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全解下

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501

(卦曰:夏朝的后启行不仁,想登天,上帝不满,使他投入深渊,如摈斥共工,将其坠之江中。)

有将“寡曰”释为寡人说,或者断句的时候干脆断成:“寡曰不仁者”。查古籍最早将“寡”作为古代王侯的谦称时在战国,见《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如果按“寡人”来解释,那么此条系后代君王评说夏后启之辞,我认为不甚妥当,再加上这批竹简起始均为某卦曰,所以我将“寡”作“卦”之同音字解。

“啻”的本意为不止,不只,适用面很少。但此批竹简(182)号中有黄啻、赤啻,很明显是“帝”的意思,因此此地参照第十二条释为“帝”。

“寅”字有人译为“移”,虽也有去除之意,但引用牵强。“寅”之本义古时同“髕”,即现代词中的“髌”。髌骨,膝盖骨。其实“髕”这个词在古时还有髕斥之意,就是现在的摒弃的意思。

“共工”,此词中的“共工”有人释为共工的儿子,说共工的儿子能治水,因此以其代替后启。这种译法实在是挖空心思的杜撰,因为不仅古籍中无此记载,即使传说中也无共工之子替代夏后启一说,真是匪夷所思。我认为共工就是共工,牵出个共工之子没有依据。《山海经.海内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训》、《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谓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下洪水泛滥,所以共工此人与水有密切的关系。

其后的一个“队”字是“坠”字的古字。前引的“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可以理解为共工生时坠于江水,古人可以会意为共工暴戾,上帝不满意,因此一生下来就坠入江中,因此此处译成“共工坠之江中。”并非随心所欲的杜撰。

天目朝朝,不利为草木,赞赞偁下□◇181(按:此简头有乾卦卦画)

天、地相对;目,眼睛,有张目、瞑目,即张眼、闭眼;朝、夕相对,朝为早晨、白天,夕为黄昏、夜晚。因此“天目朝”释为“天眼睁为白天”。有人将此译为“天之昭昭”,引伸之义过于随意,不足为训。

乾、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乾者阳刚,为天、为太阳、为火。坤者柔顺,为地、为月亮、为水。万物生长须阴阳调和,过刚则死,过弱则亡。因此如果只有阳刚的太阳当然不利于草木,必须要有柔和的坤作辅助,为草木生长提供场所,提供水分。甚至于黑夜对于植物的生长也是非常的重要。

“赞”作辅助译。

《小尔雅·广诂》:赞,佐也。

《国语·晋语》:子若能以忠信赞君。

《资治通鉴》: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易经中乾坤为天地。乾为天、为主导、上位;坤为地、为辅助、下位。

(因此整句释为:天睁目为白天,……不利于草木,(有坤、大地)辅助,且能甘居下位。……。)

3、肫曰昔者效龙卜为上天而攴◇323

(屯卦曰:过去有(后启)想仿效龙上天而卜,并占卦。)

传本中有类似的卜辞,可参阅。

4、【蒙】曰昔者□□卜□◇

无解。

5、讼曰:昔者□□卜讼启□□□◇

(讼卦曰:过去有……为讼而卜,投奔启……。)

下面这段古文为这一卦作了很好的旁注,《孟子·万章上》:“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意思是说大禹曾经将益作为接班人,大禹死了三年以后,丧期满,益为躲避大禹的儿子启,逃到箕山的背面。这时候朝野有诉讼或断狱事情发生,人们都不去找益,而去找启来裁判,又说:“这是我们的先君之子啊!”歌功颂德的人也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这是我们的先君之子啊!”

