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缺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10个国家中的三个亚洲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都低于500公斤,而中国人均粮食最多。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与中国人口相当,甚至人口总数超越中国,无论粮食总产量还是人均产量都不足中国的一半,但是印度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而且还是粮食净出口国,印度连续多年每年出口稻米1000~2000多万吨,这与每年进口1亿多吨粮食的粮食净进口国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不是会亮瞎我们的眼睛?

印度成为粮食净出口国是因为粮食生产多吃不完才出口,而我们中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才进口吗?当然可以这么说,不过仔细分析后也可以不这么说,不管怎样中国是在大量进口粮食,与邻国印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9亿吨,其中稻米2.11亿吨、小麦1.34亿吨、玉米2.6亿吨、大豆2200万吨、薯类3000万吨,高粱500万吨。同年,中国粮食进口1.42亿吨,同比增长27.97%,其中大米近300万吨,小麦800多万吨,玉米1130万吨,大豆超过1亿吨。同年中国粮食出口量仅为350万吨左右,为同年进口量的2.5%不到,出口可以忽略不计。

2020年,印度的粮食产量仅为3.08亿吨,其中稻米产量为1.2亿吨,小麦1.09亿吨,玉米仅为3000万吨,粮食总产量还不足中国的一半,主粮稻米为中国的50%左右,小麦为中国的80%左右。但是印度出口大米每年1200~2000万吨,2022年出口大米超过2200万吨,小麦出口400万吨,两项合计2600万吨。

我们发现主粮大米与小麦产量,中国都比印度多,其中稻米接近多一倍。印度在大量出口粮食,我们却在大量进口粮食。印度2022年大米出口量超过2200万吨,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40%左右,印度人饭量并不比中国人小,为什么还大量出口,是不是很奇怪?

印度目前人口超过14亿,略多于中国,2020年粮食总产量3.08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230公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国际公认的基本口粮250公斤相差不大,试想我们每个人一年能吃500斤粮食吗?扣除各种粮食损耗,每人每年消耗360斤纯粮食或者400斤谷物足够,那么印度每年出口2000多万吨粮食也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上面说的粮食只是满足印度人民基本口粮需求,而粮食的大宗损耗比如牲口养殖、榨油、酿酒等印度不需求吗?

关键问题就在这里!!

印度有3亿头牛,是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些牛不是养殖的牲口,是被用来崇拜的神牛,它们四处流浪,到处寻食或者获得食品,包括自然的青草、桔梗与垃圾,不被宰杀,也不提供肉给人类,不仅牛,甚至猪也没有年出栏率这个概念,牛肉与猪肉对占印度总人口85%以上的印度教徒来说是禁忌,另外占总人口10%以上的伊斯兰教徒也是不吃猪肉的。所以整个印度国家需求的饲料有限,自然不像中国需要大量的粮食饲料饲养这些牲口。

最奇葩的是印度14亿人口中接近一半是素食主义者,莫说猪牛肉,几乎终身不吃任何肉,甚至几代人几十代人都不吃肉,全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区区的4公斤。而人类养殖的牲口比如猪、牛、羊、鸡、鸭等,需要大量的粮食,由于印度养殖肉类的牲口少,它们的饲料粮食消耗很少,这是他们有大量粮食剩余并可以出口的关键原因所在。

另一个需要大量消耗粮食的是酿酒业,酿酒需要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等多种粮食,虽然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无论白酒或者啤酒产量印度都不能挤进世界前十名,因为印度教对饮酒有限制,所以酿酒业对粮食的消耗在印度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中国粮食产量的近一半不是人吃了,是被牲口吃掉了,这是中国缺粮或者大量进口粮食的最关键原因!!

2、大豆本是粮食,现在却主要由于榨油。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却是美国。2020年中国生产大豆2200万吨,进口却超过一亿吨,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及食用油消耗国,2021年中国消耗全球20%以上的食用油,人均食用油消耗30公斤,而全世界人均为27公斤,印度仅为16公斤。在中国,大豆榨油后的大量糟粕主要由于牲口饲料,除了玉米、小麦、稻米总计超过3.2亿顿粮食用作饲料外,上亿吨的大豆榨油后也被用作牲口饲料,可见中国牲口粮食消耗之大。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与啤酒生产及消耗国,2020年中国年产白酒740万吨,生产白酒需要大米、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五谷杂粮,每年消耗粮食2000多万吨。最近几年中国啤酒产量一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与小麦,中国每年啤酒消耗粮食800万吨以上。中国每年用于酿酒的粮食在3000万吨以上,占比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其中许多白酒用于送礼束之高阁。

4、中国是全世界粮食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5%以上,仅仅城市餐饮业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至6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另外,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食堂又是中国粮食浪费的又一个重灾区。

5、中国口粮消费总量是2.5亿吨左右,仅占全部粮食生产的35%左右,占全部粮食消耗量的30%左右。

6、中国2022年粮食进口量1.4687亿吨,其中玉米2062万吨、小麦980万吨、大麦538万吨、高粱1014万吨、大豆9108.1万吨。2022年进口粮食总金额为826.459亿美元,其中进口大豆总金额为612.36亿美元。大豆是占比最大的粮食进口品种,数量占比为62%,金额占比为74%。

