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解读五谷为养之一二三

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上述平衡饮食的内容古而不老,很有科学道理。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至于食物的气味,中医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和辛、甘、酸、苦、咸。前者依据食物被人吃后引起的反应而定;后者主要是根据食物本来滋味而划分的。讲究食物的气味(性味)和功能,又是中医饮食疗法的基础。熟练地驾驭饮食疗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食某些食物,既能祛病,又能健身、长寿。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施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寒性、凉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之功,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绿豆、赤小豆、豆腐、豆浆、西瓜、梨、柑、柿、甘蔗、鸭肉、兔肉、猪肉、蟹、甲鱼、田鸡、蜂蜜、竹笋、苦瓜、黄瓜、白菜、蕹菜、萝卜、蕃茄、菠菜、荸荠等。

温性、热性食物大多能温中、散寒和助阳,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用,如面粉、糯米、豆油、酒、醋、大枣、荔枝、红糖、羊肉、牛肉、狗肉、虾、鸡、鲫鱼、鲢鱼、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此外,祖国中医学又把食性平和的食物列为平性,健康者可长年食用,如黄豆、黑豆、蕃薯、马铃薯、南瓜、莲子、葡萄、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白糖、鸡蛋、鲤鱼、黑鱼等。

食物之五味既能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嗜好,又有不同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食物往往同时具有多种味道,而食物的性与味又关系密切,且烹任方法的不同可使食物之性味发生改变。

日常饮食坚持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和四气五昧的合理搭配,且不偏食、偏嗜,不过食、暴食患病时以“热症寒治”、“寒症热治”为原则选择饮食,是古而不老的中医食疗学观点,也是现代浓食科学所大力提倡的平衡饮食。

2,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中医也非常强调饮食调养。《内经》曾指出;疾病除药物治疗外,应该“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清代医学家王孟英亦曰:以食物作药用,“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食疗(食物疗法)可以排内邪、安脏腑、清神志、资血气。可见中西医都认为食疗是人体自我调理最基本的措施。

《卫生宝鉴》还说:“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中医又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和”以脏养脏“。如能针对自身疾病和营养情况选择补充食品,并注意食物中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热、温、凉四气,往往胜过吃药。

下面适当介绍中医关于各种食物对人体所产生性能的观点。

五谷为养:

糯米——养胃薏米——除湿大麦芽——疏肝消食红小豆——解毒利水

大麦——健脾绿豆——解毒消暑秫米——和胃安神黑芝麻——补肾润燥

小米——温胃益气芡实——固肾健脾谷芽——消食

五果为助:

柑橘——化痰和胃桑椹——滋肾黑发香蕉——滑肠润便核桃——补肾固精

佛手——舒肝止疼莲肉——健脾止泄木瓜——舒肝止疼杏仁——止咳化痰

山楂——消食化滞西瓜——清热祛暑大枣——健脾补血荸荠——凉血开胃

龙眼——补心安神花生——补血利尿梨——止咳生津甘蔗——生精养胃

荔枝——补气养血

五畜为益:

免肉、鸭肉、龟背、泥鳅————滋阴凉血

羊肉、鸡肉、狗肉———————温阳补血

牡蛎、海蜇、蚶子———————软坚消积

元钱(甲鱼、鳖)、穿山甲———软坚消痞

田螺、蛇肉——————————除湿解毒

鲤鱼、鲫鱼——————————利水消肿

五菜为充:

黄花菜——解毒清热西红柿———凉血平肝

茭白———解毒除烦萝卜————下气消食

冬瓜———利湿消暑藕—————消瘀凉血

丝瓜———利湿通络荷叶————和胃散瘀

磨菇———解毒散肿白木耳———滋阴润肺

慈菇———解毒散结黑木耳———活血祛瘀

山药———健脾固肾白扁豆———暖脾除湿

下列中医小食谱,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及平素的饮食习惯,在“清淡适量,色、形、香、味和富有营养”的原则下可酌情选用。

