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从“吃饱”到“吃好”,中国为什么行?

长安君(ID:changan-j):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近代史上每一个中国政府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政府是成功的。”

言下之意,中国共产党也不能解决当时5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今天的中国,可以养活14亿人。今天,长安君告诉你们为什么中国可以——

中国为什么能?

1949年到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近5倍,人均产量翻一番。

目前,中国是最大的水稻和小麦生产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超过95%。

2018年10月14日,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祥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播种冬小麦。(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2018年9月6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贾寨镇耿三庄村,村民在晾晒玉米。(新华社图)

中国的粮食从哪里来?

从黑龙江到岭南,13个地区为中国贡献了75%以上的粮食产量。由于粮食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差异性,必须通过“北粮南运”解决南方的粮食需求。

2017年7月15日,广西南宁宾阳县古辣镇的田园风光。(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2017年6月13日,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大连港是北粮南运的枢纽之一。(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虽然粮食主产区分布广泛,但中国只有占全球7%的可耕地,要养活占全球20%的人口。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为此,中国政府划出18亿亩耕地红线。依照法律,非法占用耕地罪最高可被判处5年徒刑。

耕地减少,

粮食为什么越来越多?

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科技投入巨大,1978年到2018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7%提高到58.3%。

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由于科技的进步,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是1949年的5倍。

中国计划在2022年建成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可向95%以上的公众提供预警信息。2018年,农村用户对于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1.4分。

2018年5月3日,无人机在泊头市齐桥镇大付村麦田里进行喷药作业。(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中国将在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更加高产,并可减少用水、化肥和农药。

2019年3月21日,山东省菏泽市佃户屯街道办事处,麦田和麦田中的杏树带。(新华社记者王南摄)

2017年9月24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的稻田。(新华社记者吴东俊摄)

2019年3月19日,河北省枣强县新屯镇西黄甫村农民使用喷灌设备灌溉麦田。(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2016年6月13日,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留村镇麦田里收获小麦。(新华社图)

那么,政府在为粮食生产做什么?

在中国,粮食生产是考核省长的重要内容,这项考核包括6个方面:

中国希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不仅使粮食稳定高产,也使农业提高收入、农村焕然一新。

2017年10月27日,河南原阳县原武镇秋收。(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2018年9月6日,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花山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李建新摄)

今天,中国政府对于粮食生产的要求不仅是让14亿人“吃饱”,还要“吃好”。同时,用更少的水和其他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中国经验也将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吃饱”。

(本文原标题:《14亿人从“吃饱”到“吃好”,国家做了什么?【中国为什么行之三】》)

THE END
1.世界粮食日践行“大食物观”用科技创新护航国家粮食安全今天(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的活动主题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本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 中国人民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AyODQ1Nw==&mid=2652624392&idx=4&sn=3bf61c2d9366185b790ab9466ae5e72d&chksm=f11bbe48d877f0352c4b74413dc9844b544a71489902d95d8c96bbe275a2d7af3aeed48d05fa&scene=27
2.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刻领会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推动贯彻落实工作再二是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研究和规划引领,推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践行大食物观开发各类食物资源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推动落实大食物观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针对当前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中遇到部分管理政策“一刀切”等堵点卡点问题,抓紧优化各类相关管理机制,提升不同行业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143103970385.html
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保障粮食安全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更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大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78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