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专家回应“全球粮食危机”:应关注最贫困的10%全球速报澎湃新闻

冯德东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球,为了保障国内供应链,多个国家已经出台政策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出口。3月25日,作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的越南已经下令暂停签署大米出口新单。

3月3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警告,全球粮食供应链可能在4月和5月受到干扰。“除非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最弱势群体,保持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并减轻(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整个粮食系统的影响,否则,一场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疫情下催生“粮食民族主义”?

疫情蔓延全球以来,空荡荡的超市货架几乎成为了全世界各地可见的景象。而自3月下旬起,多个农产品出口国开始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民众“囤货”的行为上升到了国家“囤粮”的政策。

据《曼谷邮报》报道,越南的大米出口量去年增长了4.2%,达到637万吨,是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的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其最大买家包括菲律宾、中国和非洲国家。

“越南政府重视国内的粮食安全状况,担心国内粮食短缺会造成粮价急剧上涨从而影响非农业人口的生计。”冯德东对澎湃新闻分析称,国内粮价上涨还会造成东南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上升,贫困率也会显著增加。

几天后,东南亚另一大稻米出口国柬埔寨也做出了相似决定。首相洪森3月30日宣布柬埔寨从4月5日起暂停出口白米和稻谷,但允许出口香米。

《高棉时报》援引柬埔寨大米联合会的报告指出,2020年1月至3月,柬埔寨大米出口总量的44%运往中国,其次是欧盟国家和东盟国家,分别占30%和12%。

与此同时,中亚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也宣布禁止出口面粉、荞麦、糖、葵花籽油和胡萝卜、土豆等蔬菜。禁令至少将持续到4月15日,在此之前哈国政府将建立应对疫情紧急状况的粮食库存。

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则希望限制谷物出口。俄农业部已提议在4月至6月期间将包括小麦在内的一些谷物出口量限制在700万吨之内。俄罗斯的邻国乌克兰同样是小麦主要出口国。据“德国之声”报道,乌克兰政府目前每日都在监控小麦出口,并表示将根据需要采取适当限制措施。另一东欧国家塞尔维亚则已宣布禁止葵花籽油等农产品出口。

对于这种“囤粮”满足内需的做法,“德国之声”称之为一种“粮食民族主义”。疫情造成各国民众恐慌性抢购,“空荡荡的货架”迫使政府保护国内供应链。但“德国之声”也指出,市场上粮食短缺的原因并非由于供应短缺,而是由于遏制疫情的措施造成的物流及后勤障碍。

全球粮食危机要来了?

3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库伦(MaximoToreroCullen)在接受《卫报》独家专访时发出警告,各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引发全球粮食短缺。

“作物长势良好,主季作物的前景也被看好,但疫情危机造成的季节工人短缺,意味着未来几周(全球粮食供应)会很快出现问题。”托雷罗的一番话迅速引发担忧:2020年,一场全球粮食危机要来了吗?

越南的出口禁令已经开始影响市场情绪。路透社3月26日援引一名欧洲大米贸易商称,如果越南维持出口禁令,短期内全球市场将突然减少10%至15%的大米可供应量。

对于各国的限粮出口浪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研究员拉博德·戴维(LabordeDavid)对澎湃新闻表示,除了越南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限制政策仍然有限,因此现阶段还无须担心粮食危机问题。

“欧盟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全球粮食市场的其他重要参与者,很可能会保持供应。”戴维认为,“但其他国家——例如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可能会效仿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行出口限制。”

不过,戴维也强调,政府的一些决策会加剧民众恐慌和市场不稳定,这种冲击会更大。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应对疫情做出的封锁决策,还会影响粮食运输物流。

“疫情对于物流,特别是国际物流是有一定影响的。稻谷这种整体价值比较低的货物基本上也不可能走空运,差不多都是船运。”中粮期货研究院分析师范婧雅对澎湃新闻表示,自从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1月1日执行了限硫令以来(编注:规定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5%m/m的燃料,或通过安装洗涤器或使用其他新型燃料达到同等的低硫排放目标),船运的燃料成本就有所提高,再加上疫情造成的物流影响,粮价会有所上涨。

