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主要国家的通胀程度及其成因

1.新冠疫情的蔓延导致各国政府为了给居民、企业纾困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货币洪水叠加俄乌战争推升全球油气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2.由于各国经济结构和外贸特点不同,引发通胀的核心因素也各不相同,其中房租和医疗、运输等服务类价格上涨是推升美国通胀的主要因素;能源价格上涨则是推升欧洲各国通胀的根本动因;至于日本,CPI创三十年新高的罪魁祸首则是日元贬值导致的输入型通胀;俄罗斯的通胀率超过12%主要缘于西方的制裁。

3.相比之下,中国的CPI上涨幅度相对温和。疫情防控限制居民服务消费、导致内需下降是CPI环比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油气和粮食价格上涨推高全球通胀

疫情导致各国政府为了给居民、企业纾困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货币洪水叠加俄乌战争推高全球油气、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引发许多国家通胀高企。截止2022年10月,俄罗斯、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美国的CPI分别同比上涨12.63%、11.9%、10.4%、10.1%和7.7%。中国相较于欧美、其他东南亚国家,通胀水平仍维持在较低水平,CPI同比上涨2.1%。

能源价格的持续飙升是导致大部分国家通胀的主要因素,而同期俄罗斯的通胀率超过12%则主要缘于西方的制裁。剔除波动较大食品和能源价格后,英国、美国和印度的核心CPI处于相对高位,分别同比上升6.5%、6.3%和6.08%,凸显其物价上涨逐步向商品、服务业蔓延。由于疫情防控抑制消费需求,中国同期核心CPI涨幅只有0.6%。

1.房租和医疗、运输等服务类价格上涨是推升美国通胀的主要因素

2022年10月,美国CPI同比上升7.7%,已于6月的顶峰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为6.3%,环比上涨0.3%。

从分项来看,占CPI权重32%的房租上涨是推升高核心CPI的重要因素,房租价格连续3个月走高至7%,医疗服务和运输服务分别同比上涨5.4%和15.3%。

由于CPI房租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目前市场租房指数于2022年2月份触顶回落这一趋势来看,预计2023年2月房租也会相应出现下行拐点。11月FOMC会议明确将持续加息直至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在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下明年春季美国通胀可能趋于正常水平。

2.能源价格上涨推升欧洲各国的通胀水平

2022年10月,欧元区CPI同比上升10.7%,再创历史新高,其核心CPI同比上升5%,能源供给紧缺是欧盟通胀持续上行的根本原因。目前,欧盟能源消费结构中25%源自天然气,其中45%进口于俄罗斯,俄乌战争爆发后,由于对俄进行经济制裁,天然气供给的不稳定导致7-8月的储气季需求量增加推动天然气价格直线上升,近3个月来欧洲国家能源价格增速高涨,10月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能源价格分别上涨43.6%、71.1%和58.6%,远高于同期CPI增速。这种由于地域冲突产生的供给因素导致的通胀很难通过货币紧缩政策予以缓解。因此,如果俄乌局势短期内不能发生明显的改善,明年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高于美国。

3.日元贬值导致的输入型通胀使得日本CPI创三十年新高

2022年10月,日本CPI同比上升3.7%,核心CPI同比上升3.6%,剔除消费税率上调因素,已创1991年8月以来的新高。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日元贬值引发的输入型通胀是更重要的原因。10月日本PPI同比9.1%,远高于同期CPI(3.7%),反映出成本端压力高企,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向消费端传导至CPI增速上行。

在欧美加息紧缩的步伐下,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缺致力于以货币宽松支持经济,预计在其明年4月卸任前日本的货币政策大概率难以转向紧缩,因此日元疲软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在明年春季前很难出现拐点,CPI持续走高的概率相对较大。

4.输入型通胀推升东南亚各国的物价水平

由于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东南亚各国物价也高速飞涨,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10月CPI同比达7.7%、6.7%、5.98%和5.71%,其中能源/交通的价格涨幅分别高达12.5%、15.5%、13.07%和16.03%,显著高于其本国的CPI水平。

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属于输入型通胀,通过加息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的作用相对有限。作为外向型经济体,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在通过限制出口、放宽进口确保国内市场供应,缓和物价上涨压力。例如,印尼曾禁止出口棕榈油,菲律宾削减大米、玉米等粮食进口关税。

二、疫情防控抑制消费需求使得中国CPI上涨幅度相对温和

2022年10月,我国CPI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2.1%,涨幅中新涨价贡献2个百分点,翘尾因素贡献0.1个百分点(图10)。结构上看,食品烟酒(5.2%)和交通通信(3.1%)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分项(图11),其中猪肉的价格增长是推动CPI上行的关键因素,剔除食品和能源项的核心CPI同比维持低位(0.6%),环比增速在0.1%,与往年季节性趋同,疫情防控限制居民服务消费、导致内需下降是CPI环比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后期国内CPI的涨幅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封控政策放松的节奏和力度,这直接关系到非必需品和服务消费的需求;二是猪肉粮食等食品的价格走势。

