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惊心动魄的粮食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战火,却比武器战争更可怕大豆我国

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巨变,早已不是二战时期真刀真枪的战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牵制和争夺,已经演变成政治战或是经济战。而在这其中,粮食战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也是最能够悄无声息控制某个国家的重要手段。

据2021年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到13657亿斤,在往年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如此庞大的粮食总产量下,很少有人会联想到粮食战与我国之间有什么关系。但其实在十几年前,我国就曾经输掉过一场没有硝烟的粮食战争,那就是由美国针对我国发起的大豆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却与我们的一日三餐联系紧密的大国博弈:中美大豆战。

为何大豆战对我国如此重要?

其次,从大豆的使用方向来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能更多的食物都是以稻谷或者小麦为原料,从而意识不到大豆对三餐的重要。在中国人的食谱当中,大多数烹饪都离不开对于食用油的使用,而大豆中是我国大部分油类产品的榨取原料。同时,除了可以利用大豆进行油的榨取外,大豆自身可以加工和衍生出来的食品也十分的丰富。比如大豆可以通过加工制作而成的豆腐,豆浆,腐竹等各类食品,他们都是我国普通民众十分喜爱且常见的食物。而在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智慧当中,大豆还可以进行一些发酵豆制品的制作,譬如常见的臭豆腐、豆豉、豆瓣酱等。

最后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豆是重要的饲料原材料。比如,猪肉是我国民众在各类肉类食品当中最喜爱的一种,甚至可以说是日常必备。而大豆所制成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就是饲养猪的最好选择。

这就导致我国对于大豆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并不只是因为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随着居民对于营养的追求在提升。让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从2016年的9737.6万多吨,逐年攀升到2020年的11985.2万吨。

再者而言,大豆所需要做种植条件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之所以会与中美之间开展一场大豆战争,主要原因并非是美国的大豆价格更便宜,而是在我国本土所生产的大豆产量并不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根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和所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来看,目前我国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位于东北地区,而其中以黑龙江地区所种植的大豆最为出名。但仅仅只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大豆产量,远远不足以满足我国如此多的大豆需求。因此,我国需要在国外寻找原产地。

而从外部角度来看,大豆战不仅是中美之间一场简单的粮食战争,而是一次大国博弈。中国需要赢得的不仅是大豆战,还包括粮食战,贸易战……以此才能维护和稳定我国的粮食价格,保障人民安心吃饭。

曾让我国惨败的04年中美大豆战争

在1990年之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仅一年的出口量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吨。那时的中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大豆需求量,甚至还有盈余可以进行大量的出口。但曾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中国大豆,为何会走向后期的产量不足,甚至与中美之间开启贸易战呢?

美国当局将这项大豆转基因技术在当时的一百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但你以为美国只是想赚取专利保护费吗?现实并非如此,这个专利的诞生,仅仅只是美国将大豆战争魔爪伸向中国的开始。

紧接着,在2003年,美国该公司就宣称我国农民盗用其大豆转基因技术,造成了侵权行为。由于WTO对此进行的判决,当时国内的大部分农民的种植不得不停止,进而在第二年换上新的种子。突然的空窗期,让国内没有足够多的大豆供应。作为以大豆为原料的粮油企业不得不转向进口,向当时大豆产量最高的美国进行协议购买。

这次美国已经完成了控制我国大豆购买权限的第一步,那就是与中国的粮油企业达成协议,但这对野心勃勃的美国来说远远不够。在此之后,美国又将魔爪转向了大豆的价格操控。

美国作为一个专靠吸血进行国家强大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于操控金融市场,做空买进等手段可谓十分熟悉。因此,美国在2004年以天气恶劣、国内大豆产量低为由展开了大豆的价格操控战。

当时美国谎称国内的大豆库存只有8.12%左右,这就导致大豆豆价格急剧上升。而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大豆产出国,他的大豆价格也就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国际价格。到2005年的年初,国际的大豆价格已经完全翻了数倍,达到了4400元左右一吨的高价。

