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领导人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要牢牢把握这一条”。
A.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B.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
C.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D.社会稳定和宗教发展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时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领导人2014年考察新疆时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领导人再次强调,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无。
2.(单选)下列选项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
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传统民俗
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桃符”借指春联,对应春节;清明节一般与踏青、扫墓和祭祀有关。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
C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D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描写的是七夕节。
3.(单选)下列所描述的情形符合史实的是:
A.苏东坡可以吃到辣椒
B.唐朝时期,西红柿炒鸡蛋就是家常菜了
C.三字经所言的“六谷”中的黍指的是玉米
D.花椒原产中国,胡椒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中国史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第二步,花椒原产于秦岭山脉,属于中国本土农作物。胡椒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国的农作物。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辣椒原产于墨西哥、秘鲁等地,于明朝传入中国,北宋的苏东坡不可能吃到辣椒。
B项: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带,于明朝传入中国,唐朝的百姓不可能吃到西红柿炒鸡蛋。
C项: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地区,于明朝传入中国,《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不可能有玉米的记载。并且《三字经》中的六谷“稻梁菽麦黍稷”一般分别指“稻子”“高粱”“大豆”“麦子”“黄米”“小米”,因此黍指的是黄米,而非玉米。
4.(单选)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真理具有条件性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哲学
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步,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强调的是人们要使主观观念中的存在变成客观现实中的存在,就需要通过实践去创造,体现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因此,选择B选项。
A选项: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体现的是可知论的观点,与题干无关。
C选项:真理具有条件性指的是真理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成立,如果超出了其范围就转化为谬误,与题干无关。
D选项: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而意识仅仅是人脑中的想法,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发挥意识的作用。
5.(单选)自然界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植物的叶片都呈现绿色,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绿光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绿光
C.叶片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D.叶片表皮覆盖着一层绿色物质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第二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会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自己颜色不同的光。植物的叶子中本身含有叶绿素,且是不透明的,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不透明物体的透光规律是反射相同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透光规律是透过相同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6.(单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是:
A.社会政治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精神文化条件
D.意识形态条件
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步,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众多制约性条件之中,马克思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即社会经济条件。
A项:在不同的政治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社会政治条件会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但不是首要因素。
C项:在精神文化层面中,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D项:意识形态条件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条件下,人类历史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它不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