6、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龙降于天而□◇◇远飞而中天苍◇

(师卦曰:过去有穆天子为出师而卜占……,(得辞)龙降于天而……远,飞而冲天,(翅膀)伤……。)

传本中有“14.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中天,苍苍其羽。”,可参阅。

7、比曰:比之芣芣,比之苍苍,生子二人或司阴司阳,不□姓□◇216

(比卦曰:与车前子这样的小花相比……,与苍天相比……(大小和能力都不相同),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司阴,一个司阳,不相同的命运……。)

“芣”,芣苢,古指车前草。夏季开淡绿色的花。叶和种子可供药用。

“姓”命,性命。《晏子春秋》: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

8、少督曰:昔者□小子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206

(小畜卦曰:过去有……小子卜他的邦国的命运有没有不利而占卦。)

少督,少畜,即小畜。

传本中有“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可参阅。

9、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

(履卦曰:过去有后羿能射远处的海中的小物,如同射附近庄上的石头,后羿后来射日,是有准备的……)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毕之。

传本中有“7.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毕之。”可参阅。

10、柰曰:昔者攷龙卜□□而攴占囷京,囷京占之曰不吉,柰之□◇11

(离卦曰:过去有效龙卜……而占之于囷京。囷京占得不吉,离之……)

柰,李,同“离”,是为离卦。

这一卦可能还是和传本中夏启欲登天之卦有关系。

11、否曰:昔者□□□◇

12、同人曰黄啻与炎啻战◇182◇=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

(同人卦曰:黄帝和炎帝相战……,巫咸占之曰:能胜但有过失。)

传本中有“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可参阅。

13、右曰昔者平公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神老,神老占曰吉,有子亓□间漻四旁敬□风雷不◇302

(大有卦曰:过去宋平公卜他治国,有没有过失,请神老为他占得到的结论是:人知动静而能闲,且思绪清澈,周围之人相敬,风雷不起。)

“间”作闲、安静解。

“漻”作清澈解。

14、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

(大过卦曰:过去有人卜日月朔望。)

15、亦曰:昔者◇

“亦”疑同“颐”卦。此条过简无解。

16、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攴占◇208

(困卦曰:过去夏代的后启卜他的邦国有没有过失而占。)

17、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

(井卦曰:过去夏代的后启求卜。)

18、鼒曰:昔者宋君卜封□而攴占巫苍,巫苍占之曰:吉。鼒之它它,鼒之碎碎。初有吝,后果述。(214)

(鼒同鼎,不过还是有所差别,《说文解字》:“鼒,鼎之圜掩上者。”就是说鼒是加了圆盖的鼎。鼎本来在古代是祭祀器,用来烹制食物。这是很明确的,第一个“鼒”字是鼎卦的鼎,后面的两个“鼒”就是有圆盖的存储祭祀食物的鼎。但接下来的“它它”和“碎碎”却有了很大的歧义,成为注释的难题。有些本子上“它”作“芲”,“碎”作“卒”或“焠”。

“芲”读音为lun,是花的古字。

“卒”义为兵卒,或终止、停止。

“焠”可作针灸用,也同淬,淬火。用此两解在此句中均无法说通。

由于是残简,再加上古字难辨,所以这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不仅如此即使认定为“它它”,也有人将其释成蛇,“它”字形如虫,古代确也解为蛇,有古语问:“无它乎?”就是问:“没有蛇吧?”

我的一贯宗旨就是尽量不做曲解,宁愿直译也不歪曲,有现成实例的绝不杜撰。

查“它它”,有古语实例谓“它它籍籍”,司马相如《上林赋》:“它它籍籍,填坑满谷。”指杂乱众多的东西。

“碎”则本来就没有多少歧义,就是石头崩解之意,“碎碎”就是分解成小块。

封:疆界

述:遵循、顺从。

按照上述字义,倒是很相配的,用“它它”“碎碎”来形容鼎中所装的食物十分贴切,一是杂乱,二是碎块。即使将“它”字作蛇解,也没有什么不可解,因为在传本中我曾经译过,古人用鳝鱼和鲤鱼做祭祀之物。其中的鳝鱼形状与蛇几无二致,且即使是整条的鳝鱼放进去,也是纠缠不清,显得杂乱。因此我认为,只要不去故弄玄虚,这一卦倒也不难解了:

(鼎卦曰:过去宋国君卜弭兵之盟划分各国边境事而请巫苍作占,得到的结论是吉利,如同鼎中之食一开始是乱七八糟,细细碎碎,经过烹饪变成美食。所以结论是:一开始很麻烦,结果顺利。)