中国目前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占比全世界的28%以上,而且人均年消费超过70公斤,虽然离欧美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肉类消费80公斤以上的水平略有差距,但是超过全世界年人均肉类消费50公斤的水平线20公斤,在亚洲超越日本排名前茅。目前人均肉类消费量是改革开放之初的7倍以上,这里的肉类消费还不包括鱼等水产品。中国传统上作为以农耕民族为主的国家,除游牧民族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饮食习惯几千年来一直荤素搭配,素食为主,粮食及蔬菜占据食品的绝大多数,而肉及鱼只占据食品的很小一部分,这种饮食方式是人类及灵长类动物比较合理且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大量食用肉制品,如果加上水产品,中国年人均肉类消费在120公斤左右,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更是对粮食安全及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挑战。

目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几代人对肉食品的依赖及需求更大,远超人均消费量,将来对肉制品的需求还会更大,如果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肉制品消费水平必将对环境与粮食安全造成更大的压力。中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人口超过成年总人口的50%以上,达到6亿人。超重及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多种癌症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比40年前增加10倍。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达到20%。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搭配膳食,少肉多素刻不容缓。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肉类消费推荐标准为18千克每年,如果要到达这个标准,估计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我们建议每年每人消费畜禽肉类30~40公斤,鱼等水产品20~30公斤,利国利民。这样下来中国每年少生产肉类及水产品接近二分之一,减少粮食饲料一亿七千万吨以上,节约耕地4到5亿亩。4.5亿亩耕地年产大豆可达13500万吨,从而根本上可以停止粮食及大豆的进口。

当然,减少大家肉制品消费量绝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实施供应制,也不是强制实施。

首先,国家及社会应持续不断通过舆论导向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搭配,回归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多素少荤——多吃粮食与果蔬,少吃肉鱼。

第2、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名人明星带头倡导合理饮食。

第3、保护素食主义者的饮食诉求,对素食餐馆进行税收等优惠。

第4、对肉制品加工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第5,对畜禽养殖企业加强环保监管,提高养殖门槛与成本,让肉不在低廉不在随意浪费,毕竟生命有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中国白酒生产与消费总量逐渐降低,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50万吨,2020年减少到740万吨,但是粮食消耗仍然达到2000多万吨。可以通过严禁公款吃喝,严禁酒驾等进一步减少白酒消耗量,节约粮食。

浪费包括粮食的直接浪费,以及通过粮食转化为肉类及酒类产品的浪费。这些浪费包括酒楼饭店餐饮行业的浪费,公款吃喝的浪费,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食堂的浪费,以及家庭个人的浪费。目前浪费粮食比高达到5%~6%,如果通过有效的措施,把粮食浪费减少到3%以下,可以挽回粮食损失1500万吨以上。

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接近5000万亩,吃肉越多对茶叶的消费就越大,最近几年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遏制茶叶种植面积增大的最根本办法是减少肉类的消费。烟草的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逐步减少这两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又一好办法。

而目前采取退林还耕,特别是占用公益林地,甚至砍伐天然林的做法增加耕地面积完全没有必要!这些公益林、天然林,湿地是国家的无价之宝,是国家生态的基石,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千万年形成的天然林、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千金难买!中国可以改造、创造任何东西,但是中国无法制造生物多样性,也很难恢复破坏的原生自然。中国可以用钱进口粮食等任何东西,但是中国无法用钱购买灿烂的生物多样性,也无法购买千万年形成的璀璨自然。

通过改造公益林甚至天然林种植油茶的政策太仓促,也会更生态带来极大的损害,减少禽畜养殖与饲料消耗,转移更多耕地种植大豆、油菜等油料植物是关键。

那些急功近利通过砍伐山林,平整山坡获得的土地未必适宜耕种,最终将被摒弃,变成荒芜一片,完全得不偿失。

那些通过一刀切强制改变耕地农作物种类,立马恢复种粮的行政行为将极大伤害农民承包地的自主权与积极性,伤害农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即使是被侵占的耕地也应当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及因地制宜地对待。

那些改变既定绿化成果转变为耕地的行为,不仅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同时也让人们感受政令多变,百姓无所适从。

从2008年以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超过400公斤到2020年达到474公斤,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而国际公认的粮食口粮线是人均250公斤,温饱线是280公斤,中国早已将这两条线抛在脑后,中国早198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是简单狭隘的想问题而是要宏观全面的看问题,如果我们从封闭极端的思维角度想问题那我们就只有断绝与世界的交往并拒绝任何贸易,这可能吗?我们只要有钱有高科技产品不愁买不到粮食,全世界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有10多个,难道都不卖粮食我们吗?更何况我们现在根本不缺粮食,我们缺失的或者失去的是合理的膳食习惯,只要我们减少食肉过多的消费行为我们就会迎刃而解缺粮问题,根本无需到处找粮到处挖山开地!

