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粮食什么价格

古代粮食的价格因时代、地域等因素而不同。下面我们以中国古代为例,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粮食的价格。

在古代,粮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落后的时期,粮食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支撑。因此,粮食价格也就格外重要了。

中国古代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由**统一收购和配给的制度,史称“郊社之制”。这种制度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定价或者**指导价的概念。唐朝开元年间,**规定粮价,其中16斗小麦=1两银子,一斗麻沸散(粗粮)=4文铜钱,一斗米=1.5文铜钱。到了宋朝,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逐渐放弃了粮食定价的做法,而使用了保价和稳价的手段。

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粮食价格就有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南朝时期,南方的水稻丰产,价格相对较低;而北方依靠粮仓供应,价格相对较高。据《梁书》记载,南朝时期,进贡的15万石大米在中央储粮之前的平均价格是7文钱,总价值达到了10500两银子。而在唐朝时期,正邪两派争斗,战乱频繁,造成了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此时盐米之贵,东门市墙外,千言难尽。”这说明当时粮食价格之高。

到了明清时期,粮食市场逐渐走向繁荣,物价也相对平稳。清朝时期,**实行了以地方米价为标准的粮价调控政策,每个省分设米价,不同省份之间,米价也会有差异。明清时期,一个四口之家一年需要约6500至7500斤的粮食,其中超过98%是谷物,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每年粮食支出约占家庭支出的40%以上。

古代粮食的价格因时代、地域、政治经济因素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角度,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粮食价格的情况。

一、商周时期

在商周时期,中国北方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则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作物。根据《史记》记载,商朝时期的粮价为一石(约等于120-150斤)玉米为一千文至六千文不等,而周朝时期则为一石稻米为三千六百文。这个价格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由于时代跨度较大,具体价格存在一定差异。

二、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由于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升,粮食的年产量大幅上升。因此,粮价也同步下降。根据《史记》中的记载,汉武帝时期每石稻米的价格约为两千文左右,而汉宣帝时期则下降到一千五百文左右。

三、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中国南北粮食作物分界明显,北方主食以小麦为主,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代时期粮价持续回升,其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的影响,粮价的波动较大。据《广志》,唐僖宗年间的粮价翻了倍,而继位之后的唐昭宗时期,粮价则大幅上涨。与唐代相比,宋代时期的粮价大多稳定在一定水平。宋代官方设立的“均输法”将北方和南方粮价差距缩小,从而实现了粮价的均衡和控制。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粮价大幅下跌,根据唐代考古记录的结果,明代时期每石稻谷价格大致为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间,而清朝时期则下降到五十文到七十文之间。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大规模地进口了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作物,这些作物的价格也逐渐成为影响粮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THE END
1.姚老师讲语文?古代文化知识(10)古代的饮食如《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麦,有大麦、小麦、燕麦之分,如《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菽,即豆类作物,如《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小民采之。”稻,是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E4NTUwOA==&mid=2651348743&idx=1&sn=73b7df7adf3eac9c41e6d8027f59c888&chksm=f1605ad39d7c982009ea08fc3c461bea85afabafc2615b17dcf6d6405a739b0a10f307038c7a&scene=27
2.我国古代的粮食种植主要经历了哪三种演变方式如此,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得到丰富,也使人们的食物结构得到改善。 这个时期,在南方的水稻种植中,不断的有新品种培育出来。我国首部记载水稻品种的书籍《理生玉镜稻品》也在这个时代(约在1500—1550年之间)问世。书中记载有江南水稻品种38个,其中粳稻品种21个,籼稻品种4个,糯稻品种13个。https://www.360doc.cn/article/35504009_1028607550.html
3.中国古代农作物中国古代农作物 中国古代农作物 (1)“粟”(黄粱、谷子、小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耐旱,原产中国黄河流域,也有认为“稷”就是“粟”的,西汉时“五谷”的顺序是:粟、豆、麻、麦、稻 (2)“黍”(黄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耐旱,原产中国黄河流域 (3)“稻”(水稻、大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https://wenku.baidu.com/view/71148800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a.html
4.课程●7.1古代人口统计的局限性和统计资料、变化情况 古代的人口统计与资料 第八章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地域差异 介绍中国古代农业区的地域差异 ●8.1我国古代主要农业区的历史变迁 介绍古代几个主要农业区的变化 ●8.2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其变迁 简要介绍古代粮食作物的分布和变迁 第九章历代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 介绍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1df29a9e60d0f26f6f
5.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之粮食今天我们来谈粮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一代换了一代,但从皇帝到平民老百姓,都得吃饭,都得填饱肚子。 “到了汉代,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所谓五谷或九谷。五谷是麻、黍、稷、麦、豆。九谷依郑众的说法是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比起五谷来,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稻。先秦时,北方种https://www.douban.com/note/478678221/
6.“五谷”是哪几种粮食?“五谷丰登”常常被用来形容年成很好、粮食丰收。五谷也是粮食类作物的统称,那么五谷到底是哪几种谷物? “谷”指有壳的粮食。中国古代关于五谷的说法有好几种,最为常见的是指稻、黍、稷、麦、菽。稻为水稻;一般认为黍是黄米,稷是小米,稷又称为粟;麦为小麦;菽为大豆。“五谷”是当时若干谷物之中较为常见的一http://swj.jinhua.gov.cn/art/2019/11/1/art_1229187437_54500174.html
7.读展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中国古代粮食种类繁多,绝大部分粮食品种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自行培育出来的,也有部分粮食是从世界各国或地区引进的。中国人的主食泛称“五谷”,原指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认为包括稻、黍、稷、麦、菽,分别指水稻、黄米、小米、麦类、豆类。 https://www.10vows.com/detail/0zVJijjTQQU
8.“祖”和“宗”以及“祖宗”与“祖先”,祖宗十八代北方地区的粮食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以及西瓜。 南方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南方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https://www.meipian.cn/2zidgicu
9.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农政全书》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 材料二《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穙种,七月、八月犁稀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4362ct13001n37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