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酒水”,分为“酒”和“水”。“酒”,即我们所说的酒精饮料;“水”,即我们所说的非含酒精饮料。我国规定:饮料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的,就属于“酒类”,低于0.5%的,它就归为“水类”。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用大麦芽、酒花(又名蛇麻花、忽布)、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造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常饮用啤酒具有消暑解渴、健胃消食、镇静安神、清热利尿、解虚热之功效,对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贫血、营养不良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结核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说起啤酒的来历,可以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据传9000年前,有人无意将剩下的用麦芽煮的粥倒掉了,那粥经自然发酵,居然成了芬芳适口的液体,后人由此受到启发经进一步改进,酿就了今天的啤酒。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又因葡萄最易自然发酵,所以果酒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据传它的历史已超过了一万年。由于酿制葡萄酒的主要原料的葡萄内的葡萄糖、果糖、戊糖等糖类和多种氨基酸能直接被人体吸收且其中富含多种成分,故其营养价值相当高,且具有防止体内病菌繁殖、减少沉积于管壁中的胆固醇降低心脏病死亡率、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等作用。据《本草纲目》载:“葡萄酒........驻颜色、耐寒。”生活中饮用的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酒、马爹拉酒等均属于果酒序列。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类之一和中国的民族特产,是以稻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粮食酒,它不同于白酒,系酿造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颜色分别有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后,开始大量酿制黄酒。其营养价值超过素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因其具有馥郁芬芳的香气和甘甜醇厚的内味,为我国城乡居民所喜爱并且早已名扬全世界。在世人眼里,因为其生产工艺简单落后、生产厂家众多且比较分散、乡土味过浓难以登大雅之堂,然而,由于其具有相当的药用价值、烹调价值和营养价值且有益无害,又成为我国酒种中必将异军突起的“黑马”。
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其主要原料为红米,所以,也叫“红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之为“米酒”或“甜酒”。
药酒,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滋补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酒精饮料,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它是将具有强身健体功效的中药与酒融合而成的,鉴于酒精系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因此,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借药势,使其功效倍增。
除了以上所说的酒外,另有保健酒、鸡尾酒等配制酒,这些配制酒因配制工艺及所用原料各异,因而形成多种不同的口味和独特的功效,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饮用。
此外,按酒精含量可分为高度(40度以上)、中度(20度到40度)、低度(20度以下)酒。另外一种酒度分类方法,可分为高度酒和降度酒;按档次可分高、中、低档酒;按使用的原料可分粮食酒、瓜干酒、代用原料酒;按香型可分为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以西风、董酒、白沙液为代表的其他类白酒;按糖化发酵剂分类,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另外还包括混曲化法酒和其它糖化剂法酒等;按照酒质可分为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国家名酒、与国家名酒同步进行评比的国家优质酒、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和一般白酒(占据酒产量的大多数,为老百姓所喜爱)。
一位嗜酒者根据其经历和感受及酿酒的阶段,把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原浆型。90年代以前,当时人们诚信实在,不会掺假,酿出来的纯属原浆,听说谁可以喝半斤都羡慕其酒量大。第二种类型:发酵型。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追逐大幅利润,里面添加了适量的香料等料物,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喝半斤酒。第三种类型:虚假型。利欲熏心的制酒商为了追逐暴利,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制作工艺简单粗放,料物添加掺杂兑假,人们饮用之后对人体伤害极大,甚至致死人命。第四种阶段:后发型。现今阶段,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酒里面添加了大量的香料等物,酒的口感极佳,人人都是“斤把斤不知道晕”,酒的销量大增,效益来了,但是,次日开始难受。不信,请看,现在一些年轻的小伙子酒后次日还呕吐得难受。这在此前是基本不存在的。这种分类,尽管显得不伦不类,但是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特地写出来,权当笑料。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人们饮用习惯及水平的变化,酒种必将越来越多,哪个酒种能主宰市场沉浮,孰难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