然而,对于战略储备充足的国家,无需担忧疫情影响粮食安全。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现在停止(粮食)生产,中国也没有理由担心立即出现短缺。”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市场、贸易和机构总监,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发展经济部门主任罗布·沃斯(RobVos)在书面采访中回应澎湃新闻道。“据我们了解,中国似乎拥有10至13个月的小麦和大米储备——按照通常标准,这被认为是相当大的规模。”

4月2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中国的稻米储量很大,但其他国家的稻米的平均库存量处于较低水平。如果出现恐慌情绪,中国能否为稳定市场做出贡献,将至关重要。”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戴维也表示,这种角色类似于日本在2007至2008年间的全球粮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

“最贫困的百分之十”

纵然世界不会面临一场全球性质的粮食危机,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粮食供应不足造成的价格上涨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还会造成世界最贫困的人口难以果腹。

联合国粮农组织媒体专员、《华尔街日报》前驻意大利资深记者克里斯托弗·埃姆斯登(ChristopherEmsden)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在非洲的50多个国家中,有超过1亿人因冲突、干旱等原因缺乏粮食安全保障,疫情下的政府的紧缩措施对食品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会让这些贫困人口遭受最严重的伤害。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每日生活费低于1.9美元,即不足14元人民币)比例为10%,这当中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最贫困的百分之十”当中,粮食不安全状况十分普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55%的人口患有粮食不安全引起的疾病,28%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

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传红则对澎湃新闻表示,越南禁止出口大米的政策对非洲的影响有限,因为“大米不是非洲的主粮,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吃米饭,大部分人吃当地的木薯、玉米等食物”。

不过,即便贫困人群不会消费大米,非洲目前的农业生产状况也无法满足所需。“东非的许多非洲国家已经遭遇了蝗灾,这场蝗灾摧毁很大一部分农业生产,因此他们将进口比平常更多的农产品。如果全球和区域市场受到限制,问题将更加严重。”戴维对澎湃新闻表示。

另一方面,各国出台的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依然会造成市场恐慌,粮价上涨还会影响一些国家的政治稳定。“北非进口大量小麦,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来维持其粮食安全和政治稳定。”戴维指出,2010年底以来席卷北非各地的抗议活动,导火索就是粮食涨价。

湄公河发展研究所所长冯德东则认为,除了非洲之外,亚洲的菲律宾、朝鲜等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也值得担忧。

据《曼谷邮报》报道,菲律宾2019年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大米进口国,进口量达到290万吨,其进口国主要为越南和泰国。疫情爆发以来,菲律宾的大米存仅有几个月的存量。

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19年6月的报告,朝鲜在2018-2019年的粮食总产量约为490万吨,为2008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便将能够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数量计算在内,该国也仍将面临136万吨的粮食缺口。

“对于抑制粮价上涨来说,出口禁令是一种适得其反的措施。”沃斯对澎湃新闻指出,“我们在2007年至2008年粮价危机的结果中看到了这一点,当时许多国家限制了粮食出口,而粮食进口国通过降低粮食关税,维持全球需求并导致价格上涨和波动。”

沃斯认为,在目前基本谷物和其他主粮产量充足和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无需采取出口禁令,贸易渠道应保持开放。“如果不这么做,我们会看到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价格上涨——这不是由于粮食短缺,而是由于糟糕的政策。”

“各国应紧急合作,保持贸易渠道畅通,使供应链中的物流保持运转,并允许粮食生产所依赖的移民劳工可以继续从事生产。”沃斯还建议,“正如中国所做的那样,电子商务创新有助于确保食品持续供应,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当面互动,各国应互享此类创新。”

