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初一语文暑假作业:1-3单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基础知识(65分)
注音写字(15分)
萧瑟()无jī()俯kn()晨xī()无yn()饱饫()厚毳()wān()yn()四隅()海句()力士横亘()消y()ju()取物什()雾aǐ()罗布淖()尔安m()u()气pōsuō()()n()裳()羽衣纤纤()憧憬()()缥缈()()自省()焦躁()不安
二、根据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0)
①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数。
②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日出》
劲烈;醒豁
③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现《天上的街市》
④然后,她跑进奶奶的房间里,用她的眼睛和头发,给奶奶带去阳光。《小小的阳光》
阳光
文化常识填空。(8分)
①徐志摩,现代诗人、家。有名的主义诗人,有诗集;散文集。
②郭沫若,原名。四川人,第一部诗集是,《天上的街市》选自他的另一部诗集。
按要求默写填空。(24分)
①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王维的,,杜甫的,,李商隐的,。(6分)
②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刘白羽《日出》(3分)
③整个宇宙就像、,、。(2分)刘白羽《日出》
④云海也活了,,,,,,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5分)徐志摩《泰山日出》
⑤写出《天上的街市》中想象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生活的诗句。(8分)
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的妙处。(8分)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数量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的出。(徐志摩《泰山日出》)(3分)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唐敏《云海》)(5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17小题。(19分)
1.给文段加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2.选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3.第二句写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看日出,对下文描写看日出有何作用(2分)
4.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日出的壮观、瑰丽(2分)
5.如何理解选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6.本段文字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日出的壮观、瑰丽各举一例来说明。(6分)
7.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一例说说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8小题。(16分)
①这样有趣的云总是常常见到的,但是把整个大地盖住的茫茫云海却不是常见到的。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
②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从房屋走出来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潜水,脑袋一忽而这,一忽而那地冒出来。有人只在云海上露出两只手不停地乱招,笑声从云海里传上来:
③救命啊!淹死啦!
④女孩子们最喜欢这样嬉戏。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那是多么好看的仙女啊:一个个破衣烂衫,黑而粗的皮肤里充满红润的血色,胖乎乎的昂着脑袋,接受周围同样破烂的老少男子们的赞美。
⑤作为仙女的想象是女孩子的虚荣心。但云海一起来,的确有入仙境的超然感。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灿烂的阳光当空,呼吸粗犷()的山中气息,心中漂浮着独处自省时所有的孤独感。
⑥后来的岁月中,我很少登高。偶尔登上名山,也难得见到一次云海。但是再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这时才理解到,当年被认为寂寞的岁月,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我很有幸,不像看破红尘到深山苦修的悲愁的人。我在充满憧憬的年华,与游云作伴,过着俭朴如同苦刑的日子,因此而得到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爱护。
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
9.文段①----④叙写的两件事是A.B.(4分)
10.那是多么好看的仙女啊:一个个破衣烂衫,黑而粗的皮肤里充满红润的血色,胖乎乎的昂着脑袋,接受周围同样破烂的老少男子们的赞美。这句话用的笔调写出了女孩子们在云海中嬉戏时的。(4分)
11.作者为什么说但是再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请用文中语句作答。(3分)
13.作者说这时才理解到,当年被认为寂寞的岁月,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状态。如何理解
第一单元检测题2
一、基础知识(23分)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
A、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bng)射出来的一刹(sh)那。
B、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cu)长绒的绵羊,交颈(jng)接背地眠(min)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C、大量的染工,在层累(lěi)的云底工作,无数蜿(wān)蜒(yn)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D、四周瘴(zhāng)气雾霭(ǎi)弥漫,我们感到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补充完整句子:(5分)
⑴一片冬意(mng)(lng)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
⑵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ln)比的光华、风(cǎi),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⑶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在喷(b)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yn)(ning)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⑷每天舞蹈般(p)(suō)变化的只有远远近近的游云,颜色也变(hun)莫定。
3、填空:(6分)
⑴谁知结果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听了一夜风声雨声,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⑵几个小片云霞,起来,起来,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⑶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了地平,了云背,在天空
⑷说是白天吧,恍然如同晚上。说是夜间吧,我们匆匆的回头,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生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B、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只是东西南北平铺着弥漫的云气。
C、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中,也已在彩霞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D、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3分)
A、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B、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C、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D、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
6、下列对文意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出》一文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题目日出象征了新中国强大的生命力。
