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价格大涨:身在“粮仓”阿根廷却无粮,韩国人在家种大葱

俄罗斯的面包、尼日利亚的大米,以及阿根廷的牛肉,这些在世界不同大洲、看似毫无关联的食品,最近却呈现出了一个共同特征:涨价。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食品价格在2020年总体上涨了20%。然而进入2021年后,食品上涨的势头走上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模式,这让各国政府相当头疼。

以上涨最为显著的谷物为例,今年2月份,国际高粱价格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上涨达到了惊人的82.1%,国际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5%,而小麦也有19.8%的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2021年2月,每月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已经实现了“9连涨”,指数增至116,较2020年同期上涨了26.5%。这一指数也创下自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米健分析,造成上述粮食价格大涨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气候问题造成了供应相对短缺;其次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始复苏,粮食的需求量大增;再者就是全球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推高了粮价。

文|钱小岩

1

身在粮仓却无粮

阿根廷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国内市场相对有限,其农产品大量供应国际市场,有“世界的粮仓和肉库”之称。然而在当下的阿根廷,老百姓的生活非但算不上“酒足饭饱”,而且不少人眼看就啃不上面包了。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近日不少面包店在结束营业之前门口都会排起长队,但他们不是来买面包的,而是等待面包店关门之后,免费领取卖剩的、临近保质期的面包。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阿根廷的经济在2020年萎缩了10%,今年前两个月的通货膨胀率均达到8%。通胀推升食品价格大涨。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阿根廷水果的平均价格增长高达228%,此外,土豆价格增长114%、肉类平均价格增长103%、蔬菜类的价格也增长了88%。

在阿根廷马科斯巴基市,一名工人在生产烤吐司的流水线上工作。新华社资料

不止阿根廷,世界另一大主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也碰到了类似的麻烦。

据俄罗斯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2020年俄罗斯全年食品价格上涨7.9%。其中糖类产品上涨13.6%,水果产品上涨12.9%,面包和谷类制品上涨8.6%。一位莫斯科市民表示,过去花800卢布能采购的面包,现在得花上1000卢布(约合86元人民币)。

去年12月中旬,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召开的一次经济问题会议上,基本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主要议题之一。随后俄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抑制食品价格的措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为了应对国内食品通胀加剧的压力,在1月底出台措施,规定了主要粮食类商品出口配额,提高配额内小麦的出口关税,这更加剧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紧张。

像阿根廷和俄罗斯这样的产粮大户,短期内都很难控制飞涨的粮价。那么,对于那些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食品供应和价格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

以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为例,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2月,全国食品通胀率同比增长21.79%,创下15年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尼日利亚能够种植水稻,但是依然需要大量进口大米作为补充。当地零售的大米一份规格一般是2公斤,价格在去年疫情封城之前为550奈拉(约合人民币8.5元),到去年10月已涨到800奈拉(约合人民币13.6元),而目前价格已经是900奈拉(约合人民币15元)。

中国近邻韩国的食品价格本就不低,近期上涨趋势也比较明显。今年1月,韩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5%,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继土耳其(18.1%)、智利(7.8%)和冰岛(6.7%)之后列第4位。由于春节等因素,今年2月韩国食品价格的涨幅更达到9.7%,为近十年来的新高。其中,大葱和鸡蛋的售价同比分别涨227.5%和41.7%,不少人为此选择在家种大葱。

对于全球粮食及食品价格普涨的原因,米健以近期涨幅最大的高粱和玉米作为个案进行了分析。他告诉第一财经,美国是全球玉米和高粱主要出口国,近期美国的干旱天气,尤其是西南部粮食主产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除此之外,南美国家和尼日利亚等国也是玉米和高粱的主产国,但这些国家均不同程度受到了恶劣天气或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的影响,供应减少。

同时,粮食的需求面却在上升。米健说,中国是全球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生活迅速恢复,一些产业的恢复超出预期,国内粮食消费也恢复正常。而美国在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之后,居民消费包括粮食消费已经恢复,美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已经高于疫情之前,总体而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粮食消费迅速恢复。

此外,米健还认为,货币政策对推高粮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说,全球多个发达经济体为了应对疫情,在过去一年多纷纷采取了很大力度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措施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极其充裕,这些新增加的流动性加紧了对不同资产包括大宗农产品的采购,推升全球的新一轮通胀预期。

去年11月,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疫情“隔离区”的民众排队等待领取粮食。新华社

2

应对之道

在粮食价格上涨及供应紧张的背景下,90%以上粮食都需要进口的新加坡却表现得相当好。

实际上早在此轮疫情突袭之前,新加坡未雨绸缪,早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粮食应急计划,而其本质思想即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新加坡虽然被称为“城市国家”,但其并未放弃对农业的重视和投资。目前,新加坡的粮食产量约占其总需求量的10%。在2019年,新加坡食品局设定了一个目标——“30·30愿景”,即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30%,利用室内农业等措施来提高新加坡的食品保障,抵挡外界因素对新加坡食品供应的影响。基于此,新加坡在历年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中,一直名列前茅。

