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在中国的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山西大同,忻州一带。黍去皮以后,叫黄米,此种米有黏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做粽子的原料之一,此外黍磨成面粉以后还是做油糕的原料。
黍:读音是shǔ,形声字,本义是植物名。亦称“稷”、“糜子”。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粟:读音是sù。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俗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小时候在故乡,小米和大麦是常见食物,大米倒是少见。直到来湖北才每天吃大米。
菽:读作shū。豆类的总称。有个成语叫不辨菽麦,原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黄豆和绿豆在家乡是种植的比较多的粮食作物。童年时母亲在田里劳作,黄豆秧棵里会蹦出大蚂蚱,母亲就会逮住,顺手薅一根茅草,把蚂蚱串起来给我玩。黄豆收割后,一些从豆荚里掉落的豆子,经过一场雨后,就有豆芽冒出来,我就跟着母亲摘豆芽。这一切恍然若梦。
另外,还有稷、麦、稻、粱等都是农作物,这些大都带禾草米偏旁的字,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
粟黍:sùshǔ
粟—--谷子过去称粟,成熟的谷粒脱壳后成小米,耐干旱。
菽,读音分别为(shǔ)、(jì)、(shū)。这是常说的“五谷”,稻即稻谷,脱壳后叫大米。黍,即黄米,和小米相似,一种旱地作物。粟,即小米。麦,即麦子,磨碎后是白面。菽,即豆子。
当然,五谷也不绝对是这五种,也有麻、豆等。
答答粟米和黍米的区别是:粟米读音念sumi。黍米读音念shumi。读音区别主要是声母不同。粟的声母是s读音念司。黍的声母是sh读音念失。韵母都是U。粟米是小米的别称。即谷子去壳后成为小米,又叫粟米。黍米是大黄米。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黍就是糜子。粟米和黍米的读音区别主要是声母不同。两种米都属五谷。
黍——黍子,籽实脱壳后是黍米,煮熟后粘性大。
【用处】
黍: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broomcornmillet)。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粟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西方语言一般对粟、黍、御谷和其他一些粒小的杂粮有统称,非农业专家一般不分,如英语均称“millet”。现在人们也用小米做早点,稀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黍怎么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黍怎么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