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千人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10千人糕

米粉米稻子农民

米糕锅、煤.工人

布农民、工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扩词、填空、照样子写词语。

课外:读背课文。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千人糕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千人糕就是什么糕?(重阳糕)为什么称重阳糕为千人糕?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试读课文

(1)试读第一自然段。

A、出示生字卡片:重、米、普、吗

指名认读,注意:“重”是后鼻音,“吗”是轻声。

B、出示句子: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

领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C、指名试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2)试读第二自然段。

A、出示生字卡片:碾、磨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碾”是鼻音。

B、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3)试读第三自然段。

A、抽读生字卡片:接、需、厂、纺、纱、制、加、锅。

提醒学生读准下列字音:厂、纱、制。

B、出示句子:

一说起布,就会想到种棉花的,摘棉花的,纺纱的,织布的,还有制造纺织机的……

这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

(4)试读第四自然段。

A、提醒读准边音“劳”。

B、指名读课文。

要求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4、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加上音节。

锅重吗

制劳碾

二、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有关知识。

(3)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出示: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怎么说是千人糕呢?

B、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

(两句话后面都是问好,但第一句话并不表示疑问,它可以改说成:这是普通的糕。第二句话表示的是疑问。)

C、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二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D、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2、3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A、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B、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二句话,妈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C、指导读妈妈说的第一句话。

“怎么不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用肯定的语气)

教师范读,指名读。

D、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三句话。

指名读句子,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这句话后面是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E、小结第2自然段。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糕需要米粉,米粉来得不容易。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我们蒸糕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锅、煤、布)

B、锅、煤、布是怎么来的

C、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人外,还有哪些人的`劳动

D、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三自然段。

E、小结第三自然段。

3、精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也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呀!

A、比较词语:普通普普通通

(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B、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D、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劳:()()()()()

普:()()()()()

接:()()()()()

制:()()()()()

2、填空。

(1)“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3)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五、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同桌练习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引导自学生字字形。

要求:找出形近字。

找出难写难记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哪些字与我们学过的字有点像?

重童米木吗妈广厂加功

(2)指名说哪些字笔顺难把握。

制重普

3、指导书写。

制:左宽右窄。

接、吗:左窄右宽。

重、厂、米:要居中写。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两遍。

2、读一读,再抄写。

重阳劳动需要笑着说

中午制造还要接着说

3、比一比,再组词。

木()马()广()功()

米()妈()厂()加()

4、照样字写词语。

教案目标:

1、根据画面大胆想象内容

2、理解内容,东东任何物品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案准备:

幼儿用书、磁带或CD。

教案过程:

1、生活经验回顾,激发阅读兴趣。

过生日的时候,小朋友都会做什么?吃什么?

小朋友听说过千人糕吗?吃过吗?你们猜猜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阅读

有一个小朋友在生日那天得到了一个千人糕,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小朋友们,你们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

3、分片断阅读,理解内容。

里有谁?妈妈说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怎么想的?

小朋友为什么会觉得奇怪?你知道蛋糕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蛋糕又叫千人糕了吗?

4、幼儿倾听并学习讲述。

教师讲述,图中小朋友想象的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讲述的.时候也要把小朋友想象的内容讲进去。

幼儿边阅读边讲述。

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把一个小小的蛋糕叫千人糕。

一、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教导孩子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恩。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五、近义词。

味道——滋味、平时——平常、特别——十分、好奇——新奇、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确——确实

六、反义词。

平平常常——超乎寻常、特别——一般、好奇——冷淡、的确——也许

七、多音字

1.的:

de(好的)。

dí(的确)。

dì(目的)。

dī(的士)。

2.应:

yìng(应答)、(应付)。

yīng(应当)、(应该)。

3.好:

hǎo(好人)、(好事)。

hào(好奇)、(好色)。

八、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爸爸告诉孩子今天要吃千人糕。第2自然段,孩子好奇什么是千人糕?第3自然段,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第4自然段,孩子猜想千人糕一定很大。第5自然段,孩子看到的千人糕和平常的米糕是一样。第6自然段,爸爸问孩子“千人糕怎么做成的?”引出下文。第7~9自然段,通过讲述千人糕的三道工序,进一步说明了千人糕的来之不易。第10~11自然段,孩子明白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九、练习

给下列词语注音:学习、桌子、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劳动经过选词填空。(填序号)①勤劳②疲劳

