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个国家中的三个亚洲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都低于500公斤,而中国人均粮食最多。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与中国人口相当,甚至人口总数超越中国,无论粮食总产量还是人均产量都不足中国的一半,但是印度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而且还是粮食净出口国,印度连续多年每年出口稻米1000~2000多万吨,这与每年进口1亿多吨粮食的粮食净进口国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不是会亮瞎我们的眼睛?
印度成为粮食净出口国是因为粮食生产多吃不完才出口,而我们中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才进口吗?当然可以这么说,不过仔细分析后也可以不这么说,不管怎样中国是在大量进口粮食,与邻国印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9亿吨,其中稻米2.11亿吨、小麦1.34亿吨、玉米2.6亿吨、大豆2200万吨、薯类3000万吨,高粱500万吨。同年,中国粮食进口1.42亿吨,同比增长27.97%,其中大米近300万吨,小麦800多万吨,玉米1130万吨,大豆超过1亿吨。同年中国粮食出口量仅为350万吨左右,为同年进口量的2.5%不到,出口可以忽略不计。
2020年,印度的粮食产量仅为3.08亿吨,其中稻米产量为1.2亿吨,小麦1.09亿吨,玉米仅为3000万吨,粮食总产量还不足中国的一半,主粮稻米为中国的50%左右,小麦为中国的80%左右。但是印度出口大米每年1200~2000万吨,2022年出口大米超过2200万吨,小麦出口400万吨,两项合计2600万吨。
我们发现主粮大米与小麦产量,中国都比印度多,其中稻米接近多一倍。印度在大量出口粮食,我们却在大量进口粮食。印度2022年大米出口量超过2200万吨,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40%左右,印度人饭量并不比中国人小,为什么还大量出口,是不是很奇怪?
印度目前人口超过14亿,略多于中国,2020年粮食总产量3.08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30公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国际公认的基本口粮250公斤相差不大,试想我们每个人一年能吃500斤粮食吗?扣除各种粮食损耗,每人每年消耗360斤纯粮食或者400斤谷物足够,那么印度每年出口2000多万吨粮食也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上面说的粮食只是满足印度人民基本口粮需求,而粮食的大宗损耗比如牲口养殖、榨油、酿酒等印度不需求吗?
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印度有3亿头牛,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些牛不是养殖的牲口,是被用来崇拜的神牛,它们四处流浪,到处寻食或者获得食品,包括自然的青草、桔梗与垃圾,不被宰杀,也不提供肉给人类,不仅牛,甚至猪也没有年出栏率这个概念,牛肉与猪肉对占印度总人口85%以上的印度教徒来说是禁忌,另外占总人口10%以上的伊斯兰教徒也是不吃猪肉的。所以整个印度国家需求的饲料有限,自然不像中国需要大量的粮食饲料饲养这些牲口。
最奇葩的是印度14亿人口中接近一半是素食主义者,莫说猪牛肉,几乎终身不吃任何肉,甚至几代人几十代人都不吃肉,全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区区的4公斤。而人类养殖的牲口比如猪、牛、羊、鸡、鸭等,需要大量的粮食,由于印度养殖肉类的牲口少,它们的饲料粮食消耗很少,这是他们有大量粮食剩余并可以出口的关键原因所在。
另一个需要大量消耗粮食的是酿酒业,酿酒需要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等多种粮食,虽然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无论白酒或者啤酒产量印度都不能挤进世界前十名,因为印度教对饮酒有限制,所以酿酒业对粮食的消耗在印度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中国粮食产量的近一半不是人吃了,是被牲口吃掉了,这是中国缺粮或者大量进口粮食的最关键原因!!