同时期中国的以大豆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也感受到了危机,面对不断翻倍增涨的大豆价格,他们不得已大量与美国企业签订进口大豆合同。据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的企业签订的大豆合同,其大豆数量已经达到了9,000,000吨。

而就在此时,美国的金融市场的资本大鳄们看准时机,在中国疯狂买进大豆之后,直接进行金融市场的抛售,将原本囤积在自己国内的大豆进行低价抛出,从而导致大豆价格从原本多4000多下降到2000不到,这中间所造成的差值是巨大的。而由于大豆价格暴跌所造成的结果更为惨重,我国近千家榨油企业面临破产。

这才是美国这场阴谋的目的,在中国企业走向破产之后,美国再以资本进驻的方式对国内多数粮油企业进行控股或收购。以至于在2006年左右,我国国内的粮油集团有85%左右有美国资本参与或控股。

就此来看,2004年爆发的以大豆为主的粮食战争,以中国惨败结束。但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从不轻易认输,在这场粮食战争失败之后,我国总结经验教训,养精蓄锐,等待着反击时刻的到来。

中美大豆战:来自中国的反攻

2008年9月14日,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星期天,著名的美国企业雷曼兄弟正式提出破产申请。而也是在这一天,著名的美林证券也被美国银行所收购,这标志着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爆发。

短短一周之内,原本欣欣向荣的美国企业纷纷破产,而这正是中国等待已久的反击时刻。

在美国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系列破坏时,我国政府我直接对当时国内的粮食企业进行了高额的金额补贴。譬如对中国的粮食贸易公司,政府的补贴金额就已经高达19.34亿元。

同时,为防止金融危机后美国粮食战卷土重来,我国还在当时的各大大豆产地进行了多个大型粮仓的建设。其中黑龙江,山东等地是主要的粮仓建设地点。通过囤积大豆的形式来预防之后的危机,这也就保障了我国的大豆产量即便不高,也能够应对国内的大量需求。

我国在面对美国的粮食战争的时候,能拿出足够精良的政策,也有胆识与之进行抗衡。就像2007年的时候,中国储粮集团曾放出的那句狠话:我国的粮食储备有一亿吨,它们足够全中国的人吃一年。但凡谁想来中国炒作粮食,都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让人人都吃饱饭,是我国在漫长的发展当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工作。2001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6,7亿斤,增长百分比为2%,并且连续七年创下了粮食产量超1.3万亿斤以上的记录。这些数字不仅是国家粮食产量的提升,更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

THE END
1.数百万人挨饿,因为中国“屯粮”?国际粮商选择一意孤行,对抗到底,它们高价抢购中储粮抛售的储备粮,妄图造成供不应需的假象,炒高粮价。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开始了,一开始,中储粮10天抛售一次,后来每周一次,到了最关键阶段,已经演变成2天一次,只要你敢买,我就敢放。中储粮还放出消息:“中国的储备粮是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Y3NjUzNQ==&mid=2650107133&idx=4&sn=d07906874f274eb79676bf954b1e45a9&chksm=874fa665b0382f738b9c3e6c06d713016d61b1be1bda4a77f62cb0566d0d6dbcb5e42ab83665&scene=27
2.一亿吨粮食够多少人吃的可供4亿多一点的成年人吃一年左右,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一般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在500斤左右,一吨等于2000市斤,可供4个人,一亿吨乘以4等于4亿,所以一亿吨的粮食可以供4亿人吃一年左右。按照我们现在的种植农作物的水平,生产一亿吨的粮食需要一亿多亩一年(二熟)才能有这么多。 一亿吨粮食够多少人吃的 按一人一天https://edu.iask.sina.com.cn/jy/lKPoiMjvpv.html
3.国家已有所预感:西方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战争,可能才刚开始起初,中储粮一周开一次仓,后续变成两天一次,渐渐的轮到外资坐不住了,因为摸不准中储粮到底有多少后备粮。高价买进,一旦失手,将会血本无归,外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中储粮放话:“中国储备粮食是一亿吨,敢来中国炒作粮食,先考虑考虑能不能吃得下。”外资见状纷纷抄家跑路,小麦价格也随即恢复正常,中储粮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03623362539370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