(1)清热利湿方

绿豆粥:绿豆50g,大米适量,加水熬成粥,再加适量白糖。能清暑利湿解毒。现代医学也认为有一点降转氨酶作用,多主张乙肝患者常食用。

赤豆薏米粥:赤小豆50g,薏苡米50g,加水熬成粥,能健脾利湿解毒。

车前子粥:车前子50g,纱布包好后加入大米煮粥,对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者更为适宜。

(2)醒脾开胃方

荷叶粥:大米加水煮粥,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在饭锅上(不用锅盖),粥色淡绿清香。有醒脾开胃,清暑祛湿的作用。

山药鸡金粥:用山药粉60g,鸡内金粉10g,糯米适量,共熬成粥,有健脾止泻,消积健胃的作用。

凉拌西红柿:取鲜西红柿(番茄)二三个,洗净切开撒入白糖适量,放置半小时后服食,其味酸短甜,能开胃生津,甘酸化阴,凉肝和胃。肝肾阴虚型的病人更宜常吃。

凉拌橘皮丝:取恶心厌油纳食不香的病人。

鲜藿香茶:鲜藿香3g,冲入开水,盖好焖二鲜橘皮二三个,洗净后切成细丝,放入碗内,置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放凉,拌入白糖1~2勺。能舒肝理开胃进食。适用于有三分钟,饮水代茶,有芳香醒脾作用。

山楂冰糖水:山楂50g,冰糖25g,煎水代茶。味酸微甜,有开胃进食,代瘀消积的作用。

盐水菠萝:取菠萝一个,剥去果皮,挖去果丁,切小块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半天,然后食菠2萝肉。有开胃醒脾,化湿清热作用。

绿梅荷叶饮:取鲜荷叶一大张,切碎,清水煮10分钟,再加入绿萼梅(即白梅花的花蕾)3g,再煮5~10分钟,放凉后后频频饮之代茶,有疏肝开胃、生津、清暑、解毒的作用。

白蝉花(栀子花)茶:白蝉花3g,加入煮5分钟,以水代茶饮,有行气和胃、清暑化湿的作用。

(3)调补滋养方

银耳红枣汤:取银耳(白木耳)5g,用水浸泡半天,洗净后加入红枣20枚,下锅前先入蜂蜜一勺,小火熬汤,每次不得少于1小时。连汤带银耳红枣一起吃。牟滋阴补血,健脾和胃,润肺通便。适合于白细胞和血小板低或肝脾肿大的病人服用。

黄芪山药粥:生黄芪、山黄芪等量,研成细粉后混合,每次用时取60g,加入适量糯米(或用大米、小米均可),小火熬1小时成粥。能补益中气,健脾消肿,生肌长肉,固表防止感冒。黄芪还有诱发体内干扰素,增强抗病毒及免疫功能。

桂圆红枣花汤:用瘦猪肉(或猪肝)100g,加入黄花(即金针菜)30g,调入适量油盐佐料煮汤,食肉喝汤。能滋补身体,黄花尚有解郁疏肝作用。

芡实莲子粥:将莲子(去除绿芯)30g、芡实30g、糯米适量共熬成粥,将熟时兑入少许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钟,下锅前撒入冰糖末。能健脾补肾,生津养胃。

古人的养生智慧:五谷为养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吃粮食,还是吃鱼肉?(1)

【背景】:近年来,国外流行一种理论,提倡“无谷物饮食”,国内也有很多人拥戴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营养模式。在我们这样一个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当中,要不要提倡不吃主食呢?谷物究竟犯了什么罪?这种饮食模式适合中国人吗?

五谷包括哪些食物?

古人说“五谷为养”,这话被国人代代传诵,由此引出了“主食”和“副食”之分。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无论吃了多少肉和菜,不吃点饭,一餐就不像样子,也觉得不大舒服。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古人吃的五谷,是我们今天吃的精白米饭和精白面包吗?

