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父爱阅读答案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kuì),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liáo)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choú)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题目
1.看拼音写汉字
崩kuì()liáo()绕养精蓄ruì()报choú()
2.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气呵成——
落英缤纷——
3.仿写比喻句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父亲睡觉时“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天,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这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6.当朋友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时,我是怎样回答的?这流露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7.你的父亲肯定也类似于文中的父亲,平时对你关心、爱护,能举个例子吗?
参考答案:
1、溃缭锐酬
2、(1)指睡觉的整个过程没有间断
(2)这里指头发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爱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带父亲去看病,当父亲“不肯”时,我“恼火”。所作所为,流露出“我”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
5、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寥寥数语勾画出父亲不愿让儿子为自己担心的关怀与体贴之情。
6、“我”响亮地回答“是”,我被父亲感动了,此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与敬爱之情。
7、略.
《父爱的高度》阅读答案及参考答案
阅读题:
1、概括⑴――⑷的内容(12字以内)(2分)
2、第⑷节中爸爸所说的水漫金山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妙处是什么(2)
3、在作者看来,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是什么动作(2分)
4、第⑿节中写道:想起了许多往事,你能根据文意推测作者想起了哪些往事具体写出一两件。(2分)
5、请说出父爱的高度中高度所蕴含的意思。(2分)
6、文中写了我两处流泪,试分析两处流泪的原因(2分)
第一次流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流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时候父亲带我看露天电影
2、尿了父亲一身。借用《白蛇传》的故事,使语言幽默风趣
3、托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4、略(提示:所写事例与父爱有关)
5、既指父亲托起我的实际高度,更指父亲爱我的程度深。
6、勾起对有关父爱往事的回忆,;看到父亲因为子女而操劳的衰老,感到疼惜父亲。
这篇由语文网整理的父爱的高度阅读答案,供大家练习,希望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有所提高。
关于挂满父爱的梨树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挂满爱的梨树
胥雅月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⑤或许因为我们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饭吃得也很少。午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执拗地回乡了。送父亲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妻的话放在心上,可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不时地用手抹自己的眼窝。突然,我感到一阵心酸,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我想挽留父亲留下,可他还是犟着走了。
⑥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十几年前父亲带着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⑦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沉浸在追忆中的我拒绝了,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A】。妻见我如此神情,忙抢下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刚吃一口,她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一点儿也不像市面上卖的!”
⑧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让家里的梨树长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⑨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看望父母,其实是带着一种愧疚感特意看望父亲的。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今年的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跟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一天天,他守着梨长大成熟,嘴边常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⑩再也听不进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噙满感动的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直插云霄【B】。而身旁的妻,早已泣不成声了!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2.第⑤节中作者说“或许因为我们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找出父亲被“伤害”的一些表现?(4分)
3.从文中选出关键词语填空,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4分)
4.请在A、B两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我选()句,赏析:
5.亲情,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对方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关爱他们。文中写了哪些事来表达父爱的?文中“我”开始对父亲进城送梨并不领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了本文之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6分)
2.⑴中饭时他很少说话,饭吃得也很少。
⑵午后,他执拗地回乡了。
⑶送父亲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⑷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不时地用手抹自己的眼窝。
⑸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⑹我想挽留父亲留下,可他还是犟着走了。(任选四个)
3.(4分)埋怨、愧疚、奇怪、感动
4.(4分)A、运用比喻(1分),将梨比作甘泉(1分),生动形象(1分)地写出梨味的甘甜(1分),抒发了我对父爱的感激之情(1分)。B、运用比喻(1分),将竹篙比作爱的光柱(1分),生动形象(1分)的写出竹篙在我心中的意义(1分),抒发了我对父爱的深深感激之情(1分)。
5.父亲进城送梨、父亲用塑料布替树遮雨增甜、父亲宁可捉虫也不喷农药,第二问略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根据“父亲这个人物的情节描写以及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来梳理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先根据句子的特点分析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运用比喻这种修辞的效果,然后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即可。
5.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父亲送梨、通过母亲得知父亲护梨”等情节来概括,第二问只要联系实际并结合本文的内容来谈自己的想法即可。
关于小学沉默的父爱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黑下来了,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
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A.父子郊游
B.钓鱼
C.自己爬坑
D.沉默的父爱
径直
A.弯弯曲曲地
B.直接地
置之不理
A.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B.细心的照顾
4.如果你也发生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的父亲或其他大人会怎么做?
