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基础数据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限额以下零售业和餐饮业“金样本”调查方案》和《“四下”单位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地方各级统计局具体承担基础数据的收集审核工作。限额以上单位和限额以下单位基础数据收集均采用联网直报平台报送的方式。基础数据收集工作流程如下:

一、限额以上单位基础数据的收集

按照国家统计局企业一套表统计报表制度与非一套表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限额以上单位采用联网直报平台报送的方式,由被调查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网络直接将数据报送至国家统计局。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国家统计局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一套表统计报表制度与非一套表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机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要求,向全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与个体经营户布置统计报表任务。

第三步,地方各级统计机构按照设定的管理权限,对辖区范围内调查单位填报的报表数据,在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在线审核、查询和验收。

第四步,国家统计局对各地统计机构审核、验收后的调查单位原始数据进行复核,并进行超级汇总,得到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消费品零售额数据。

二、限额以下单位基础数据的收集

根据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要求,限额以下样本单位采用联网直报平台报送的方式,由样本单位直接报送至国家统计局,或由样本单位将基础数据报送至基层统计人员再由统计人员报送至国家统计局。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第二步,地方统计机构按照国家统一报表制度规定,向样本单位布置调查任务;样本单位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直接报送或将基础数据报送至基层统计人员。

第四步,国家统计局对各地统计机构审核、验收后的样本单位原始数据进行复核和汇总推算,得出全国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数据。

THE END
1.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2023年末,全国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1019.7万个,从业人员5325.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6.9%和32.9%。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4.0%,零售业占46.0%。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6.2%,零售业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AyMzU2Nw==&mid=2653638128&idx=4&sn=15ccc886b549f08f8ecbe271116da896&chksm=f39c7d660308ff38bf260094f98d0d39ecdcfd778df535fb49a0d380d58b8956631df64186a4&scene=27
2.工信部:11-6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1-6月份,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9031.8亿元,同比增长9.9%;饮料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1473.6亿元,同比增长8.2%;烟酒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2475.2亿元,同比增长6.7%。https://finance.sina.cn/2022-07-22/detail-imizirav4962733.d.html
3.2013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00.5亿元,增长12.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3%,比上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零售额及增幅 单位:亿元、% 商品分类 零售额 增长 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120.0 36.2 2、服装、鞋帽、针织品类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5439123_404696808.html
4.合肥市: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累计值合肥市: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累计值 起止时间:2008.05 — 2016.12 年月 单位:亿元 含“(E)”其对应值为系统预测,仅供参考。 2017-12(E) 购买后可见 ? 2017-11(E) 购买后可见 ? 2017-10(E) 购买后可见 ? 2017-09(E) 购买后可见 ? 2017-08(E) 购买后可见 https://xw.qianzhan.com/xdata/detail/x5xwxFxXtxwxFxVxV.html
5.2024年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450.3亿元,同比增长7.6%;商品零售21291.7亿元,增长3.7%。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723.7亿元,增长9.9%。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7%,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1.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3%,中西药品类增长9.8%,文化https://www.marketmonitor.cn/report_blog/20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