先来看看“五谷”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古人所说的五谷也并不一致,比较得到公认的说法是黍、稷、菽、麦、稻,见于古书《周礼‘职方氏》。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黄米、小米、大豆、麦子和稻子。也有古书认为是粟、豆、麻、麦、稻,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经常吃麻的种籽。

无论是那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古人很重视豆类,这和今天营养科学中豆类和粮食有“蛋白质营养互补作用”的说法暗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粮食和豆类一起吃,不仅能改善营养,而且有利于预防慢性疾病。

另一个要紧的理解是,古人的五谷,全部都是“粗粮”,也就是全谷,去了壳但是没有精制过的整粒种子。所谓五谷为养,绝非精白米面为养。

解读五谷为养之二从五谷到精白米面一统天下

毫无疑问,全谷的口感是相对比较粗糙的。看看五谷的排列,是否有点奇怪?为什么大黄米和小米在前面,今人热爱的稻麦却排在最后?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是,古人认为大黄米和小米较为美味,而稻麦的口感,却不尽如人意。

古人对于幸福生活的梦想是“黄粱美梦”,而乡野村夫的生活却是吃“麦饭”。可见,没有精制过的稻麦,特别是整粒的麦子,煮起来颇为不易,口感也比较粗糙,远不如小米那样质软香浓。所以,在没有碾白技术之前,麦子是穷人的食物,小米和大黄米才是贵族的食物。小米和大黄米可以用来煮饭,而麦子和稻子只能用来煮粥。

虽说口感差了些,但那时候,人们从来都不缺乏膳食纤维,不缺钾和镁,也不缺维生素B1和B2。如果全吃精白面粉做的食物,一日所得到的维生素B1、B2只相当于一日需要量的15~25%;如果吃精白米就更少;而如果吃全麦食物,就可以得到一日需要量的80-95%。

这是因为,大自然的设计永远是精巧绝伦。谷物是粮食的种子,它并不是专门为人类而产生的,而是为了繁衍下一代植物而产生。淀粉是种子的能量仓库,而要想把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变成能量,B族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生物化学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人类,同样适用于植物界。因为种子萌发是向外生长的,为了萌发过程中使用方便,粮食们把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放在了籽粒的外围。而为了保护种子次年萌发之前不受伤害,它们又把大量的纤维放在籽粒的外围。

对于植物来说,这一切安排,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可惜,植物们并没有为人类着想,没有考虑到人类不喜欢粗糙刺口、喜欢柔软细腻的本能饮食要求。于是,人类一旦有了能力,就想把粮食外层的粗硬部分完全去掉,可惜只有稻子和麦子在这方面能够达到满意水平,大黄米和小米实在太小了,燕麦荞麦又太粘,不便进行精制。于是,人们的主食格局,慢慢就从杂粮五谷百花齐放的时代,演变到精白米和精白面两种“细粮”分治天下的局面。

解读五谷为养之三放心吃粗粮

吃粮食,还是吃鱼肉?(3)尽可放心吃粗粮

春节从南方归来,心中颇多感触。从三亚到南京,一路上都是大米饭一统天下。在我的强烈要求下,13天当中,总算吃到了一根玉米和两块红薯,还有半碗荞麦面和白面混合制成的面条。

生活中,除了大米饭白馒头白面条之外,人们还被各种白面白米制成的主食点心小吃零食所包围。方便面是精白面粉做的,蛋糕、饼干、点心、小吃,甚至大部分膨化食品,也是精白米面做的。在很多地方,想要吃点粗粮,只有自己动手烹调一法。

然而,测定发现,精白处理会损失掉稻麦中70%左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90%以上的膳食纤维。同时,精白处理把米和面变成了强成酸性食品,变成了高血糖指数的食品,变成了让人们难以控制食量的食品。和古人所吃的五谷相比,已经面目全非,性质大变。

很多人听说,粗粮多吃也不好。我这里提倡吃粗粮,绝不是说像红军长征路上那样吃糠咽菜,完全不吃精白米面,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结果肠胃受损,营养不良,面有菜色。