THE END
1.全球粮食价格创新高不利天气推升成本新闻频道全球粮食价格创新高 不利天气推升成本 全球食品价格在10月达到了18个月来的最高点,主要原因是不利天气导致许多大宗商品生产担忧加剧,这可能使消费者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其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升至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指数涵盖了谷物、糖、肉类、乳制品和植物油的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9/47550098.html
2.全球粮价大涨,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新闻频道原标题:全球粮价大涨,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 2022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粮食安全危机尚难完全化解,全球谷物价格或将持续高位震荡。 全球粮食安全紧张,我们的“餐桌”会受到影响吗?2023年我国食品价格将如何变化? https://news.cctv.com/2023/01/24/ARTII1e6QTKXjZYOqNFCXVr2230124.shtml
3.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上涨作为棕榈油价格国际性指标的马来西亚市场期价11月平均达到每吨4900林吉特(约合1108美元),同比上涨27%。大豆油在食用需求增加之外,其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也在上升。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则面临全球性的供应不稳定。另一方面,粮食的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8.0%。随着南半球产区迎来收获季,小麦价格正在因供给增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83900509123300&wfr=spider&for=pc
4.全球粮食为何涨价根据美国农业部分析,今年夏季全球粮食存库率将降至14.6%,创下自196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因此,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供需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http://www.fanwy.cn/1w/106/210968.htm
5.全球粮价涨至十年高位,企业如何应对?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3月11日表示,若原物料涨价就跟着调整商品售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消费者不开心的事情要三思而行”。 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企业必须面对消化成本压力、平衡定价和获客关系的挑战。 从小麦到方便面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粮食体系造成了较大冲击,全球粮食价格呈不断上https://36kr.com/p/1674262030606081
6.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而在地缘因素、气候条件与全球贸易保护主等影响下,今年全球粮食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5月18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今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粮食危机似乎是个“狼来了”的故事,本轮国际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国内能否独善其身、粮食涨价和通胀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7.全球粮价上涨中国受影响吗奚纯15987325597》当前全球性粮食涨价和饥荒的原因究竟何在?在西方八国峰会即将在 郟霞5545……》 不完全认同N多社会以及众多网友的观点. 本人认为本轮粮价上涨的最本质原因还是前段粮食时期粮价太低因素造成的.而在本轮石油涨价刺激造成生物能源政策刺激下,加 https://www.da-quan.net/ti/%E5%85%A8%E7%90%83%E7%B2%AE%E4%BB%B7%E4%B8%8A%E6%B6%A8%E4%B8%AD%E5%9B%BD%E5%8F%97%E5%BD%B1%E5%93%8D%E5%90%97.html
8.全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何我国的粮食和工资不涨?在全球涨价潮当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国外的物价在上涨,一般粮食价格也都跟着在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和去年同比上涨了32.8%,全球小麦价格同比上涨了41%。但是我国的物价在上涨,而老百姓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却并不见得怎么涨价。 https://www.jianshu.com/p/9e639a395098
9.全球粮价上涨――中国广播网·欧盟贸易专员反对限制粮食出口 ·全球粮价上涨 土豆成为"潜在宝贝" ·香港与内地携手严控供港粮食“再转口” ·分析:世界粮食价格飞涨 中国应如何应对 ·世行通过全球粮食政策应付饥荒相关评论 更多>>> ·土地滥开发,考虑过后代的活路吗? ·农产品涨价农民得益少是个大问题 ·如何未雨绸缪防粮价上窜? ·农民https://www.cnr.cn/2008tf/ljsz/lt/index.html
10.全球粮价高涨民众苦不堪言美粮食巨头却财富激增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危机冲击粮食和植物油市场,导致3月全球食品价格继2月之后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并且对最贫困人口的打击最为严重。与此同时,美国粮食巨头却赚得盆满钵满。 阿富汗杂货店老板: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打仗,我们也受到了影响。目前我们的经济正在下滑,甚至变得更糟,食品价格每天都在上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5769302496237374934
11.中国粮价上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部门动态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如果大豆产业的遭遇在其他粮食产业重演,到那时,粮价上涨就不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和愿望了。既然粮价上涨是一个确定的趋势,那么与其肥水流入外人田,还不如将粮食涨价的“肥水”留给中国农民。 中国经济时报http://fzggw.cq.gov.cn/zwxx/bmdt/202002/t20200212_5196710_w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