B、《泰山日出》一文作者徐志摩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之情。
C、《云海》一文的作者之所以对云海情有独钟,主要是源于他对青春年少岁月的眷恋。
D、《天上的街市》一诗主要表达了作者郭沫若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测试(1)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据拼音写出汉字。
骥()刹()那黯()淡缝()隙倒()行逆施侥()幸载()体嵌()入了()无
饼干屑()怜悯()捻()蹒跚()()不啻()dede()()不休xx()()叨叨引擎()搵()踉跄()()冻馁()啐()下颚()分道扬biāo()推sǎng()
二、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日历》
2.我易感得像一个尚未发蒙的少年,读一些书时难以自持。《每天诞生一次》
3.我有理由相信,一般的蚂蚁都属欺世盗名之徒。
《辛劳的蚂蚁》
三、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好处。
1.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日历》
2.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蚂蚁》
四、文学常识填空。
1.冯骥才,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等。
2.《蚂蚁》选自代作家的《》。
3.马克吐温,国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
4.左拉,国作家,中短篇小说集是《》,长篇小说三部曲《》。
五、阅读《日历》第2--3段,回答问题。
答:
3.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第二单元测试(2)
一、注音写字。
悬崖勒()马qiāng()螂土kē()垃
骨碌碌()骨碌()忙碌()cāng()hung()而逃甲胄()螫()刺如法炮()制黏()性()运di()尽je()住逃dn()mān()hān()作呕()讪()笑丰y()掸()帚穷智善美招人损
令人罕难以信不回首座无席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没完没了地说话,不肯停止
②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③欺骗当时的人,窃取名誉
④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⑤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qi。它谨shn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爬)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爬)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爬去)。它的小脑袋不停地摇hung,仿佛在认真地xi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爬去)。此刻,这只蚂蚁从我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汉字。
2、文中加点的词语如果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你觉得效果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启发
3、语段中有不少地方用表现人的庄重词语来形容小蚂蚁,这样用词有什么好处
四、阅读《蚂蚁》第69段,完成练习。
1.我在心里想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中小东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却又是货真价实的
3.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我有哪些感慨
4.我为什么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五、阅读《每天诞生一次》第12段,回答问题。
1、这个段落中有两个比喻句,请用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来。比较这两比喻句有什么异同点
2、模仿上面的比喻句,续写一段话,做到形象具体,语句连贯。
本想好好表现一番,让同学们重新评价我,没想到反而搞砸了,心情象像,也像,
还象像。
第三单元测试(1)
注音写字。
清洌()为坻()为嵁()佁然()翕忽()俶尔()参差()()翠蔓()人参()启蒙()类似()经络()出差()悄怆()幽邃()耳欲聋干瘪()一liǔ()shū()地皱xi()明眸()善差()互寂寥()斗()折腔调踞()在薄()阴
尘滓()挹()你为眼jū()你入口
二、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___________
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___________
④、伐竹取道。伐:________取:________
⑤、水尤清冽。尤:_____________
⑥、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许: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④参差披拂。()
⑤佁然不动。()
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⑨四面竹树环合。()
⑩寂寥无人。()
11.悄怆幽邃。()12.以其境过清。()
13.不可久居。()
14.乃记之而去。()
五、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看到黄果树的图片并不会特别的(),这和看到祖国的()、祖国的()、祖国的()这些图片的感受差不多。
2.那悬挂在高原上的大瀑布,犹如一只弥漫于天地之间的(),从高处向我(),抚摸我,亲近我,拍打我,刺激我,使我的每一个毛孔都()。
3.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的概念,顷刻间()。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了。
4.瀑布与山体之间有一条(),人可以从那里()到瀑布的后面。
七、默写填空。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石潭的全貌怎样的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第三单元测试(2)
一、阅读《小石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写所缺的语句。
2.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4.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特点的
7.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二、品读《黄果树瀑布》第三、四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绿》完成练习。
1.《绿》的作者是,字,我国代著名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等。
2.《望庐山瀑布水》的作者是,朝伟大的主义诗人,字太白,号,有之称。
3.《绿》首尾段有何特点
4.本文行文思路是先写再写之后重点描摹。
5.文中运用对比写梅雨潭绿地明暗浓淡皆相宜的句子是。。。这样写的好处是。
6.从第三段中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夸张、拟人句,体会其妙处。
第三单元测试(3)
一、注音
伽()蓝飙()风舛()着()重裘()不暇()筵()微pn()邸()h()侑()diāo()帽砾()f()坐遄()往b()翼c()起镞()喧嚣怒gu()j()风龛()赭()两山龙湫()烟mi()
二、把下面两段古文译成现代语。
1.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2.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3.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三、下边的语句表述有误的是()
A.白洋是山名,在浙江绍兴西北海滨。
B.龟山又名叫乌凤山,在绍兴西北海滨。
C.作者用白洋潮来比千百群小鹅和百万雪狮。
D.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散文家。
四、两篇都写高梁桥,你认为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阅读袁中道《游高粱桥记》,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出游概要:
①天气状况:
②活动:
③两地的不同:
2.作者在第2段中通过不同感官来描写风势,试指出两种。
3.试分别说明游客山人和作者在京师的原因。作者在文末为什么自嘲
4.指出下列画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
而犹不能堪,乃急归。
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见其舛也。
予不能解矣。
第三单元测试(4)
(一)基础识记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恶劣(l)窈窕(yǎo)(tiǎo)鳞鬣(li)几(jǐ)席
B、危(wi)机微岚(ln)茗(mng)饮拗(o)不过
C、筵(yn)席楔(xiē)形吞噬(sh)怒诟(gu)