这是因为,我们如今每天的主食摄入量不过200-300克,而粗粮豆类当中的纤维含量约在4-9%之间。一日主食中如果有三分之一来自粗粮豆类,不过多摄入3-9克纤维而已。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人们每天吃30克纤维,我们大多数人目前难以达标。而一天50克以上的纤维才有可能带来害处。还要想到,我们的膳食中有大量动物性食品和油脂,它们会使粗粮对肠胃的刺激减少,也能提供大量微量元素。如此考虑,每天吃一餐粗粮哪里能产生什么严重的危害?

实际上,市售的各种所谓“粗粮”加工产品,比如全麦面包、全麦馒头、全麦饼干、杂粮面条、八宝粥之类,几乎很少是纯粗粮制品,而多半是粗粮细做,在其中加入了精白面粉、大米、牛奶、鸡蛋等内容,纤维含量已经大大下降,对肠胃的刺激也很小。

我本人肠胃十分娇气,吃全麦馒头半个月之后,却觉得肠胃相当舒服,胜过吃白米饭的时候。个人认为,与其说纤维有害,还不如说选择粗粮品种时应当注意符合体质。例如,如果吃荞麦、薏米、绿豆一类感觉肠胃不适,就应当选择其他品种,如全麦、糙米、小米等。只要吃对了体质,每天一餐粗粮,对肠胃消化有益无害。

THE END
1.五果五谷五畜五菜指的是什么《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果即:李、杏、枣、桃、栗。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五菜:“五菜”是指各类菜蔬,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菜蔬种类多,根、茎、叶、花、瓜、果均可食用。https://edu.iask.sina.com.cn/jy/2uuAWMabid3.html
2.五果五谷五畜五菜指的是什么五果:《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果即:李、杏、枣、桃、栗。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五菜:“五菜”是指各类菜蔬,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http://m.how234.com/eamydehbzzz.html
3.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 《黄帝内经》认为,五谷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五畜补益五脏精气,五菜有协同充养作用,五果辅助补充营养,各种食物合理搭配,保证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https://www.meipian.cn/36rgw3cs
4.悠久的历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原则更多“营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原则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养、助、益、充”的概念,具体指()为养、为助、为益、为充。 A.五菜、五谷、五果、五畜 B.五畜、五果、五谷、五菜 C.五谷、五菜、五果、五畜 D.五谷https://www.shangxueba.com/ask/36727507.html
5.《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更多“《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古人认为五谷是养生的根本。当时,五谷指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先秦巨著《黄帝内经》 中提出了“ 为养,为益,为助, 为充” 的观点, 这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平衡膳食原则()。 A.五谷 五畜 五果 五菜 B.五畜 五谷 https://www.xuesai.cn/souti/G6DPW2FL.html
6.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五菜:“五菜”是指各类菜蔬,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菜蔬种类多,根、茎、叶、花、瓜、果均可食用。它们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讲究膳食平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389081/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和食物的气味与功能释义《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https://www.360doc.cn/article/7977352_505606248.html
8.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c546c73e13b2473c80bf11720b679fe1.html?fm=bdda5691a8858a360d99e4cb3f023f5d08
9.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饮食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饮食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___是重要的供能物质;(2)“五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是___。 23-24九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 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https://zujuan.xkw.com/26q22344520.html
10.“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出自《黄帝内经》。()A圆锥销的公称直径指的是()。 A、大端直径 B、小端直径 C、平均直径 D、中间直径 单项选择题 ( )是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的电气图。 A、电气原理图 B、电气接线图 C、电气元件布置图 D、电气图形符号 单项选择题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11a6107799264904be1902790884e7c2
1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是()提出的配膳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至今是中国药疗指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黄帝内经·素问》以“()”的说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鲜明的东方饮食结构特色。 A.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B.五谷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养 C.五谷为养,五果https://www.shangxueba.cn/748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