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开幕的上海世博会“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主题论坛上,来自各界的嘉宾都对这一主题中所涉及的各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几乎所有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谈到同一个话题,那就是目前困扰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让农民不再是穷人。”总结发言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的这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而参加昨天论坛的所有政府部门官员和专家学者们,也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樊纲:农民收入太低与农产品价格无关
谈起目前农村人口收入低的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农产品价格太低。“实际上,中国的粮食价格是与国际接轨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土地上的农民太多。现在的问题是要将过多的人转移出来,同样的土地,人少了,那收入自然而然就增长了。”樊纲表示,很多人都觉得要提高农民收入就得通过提升农产品价格,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提高农民收入绝对不能靠涨价。农产品的价格不是你觉得该定多高就能定多高,也不是说我们政府说多高就多高的,而是由市场来决定。现在我们可以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农产品,如果一味涨价,后果可想而知。”
提起这一问题,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金斯表示,应该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来解决这一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巨大的农村劳动力为什么没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分到一杯羹?原因就在于这些劳动力没有全球化市场所需要的技能。”马金斯表示,我们不能奢望这部分劳动力自己去完成这一工作,“他们没有钱,没有资源。我们也不能指望企业来完成这一工作,原因很简单,你获得技能,那你自然就会要求更高的薪酬,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能接受的局面。我们只有期望第三方来完成对这部分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国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资,也能够逐渐改善农村和城市人口之间收入差距。”
菲舍尔:加强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参加本次论坛的德国前副总理约施卡·菲舍尔表示,要缩小城乡差距,还必须加强对小城镇的建设。
“住在乡村的人为什么希望到大城市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来完成。”菲舍尔说,“在这一环节上,政府肯定要进行大的投资,然后再由企业来完成追加投资。小城镇人有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福利,为什么还要挤进大城市?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多小城镇和乡村的人民都生活得很幸福,他们不愿意到大城市去。最近几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做了许多类似的工作,政府投入很大,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经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