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古人也是吃货!订外卖吃快餐一个不落!

早在宋代已有外卖服务,从皇帝到市民,都懒得在家里做饭,叫外卖蔚然成风。在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画了一位送外卖的饭店小伙计,左手拿着两个“打包盒”,右手拿着食具,身上还穿着店里的围裙,刚从店中走出来,不知道要给哪家送外卖。这一形象被认为是目前最早的外卖小哥的写照。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没有小电驴,送餐全靠跑!

据史书记载,孝宗赵构经常派宦官到市场上“宣索”李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臧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等外卖,而且“直(值)一贯者,犒之二贯”,小费给得很大方。

而在市民层面呢,也是不甘落后,“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原来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天的OL是一样一样滴,都不习惯在家做饭,喜欢下馆子或叫外卖。

明清时期,大城市里的酒楼服务更加完善。不仅在送餐时提供一次性碗碟,甚至还可以派厨师登门到府上操办宴席,从给客人下请帖安排座次环节,到当天的餐桌杯碟、酒菜供应,再到刷锅洗碗等善后清洁服务,一应俱全,完全无需主人操心,比海X捞外卖还要贴心。其价格自然也是不菲,多是地方大户的婚宴、寿宴等有此规模,一般百姓家庭望尘莫及。

古代外卖怎么点?

古代没有X饿、X团,能够一键下单,古代外卖一般有三种点餐方式:

家丁采买:派个家丁先去饭馆、酒楼点菜,然后再由专人乘车送上门来,送到家了再给钱,堪称今日电商“货到付款”模式的雏形。

约定送餐:与店家签个外卖长期约定,每逢约定之日,店家就会将美食打包好,送至客户家中。

上门叫卖:宋代以后,经济发达,市井之间娱乐场所林立,赌坊、戏院均聚集着众多民众,店家会将准备好的饭食上门叫卖。

古代送外卖虽说没有我们现在方便,但也繁荣一时,成为现代外卖餐饮业的雏形。

不是想点就能点!

古代也和现代一样,不是啥店都能点外卖。那时的饭店一般分三种:正店、脚店、分荣。

正店:相当于现在的豪华大酒楼、会所,一般不提供外卖服务,专门为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客人提供服务,有自己的一整套服务程序,或者承办大型宴会。你想叫碗面条或盖浇饭,门儿也没有……

脚店:一般指特色经营店,“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好比如今的中档餐馆,接待中档消费的客人。这种店通常有外卖服务,不过,大多外卖套餐,设置了起送价,估计没个百八十块的,也不会送。

分荣:则相当于大排档,此类小饭馆的外卖生意最火,服务也最贴心,随叫随送,新鲜热辣。甚至还有专营外卖生意的“分荣”,与如今高校旁的小餐馆类似。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古代也有外卖盒吗?古代外卖都用什么装呢?相比于现在的一次性饭盒和袋子,古代外卖盒简直高大上的不要不要的。

温盘:古代用来保温食物的器皿,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在使用时向盘内夹层注入热水,可以保持菜品的热度。这样当菜品送到客人家时仍是温热的,以体现出最佳的口感。

食盒:古代专门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携带行走的长形或圆形抬盒,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其中又以木质的居多,内有数层不等。酒肆饭店以及富贵人家常用。当外卖小哥提着这样的食盒把外卖送到客人家时有没有觉得很典雅庄重呢?

清晚期红漆双层圆形竹提盒章丘区博物馆藏

清晚期三层竹编提盒章丘区博物馆藏

古代的快餐

现代人在家懒得做饭,除了订外卖,勤快的还可以下楼去吃个米饭把子肉、拉面、馄饨、煎饼果子、肉夹馍、炸鸡、薯条......

以上食品都可以归为一类:快餐。吃快餐在现代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其能够快速供应、即刻食用、价格合理,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事实上,回溯到古代,快餐也是很常见的。

古代快餐什么时候出现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快餐,还只属于达官显贵家里专享,到了商品经济更发达的宋代时,快餐行业彻底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汴京临安等地,各种各样的快餐店铺林立,包子面条一应俱全。甚至还出现了一种“逐时施行索唤”的餐饮服务。也就是只要想吃什么快餐,随时点餐随时有,馒头面条甚至烤鸭都可以有。《梦梁录》更生动记录了点快餐的场景:七八个顾客点不同的面食,跑堂报给做面师傅后,片刻间面就做好,而且每碗都符合口味。

如果说宋代快餐,还只是局限在饼面条这类主食,那么发展到明清年间时,就连不太容易做快餐的炒菜类,也可以做成快餐了,这全仰赖一种新型烹饪技术——爆炒。

以明朝学者高濂的记录,当时明朝快餐业的爆炒技术,已经到了十分强大的阶段,经常是锅里的旺火滚油烧着,生菜原料倒进锅里,然后迅速就炒熟可吃。简直是“一烹即起”。到了明朝中后期,诸如“水爆”“生爆”“熟爆”各类炒法纷纷出现。以《成都通览》的记载,当时成都的快餐店,基本到了“秒点”的地步,好些招牌菜肴,经常是前脚喊完话,后脚就端上来。

古代快餐有什么?