丰曰:昔者上啻卜处□□而攴占大明,大明占之曰不吉,□臣体体,牝□雉雉◇304

(丰卦曰:过去上帝卜处境……而请大明为占,大明占得结论为不吉利,说下面的臣子笨笨,如牝马之懦弱,又如野鸡不能高飞。)

体:首义为笨。《集韵》部本切,盆上声。劣也。又麤貌。与笨同。《通雅》輀车之夫曰体夫。

这里的上帝是指的在位的帝王。

大过曰:昔者□小臣卜逃唐而攴占中虺,中虺占之曰不吉,过亓门言者□◇523

(大过卦曰:过去有小臣卜逃到唐地去的后果,由中虺作占,得到的结论为不吉利,去了也待不住,好像串门说说话而已。)

这一卦难解,难点在于小臣逃唐不知为哪一代,哪一国之事。

中虺,史有记载。仲虺:商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左传》襄公三十年,子皮说:「《仲虺之志》云:『乱者取之,亡者悔之』」。

如果以中虺活跃的年代为据,那么此事发生在商汤时期。唐国历史非常悠久,有唐尧之称,舜时封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唐侯一直到周成王被灭。因此中虺的活动与唐有重叠,只能这样判断了。

临曰:◇

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知北游按:此字从酉昜声,传本作享。)◇

(观卦曰:过去夏后启卜享。)

灌,观卦。

23、【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

◇卒曰:昔者屳卜出云而攴占囷京,囷京占之曰不吉,卒◇305

(萃卦曰:过去……为出云而占卦。)

(萃卦曰:过去有仙人卜出云,占卦于囷京,囷京占得结论为不吉利,终止……。)

卒,萃卦。

屳,音鲜。山居长往也。《字汇》卽仙字。入山长生曰仙。

传本中有“10.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吉核之也。※丰隆筮云气而告之。”可参阅。

24、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

陼,音zhu,水中的小洲。此字在此可解为楚国的楚。陼这个字适用面不广,在楚辞中却多次出现,如《楚辞·九章》中有:“乘鄂渚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鄂渚为鄂州,今武昌。枉渚,枉水流入沅水的小水湾,在今湖南常德市。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

《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楚辞·天问》:“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汉班固《白虎通·封禅》:“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

此卦可解为:

(复卦曰:过去楚王为天下太平而卜。)

25、毋亡曰:出入汤汤,室安处而壄安藏,毋亡◇471

毋亡,无妄。

汤汤,音shāngshāng,形容水流大而急,浩浩荡荡之意。

壄,音ye,野,郊外之意。

(无妄卦曰:出入堂堂,有室可居,有野可藏,不需要逃亡。)

26、(知北逰按:左目右瞿,简头有睽卦卦画)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

此卦同传本中之“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可参阅。

27、散曰:昔者◇◇□卜□散实而攴占大◇

传本有“散家人”,此卦残缺过多,无解。

28、节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考=占曰吉◇194

传本有“4.武王伐纣,枚占耆老,耆老曰:“吉。”※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可参阅。

29、涣曰昔者高◇328

(涣卦曰:过去高……)

30、【蹇】□◇

31、损曰◇

32、【咸】曰◇

◇咸曰□◇

33、恒我曰:昔者女过卜作为缄而◇476

(恒卦曰:过去女过卜作,得到的结论是缄默而……。)

这里的女过,有人解为女娲,吾不采信。

34、(知北逰按:此字上罒下左炎右匕,当即罽字,即夬卦)曰:昔者赤乌止木之遽初鸣曰鹊后鸣曰乌有夫取妻存归亓家◇212

(夬卦曰:过去有赤鸟停留在树上,有惊惧状,先叫的是鹊,后叫的是乌鸦。有男子娶妻,回归其家。)

有夫妻成双成对,男为贵女为卑之意。

赤鸟,也可解为幼鸟,幼鸟全身遍布红毛。

古时有传说:一窝之鸟先鸣为鹊,后鸣为乌。

35、□(知北逰按:此简头有姤卦卦画,此当即姤卦)曰:昔者◇5

36、兑曰:兑兑黄衣以生金,日月并出兽□◇

兑,为泽,为西,五行属金。

这一卦之解的要点在于后半句“日月并出兽”,日月并出按现代科学说法很正常,但在古人看来是不祥之兆,见下面引文:

