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粮食产量“成绩单”出炉,吃够“五谷”到底有多养人?

稻米、小麦、大豆、薯类……五谷杂粮在国人饭桌上的地位,从一份粮食产量“成绩单”上就能看出来: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1986年起,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就稳居世界第一,超30年位于断层式第一。

人们常说的五谷杂粮是什么?

古人说的「五谷」到底是啥?

自古以来,五谷就是人们餐桌上重要的一员。

我国经典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的说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强调“谷类为主”。

按照考古证据和古书记载,「五谷」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麻(亚麻籽)、菽(shū,豆类)、麦(小麦)、稷(jì,小米)、黍(shǔ,大黄米)

版本二:稻(水稻)、菽、麦、稷、黍

无论是以上哪个版本,五谷都不仅包括谷类,还包含大豆,甚至种子。

古人很重视豆类,这也和今天营养科学中豆类和谷类有“蛋白质营养互补作用”的说法暗合。

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谷类和豆类一起吃,不仅能改善营养,而且有利于防慢病。

划重点

古人眼中的“五谷”全部都是“粗粮”,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全谷杂粮;

即去了壳但是没有精制过的整粒种子,而现代人们常吃的白米饭、白馒头、面条等都是用精制谷物做成的。

精制谷物去除了稻米和麦粒外层谷皮、糊粉层等,只留下颜色白、质地均匀的部分,也就是精白大米和精白面粉。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被去除,对健康的好处大打折扣。

五谷是这样“养人”的

五谷的营养和健康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儿?

一颗标准的全谷物含有的营养

为人体供能

富含膳食纤维

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餐后血糖反应较低,饱腹感强,有助控制体重,预防便秘。

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全谷物能提供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钾、镁等。

其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对维持神经系统的高效工作和充沛体能非常重要,钾对于控制血压有一定帮助。

满足每日食物多样化

这些物质各有健康益处,有助预防癌症、冠心病,帮助控制血脂,延缓眼睛衰老等。

不同年龄每天要吃多少谷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在轻身体活动水平(如只进行日常活动的办公室人群)下,各年龄段人群谷类每天建议摄入量如下↓

4招教你吃够谷物

对照上表,你的“每日谷物量”达标了吗?怎样在一日三餐中补足摄入量?营养专家教你4招。

购买谷物制品时看成分表

真正的全谷物食物,谷香浓郁,越嚼越香;消费者应看清成分表首位是否有“全麦”、“全谷物”字样。

比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就规定,食品标签配料中含有≥51%全谷物的食品才能称为全谷物食品。

另外,纯正谷物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

每顿饭都要有谷物的“存在感”

在家吃饭每餐都应该有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类食物,各餐主食可选不同种类的谷类食材。

将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的主食,能丰富膳食选择。如烙(煎)饼、煮饺子、蒸包子、烘焙面包、米粥、玉米面粥、疙瘩汤等。

在外就餐记得吃主食

在外点餐时,优先点主食或蔬菜类,不能只点肉菜或酒水。

当主食和菜肴同时上桌,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这样反而导致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的情况发生。

比如,一个体重在60~70千克的成人,每餐都需要1~1.5碗(份)米饭或者1~2个(份)馒头。

让粗粮变“软”

全谷物入口感觉粗糙,习惯精制米面细软口感的人,食用全谷物初期会不适应。

对此,可以用豆浆机制作五谷豆浆或全谷物米糊,用电饭煲、高压锅烹煮八宝粥,蒸玉米棒、杂粮馒头,使全谷物的口感变得柔软。另外,还可以加入芝麻粉、葡萄干和大枣等。

本文受访专家: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副教授王少康

THE END
1.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农业发展硕果累累走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吃饱饭”曾经是一件难事。中国人有过很长一段凭“票”吃饭的日子,方寸大小的一片薄纸,直接关系吃饭的权利。这背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的低下。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68.6公斤,全国仅有13台联合收割机。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9/content_6974074.htm
2.科普形堂粮食安全知多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主产区利益补偿、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粮食和食物节约等方面,对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期深化粮食行业改革、完善粮食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指明了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yNDMwNg==&mid=2650711691&idx=5&sn=6da062c7cadcd6ae0371bf47f1ba8763&chksm=864c021ad204de2bdc40c56a5d49118ded9302de64506d861a82a689fbaeb2d7c8280a48a48d&scene=27
3.连续9年超1.3万亿斤我国粮食的丰收答卷因何而来?那么综合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怎样的呢?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 陈邦勋:可以从生产、结构、库存等方面判断:一是生产连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7467575940373074441&track_id=8F8923C5-CFA9-4759-9BB5-AAF1E3079377_727752629825
4.中国人口和粮食安全报告6.3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中国能保障粮食安全吗? 7. 有关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由于俄乌冲突以及极端天气等原因,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2023年春季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粮食总体略有减产,供求错配导致阶段性偏紧。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1613303
5.关于粮食,这些知识点值得了解来源标题:关于粮食,这些知识点值得了解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热点排行 1 冬季用气高峰,警惕管线风险——燃气安全系列调查之一 2 本市将新添两大物流基地 3 北京口腔医院新建主院区后天试运行!已开始投放号源 4 京蔚高速在建工程进入验收阶段 通车后将与涿鹿县实现1小时通达 至蔚县用时不到2小时 5 怦然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1017/8357546.shtml
6.世界粮食日:带孩子一起了解粮食的珍贵每年的10月16日,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叫做“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是从1981年开始的,目的是让全世界都关注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个日子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感谢农民们的辛勤付出。? 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粮安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563404273273898341
7.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一我国的农业1农业取得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1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2)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 欣琪成长记于202https://www.douyin.com/note/7194664901514644794
8.科学网—开创历史: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历史上首次超过1.4万亿斤2024年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2023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历史上我国年度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13日的新闻联播对此也进行了报道。有了稳固的粮食安全做基础,国家能够腾出手来,在经济领域采取更多、力度更大的改革措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1951-146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