而对于中国来说,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米健认为,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在短期内会对中国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更不会影响到中长期的粮食安全。

近年来,中国粮食已经保持了“17连丰”,最近6年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4公斤,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他表示,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基本自给,进口量不多,所以中国总体粮食价格受国际粮价的影响有限。而过去几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从粮食种植、粮食流通、粮食收储等多个领域加强保障,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国内粮食市场能够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就中国进口量较大的大豆和高粱等农产品而言,米健表示,实际上主要粮食进口企业在疫情之后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通过远期合约加强采购。他分析道,这样的做法能够较好地平抑进口粮食的价格波动,所以短期内国内市场的价格难有大的波动。

对未来的展望也传递出好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将2020年世界谷物产量预报调高至27.61亿吨,较上年增长1.9%,并预测2021年全球小麦可能连续第三年增产并创下7.8亿吨的新纪录。

THE END
1.粮食到底该不该涨价?中国经济的支柱是出口加工,而同样依赖出口加工的日本韩国粮食(食品)价格几乎是中国的10倍。 最后,关于粮食涨价引起通胀的担忧完全多余。任何单独商品的涨价只改变各种商品的比价而不改变总体物价水平。 就像前两年人们总爱说是猪肉涨价引起通货膨胀,却没人注意人民币对美元从1比1,最后到8比1.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79269_1.html
2.世界粮价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粮食巨头赚翻,全球四大粮商3家是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4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黑海地区冲突对主粮和植物油市场造成冲击,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在3月份大幅跃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粮农组织(FAO)表示,其3月的食品价格指数较2月份上涨了12.6%,谷物、植物油和肉类的价格大幅跃升至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https://www.acfun.cn/a/ac34490128
3.韩国12月CPI环比上升0.4%,预期上升0.2%。12月CPI同比上升1.9%韩国12月CPI环比上升0.4%,预期上升0.2%。12月CPI同比上升1.9%,预期上升1.7%。1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 韩国12月CPI环比上升0.4%,预期上升0.2%。12月CPI同比上升1.9%,预期上升1.7%。1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上升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08196519126830&wfr=spider&for=pc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28期(总期127期)在线培训课程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要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镇银行风险,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要压实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0.html
5.全球食品价格涨了?!食糖和植物油价格涨幅最大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近段时间国际市场多种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先来看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连续第9个月上涨,其中食糖和植物油价格涨幅最大。 报告数据显示,2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16点,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26.5%。其中,食糖价格环比上升6.4%,植物油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oBXQ2pDFOiHo2nasnKyL210324
6.国际粮价(精选十篇)4、粮食涨价预期助推粮价。自2008年起,政府连续3年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同年对玉米也开始实施临时收储的政策,由此市场逐步形成了粮价“只涨不跌”的预期。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国内通胀预期不断升温,我国粮食市场参与主体的粮食涨价预期也随之上升,并助长了粮价的上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u06266.html
7.粮食危机会到来吗?据不完全统计,粮食作物的化肥用量占农作物(包括蔬菜、水果、棉花等)总量的1/2,今天平均每100斤粮食就需要施肥6斤。过量施肥破坏了耕地的土壤结构,过剩的化肥又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所以说,粮食涨价是小事,但粮食危机对于全球每个经济体来说,都是长期忧虑。https://m.hexun.com/stock/2020-05-14/201346906.html
8.最新策略报告:机构一致买入1只龙头股啤酒提价与高档白酒提价不同:啤酒企业提价是迫于成本压力,是成本推动型涨价;涨价初期会局限于部分强势品种、强势区域;高档白酒提价是需求拉动型提价,在居民收入加速增长、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稀缺的高档白酒会持续提价,而且是全国统一提价。由于是被迫性提价,我们认为这种背景下指望啤酒行业和企业08年的毛利率上升近乎奢望,http://finance.ce.cn/stock/gushishouye/hangyefenxi/200801/08/t20080108_12783401.shtml
9.涨价的粮食,会是下一个“口罩”吗此外,除受供需影响外,作为大宗商品,国际粮食价格还会受到美元走势的影响。对比历史数据,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均与美元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2020年3月以来,美元指数的趋势性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国际粮食价格。 2.主粮对外依赖较少,国际涨价并非主因 https://www.yicai.com/news/100747003.html
10.[国投安信期货]:历次粮食价格大涨的始末(中):鉴往知来商品供需:天气扰动下粮食产需缺口扩大7 4.2.货币:互联网泡沫破灭,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8 4.3.政治:伊拉克战争引发原油涨价9 5.2006年至2008年9 5.1.商品供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减产10 5.2.货币:次贷危机发生,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11 5.3.政治:生物燃料政策提振粮食工业消费12 此报告版权属于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1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006040