《春秋考异邮》曰:“日月并照,出数月俱行,或大或大,满不消;其下必有煞君、灭邦、女主持政、大夫乱纲、夷狄内侵、天下咸兵。”

京氏曰:“日月并出,为并明;天下有两主立。”“日月并出,兵在内。”

《魏氏图》曰:“日月并见者,君为臣,臣为君,其世乱,民相残。”

《荆州占》曰:“日月并出,是谓灭亡,天下有国者亡”,“日月并出,是谓死丧,吏人会聚,以下凌上。”

兽:野兽。上古时野兽横行,“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因此“日月并出兽”,完整的句子可能为“日月并出兽横行。”也即天下大乱。

由此“兑兑黄衣生金”也为异象,不吉之兆。有一种蜻蜓科的飞虫名“黄衣”。蜻蜓群飞一般都在大雨来临之际,喻示有变。

因此该卦全句译为:

(兑卦曰:沼泽地上黄衣成群飞舞,一片金光。日月并出野兽横行,天下将大乱之兆。)

37、丽曰:昔者上◇

38、劳曰:昔者蚩尤卜铸五兵而攴占赤□◇536

(坎卦曰:过去蚩尤为征战而铸造五兵卜其后果,由赤乌为占。)

劳,坎。

《索隐》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

39、陵(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谦卦卦画,此即谦卦)曰:昔者赤乌卜裕,水通而见神为木出焉是啻◇503

(谦卦曰:过去有赤乌卜能否裕民富国,得卦为水通而见神,属木,出而为帝。)

赤乌,人名,或赤乌部落之人。《穆天子传》卷二:“天子西征。甲戌,至于赤乌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天子使祭父受之,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

“水通”:《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过,黄帝所归。”“太白皋爰过”,即伏羲上下于建木之意。

《淮南子·时则训》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

中国古代传说中伏羲是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他的出生和成婚。传说中的伏羲人面蛇身,是因他的母亲在一个名叫雷泽的地方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而怀孕12年后出生的。这个雷泽据考证就在现今的天水市境内。后来,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了下来。伏羲与女娲结成夫妻,延续人类。

这个神话中伏羲的母亲受孕得益于水泽,再加上山海经所说,伏羲能借助建木从南海中上天,再加上伏羲人面蛇身,很可能伏羲是一个以蛇为崇拜图腾的部落领袖。大蟒——龙出于水,所以就得到了“水通而见神”的说法。宋邹浩《四柏赋》:“及夫时运遄往,木帝无为,骤雨滂沱以涤荡,狂飈奔腾而折摧。”看来木帝和水的关系确实不浅。另有汉·孔安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就是说伏羲画八卦,也得益于水中所出的神物。

从现代地理上来看伏羲的出生地——天水,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对天水市,我们一般人的认识认为是属于北方城市,其实她的气候环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尤其是南部地区年降水量高达800—9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7.4℃。所以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古人类和古文化发展的摇篮有其天然条件。

该卦为谦卦,传本谦卦全文适用于此也很贴切:

谦: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所以这一卦所讲述的是赤乌部落投靠伏羲部落的情形。

40、介(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豫卦卦画)曰北北黄鸟,杂彼秀虚,有樷者□□有□□人民◇207

(豫卦曰:北北鸣叫着的黄鸟,参差飞翔在虚空中,穿越在秀丽的景色中,停留到树丛之中……有……人民居住。)

拟补此句:北北黄鸟,杂彼秀虚,有叢者居,见有德邦,人民居之。

介,为豫卦。

黄鸟,色彩靓丽,并能为人所驯养,接受人的命令表演或鸣叫,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历来有许多诗文由此而借黄鸟之名予以寄托,如: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诗经·小雅》:

黄鸟黄鸟,无集于榖,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榖。言旋言归,复我邦族。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莫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诗经·秦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雄鸟叫声为双音,因此此卦中之“北北”也可认为是形容黄鸟的鸣叫声。