⑴.每天早晨,______的村民都在地里干活。

⑵.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看上去很______。

①平常②经常

⑴.这就是我们______吃的米糕。

⑵.雷锋叔叔______到学校里给二年级的同学讲故事。

3.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种植甘蔗、加工制作糖等劳动做成的。

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穿的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工人采摘棉花,纺织工人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再裁剪缝制成衣服。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为什么叫做“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nénɡwèimǎijùɡānzhītiáncàiláo

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

“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ɡāotèmɑzhèáosuànxiāoshòudíquèyīnɡ

糕特嘛蔗熬算销售的确应

(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

“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

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

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

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

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

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

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

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

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

“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

“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

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

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8、游戏巩固识字。

(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

(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词或句子。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

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些什么。

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应”读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í”。

(2)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

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做成的糕,互相讨论)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桌、味、买”四个生字。

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买: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4.查字典填空。

“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第6~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6~9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

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劳动成果)

三、指导书写

1.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

[教学板书]

6千人糕

[教学反思]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1.默读课文,找出并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感悟每一件东西都来之不易,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方法指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说一说,写一写。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欣赏千人糕的图片,说感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掌握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千人糕里包含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3)除了包含的东西外,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2、参与讨论,师生共同完善板书

千人糕里有米粉、糖等。

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时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师:如果缺少了这中间的.哪个人,千人糕能到我们嘴里吗

生:不能。

师:不错,千人糕不是说只有一千个人为它做出了贡献,而是很多很多的人,如果缺少其中的哪一个,这糕就无法到我们的口中。这说明做成功一件事,需要什么呢

生:大家的团结合作。

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劳动。

师:不错。只有共同劳动,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让学生借助插图,试着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4.拓展创新,深入理解

师:大家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铅笔是怎么来的。

生:铅笔的笔杆是木制的,需要有人种树。树砍倒后,要用车子运到工厂去加工。

生:种树需要不少工具,比如锄头、水桶等,这些东西都要工人来做,有不少人参加了这项活动。

生:铅笔的笔芯是石墨。石墨要工人开采,采回来后还要加工,才能做成笔芯。工厂里有机器,机器要人操作。机器也要人制造,要不少的工人来完成这件事。

生:铅笔制作好后,还要有运输的人将它运到我们附近的商店,商店里还要有人卖铅笔,这样,我们才能用得上铅笔。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非常丰富,真是了不起。看似小小的铅笔,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劳动啊。所以,我们要爱惜铅笔,爱惜我们用的文具,因为这也是珍惜所有参与这铅笔生产、运输、销售的人的劳动成果。

三、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做到。

五、板书

糖甘蔗甜菜农民

熬糖锅煤工人

米糕包装送货销售商人

勤俭节约不浪费,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设计特色: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背诵我喜欢的部分。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学习过程

独学:

1、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

2、我会拼读下列生字,并会标上声调,还知道音序:

fentangzhezhiaosuanxiaodiqueying

粉糖蔗汁熬算销的确应

3、我能按正确笔顺写好以上生字,还会说结构、部首、词语和句子。

4、第二次读课文::想一想“千人糕”的含义是什么?

5、说说千人糕是普通的米糕吗?是经过哪些劳动才摆在我们面前?

6、画出爸爸的语言中描写米糕怎样做成的句子。

7、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8、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谁能举个例子都经过哪些劳动?

对学:把自己不会的题互相说一说,都会了才可以去帮扶。

群学:各自说自己不会的题

展示:所有的`学习内容学习小贴士:要认真读哟!声调一定要标正确哟!要认真写,争取一个字比一个字写得漂亮哟!认真找哟!认真倾听、大胆说!人人参与,注意站姿,注意不要打扰别人哟!

