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如何变成了草农

原标题:粮农如何变成了草农(寻找转型农民系列之二)

图为农民驾驶机械进行牧草捡拾作业。资料图片

“现在种地太吃力了,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不剩下什么,可自己除了农活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呢?”安徽省五河县朱顶镇农民张运鲁说。种粮不赚钱,这个问题在一段时期以来困扰着很多村民。张运鲁把自家的6亩土地流转给了当地的龙头企业秋实草业公司,自己与很多村民一起到公司里种起了牧草。角色变了,收入多了,当地农民种草不种粮,五河县也从平原变成了草原。

种粮效益低,种草好不好?

“目前种子涨价、各种农资也在涨价,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提高了,继续按照传统农业模式进行生产,很难增加收入。”五河县农委副主任谢怀优说。

60岁的孙秀兵是五河县朱顶镇农民,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对记者说:“以前种小麦,每亩产量800斤左右,一斤8毛钱,一亩地收入不到700元。去掉化肥、农药和种子钱,不算人工成本,种地还亏钱。”

转机出现在2011年,现代牧业集团和秋实草业公司落户五河县。

五河县位于江淮之间的平原地带,气候、土质适宜紫花苜蓿、燕麦草等奶牛饲料生长。“同样一块地,在北方每年收一茬,在这里可以收两茬。”秋实草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志祥说。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秋实草业和现代牧业看准了五河县这块“风水宝地”,在当地流转土地,开起了牧场和草场。如今,孙秀兵把自家的14亩土地都流转给了秋实草业公司,自己到公司工作,专门处理现代牧业牧场利用奶牛粪便生成的沼液,用来给草场施肥。

“以前在外打工,农忙时节要回家照顾农田,一种一收就要两个月,来回路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得不偿失。”孙秀兵说,“现在每个月工资就有60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秋实草业的土地流转还让当地其他农民发现了商机。

梁万会原来做过村干部,卸任后流转了当地790多亩土地。他种的虽然是玉米和小麦,却不当粮食,而是作青贮饲料。

“当时做村干部的时候,很多土地没有被流转的农民就问我,能不能把他们的土地也流转出去,但是这些地块很多都不在平原地区,不适合大规模机械操作。”梁万会说,“另一方面,秋实草业到处收购青贮玉米和小麦,价格相当可观。所以我就和这家公司签了收购合同,专门提供青贮原料。”

“以前两茬农作物种植成本每茬每亩要300元左右,田间管理、喷洒农药和收割都要100元左右,加上每亩750元的土地流转费,总共就要1600多元的成本,如果把小麦和玉米当粮食卖就亏了。”梁万会说,“但是把它们用作青贮饲料就不一样了,每亩地一年可以挣2500多元。”

谢怀优说,这种模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农民只要按照草业公司的要求把牧草种好,不用愁销路,同时,有草业公司技术支持,也无需承担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改行种牧草,门槛怎么跨?

“以前一直觉得种地嘛,也就那么回事,哪知道种草有这么多学问。”很多农民刚开始都这样感叹。但是秋实草业公司的技术团队搞培训、做指导,让很多农民成了牧草专家。

张兵在秋实草业公司负责新员工培训,他对记者说:“新员工的培训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农民的情况千差万别,具体的工种也有不同的要求。”

“割草需要会开拖拉机,公司就集体组织我们参加培训和考试。”张运鲁说,“割草机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具体割草作业的流程,都是老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

经过3个月的集中培训,如今张运鲁提到牧草种植讲得头头是道:“就拿割紫花苜蓿来说吧,最重要的是碴口,就是苜蓿的离地高度,一般来说要5公分左右。如果太低,就会有泥土掺杂在牧草里,影响牧草整体质量,如果太高,牧草的产量又会下降。”

同样,梁万会也是在秋实草业公司的指导下一步步迈上了正轨。秋实草业技术部部长张宇龙告诉记者,技术人员在村里有试验田,实验不同品种的青贮作物,农民可以自己选择来试种。

“比方说玉米吧,不能种太早,一般我们6月20多号就开始播种,但是做青贮的话,一般推迟10到20天。”梁万会说,“而且,也不能等玉米成熟了才收割,那时玉米秸秆里的营养物质就流失了。基本在10月初,玉米棒子黄了,但秸秆还是青色时就可以收割了。”

青贮玉米是农民自己种,但是全程都有秋实草业进行监督和支持。“尤其是青贮玉米收割的时候,技术人员都会到田里来取样化验,测试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达到标准之后才能收。”梁万会说,“收的时候,如果自家没有设备,他们会派机械来帮忙,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种草不种粮,致富咋持续?

