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五味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合

肝欲酸

心欲苦

脾欲甘

肺欲辛

肾欲咸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味所禁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五禁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味所伤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五宜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五脏所苦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五脏所欲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用辛补之

用咸补之

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中药的归经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色、五味归五脏,即为归经。

该野生森林虫草,来自我国西部高海拔原始森林灌木丛中,由于该地气候、环境更有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因此虫体油光饱满,经药用真菌分析检测权威机构中科院广东省分院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及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检测临床结果表明,其有效成份含量比其它地方所产的要高出许多,具有调和阴阳平衡虚实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性平、味腥、甘、微苦。

许多专家学者对该公司的野生森林虫草色与性及形态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草新鲜时在幼虫的体表上覆盖有黄色菌丝体,幼虫头部显淡赤色,虫体皮肤为黑色,折断后肉体为白色。该虫草集五色为一身,尤其以黑色为主,这正是该虫草之所以能如此神奇迅速排除性功能障碍,增强性兴奋,对于高压力快节奏事业繁忙的您保持健康、充沛的体魄是您再创辉煌的保障!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三、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

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

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

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

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四、五色、五谷与五脏

1、肝色青:

宜食糙米、牛肉、枣、葵;青色应肝,所以想要面色红润,不宜以素食为主。

2、心色赤:

宜食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

3、肺色白:

宜食麦、羊肉、杏、韭;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

4、脾色黄:

宜食大豆、栗;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

宜食肌肉、桃、葱;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

五、五官与五脏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5、耳为肾之官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七、五季与五脏

1、春宜升补:

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

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

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

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THE END
1.五脏五行与五色对应关系表肺肝来自李涛中医五脏、五行与五色对应关系表 肺、肝、肾、心、脾 金、木、水、火、土 白、青、黑、赤、黄 鼻为肺之官 肺热——鼻孔出气粗、热 肺寒——鼻孔冒凉气 目为肝之官 得肝病——眼角发青 孩子受惊吓——鼻梁处会出现青筋或青痕 口唇为脾之官 得脾病——唇黄、嘴唇四周发黄、嘴角蜕皮、流血等(阳明燥火太盛)https://weibo.com/3143429710/KvXfFc1Ph
2.(十五)五脏与六腑的配合关系黄帝内经讲解首页/书籍/黄帝内经讲解/ (十五)五脏与六腑的配合关系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1);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2);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3);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4);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6)。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https://www.fane8.com/book/806/157470.html
3.五气五味五谷五色五音与五脏的关系大江新闻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自然界中有五谷、五音、五色、五味、五气,五谷五音五味五色五气是五行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与五脏密切相关。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内容。 一、五气 根据中医理论,五气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与人体五脏的具体关系是: https://tt.m.jxnews.com.cn/news/2261222
4.五谷与五脏关系首先是我们所吃的五谷进入胃以后,经过胃的强大的消化作用,把它打磨成特别细致的粉状,没有丝毫的杂质,然后再输入给脾,脾通过气化作用,将五谷五谷中最高层的精微给它提纯,提纯以后再次气化输送给肺,肺朝百脉,然后肺和脾发生一系列将食物加工的化学反应,将五谷中的精微变成了红色的血,来供给我们身体的正常的循行。https://www.meipian.cn/4xg70czl
5.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1、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穡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天干甲乙丙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色青赤黄白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1124487.html
6.助你降五谷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二):麦—心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河北广播电视台http://web.cmc.hebtv.com/cms/rmt0336/0/0rmhlm/qy/xczx/gyfw/11371788.shtml
7.五谷养五脏五谷和五脏的对应表(集锦)【五谷养五脏】 五谷和五脏的对应表五谷养五脏:中国人有句俗话:“人吃五谷杂粮”,到底五谷是哪五谷?第一谷是大豆,第二谷是稻子,也就是大米,它弟弟小米不算,第三谷是粟米,也就是玉米,高粱不算,高粱是给给牲口胀肚子吃的,在杂粮里面没有高粱,人们。 https://www.jsycf8.com/zongjiebaogao/165377.html
8.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最新版本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最新版本--第2页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嗅臊、臭、焦香腥腐、朽 羶 五质静燥力坚敬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 五谷麦小麦黍高粱稷小米稻大米豆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6/7055025140006152.shtm
9.五行配五脏五谷五色五味五志五声五方五季五气五化五音五行,五脏,五谷对应表 五谷 黍麦粟稻豆 六腑(小肠三焦) 胆胃 大肠膀胱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其他 血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目口鼻耳 五液 汗泪涎涕唾 五志 喜怒思悲恐 五声 笑呼歌泣呻 五色 赤青黄白黑 五方 南东中西北 五季 夏春 长夏 秋冬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77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