涨知识前,请先听章小博来给各位看官说一段相声贯口《报菜名》。

1

香蕈蘑菇馅的素包子、红白蜂糕、枣窝窝、爱窝窝、江米粘糕、甜浆粥、油炸果、烘饼、玉面馒头、糖杂面、江米果馅甑儿糕、三角儿炸焦、排插糖麻花、马鞍烧饼、油炸糕、糖耳朵、蜜麻花、干糖麻花、现定现蒸的烫面饺、甜酸豆汁儿、桂花缸烙、大薄脆、豌豆黄、黄米面煎糕、豆面糕、糖饽饽、澄沙饽饽、凉镟粉、煎饼大油炸鬼、白糖儿馒头、穗子油韭菜馅包子、花椒盐的蒸饼、枣儿澄沙的蒸饼、又加玫瑰又加糖的酸梅汤、凉炒面、雪花的酪、粘糕、豆糁糕、面茶、江米的热年糕、杏仁茶、硬面饽饽、油酥烧饼、马蹄烧饼、黄面火烧、小米面火烧、大块切糕、黄米的粘糕、小炸食、焦炸糕、千层饼儿馒头、羊肉馅包子……

据说这段文字被施以魔力,凡是完整读完的人……都偷偷咽下了口水。

上面的菜名可不是章小博乱说的,是清光绪年间闲园鞠农(蔡省吾)所辑《燕市货声》中写过的,足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清代北京地区快餐行业的菜品。当时北京地区快餐以面食居多,有各种面条、包子、大饼、糕点等等。

而在南方,快餐品类更是丰富多彩。有羹有粉,如三软羹、杂合粉等,有鱼有鸡,如鲜鱼脍、五味炙小鸡等,有野味也有蟹,如清供野味、酒泼蟹等等……这些都可以随时索唤,种类多达二百四十种。

你们知道吗?古代也有“豆奶粉”“方便面”哦!

豆奶粉、方便面、能量棒之类的食物可以说是现代非常普遍的快餐食物了,一冲一泡分分钟自己就能搞定,古代也有这么方便的食品呢!豆粥与花骨朵(宋)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种名为“豆粥”的方便食品,做法是先将豆子煮烂,研磨成粉,晾干搁置,有客人来时,只要将其冲入热汤中,立马就可以端上热气腾腾的豆粥。这种做法跟现在的藕粉、豆奶粉等完全一样,可见当时人们制作方便食物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

除此之外,宋朝还有一种方便食品叫“馉饳”,读音跟“骨朵”类似,其做法类似馄饨:切出来四四方方的面皮,托在手里,搁进去肉馅,对角折起,边缘捏紧,出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把两个锐角拢到一块儿,叠压,捏紧,成品像花骨朵一样含苞未放,然后入油锅炸黄,用竹签子串起来食用。

守山粮(明)

明朝的著名方便食品“守山粮”,是以大萝卜为主料,将其洗净去须,刮去青皮,摆锅里蒸熟,冷却后捣成泥,挖进模子脱成砖坯,然后自然风干。之所以起名“守山粮”,主要是因为传说这种食品还有防兵防匪的功能。明朝时期,部分地区以萝卜砖来构筑内墙,战火四起全城戒严时,如遇粮食短缺情况,百姓可从从墙上凿下一块砖来,放到锅里熬粥喝,故得此名。

耐饥丸(清)清代的“耐饥丸“跟今天“能量棒”的功能差不多,其做法是将糯米炒至发黄,同去核的红枣共同放进石臼里捣烂,再团成丸状,放在铺苇叶上晒干。清代藏书家李化楠说这种食品最能耐饥,他在浙江余姚做县令的时候,曾经号召广大群众趁丰年多制些“耐饥丸”储备起来,遇上灾年无粮时,可以取出救荒。

古代快餐虽然种类繁多,但古代人吃快餐也是讲究荤素搭配、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

据南宋笔记《都城纪胜》中记载,当时饮食提倡“点索食次,大要及时”,继而衍生出吃快餐的食用方法:如欲速饱,要前重后轻。就是先上“重”的,如头羹、石髓饭、大骨饭、泡饭、软羊、浙米饭等;后上“轻”的,如托胎、奶房、肚尖、肚、腰子之类的煎炒小菜。有炖有炒,有肉有饭,重轻荤素合理搭配,使人吃起来有序而又有滋有味,我们现代人也要学起来哦!

怎么样,看完本篇之后是不是对古代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订外卖、吃快餐,原来古人也是一群“吃货”啊!各位小主是不是也已经按捺不住,准备订个外卖或者出去吃点好吃的了?