2、大豆本是粮食,现在却主要由于榨油。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却是美国。2020年中国生产大豆2200万吨,进口却超过一亿吨,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及食用油消耗国,2021年中国消耗全球20%以上的食用油,人均食用油消耗30公斤,而全世界人均为27公斤,印度仅为16公斤。在中国,大豆榨油后的大量糟粕主要由于牲口饲料,除了玉米、小麦、稻米总计超过3.2亿顿粮食用作饲料外,上亿吨的大豆榨油后也被用作牲口饲料,可见中国牲口粮食消耗之大。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与啤酒生产及消耗国,2020年中国年产白酒740万吨,生产白酒需要大米、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五谷杂粮,每年消耗粮食2000多万吨。最近几年中国啤酒产量一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与小麦,中国每年啤酒消耗粮食800万吨以上。中国每年用于酿酒的粮食在3000万吨以上,占比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其中许多白酒用于送礼束之高阁。
4、中国是全世界粮食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5%以上,仅仅城市餐饮业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至6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另外,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食堂又是中国粮食浪费的又一个重灾区。
5、中国口粮消费总量是2.5亿吨左右,仅占全部粮食生产的35%左右,占全部粮食消耗量的30%左右。
6、中国2022年粮食进口量1.4687亿吨,其中玉米2062万吨、小麦980万吨、大麦538万吨、高粱1014万吨、大豆9108.1万吨。2022年进口粮食总金额为826.459亿美元,其中进口大豆总金额为612.36亿美元。大豆是占比最大的粮食进口品种,数量占比为62%,金额占比为74%。
中国目前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占比全世界的28%以上,而且人均年消费超过70公斤,虽然离欧美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肉类消费80公斤以上的水平略有差距,但是超过全世界年人均肉类消费50公斤的水平线20公斤,在亚洲超越日本排名前茅。目前人均肉类消费量是改革开放之初的7倍以上,这里的肉类消费还不包括鱼等水产品。中国传统上作为以农耕民族为主的国家,除游牧民族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饮食习惯几千年来一直荤素搭配,素食为主,粮食及蔬菜占据食品的绝大多数,而肉及鱼只占据食品的很小一部分,这种饮食方式是人类及灵长类动物比较合理且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大量食用肉制品,如果加上水产品,中国年人均肉类消费在120公斤左右,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更是对粮食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挑战。
目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几代人对肉食品的依赖及需求更大,远超人均消费量,将来对肉制品的需求还会更大,如果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肉制品消费水平必将对环境与粮食安全造成更大的压力。中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人口超过成年总人口的50%以上,达到6亿人。超重及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多种癌症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比40年前增加10倍。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达到20%。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搭配膳食,少肉多素刻不容缓。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肉类消费推荐标准为18千克每年,如果要到达这个标准,估计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我们建议每年每人消费畜禽肉类30~40公斤,鱼等水产品20~30公斤,利国利民。这样下来中国每年少生产肉类及水产品接近二分之一,减少粮食饲料一亿七千万吨以上,节约耕地4到5亿亩。4.5亿亩耕地年产大豆可达13500万吨,从而根本上可以停止粮食及大豆的进口。
当然,减少大家肉制品消费量绝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实施供应制,也不是强制实施。
首先,国家及社会应持续不断通过舆论导向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搭配,回归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多素少荤——多吃粮食与果蔬,少吃肉鱼。
第2、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名人明星带头倡导合理饮食。
第3、保护素食主义者的饮食诉求,对素食餐馆进行税收等优惠。
第4、对肉制品加工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第5,对畜禽养殖企业加强环保监管,提高养殖门槛与成本,让肉不在低廉不在随意浪费,毕竟生命有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中国白酒生产与消费总量逐渐降低,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50万吨,2020年减少到740万吨,但是粮食消耗仍然达到2000多万吨。可以通过严禁公款吃喝,严禁酒驾等进一步减少白酒消耗量,节约粮食。
浪费包括粮食的直接浪费,以及通过粮食转化为肉类及酒类产品的浪费。这些浪费包括酒楼饭店餐饮行业的浪费,公款吃喝的浪费,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食堂的浪费,以及家庭个人的浪费。目前浪费粮食比高达到5%~6%,如果通过有效的措施,把粮食浪费减少到3%以下,可以挽回粮食损失1500万吨以上。
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接近5000万亩,吃肉越多对茶叶的消费就越大,最近几年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遏制茶叶种植面积增大的最根本办法是减少肉类的消费。烟草的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逐步减少这两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又一好办法。
而目前采取退林还耕,特别是占用公益林地,甚至砍伐天然林的做法增加耕地面积完全没有必要!这些公益林、天然林,湿地是国家的无价之宝,是国家生态的基石,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千万年形成的天然林、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千金难买!中国可以改造、创造任何东西,但是中国无法制造生物多样性,也很难恢复破坏的原生自然。中国可以用钱进口粮食等任何东西,但是中国无法用钱购买灿烂的生物多样性,也无法购买千万年形成的璀璨自然。
通过改造公益林甚至天然林种植油茶的政策太仓促,也会更生态带来极大的损害,减少禽畜养殖与饲料消耗,转移更多耕地种植大豆、油菜等油料植物是关键。
那些急功近利通过砍伐山林,平整山坡获得的土地未必适宜耕种,最终将被摒弃,变成荒芜一片,完全得不偿失。
那些通过一刀切强制改变耕地农作物种类,立马恢复种粮的行政行为将极大伤害农民承包地的自主权与积极性,伤害农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即使是被侵占的耕地也应当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及因地制宜地对待。
那些改变既定绿化成果转变为耕地的行为,不仅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同时也让人们感受政令多变,百姓无所适从。
从2008年以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超过400公斤到2020年达到474公斤,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而国际公认的粮食口粮线是人均250公斤,温饱线是280公斤,中国早已将这两条线抛在脑后,中国早198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是简单狭隘的想问题而是要宏观全面的看问题,如果我们从封闭极端的思维角度想问题那我们就只有断绝与世界的交往并拒绝任何贸易,这可能吗?我们只要有钱有高科技产品不愁买不到粮食,全世界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有10多个,难道都不卖粮食我们吗?更何况我们现在根本不缺粮食,我们缺失的或者失去的是合理的膳食习惯,只要我们减少食肉过多的消费行为我们就会迎刃而解缺粮问题,根本无需到处找粮到处挖山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