要解“杂彼秀虚”四个字倒可以用用清代乾隆皇帝为颐和园一座牌坊所题名及作诗。

颐和园东宫门外200米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瑰丽的牌楼,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描金绘彩,雕龙画凤,全然皇家气派。这是清朝保存下来的北京最大的过街牌楼,其正反两面分别题写匾额“涵虚”和“罨秀”,均由乾隆皇帝御书。所以此牌坊名为涵虚罨秀牌坊,有诗称道:

涵虚混太清,罨秀意幽瀛。锦绣宜仙境,风光入帝京。

昆明邀客醉,万寿引花迎。朱阙烟霞外,嵯峨万古名。

此牌坊中的“涵虚”意思是指颐和园周围环境空旷,含蓄天地;“罨秀”之意是网罗秀色属意深远幽静。这四个字将整个颐和园的形势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乾隆皇帝怎么会想到“涵虚罨秀”这四个字的,莫非他也看过归藏此卦之“杂彼秀虚”?

再看传本豫卦,卦意也十分适于此卦辞: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41、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307◇□□奔月而攴占□□□◇201

参阅传本“1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

42、渐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渐于◇335

参阅传本“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

43、(知北逰按:此字上艹下晋,《集韵》以为“茜”之或体,即晋卦。下同)曰:昔者◇◇卜帝之虚作为□◇

曰:昔者夏后启卜帝晋◇336

此卦辞同“22、灌曰:昔【者】夏后启卜享。”卦名不同,不知何故。

44、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成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攴占□□◇

参见传本郑母经“1.明夷曰:昔夏后启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

45、(知北逰按:此简头有既济卦画,字为螣字缺月字边旁)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巫咸占之曰不吉(螣)亓席投之壑(螣)在北为牝□◇213

(既济卦曰:过去殷王卜他治邦国是否有过失,由巫咸为他占卦,巫咸占得的结果为不吉利,如螣蛇失去飞翔的能力掉到沟豁之中。螣蛇在北地为雌,失去飞翔的能力。)

46、□□(知北逰按:此简头有未济卦画)□□□攴卜□□□◇

47、(遯)(彖字加走字底,知北逰按:即遯卦)曰:(草字头下面为旦,作垣。)以入为羽不高不下即利初事有利□◇463

遯,首义为迁。《说文·辵部》:“遁,迁也。”徐锴系传:“《尚书》殷高宗曰:‘既乃遁于荒野。’是迁于荒野也。

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墨子·旗帜》

(遯卦曰:为迁移而出都城之围墙,持剑盾的甲士的前导举着辍有羽毛的旗帜不高不低(正好能从容的经过门洞)为吉利,出师有利。)

48、亦(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蛊卦卦画)曰:昔者北□◇343。

夜曰昔者北□夫夫卜逆女◇。

49、□”曰昔者北敢夫夫逆女过而攴占□◇404。

以上三卦意思相近。

夫夫,意为这个男子。《礼记·檀弓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於礼者。”郑玄注:“夫夫,犹言此丈夫也。”

北敢,疑为人名。

逆,迎也。逆女,娶女。

东汉·许慎《说文》:关东曰逆,关西曰迎。

《左传·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齐逆女。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

(蛊卦曰:过去北敢这个男子为娶女而卜占……。)

50、筮曰□之□筮盖之□□◇537

可作“噬曰□之□噬嗑之□□”

51、□(知北逰按:此简头有贲卦卦画)曰昔【者】◇

52、中絕(知北逰按:絕字当是从糹包声,即中孚)曰:啻□卜◇317

53、大【壮】曰:昔者◇408隆卜将云雨而攴占囷京囷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降倏◇196

壮曰:昔者丰隆◇320

此卦可见第23条:【卒】曰昔者□卜出云而攴占◇

内容基本一样,取卦不一样,另有《穆天子传》注云:“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云师”。第二部分王家台秦简

1、寡曰:不仁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渊寅共工队□江□◇501

内容基本一样,取卦不一样,另有《穆天子传》注云:“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云师”。