THE END
1.全球粮食价格创新高不利天气推升成本新闻频道全球食品价格在10月达到了18个月来的最高点,主要原因是不利天气导致许多大宗商品生产担忧加剧,这可能使消费者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其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升至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涵盖了谷物、糖、肉类、乳制品和植物油的价格。10月份这一指标上涨了2%,其中植物油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9/47550098.html
2.食品通胀悄然抬头?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创18个月来新高谷物乳制品棕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创18个月来新高 智通财经获悉,全球食品价格10月触及18个月来最高水平,因不利天气令许多大宗商品的生产担忧升温,并有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将消费者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升至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追踪谷物、糖、肉类、乳制品和植物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GI410E0519QIKK.html
3.本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应对.docx本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应对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对国家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2022 年以来,全球出现新一轮粮食价格上涨,联合国食品、谷物价格指数均创1990 年以来新高。展 望未来,考虑到俄乌冲突、异常气候、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负面影响将进一步发 酵,预计下半年粮食供需关系将更加紧张,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5/6144120001004212.shtm
4.全球粮价上涨最新动态,影响分析与趋势预测咨询摘要:全球粮价上涨的最新消息显示,近期粮食价格上涨趋势持续,对全球经济和粮食安全产生广泛影响。本文分析了粮价上涨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供应链问题、生物燃料需求增加等因素。上涨的粮价对全球贫困、食品安全以及农业产业链等方面也带来了影响和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全球粮价上涨带来的http://www.shenshangfang.com/post/5036.html
5.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那么巴西它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让享有世界粮仓的农业大国巴西也经历了食品价格上涨,牛肉,啤酒,面包等基本食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影响到了巴西人民的正常生活。其次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也将巴西人民的食品价格推上了高度,而且巴西粮食产量受到 https://www.da-quan.net/ti/%E5%85%A8%E7%90%83%E7%B2%AE%E4%BB%B7%E4%B8%8A%E6%B6%A8%E7%9A%84%E5%8E%9F%E5%9B%A0.html
6.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问:编辑同志,您好!今年年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接二连三地就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有可能再次引发粮食危机以及地区局势动荡发出了警告。能否请有关专家作一解答: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会引起粮食危机吗? 云南读者:李旭 李旭同志: 您好!2011年2月初,粮农组织发布的2011年1月份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为231点,再创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1_03_28_55518.shtml
7.粮价是2022年物价的黑天鹅吗?展望今年,全球通胀似有降温回落趋势,但“居安思危”,高通胀隐忧难掩,粮食价格或是其一。 华创证券从粮食通胀风险的角度出发,对全球和我国粮食产需贸的基本盘、全球粮价大涨的主要原因及对可能推动粮价上涨的风险点进行了细致分析。 一、摸清全球粮食产需贸基本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695
8.全球各主要国家的通胀程度及其成因货币洪水叠加俄乌冲突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疫情防控限制居民服务消费、导致内需下降是中国CPI环比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一、油气和粮食价格上涨推高全球通胀 疫情导致各国政府为了给居民、企业纾困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货币洪水叠加俄乌冲突推高全球油气、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引发许多国家通胀高企。https://opinion.caixin.com/m/2022-11-28/101971479.html
9.中国粮价上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部门动态谷物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用粮增加。一减一增,这就造成世界粮食库存大幅下降。2006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为3.74亿吨,比上年减少7308万吨,下降16.3%。粮食期末库存占当年粮食产量的16.9%,占年度需求量的16.4%,低于18%的粮食安全线。2008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近70%。全球粮食供应面临危机,有28个国家http://fzggw.cq.gov.cn/zwxx/bmdt/202002/t20200212_5196710_wap.html
10.解密全球粮价暴涨背后的“食物帝国”记者:中国也正在经历食品价格上涨的考验。但在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上,相比国际价格似乎还相对稳定。如何理解这中间的原因? 周立:相对于这些出现悲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体系,还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全球粮价上涨的时候,政府有能力调控粮价,能让其保持稳定,由此,也能保持社会稳定。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12/content_2176016.htm
11.全球粮食价格为何飞涨全球粮食价格为何飞涨 王艳红 从伦敦到洛杉矶,从上海到印度班加罗尔,消费者都感到食品价格在涨。观察家警告说,今后18个月,全球可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食品价格飞涨"时期。 2006年,美国小麦出口价每吨上涨50多美元,全年涨幅31%;玉米出口价每吨上涨60多美元,涨幅7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6&id=17697
12.国际粮价上涨主因是什么目前,随着全球玉米、大豆价格持续走高,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明显上升。由于猪肉价格在经历两年连续暴涨之后,今年出现价格下跌,很多养殖场因成本与售价倒挂而陷入亏损境地。为了避免全球粮价上涨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我国正在加大精准调控力度,综合运用储备、进出口、财税、金融等调控措施,确保粮食有效供应,确保粮食保供稳价。https://m.gmw.cn/2021-06/17/content_34928139.htm
13.粮食价格高涨潮席卷全球对国内粮价构成新压力新季早稻进入了收购高峰期,紧接着秋粮收购又将在9月份开始。和此前的夏粮收购一样,目前粮价上涨的预期依然强劲,农民惜售、商户抢粮的现象仍有可能重现。 与此同时,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狂潮也在向中国席卷而来,对国内粮价构成了新的压力。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增长和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国际粮价的https://m.10jqka.com.cn/20130628/c63049030.shtml
14.小麦价格飙升,背后原因及影响揭秘全球粮食需求增长:推波助澜 除了天气因素,全球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饮食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小麦是主要的粮食来源,对小麦的需求量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因此,全球范围内对小麦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77288191741291635
15.聚焦全球粮价高涨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出现了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 【详细】 我国再提粮食收购价 粮价走高或成趋势 为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再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对物价水平的直接影响很小 【详细】 我国将采取四措施确保市场粮价基本http://www.ce.cn/cysc/ztpd/08/ljgz/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