠者王中将刲一母羊,忽失其刀,寻觅次,蹴起见羊羔,所失刀藏腹下。 已分几上肉,谁藏腹下刀。 安知羊不死,乃复自羊羔。 为郎牧羊 宋·林希逸 卜式何为者,清班粉省郎。 不骑沙苑马,只牧上林羊。 https://www.360doc.cn/mip/923634980.html
7.桃源深处有人家赶山萝卜谜语答案大全14、呈菱方形或短圈柱形,粒粒分明,因有明目之功得名的药材是 决明子 15、顶部像伞,味道与鸡肉相似,鲜炒煮肉都味道极佳的是 鸡菌 16、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诗中的朝开暮落花是 木槿 17、古时粮食珍贵,无醋食用,古人常用什么果子烹调酸味? https://app.ali213.net/mip/gl/1488915.html
8.桃源深处有人家赶山萝卜谜语答案汇总14、呈菱方形或短圈柱形,粒粒分明,因有明目之功得名的药材是 决明子 15、顶部像伞,味道与鸡肉相似,鲜炒煮肉都味道极佳的是 鸡菌 16、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诗中的朝开暮落花是 木槿 17、古时粮食珍贵,无醋食用,古人常用什么果子烹调酸味? https://www.9game.cn/news/10396577.html
9.桃源深处有人家赶山萝卜谜语怎么玩赶山萝卜谜语答案介绍14、呈菱方形或短圈柱形,粒粒分明,因有明目之功得名的药材是 决明子 15、顶部像伞,味道与鸡肉相似,鲜炒煮肉都味道极佳的是 鸡菌 16、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诗中的朝开暮落花是 木槿 17、古时粮食珍贵,无醋食用,古人常用什么果子烹调酸味? https://m.downcodes.com/wz/199402.html
10.帝辛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8],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概述图来源:《帝鉴图说》[9][10]) 本名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9188896506183
11.定安美食特色农副产品将芥菜叶或油菜叶整齐铺在碗里,涂上蒜蓉酱或杂锦酱,铺上炒熟的加肉丝、虾仁、坡芹、韭菜、大蒜、六薤的米饭,包裹成球状,用双手捧着吃,味香可口,是冬季节日或接待宾客时的佳肴,意为一家团团圆圆,齐心协力,拢住家财不外流的含义。 3.香滑可口 余味无穷:仙沟腌粉 https://dingan.hainan.gov.cn/dab/Html/2011-06-02/1362.html
12.九年级文言文实词教案5篇(全文)固以怪之矣(以为怪)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使伏、使流))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t5kre4p.html
13.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精选6篇)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下脚料?(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形成提升: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n931k21.html
14.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2.“拉保保”是四川一些地区的民间习俗。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尤独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按小儿的生辰年月日时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http://www.xaeduyun.cn/s4buq/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7623815901764b84ce87087b
15.HS编码第三类(第十六章至二十四章)一、本章不包括用第二章、第三章及税号05.04所列方法制作或保藏的肉、食用杂碎、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或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二、本章的食品按重量计必须含有20%以上的香肠、肉、食用杂碎、动物血、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或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其混合物。对于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前述产品的食品,则应按其中重量http://www.yuloo.com/news/2005-05-16/36260.html
16.关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几点意见乡村振兴将我国农村建设成为遍地飘着粮香、菜香、果香、肉蛋奶香的基地 首先我们要谈我国农村具备的条件,我国农村有的就两样:土地和汗水。目前我国农村现在的生产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我国粮食的自给率80%,生产了全球70%的蔬菜和25%的水果;猪肉每年产量是55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55%;牛肉718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1.58%;羊https://zgcxxw.org/xiangcunzhenxing/11564.html
17.古代度量衡单位趣谈容量单位最初也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手捧物作为一个单位,即“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等,后来借鉴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如《考工记》中有“食一豆肉,喝一豆酒,中人之食也”。由于豆的容量适中,使用方便,逐渐被转化为一个专业的容量单位了。《左传》中说到齐国的量器有:豆、区、釜、钟。这些原来都是http://www.chinajl.com.cn/jiliangqutan/7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