定时定量规范化训练: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蛋糕(gāogǎo)甘蔗(zèzhè)

应该(yīngyìng)的确(dedí)

磨米(mómò)熬过(āoáo)

二、选字填空。

【味未】甜()()来

【甘干】()净()蔗

【菜采】蔬()()摘

【劳老】()人()动

三、在不同类的词语下画横线。

1.大米小麦高粱肥料

2.甘蔗汁甜菜汁墨汁西瓜汁

3.工具农具文具用具

四、读拼音,写词语。

cáinéngwèidàonóngjùshūzhuō

gāntiánláodòngmǎicàiyīnggāi

五、五、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2.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本次定时定量完成后,先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两遍。再互查两遍,最后改正。拿不准的问老师。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千人糕》。本学期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大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故事”“历史”等主题编排。而《千人糕》就是属于“爱心篇”的第二课,课文借父亲给孩子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说学情

通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读书、写字等习惯的养成有待于加强和培养,学习兴趣有待于引导、激发。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我分三部分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目标:能够口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说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而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制作过程的不易,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说教法

本文故事性强,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故事情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说学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朗读部分学生通过播放多媒体来学习朗读方法,在学习制作“千人糕”的过程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七、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抓气球游戏中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达到巩固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进入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爸爸与孩子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最后,以播放儿童歌曲的方式结束本节课,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是以“千人糕”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材料、制作方法为主线,最后点明中心:“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打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千人糕》一文以父子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3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千人糕背后蕴含的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学法:结合本课蕴含深刻道理的特点,我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默读法、复述法、讨论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课的开始谈话,从糕点引入,让学生自由说吃过的糕点,提问质疑引入课堂。

(2)整体感知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不用任何教具,依据孩子无意注意站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感知,通过听课文朗读,提出问题,课文是谁和谁的对话,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3)品读课文

借助插图练说。借助课文的两幅插图,观察图画上的事物、人物,通过课件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从看图到看文字,找出讲述图画内容的句子。最后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现了“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

(4)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仿照课文进行说话,感悟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不仅是千人糕还是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供我们食用和使用。

五、板书设计

大米农民种的稻子加工

糖甘蔗汁、甜菜汁熬

甘蔗、甜菜人种出来的

米糕完成包装、送货、销售

《千人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延伸到国学诵读,特别是已学过的《悯农》,理解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珍惜。

教学重难点:

生字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一、提问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

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

齐读课文,情节分析

小组讨论,理解情感

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并结课

一、文本教学解读

《千人糕》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课文通过一对父子的对话,说明了一块普通的糕点是很多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告诫人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展开,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课文配有多幅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言语表达的重要凭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3项:

1.识写生字。

本课16个生字要求会读,9个生字要求会写。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了些识字量,具备了一些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结合上下文、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自主识字。

文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字是本课的读音难点,如:好奇、磨成粉、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教学时可先将多音字归类出示,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掌握音义对应关系,从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据义定音。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能”字笔画较多,学生可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字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每个部件,提炼书写要领:左窄右宽下齐平,右边两“匕”下稍宽。“具”是独体字,极易写错,教学时可结合要领口诀“具中三短横,间隔要均匀”来提醒强调。“味”是左右结构,字形简单,学生可用加一加,记一记的方法识记。“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甘”和“甜”在字形上有关联,“甘”是“甜”的组成部件,教学时重点指导两竖的长短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再写“甜”。

2.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语气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和不同的标点,想象人物心理,辨析比较对话中的语气助词,使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在语境中巩固积累语气助词,在今后的表达和习作中正确运用语气助词,通过辨析“嘛”和“吗”,了解“吗”大多用于疑问句后,而“嘛”大多用于肯定句后。通过比较朗读文中的句子,了解“吧”用在句末,可表示提议的语气,也可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在准确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之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3.活学活用。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举例说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经过的劳动,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成员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地对身边事物进行举例阐述,也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是某某某(物品)”,谈谈某一物品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通过举例让学生发掘平常事物的不寻常,从而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16个生字,学写“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9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借助语气助词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朗读中积累运用语气助词。

3.学习默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米糕制作需要的劳动。

4.绘制思维导图,举例阐述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懂得珍惜粮食及与人合作。

2课时教学过程:

板块—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读课题,认识“糕”字。

(1)出示糕点图片,看图说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糕”这个字?提示:“糕”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羔”字表读音左边“米”字表意思,说明糕点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

(2)出示生字:糖、粉,用上刚才的方法记一记这2个生字。

(3)读了课题有什么想同的吗?预设:什么是千人糕?怎么做成的?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文通字顺。

3.识记字词。

(1)正确认读多音字。

出示词语:好奇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提示:这些多音字还有什么读音?能组个词吗?

(2)认识事物,巧记生字。出示词语:甘蔗汁、甜菜汁。

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根据偏旁记住这里面的生字吗?

