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行业通常指的是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种植、加工、销售等经济活动的行业。近年来,杂粮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从主体数量看,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家庭农场393.4万个、农民合作社208.6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07万个,分别是2018年的6.11倍、1.10倍和2.89倍。近半数家庭农场从事粮食种植生产,粮食生产类专业合作社占比超四分之一。
从经营规模看,202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土地总面积6.98亿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3亿亩,同比增长17.1%,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7.6%,平均每个种粮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148.8亩,同比增长2.6%;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总面积19.7亿亩次,按综合托管系数计算经营土地面积约5.06亿亩,托管服务率达24.8%。
从产品供给看,2021年仅家庭农场粮食产量就超过1.3亿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在粮食主产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粮保供作用更加明显。例如,山东省肥城市153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麦播种面积近28万亩,产量占到全市小麦产量的60%以上;汶上县9成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种植,生产了全县80%的小麦、70%的玉米和接近100%的大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要素配置高,带动农业产业“质量、效率”双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配置下,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得到充分提升。
随着杂粮消费日趋家常化,不仅日常食用杂粮的人群在扩大,还有更多家常品类在与新品杂粮、混搭版杂粮、便捷杂粮包的竞争中重新受到青睐,夺回了市场C位。随着杂粮消费进入常态化,终端消费也将更加细致,2023年中国五谷杂粮行业市场规模达922.95亿元。整体来说,我国杂粮的产量相对主粮比较少,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2023年我国玉米、大豆、其他豆类、薯类产量分别为28884万吨、2084万吨、326.1万吨、3014万吨。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我国五谷杂粮行业作为食品一次销售规模保持增长。
杂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外流和农田面积缩减,杂粮的生产数量可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技术落后和不规范种植、收割、储存、加工等环节也可能影响杂粮的质量。此外,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杂粮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挑战。
预计未来几年,杂粮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杂粮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较高水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杂粮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杂粮米、杂粮面等产品外,还将涌现出更多创新性的杂粮食品和饮品。
综上所述,杂粮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向好,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杂粮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查看详情→
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4444万千瓦从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重大战略中肩负重大使命、具有特殊地位。截至2023年6月,全国高等3...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北京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介绍说,2024年以来,机械工业对外贸易延续上年较好态势。据海关数据汇...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对手机的需求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广大的个人用户,随着经济的增长、手机相对价格...
一、葡萄酒产业概述葡萄酒是指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葡萄酒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
增强现实技术(AR)作为XR(扩展现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等技术一同构成了现代沉浸式体验技术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