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粮食通胀,或将到来?小麦大米齐刷刷涨价,或致危机再起?财富号

亚洲粮食通胀的确在即,主要由于大米和小麦价格的上涨。以下是详细分析:

大米价格飙升:

大米价格已经达到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一现象主要由印度实施的大米出口禁令和恶劣的天气条件所导致。这些因素削弱了亚洲主要粮食的生产和供应,进一步推高了大米价格。

在菲律宾和印度,食品价格上涨占到通货膨胀的50%至70%。这表明大米价格上涨对这些国家的通胀有显著影响。

小麦价格上涨:

小麦价格也在上涨,主要原因包括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小麦产不足需等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小麦价格可能上涨超过15%。

受俄罗斯、欧盟等主产国小麦生产前景不利的影响,国际小麦价格在2024年4月份企稳,并在5月份强势反弹。

综合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4年全球粮食危机将持续蔓延。尽管世界谷物库存量有所增长,但成本压力仍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全球粮食价格在2023年下半年已呈现上涨迹象,尤其在非洲、南亚和西亚明显。这种趋势可能会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并使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亚洲粮食通胀的确在即,主要由于大米和小麦价格的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亚洲多国的通胀水平,还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全球粮食危机。

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和恶劣天气条件是如何具体影响亚洲粮食供应的?

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和恶劣天气条件对亚洲粮食供应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出口禁令直接导致了全球大米市场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印度实施大米出口禁令后,大米价格飙升至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种价格上涨不仅影响了印度国内市场,也波及到了全球市场,尤其是亚洲国家。

受印度政策的影响,阿联酋和俄罗斯等国家也宣布了大米出口禁令,以确保本地市场的稳定供应。这种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大米供应的紧张局面。

印度的大米出口禁令引发了国际贸易格局的调整。由于印度占据了全球40%以上的大米出口份额,其出口禁令导致其他国家如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国等增加了大米出口量,以填补市场空缺。这种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的供应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供需平衡问题。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水稻减产,也削弱了亚洲主要粮食的生产和供应能力。这与印度大米出口禁令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亚洲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

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和恶劣天气条件共同推高了大米价格,从而加剧了全球性粮食通胀风险。大米作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口粮,其供应的突然减少引发了多国市场的恐慌性采购,导致短期内大米供需关系失衡、价格飙升。

菲律宾和印度食品价格上涨对当地通胀率的具体影响有哪些数据支持?

关于菲律宾和印度食品价格上涨对当地通胀率的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菲律宾

2022年12月通胀率数据:

2022年12月,菲律宾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1%,创14年来新高。

在这一时期,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了10.2%。这表明食品价格的显著上涨是导致通胀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

2023年3月和4月通胀率数据:

2023年3月,菲律宾通胀率为3.7%,与2月份相比增幅扩大了0.3个百分点。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了5.6%。

2023年4月,菲律宾通胀率进一步上升至3.8%,增幅扩大了0.1个百分点。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同比上涨了更高的比例。

大米价格上涨:

2024年3月,菲律宾大米通胀率高达24.4%,显示出食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率的直接影响。

印度

2022年5月通胀率数据:

2022年5月,印度厨房食品的通胀率由上个月的1.1%上升至1.83%

。其中,谷类食品的通胀率从4月的1.17%升至5月的1.24%,蔬菜的通胀率也有所上升。

2022年6月通胀率数据:

2022年6月,印度零售通胀率保持在6%以上,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3%。食用油价格涨幅高达34%,显示出食品价格上涨对整体通胀率的显著影响。

总结

菲律宾和印度的食品价格上涨对当地通胀率有显著影响。在菲律宾,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的显著上涨是导致通胀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初期间。印度的情况也类似,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整体通胀率的增加,特别是食用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通胀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小麦价格可能上涨超过15%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小麦价格可能上涨超过15%的原因主要是地缘政治危机导致的谷物贸易受限。具体来说,黑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黑海谷物协议在确保去年全球谷物粮食充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地缘政治危机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尽管有报道称俄罗斯和美国的小麦产量和出口情况存在波动,但总体上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将略有增长,从而缓解部分供需紧张状况。然而,这种增长并不足以完全抵消由地缘政治因素引起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因此,IMF的预测反映了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评估,其中地缘政治风险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俄罗斯、欧盟等主产国小麦生产前景不利的详细情况及其对国际小麦价格的影响。

俄罗斯和欧盟等主产国的小麦生产前景不利,主要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具体来说,俄罗斯由于极端天气,冬小麦产量预期下调至8600万吨,出口量预计降至4700万吨。此外,从法国、德国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欧洲主要小麦生产国的天气不利,对小麦产量前景构成威胁。

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全球小麦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从而推高了国际小麦价格。这种价格上涨趋势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供应紧张的担忧。