预设1:这些词语都是事物的名称,糖就是用甘蔗汁和甜菜汁做出来的。

预设2:“蔗”和“菜”都是“草字头”,说明它们与草本植物有关。

预设3:“汁”是一种水,所以它的偏旁是“三点水”。

(3)书写生字“甘、甜”。

①出示,观察这2个字,说说发现。

教师补充:“甘”和“甜”都是“甜”的意思。甘,外面部分表示口和舌,里面加一短横,整个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尝美味。平时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大多用“甜”字。

②当“甘”作为“甜”字的一部分,书写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甘”字来到“舌字旁”,两竖靠近横穿插。

板块二读对话,解词语,认识千人糕

1.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千人糕,读了课文找到答案了吗?

预设1: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糕。

预设2:千人糕是平常吃过的米糕。

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很多很多人平常

2.出示第1至第5自然段,品悟人物语气,读好对话。

提示:同学通过读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认识了千人糕,那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1)抓提示语,想象心理,练读对话。

从提示语“好奇地问”和“急忙尝了尝,笑了”,猜猜孩子在想些什么,你能读出他内心的想法吗?

(2)抓标点符号,体会语气,练读对话。提示: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揣摩语气助词,读好对话。

①出示: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这两句中都有语气助词“吧”,读一读,分别表示怎样的语气?

提示:第一句中“吧”表示提议的语气,第二句中“吧”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

②出示: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辨析“嘛”和“吗”,这2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放在对话里语气一样吗?提示:“嘛”在这里表示很明显,事理就是如此;“吗”表示疑问的语气。3.理解“特别”。出示: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特别”一词,意思一样吗?

提示: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

4.识写生字“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提示:出示:买,本义为用网兜装贝,到市场购物。