秋实草业的到来,不但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解决了很多生活问题。“我们已经吸引了600多名当地农民进工厂种草,现在这里95%的员工都是当地农民。”何志祥说。

谢怀优说:“很多农民其实并不愿意外出打工,因为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孩子还小需要上学,很多事情都要操心,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就能够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照顾到,大家都是非常乐意的。”

“农业供给侧改革包含很多内容,不过首先还是要通过土地流转,提高耕作效率,同时把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这样农民可以实现增收。”五河县朱顶镇镇长安庆杰说。

五河县对流转大户能不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能不能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应用、能不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等进行评估,科学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土地流转,通过企业和流转大户经济效益的提高来保障土地流转农户的权益。

政府先后投资1.8亿元用于现代牧业和秋实草业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秋实草业公司已经在五河县流转土地近10万亩。“刚开始和秋实草业合作的时候,我们也是很慎重的。不过一来有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二来经过考察我们认为他们还是很有实力的。”安庆杰说,“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发展。”

谢怀优表示,目前农民虽然从种粮食转变为种牧草,但是还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未来,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我们希望能够在牧草种植领域里分离出更多的新型产业,能够让农民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安庆杰说:“现在靠企业作为支柱,我们可以做到把粮农转变为草农,未来,还需要把更多土地和更多盈利模式结合起来。”(记者韩俊杰徐靖)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关于售粮进度的问题,各地的通报不一样,甚至各个统计数据都不一样,但整体有一个说法是统一的,那就是今年的售粮进度远高于去年同期,往好了说对年后的玉米价格有很好的利涨作用,往坏了说就是典型的压力前置,后续能涨多少就要看官方释放多少库存了!而近期东北地区不断有粮库宣布停收或是即将停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https://www.agri.cn/sc/scdt/202412/t20241230_8702625.htm
2.关于农村,我提十个建议!一、给予农民粮食议价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赋予农民粮食议价权这至关重要,因为长期以来,粮食价格与物价走势严重脱节,农民辛苦劳作却难享丰收红利,所以应构建公平透明的粮食交易平台,让农民能依市场供需及成本波动,合理抬高粮价,使种地真正成为有奔头的营生,而非仅靠微薄补贴维持。二、提高老农民养老补贴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480337325296564&wfr=spider&for=pc
3.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让农民种粮不亏本。20年来,每年小麦和稻谷播种前,有关部门都会发布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预期,为我国粮食实现“二十连丰”提供重要政策支持。 充实政策工具箱,发挥储备粮吞吐调节供求的作用,稳定市场预期。储备http://www.scs.moa.gov.cn/gzdt/202408/t20240808_6460393.htm
4.粮食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在种粮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粮食价格走低,种粮收益空间收窄,部分农民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极大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避免“谷贱伤农”。从目前来看,粮价出现止跌企稳迹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yMzYxMg==&mid=2657723019&idx=2&sn=3eaced4562eee45089d3b64637d71176&chksm=bc26c1893fbb662dfabf9544e86103173ab8082191f03226aa7afe73671b3955c067e7dfa168&scene=27
5.农村土地流转以后,粮食涨价了怎么办?总之,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粮食涨价问题。政府、社会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ttps://www.meipian.cn/57jd2brk
6.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假设一斤蔬菜从广西的农民地里收购是0.5元一斤,但是由于油价的像你说的上百倍的涨,运到北京,这斤蔬菜要卖300块一斤。 社会就瘫痪了 我们为确实买不起房的低收入群体,只能感到无奈 但有些本来能买房却嫌这嫌那而不买房的傻空同志,我们只能说你买不起房,完全是自己的原因,连油价上涨意味着什么都搞不懂,贫穷真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7.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https://zjxy.fzu.edu.cn/zjxy/info/1040/1647.htm
8.为什么粮食始终不涨价(老农民不容易啊)为什么粮食不涨价?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民当家做了主,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农民种植的粮食价格其实是在不断涨价的,不过涨价的幅度,速度没有同一时期其他商品那样猛烈,那样突兀,是一种平缓的价格上升趋势。 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单独粮食价格的上涨会这样的平稳呢?不大起大落的。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24447
9.河南夏粮收购同比减少538万吨背后:夏粮涨价,农民惜售夏粮涨价,农民惜售 “公告说的是收购量,不是总产量。”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位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虽然今年的夏粮种植受到疫情和天气双重影响,但河南省的夏粮仍然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比去年还多出了1.67亿斤,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https://www.yicai.com/news/100733815.html
10.科学网—袁隆平:超级稻绝对不含转基因明年种50万亩但是,粮食不涨价,农民就没有种粮的积极性。我经常提一个建议:我们现在的惠农补贴是以田亩为单位来补,不管种的产量高低,就算不种田也一样补,这样就无法很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我建议,惠农补贴不要以田亩为单位,而要以产量为单位,政府以高价收购农民土地,然后再以平价卖给市场。这样既能控制粮价不涨,又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305.shtm
11.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三)那肯定会啊,无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哪条曲线移动变化,交点都会移动的对吧。那么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什么时候会上下(或者是左右)移动呢?《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二)》,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不过为了说明问题,还是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7c19d7e4f828
12.别让粮食“新政”戕害农民利益然而,让笔者担忧的是,国家连续出台粮食新政,无非是想控制居高不下的粮价,以及针对世界性的粮食涨价,但这很可能会误伤粮农,使农民利益受损。 其实,在一片“涨”声中,农民并非是直接受益者,相反,他们的利益却受到双重剥夺。作为生产者,不仅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利润大部分被留在流通环节而非农民手中,而且,更为严重的http://m.taihainet.com/comment/plms/2008-04-19/239961.html
13.粮食大涨价预示着什么爱问知识人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对全球贸易价格的评估,而不是整体形势。粮食大规模涨价意味着农民歉收。因为货币https://iask.sina.com.cn/b/newqiThvUeZO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