答:我也会自己想办法爬上去,遇到困难应该自己解决。我的父亲应该会先让我自己尝试看能不能爬上来。
关于用父爱来惩罚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原文:
克利夫是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他对我讲述了一个自己教育子女的故事。
当时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还很小,做了错事,克利夫警告说,如果下次再犯,就要处罚他们。第二天下班,克利夫发现这两个孩子故伎重施,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克利夫很恼火,但看着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又心软了。
克利夫对我说:“鲍比和贝蒂都很小。我把他们叫进房间,解下自己的皮带,脱下衬衫,光着脊背跪在床前,让他们每人用皮带抽我10下。”
你想象不到他们哭得有多伤心,那是发自内心的、悔恨的痛哭。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我们有言在先,犯了错就要受惩罚。我告诉他们,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他们承受。我坚持要他们用力打满20下。两个孩子边打我,边痛哭。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打过鲍比和贝蒂,因为他们知道我虽然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所以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摘自《法制新报》)
1.父亲替两个孩子承受惩罚时,孩子为什么痛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替孩子承受惩罚,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一方面是悔恨,一方面是他们热爱和尊重父亲。
2.孩子明白父亲虽然爱他们,舍不得打他们,但不会因此原谅或忽视他们的错误。(或:犯了错就要受惩罚,不能再犯错误了)
读懂父爱阅读及答案
①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②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自作主张地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④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⑦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⑧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至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⑨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我”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品味第①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一句中“五味杂陈”的心理是怎样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心生埋怨-----觉得冷酷-----难以言说------失望-------五味杂陈-------感动
【小题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薄纱”来比喻淡淡的隔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父亲与儿子产生的一层隔膜。
【小题3】既包含以往对父亲“威严、冷酷”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怨恨,又对父亲此时“瘦弱无助”的模样产生爱怜。
【小题4】反对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儿子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时,不为儿子活动(走后门);儿子希望父亲为自己写剧本、拉投资时,告诫儿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儿子导演的电影获大奖时,提醒儿子继续努力。
【小题5】第一问:家教严格、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用心良苦的父亲。第二问:略。
父爱是金阅读答案
①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②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③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④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⑥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73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⑦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⑧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⑨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⑩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⑾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⒀“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⒁父亲没有回头。
⒂“爸!”我大喊了出来。
⒃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⒄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⒅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父亲对我
考高中不求人
被退学打耳光
插叙为我求校长
捎书和我沟通
上大学嘱咐流泪
对父亲感情
理解
16.“父亲”有“爱”却不善于表达。请你用相同的句式和字数写出“朽木在哪儿都一样”的潜台词。(2分)
答案:
15.(4分)怨恨(心凉)报复思考赞美
16.(2分)金子到哪都发光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记叙文的总体把握能力。
中心人物→中心事件→分析概括→简语作结
归纳出答案: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
答题时只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合理和清晰明白就可以了。
真题再现
1.(2分)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3分)第(3)段写道:“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我”为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
3.(3分)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我”求情呢
4.(2分)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1.(2分)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到哪儿念书都一样(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的人,到哪儿都成不了才”)
2.(3分)由于对父亲不满,对学校失望,我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不得不让父亲来收拾残局,想到这样会使父亲痛苦、难堪,我就有了一种报复的满足;但我不知道父亲到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产生怎样的结果,所以又感到忐忑不安
3.(3分)父亲深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被勒令退学时,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去向校长求情
4.(2分)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流泪,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不坚强的一面;他希望儿子能够学会面对,学会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