5.分角色朗读对话。

提示:同桌分别扮演爸爸和孩子的角色,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THE END
1.粮怎么读粮组词粮的解释读音笔顺拼音笔画「粮」怎么读拼音 汉字粮 拼音 liáng 怎么读 部首米(左右结构) 笔画数13 五行火 笔顺 粮的意思解释 粮是什么意思《汉语字典版》 「粮」 拼音:[liáng] 怎么读: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组词】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组词】公粮。钱粮。 粮是什么意思《国语字典https://zidian.bi0.cn/7CAE__hanyu.html
2.粮粮拼音粮怎么读粮部首粮意思◎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英文翻译 ◎ 粮 grain provisions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5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别: 男女 出生日期: 立即测算http://zidian.q821.com/%E7%B2%AE_zi/
3.粮,粮字,粮字拼音,粮字部首,粮字笔画,粮字含义,粮字解释,粮字典故查询的字:粮 粮 音节:liang注音: 部首:米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7总笔画:13 笔顺:4312344511534 浏览:1841 liáng ①<名>旅行用的干粮;军粮。 《过秦论》:“赢~而景从。” ②<名>粮食;谷物。 《商君书·勒令》:“民有余~。” ③<名>田赋;田税。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7%B2%AE
4.“五谷”是哪五种?高粱小麦水稻糜子小米中国人常用“五谷丰登”,来表示粮食丰收,生活富足。五谷,就是中国最早种植的五种农作物,关于五谷具体是哪五谷,有几种说法,一说是:黍、稷、菽、麦、稻;一说是黍、稷、菽、麦、麻。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这应是南北方 “五谷”的差异。但,无论是黍、稷、菽、麦、麻,还是黍、稷、菽、麦、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OLFTK40556B4DL.html
5.阴山作家网《阴山作家?文学篇》(创刊号?上)父亲扛起粮食 一趟又一趟的卸下 汗珠顺着黝黑的脖子流淌 浸透他心爱的白衬衫 邻边的小男孩朝我微笑 洁白的牙齿像极了父亲早上啃的白馍 他向我递来一瓶野力的汽水 扭头就跑了 我看见他的母亲 把余粮的钱折叠成一块手绢 他们回家的车走远了 我把记忆落在 https://www.meipian.cn/28566vog
6.yw范文7篇(全文)因此教学中通过游戏(主要训练学生给复韵母标调的能力);找朋友游戏(练拼读);开火车游戏等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出示含有ao、ou、iu的动物图、水果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变化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与活动的海洋中变得轻松而愉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8t8ex7e.html
7.闪闪发光怎么拼音怎么写3.不是的拼音声调怎么写 一:拼音声调包含四个: 一声袭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二、标省调规则: 1、按a、o、e、i、u、ü出现的先后顺序,声调标在先出现的声母上,如:ao,声调标在a上;ei 声调标在e上,ie声调也标在e上。 https://www.xuexi88.com/etagid692935b0/
8.汉语拼音中为什么有些没有标声调?那个是轻声,汉语普通话音节都有固定的一个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https://wenda.chazidian.com/ask409588/
9.拼音轻声规则(通用9篇)字典上未标变调。按照1996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法基本规则”,声调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但是在语音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一”和“不”的变调可参照下面的规则: ①在一声、二声、三声前“一”读四声,四声前“一”读二声。 ②在一声、二声、三声前“不”读四声,四声前“不”读二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hd3xnk1.html
10.统编版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突破(附解析)下面是用这种方法描写的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四个调类调值的图示。 五度标记法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例如“妈、麻、马、骂”四个音节,可分别标作:[ma55]、[ma35]、[ma214]、[ma51]。《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阴平(一声)标作“”、阳平(二声)标作“”、上声(三声)标作“”、去声(四声)标作“”,分别标在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601607_1106080183.html
11.词语弹尽粮绝的含义解释词语:弹尽粮绝是什么意思?弹尽粮绝的拼音、声调分别是什么? 弹尽粮绝 dàn jìn liáng jué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请输入词语: 开始查询 清空输入框 热门搜索词语: 好自矜夸 河网 愚谷 吁号 飞堶 矿山 征核 爱娇 迄今 淑女 礼仪之邦 箭茁 清心 渗渍 十三环金http://www.jsons.cn/cihaiinfo/F1C47306E16650FF
12.专升本现代汉语试题集.docx(约2.32万字)乐文库A.30 斤粮食不到半个月就吃完了 B. 在场的人无不喝彩 C. 外面是什么声音 ? D. 我的家乡多可爱 ! 18. 下面属于谓词性短语的是( ) A. 新中国的出生 B. 出走的娜拉 C. 吹拉弹唱 D. 北京颐和园 19. “打毛衣 ”的“打”用的是这个词的( https://www.lewenku.com/l2105481.html
13.股票论坛粮食拼音怎么写的拼音的话题与回复及粮食拼音怎么写粮食的拼音是什么写 粮食拼音怎么拼写声调 粮食字的拼音怎么写 【尾盘精品】●金针寻龙 扭转乾坤 ● 右侧交易 安全性高 ● 短线选股利器 【通达信】[金钻指标-技术共享交流论坛] 灿骄阳 2024-01-11 阅读1015214 回复1555 【尾盘精品】探底掘金 ● 完美级升华指标 ● 局部低点挖宝 ● 短线利器 【通达信】[金钻指标https://www.55188.com/search-%C1%B8%CA%B3%C6%B4%D2%F4%D4%F5%C3%B4%D0%B4%B5%C4%C6%B4%D2%F4.html
14.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历年文常真题13.我国的民族声调有几声? 14.德拉克洛瓦的哪一幅图运用拉长人体等手法,展现了类似东方美的情趣? 《自由引导人民》 野兽派画家中哪一位与毕加索齐名? 马蒂斯 15.戏剧中“忧郁王子”是谁? 哈姆雷特 16.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人之一是少女。马拉拉 17.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角变成了?大甲壳虫 https://www.kongchanyikao.com/gl/1224.html
15.民防(人防)知识竞赛题库思政普法27、核武器五种杀伤破坏因素中,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是哪几种? 答: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几十秒内起作用的,统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28、核武器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各占总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答: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https://xcb.ntvu.edu.cn/2011_05/24_00/content-10558.html
16.囤的拼音怎么读专题粮食囤的拼音怎么读囤怎么读 ◎囤 tún 〈动〉 (1) (形声。从囗( wéi),屯声。囗表示一个范围 ①( dùn)本义:储存粮食的器物 ②引申义:储存) 积存。储存 [store up;hoard] 囤的拼音 囤的读音 dùn tún 点击蓝色小图标可播放拼音的发音 囤的注音:ㄉㄨㄣˋㄊㄨㄣˊ 囤的拼音:dùn,tún 数字标调:dun4 tun2 囤https://www.xuezhangbb.com/news/tag/%E5%9B%A4%E7%9A%84%E6%8B%BC%E9%9F%B3%E6%80%8E%E4%B9%88%E8%AF%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