THE END
1.全球物价飞涨,为何粮食和工资不涨呢?看完你就明白了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全球物价飞涨,为何粮食和工资不涨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李信辛 发布于:天津市 2024.12.28 20:00 +1 首赞 收藏 全球物价飞涨,为何粮食和工资不涨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42908132_121622887
2.为什么粮食不涨价呢粮食为什么不涨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一、粮食价格稳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政府调控政策以及国际市场因素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不易出现大幅上涨。二、供需关系影响粮食价格。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相对稳定。当粮食产量充足时,供应充足会导致价格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79377059380031748.html
3.粮食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在种粮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粮食价格走低,种粮收益空间收窄,部分农民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极大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避免“谷贱伤农”。从目前来看,粮价出现止跌企稳迹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EyMzYxMg==&mid=2657723019&idx=2&sn=3eaced4562eee45089d3b64637d71176&chksm=bc26c1893fbb662dfabf9544e86103173ab8082191f03226aa7afe73671b3955c067e7dfa168&scene=27
4.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房价高涨,你要发的钞票必须要多,不然怎么去买房子?你发的钞票越多,钞票不是你发下来去买房子就死掉了不流通了,它只要流到人的口袋或者银行的口袋,这钱立马回出现流动,能不造成通货膨胀吗?除非这笔钱收到后限制房东使用。 为了支持高房价,国家必须发大量货币,这也是去年房价高涨的原因。 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5.粮食为何不能大幅涨价油价大涨,这种用粮食造燃料的活动很难遏制住. 里面提到一个对比:一辆SUV灌一箱乙醇,需要普通人一年的基本口粮来制作. 原因应该还有不少.不过欧美发达国家靠百分之一的人种田就能粮食自给而有余粮出口,而世界各地每年照样有N多人饿死.可见能生产多少粮食和粮价是否降到人人都能买得足够多,这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https://www.da-quan.net/ti/%E7%B2%AE%E9%A3%9F%E4%B8%BA%E4%BD%95%E4%B8%8D%E8%83%BD%E5%A4%A7%E5%B9%85%E6%B6%A8%E4%BB%B7.html
6.浪费粮食的原因(精选5篇)从生产角度看,生产一斤粮食要好几个月,而生产一瓶矿泉水只需几秒钟,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是不公平、不正常的,也是造成餐桌浪费的必然。 尽管如此,其他日用品涨价国人能理解接受,唯独粮食一抬头,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什么粮价是百价之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不然。目前粮价与10年的粮食价格基本持平,谁真正从农民https://www.1mishu.com/haowen/258256.html
7.为什么粮食始终不涨价(老农民不容易啊)为什么粮食不涨价?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民当家做了主,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农民种植的粮食价格其实是在不断涨价的,不过涨价的幅度,速度没有同一时期其他商品那样猛烈,那样突兀,是一种平缓的价格上升趋势。 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单独粮食价格的上涨会这样的平稳呢?不大起大落的。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24447
8.大学食堂浪费问题的调查报告8篇(全文)6.造成您浪费的原因是?* 饭菜不好吃 给的太多或太少,不能按自己意愿 其他原因(正在减肥、胃口不好等)其它 7.您觉得食堂浪费情况严重吗?* 很严重 比较严重 无所谓 8.如果条件允许,你会把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吗?* 会 偶尔会 绝对不会 9.你会因为不浪费粮食,即使吃得很饱也会把饭菜吃完吗* 会 不会 偶尔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737k4k8.html
9.粮食到底该不该涨价?最后,关于粮食涨价引起通胀的担忧完全多余。任何单独商品的涨价只改变各种商品的比价而不改变总体物价水平。 就像前两年人们总爱说是猪肉涨价引起通货膨胀,却没人注意人民币对美元从1比1,最后到8比1. 滥发纸币永远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79269_1.html
10.粮食涨价的动因历史复盘及投资逻辑梳理摘要自2020年以来的极端自2020年以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进入了快速上涨阶段,今年以来在供给因素如俄乌冲突和极端气候等影响下,CRB食品价格指数则是超过了此前最高的 2010 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涨幅已达到 19.27%。在多重供给冲击交织下,当前粮食价格的拐点尚未出现,后续通胀压力正在不断提高。粮食涨价背后的驱动因素大致可以分https://xueqiu.com/1438272693/219547495
11.关于粮食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加之,我县粮食生产主要以山塬区为主,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很难与自然条件抗衡,不能“旱涝保收”。三是粮食涨价农民得惠甚微。每次粮食涨价,都会伴随化肥、农药、农机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常常被抵消,农民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种粮劳力素质下降,给粮食生产https://www.liuxue86.com/a/4526068.html
12.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的投机商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哄抬【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因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厚度为(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从根本上说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发展( )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角膜瘢痕混浊较重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4e552a47788a428787ead40bcd6342dd.html?fm=bd6293b366ddf13998f72d1132a6b717e6
13.粮价上涨(精选十篇)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粮食涨价与增产并行的缘由确实值得探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与粮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通常在粮食产量没有显著波动的情况下, 粮食产量对粮价的影响极不显著;只有在粮食产量出现明显波动的情况下, 粮食产量才会显著地冲击粮食市场, 引起粮价的波动。自2004年以来, 我国实施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14.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https://zjxy.fzu.edu.cn/zjxy/info/1040/1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