THE END
1.诗经秦风蒹葭拼音版jiān jiā苍苍,bái lù mí弥苍苍。suǒ yǐ伊人,在水之一方。 shù sè肃肃,jiāng liú归思故乡。yú yuán 溯洄从之,dào zǔ阻道且长。 shù biàn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qí liè采采蒹葭,xù jí薄言采之。 zhōng jí采采蒹葭,xún jí薄言寻之。从道阻兮,shèn liè参差。https://news.yiche.com/baike/5048164.html
2.黄字的解释黄的读音黄的笔画黄偏旁部首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 详细解释 黄huang 部首 黄 部首笔画 11 总笔画 11 黄primary colors;黄huáng〈形〉 (1)(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黄色 [yellow;sallow]黄,地http://www.cisha.org.cn/ci/zi_4547.html
3.汉字“履”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新华字典履霜,履虎尾。——《易·坤》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履蒯席。——《礼记·玉藻》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http://dict.newdu.com/show.asp?id=5813
4.《观潮》阅读习题12篇(全文)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每岁京尹( ) ③为火所焚( ) ④四马塞途(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履平地: ②黄烟四起: ③略不相睹: ④随波而逝: 5、简答。 ① 能概括全文的一 句话是: ② 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 ③ 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90hfa6x.html
5.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亳州一干部被查实况网黄婷婷疑似还清350万执行款 已被移出被执行名录 2023-06-26 关于度的文案 2023-06-26 世界速读:个税年度汇算6月30日结束,抓紧办理! 2023-06-26 豫剧mp4下载网站_豫剧mp4免费下载网址 2023-06-26 京东高层又换血!京东物流CEO余睿,胡伟接任 2023-06-26 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_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最快好http://m.cqtimes.cn/news/kuaixun/20230629/247165.html
6.鹰隼试翼的读音鹰隼试翼怎么读鹰隼试翼的读音 鹰隼试翼怎么读 导读1、鹰隼试翼拼音:[yīng sǔn shì yì];2、“鹰隼试翼”的意思是雄鹰隼鸟振翅欲飞。3、出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4、原文: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https://m.51dongshi.com/eedfhsssehd.html
7.郑人实履的读音,拼音是什么,郑人实履怎么读履舃交错->错节盘根->根牙盘错->错落高下->下坂走丸->丸泥封关->关门打狗->狗吠之警->警愦觉聋->聋者之歌->->德音莫违->违心之论->论议风生->生不遇时->时移世变->变贪厉薄->薄技在身->身操井臼->臼灶生蛙->蛙鸣狗吠->吠形吠声->声应气求->求神问卜->卜昼卜夜->夜长梦短->短见https://www.shuashuati.com/ti/2972f4735235d15d9a0201a2f03f4bea.html
8.七年级上语文基础(精选6篇)1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yp8f125.html
9.履解释履怎么写履读音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3)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https://www.zuowenku.net/zidian/34780.shtml
10.黄的部首什么意思读音组词笔顺偏旁英语翻译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https://www.scdazhuan.com/hyzd/zishu/584255.html
11.履字在文言文和古文中的意思/解释/用法/读音汉字:履 拼音:lǚ 部首:尸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5 笔顺:折横撇撇撇竖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字义解释: 读音:lǚ ①<动>踩;踏。《少年中国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②<动>登;登位。《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http://zidian.aies.cn/zi/1093/
12.履履字的笔顺履的解释履是什么意思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https://www.dujixiao.com/dictionary/5869.html
13.戴履是什么意思拼音读音词语解释戴履的英文翻译近义词戴履怎么读音(拼音) >>>了解更多,咨询老师,请点击这里! <<< dài lǚ 戴履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 1.见"戴天履地"。2.戴气和履气。 戴履的详细释义 见“ 戴天履地 ”。 戴气和履气。 《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际,日有冠珥、环晕、缨纽、负抱、戴履、背气,十日之中常七八。”参见https://m.qqlqq.com/cidian/%E6%88%B4%E5%B1%A5.htm
14.履怎么读,履什么意思,履组词和读音拼音履〈动〉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https://fy.tingclass.net/hanzi/%E5%B1%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