THE END
1.探秘五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宝藏探秘五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宝藏 神仓院落,这个位于北京先农坛的古老院落,曾是皇帝亲耕褥田的谷物加工与贮藏之地。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古人的智慧,更对“五谷”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粮食宝藏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究竟哪五种谷物能被称为“五谷”呢?它们不仅是古人对粮食作物的总称,更承载着人们对丰收与美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791056265958467&wfr=spider&for=pc
2.古代汉语(二)量粮食的用具,十升为斗。庄子胠箧:“为之~斛以量之,则并与~斛而窃之。”又:“掊~折衡,而民不争。”引申为容量单位。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米折腰。”[刁~]古代行军用的器皿,容量一斗,昼间用来煮饭,夜间用来敲击打更。史记李将军列传:“不击刁~以自卫。” http://media4.open.com.cn/L602/1809/beiyu/gudaihy/menu/gwzl/2-7.html
3.人们常说五谷丰登,五谷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五种粮食作物,稻黍麦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人们常说五谷丰登,五谷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五种粮食作物,稻、黍、麦、稷、菽,其中菽指的是( )。A.小米B.豆类C.粘米D.大米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https://www.shuashuati.com/ti/91a6d9f4278c42eabed878a764f59416.html?fm=bd8b73bdc0c900596adfee467aebeaa7fa
4.蚂蚁庄园形堂今日答案蚂蚁庄园最新今日答案12.12:猜一猜:香醋通常用以下哪种粮食作为主要原料? 答案:糯米 12.12:冬季泡温泉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答案:慢慢适应水温 12.11:泡好的红茶经常会出现一层“茶膜”,还能正常喝吗? 答案:可以不影响健康 12.11:小鸡宝宝考考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的是? 答案:黄山 12.10:猜一猜:在航空航天领域,“天https://m.duotegame.com/mgl/35822.html
5.世界历史基本常识(全文)②实施:1921年3月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内通过了废止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③内容:农业上,以粮食税制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上,改变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在https://www.99xueshu.com/w/m3zhmh0y29vn.html
6.古时称它为“五谷之王”,缺粮时才吃,如今大力种植,既是粮食又是药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五谷”,五谷在我国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分别是稻、黍、稷、麦、菽和麻、黍、稷、麦、菽。不管是哪种说法,五谷当中都有“麦”。这里的“麦”,并不是单纯地指小麦,而是小麦、大麦、燕麦、苦荞麦等各种麦类粮食作物的合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1104A06U6D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7.五谷是哪五种粮食五谷是哪五种粮食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稻的俗称是水稻、大米;黍是黄米;稷又称粟,是小米;麦是小麦;菽是指大豆。 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人们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http://m.riliai.com/zx_2935221/
8.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都分别是啥?农畜产品的"五"(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分别是什么?~ 农畜产品的五如下: 五谷: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http://m.ye-su.cn/yy/922tsvsv.html
9.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江山不夜免费全文阅读万能空间助我在古代种出高产粮食江山不夜 作者:叶蓁蓁林沐风 分类:言情小说 状态:连载 更新:2023-01-25 01:52:38 最新:第518章更漫长的修行之路 加入书架 直达底部 简介商界名流争相追捧的年轻美女企业家,在去相亲的路上出了车祸,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古代小山村。前世的一切都只能留在回忆里,这一世只能靠头http://wap.477zw.com/html/240/240131/
10.古代粮食叫什么大米叫什么古代粮食和大米的名字高中知识2、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古代粮食叫什么大米叫什么 古代粮食和大米的名字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746402.html
11.的总称,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参考答案:90-125;125-150;150-180 3.填空题粮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为主,其次是()。 参考答案:糖类淀粉;蛋白质 4.填空题()是指通过水路而运输粮食。 参考答案:漕运 5.填空题我国古代有()、()、()、()四大米市。 参考答案:沙市;九江;芜湖;无锡http://www.ppkao.com/tiku/shiti/8053673.html
12.五谷是古代人们对粮食的总称,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题目 [判断题] 五谷是古代人们对粮食的总称,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 判断题,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对 错 提交 查看参考答案 更多“ 五谷是古代人们对粮食的总称,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本章讲解的五谷是指() A.黍、梁、麦、菽、麻 https://www.shangxueba.cn/hangye/IRNJPDSN.html
13.读《从头到脚说降》笔记19(第二章五官小结)中国古代保养耳朵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都属于心肾相交法,就是通过让心火与肾水关系相协调,让人体的阴阳气机协调,达到养生的目的。分别是:鸣天鼓、按摩听闻穴、手心搓脚心。 第八节:面(脸) 1、脸上的循行经脉真不少,有任脉、冲脉、阴脉和阳脉、胃经、膀胱经、胆经、大肠经、小肠经等。 https://www.jianshu.com/p/61c2113b6532
14.古代打仗运粮食用车吗,什么时候开始用的。为什么支持几万人的部队第五节马政驿传与近代交通通讯 第六节太平天国的后勤制度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军事 参考清军在陕西 清代先后共历10帝,统治中国268年。其间,欧洲各国正处于火器飞速发展、逐步取代冷兵器的阶段,而以老大自居,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却不重视兵器的发展,使我国兵器的研制与生产停滞不前,军队装备十分落后,以致屡次被外国侵略军打https://www.yoojia.com/ask/17-1165089123044616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