俄罗斯和欧盟等主产国的小麦生产前景不利,主要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全球小麦供应不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于2024年全球粮食危机的最新预测和分析报告内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4年全球粮食危机将持续存在,并且情况较为严峻。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

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16亿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万人。

地缘冲突、极端天气和经济问题是造成粮食危机的三大重要原因。在2023年,地区冲突导致的粮食危机涉及19个国家和地区。

FAO预测2024年度季末世界谷物库存量将较期初水平增长2.7%,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粮食供应仍有所改善。

2023年12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0%,全年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7%。这反映出全球粮食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苏丹面临全球最大规模的饥饿危机,仅向苏丹提供粮食和资金援助不足以弥补当地粮食产量不足造成的缺口,还应通过提供优质种子帮助当地农民恢复生产。此外,加沙和南苏丹也处于严重的饥饿状态,预计到2024年7月,处于灾难性粮食不安全水平并面临饥饿风险的总人口将达到近130万,其中加沙约有110万人,南苏丹约有7万9000人。

THE END
1.全球饲粮市场年度展望:2025年全球玉米供应前景改善,价格可能先扬外媒12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12月27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大多上涨,其中芝加哥玉米期货连续第四周上涨,因为美国玉米需求强劲,阿根廷天气可能变得干燥。 回顾过去一年走势,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1至8月),芝加哥玉米期货延续了2023年大跌30%的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k2MTY4Nw==&mid=2651462158&idx=1&sn=0aeb140fe8ad33b9d64f45ad3df761a7&chksm=bd81a4d72fc7b2b39866d4cf8c5daf1cd6ea95634d71debf58bd4a94c57fa76b56f7caf4709a&scene=27
2.全球粮价涨至十年高位,企业如何应对?麦当劳、星巴克、蒙牛、老干妈近三个月以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食品和餐厅纷纷涨价。 这背后,是国际粮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国际粮食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了28%,达到近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就呈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俄乌冲突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趋势https://36kr.com/p/1674262030606081
3.与复杂形势抗争,拉美积极应对粮食危机2021年5月5日,由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再次向全世界敲响了粮食危机的警钟:2020年,不少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需要紧急生活援助和生计救助的人数达到了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早在3月23日就警告,若不紧急采取大规模援助,全球将有https://las.gdufs.edu.cn/info/1031/1345.htm
4.磷化工行业研究报告:传统磷化工附加值提升,新能源需求构筑新增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磷肥出口国,2020 年我国磷酸一铵、磷酸事铵出口量分别达到 253.02 万吨和 573.22 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 17.7%和 32.2%。疫情以来,全球磷肥产业链和供应 链受到冲击,2021 年全球大宗原材料及粮食涨价,各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振了化肥需 求。同时,枀端天气叠加欧洲能源涨价导致部分装置减产,国际肥料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033083.html
5.应对全球粮食乱局的核心是玉米生产出口禁令、乌克兰今年农作物产量预计急剧下降,同时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涨价和通胀或将愈演愈烈。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警告,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的外溢影响,可能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从当前高位上再次推升8~22个百分点。印尼宣布4月28日起停止出口食用油和棕榈油。5月下旬,面对三大主粮中价格相对平稳https://www.yicai.com/news/101441308.html
6.预测2022年粮食价格变动趋势《2022年粮价大涨马上就要来了 全球粮食市场到底啥情况》 2022年疫情在三月份大爆发影响的原因,有许多地区开始进行物品涨价的政策,难道2022年粮食物价大涨真的快要来了吗?在今年水稻的价格会进行一个怎么样的涨价吗?和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2022年粮价大涨马上就要来了 目前化肥价格到底涨多少?转眼已来到3月下旬https://hr.gan-ren.com/hc/rsmctmnnxccsexceshs.htm
7.中国粮价上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部门动态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如果大豆产业的遭遇在其他粮食产业重演,到那时,粮价上涨就不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和愿望了。既然粮价上涨是一个确定的趋势,那么与其肥水流入外人田,还不如将粮食涨价的“肥水”留给中国农民。 中国经济时报http://fzggw.cq.gov.cn/zwxx/bmdt/202002/t20200212_5196710_wap.html
8.粮价上涨(精选十篇)今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增产, 但是粮食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出现粮食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呢?我国的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粮食涨价与增产并行的缘由确实值得探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与粮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通常在粮食产量没有显著波动的情况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9.日本“大米荒”再敲全球粮食安全警钟近期以来,日本的“大米荒”不时成为舆论热点,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 一 据日本媒体报道,大米限购、涨价、供给不足等话题,近期频频登上该国社交媒体热搜。官方数据显示,今年7月,日本的大米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了17.2%,为20年来的最大涨幅。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06/detail-incnczme192574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