D、烟霾(mi)隽(jun)永嵯(cuō)峨毛坯(pē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潮讯峻峭玲珑惕透惊魂摄魄
B、侵蚀浪费巧夺天工惊滔骇浪
C、回溯欣悦风驰电掣规模宏大
D、班驳空旷不曲不挠威然屹立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谓彼筵中人(私下)京师最胜地也(优美的)
B、冰微泮(融化)谭锋甫畅(才)
C、吾见其舛也(谬误)了不相属(全)
D、穿沟渠淤泥(穿过)茗饮以为酒(茶)
4、下列各组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气凛冽,相与御貂帽,着重裘以敌之B、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
C、谭锋甫畅,而飚风自北来D、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5、公安三袁是指代文学家、和。他们主张说。
6.张岱,(朝代)家。作品有。
二、理解运用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戊寅()()遄()往擘()翼蹴()起踵()至看者辟()易著()面皆湿漱()激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故事:吊:
遄:辟易:
非常:始:
8、下列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A、呼而下,与之语
B、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C、上春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
D、水之歌,水之思
9、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B、怒雷鞭之,万首镞镞
C、炮碎龙湫,半空雪舞D、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张岱与陈章侯、祁世培一行三人至白洋观潮。
B、从稍近、渐近、再近、潮到塘可以看出全文按照潮来时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C、观潮一节,作者从视、听、触三个角度,运用精致的比喻的修辞手法,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
11、翻译:
⑴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
⑵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悄怆(chung)俶尔(shū)翕忽(xī)楔形文字(q)
B、棱角(lng)雕镂(lǒu)比拟(n)了不相属(zhǔ)
C、微泮(pn)羸马(li)租赁(ln)珠翠罗绮(qǐ)
D、迢遥(tio)溯洄(shu)哗然(hu)玲珑剔透(t)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干(biě)尘(zǐ)陈腔(ln)调明眸善(li)
饱(y)毛(pī)破(fǔ)沉舟目不(xi)接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以其境过清(因为)B、茗饮以为酒(以为)
C、着重裘以敌之(来)D、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拿,用)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例句的一项是:()(3分)
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精蓝棋置,丹楼珠塔B、城中士女云集
C、炮碎龙湫,半空雪舞D、云移玉岸,浪卷轰雷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小石潭记》出自于永州八记。
B、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长诗《毁灭》,代表散文:《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C、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写诗很多,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另有三吏、三别,人称诗仙。
D、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三袁之首,公安派代表。其作品以小品文成就突出,本单元选入他的一篇《游高梁桥记》。
6、默写:(10分)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⑵日光下澈,,。
⑶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
⑷稍近,则隐隐露白,,。
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了补充完整。(4分)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面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如。
二、阅读(30分)
(一)(16分)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盘屈,不可名状[3]。清流触石,洄[4]悬[5]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6]。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7]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8]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9],俾[10]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11]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1]攲:倾斜。[2]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3]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4]洄:水回漩而流。[5]悬:水从高处流下来。[6]荫:遮蔽。[7]逸民退士:指隐居的人。[8]置州:设置郡,作为州治。州,古时的行政区域。[9]芜秽:杂草积土。[10]俾:使。[11]裨:补助,增添。
8、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9、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合()②悉()③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11、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用文中原话回答问题。(3分)
①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叙述整治右溪的经过
13、作者擅长状物记事,短短一百多字,即把此溪的幽趣描绘得历历在目。淡雅隽永的文笔,与清新俊秀的景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视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声。读了此文后,把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写下来。(4分)
(二)(14分)
水乡怀旧
文/周作人
在水乡的城里是每条街几乎都有一条河平行着,所以到处有桥,低的或者只有两三级,桥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级了。乡下没有这许多桥,可是汊港纷歧,走路就靠船只,等于北方的用车,有钱的可以专雇,工作的人自备有出坂船,一般普通人只好趁公共的通航船只。
船有两种,其一名曰埠船,是走本县近路的,其二曰航船,走外县远路,大抵夜里开,次晨到达。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虽是私人营业,其实可以算是公共交通机关。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里有一篇讲离婚的小说,说庄木三带领他的女儿往庞庄找慰老爷去,即是坐埠船去的,但是他在那里使用国语称作航船,小说又重在描画人物,关于埠船的东西没有什么描写。这是一种白篷的中型的田庄船,两旁直行镶板,并排坐人,中间可以搁放物件。船钱不过一二十文吧,看路的远近,也不一定。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埠船()驿路()嫌憎()一哄()
15、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
大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
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
街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
嫌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称为埠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2分)
17、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埠船和航船的不同。(3分)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一语文暑假作业:1-3单元,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